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致命动能武器伤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光明 张洁元 李兵仓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55-660,674,共7页
本文首先回顾了非致命动能弹(NLKB)的发展阶段,并扼要简介了国内外常见武器类型;然后概述了不同国家地区NLKB所致人员损伤的概率;继之从武器结构和人体特性两个方面叙述了致伤影响因素;最后归纳了NLKB造成人体不同部位损伤(皮肤、头部... 本文首先回顾了非致命动能弹(NLKB)的发展阶段,并扼要简介了国内外常见武器类型;然后概述了不同国家地区NLKB所致人员损伤的概率;继之从武器结构和人体特性两个方面叙述了致伤影响因素;最后归纳了NLKB造成人体不同部位损伤(皮肤、头部、眼球、颈部、胸部、腹部、四肢和睾丸)的案例。期望本文能为NLKB的研制和应用提供参考,更期望读者通过本文了解NLKB造成人体损伤的机制、类型、损伤程度及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致命武器 动能弹 橡皮弹 豆袋弹 人体损伤
下载PDF
钨丝/铜合金复合材料高速撞击后的变形分析
2
作者 武睿 吴哲 武高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35-837,842,共4页
为研究钨丝增强铜合金复合材料弹体撞击混凝土靶后的弹体变形,采用渗流铸造的方法将铜合金与钨丝相复合制备出钨丝增强铜合金复合材料,并用二级轻气炮来完成高速撞击试验,试验速度为2 km/s.撞击后对复合材料弹体宏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发... 为研究钨丝增强铜合金复合材料弹体撞击混凝土靶后的弹体变形,采用渗流铸造的方法将铜合金与钨丝相复合制备出钨丝增强铜合金复合材料,并用二级轻气炮来完成高速撞击试验,试验速度为2 km/s.撞击后对复合材料弹体宏观形貌进行了观察,发现弹体内部钨丝的排布发生了变化,呈现双曲线排布条纹.用数学和力学的方法对撞击后钨丝的排布方式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钨丝排布的变化是由于钨丝束发生绕中心轴的扭转造成的,说明棒状弹体高速撞击混凝土靶时发生了扭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u复合材料 高速撞击 动能弹 变形
下载PDF
97式18.4mm动能痛块弹终点效应实验 被引量:8
3
作者 朱永杰 翟晓军 董旭丹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4-97,共4页
为了促进防暴动能武器及其弹药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其终点效应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97式18.4 mm动能痛块弹为例,在分析动能弹丸对人体目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射击平台,选用明胶模拟靶标,利用高速摄影记录系统,进行了该... 为了促进防暴动能武器及其弹药有效发挥作用,有必要对其终点效应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以97式18.4 mm动能痛块弹为例,在分析动能弹丸对人体目标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实验射击平台,选用明胶模拟靶标,利用高速摄影记录系统,进行了该弹在不同射击距离上的终点效应实验。经过实验数据分析和误差修正,结合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得到该型号动能弹实际有效作用范围是30 m^45 m,较为理想的非致命终点效应值是打击比动能8.2 J/cm2,为该类防暴武器及弹药的科学使用及优化改进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暴动能武器 动能痛块弹 终点效应
下载PDF
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最新司法解释的思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石英杰 《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了完善枪支管控制度和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实行严格的禁枪制度。依法严惩涉枪犯罪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成功经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近年来涉枪犯罪案件出现很多新情况、新特点,... 为了完善枪支管控制度和保障公民人身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我国实行严格的禁枪制度。依法严惩涉枪犯罪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成功经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但是,近年来涉枪犯罪案件出现很多新情况、新特点,特别是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案件和涉气枪铅弹案件呈高发态势,司法实践中相关法律法规不明确且缺乏弹性,易造成定罪量刑结果不合理、不适当。《关于涉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枪支、气枪铅弹刑事案件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实践需要,明确了定罪量刑有关问题,提供了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枪 以压缩气体为动力且枪口比动能较低的枪支 气枪铅弹 罪责刑相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