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 被引量:175
1
作者 万军 张惠远 +3 位作者 王金南 葛察忠 高树婷 饶胜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共8页
按照法律法规、政府手段、市场机制的体系对中国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总结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在法律法规体系、财政制度、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税费制度和市场交易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此... 按照法律法规、政府手段、市场机制的体系对中国现行的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总结了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在法律法规体系、财政制度、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税费制度和市场交易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在此基础上,基于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建设外部性问题,提出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初步框架,包括西部生态补偿、生态功能区补偿、流域生态补偿和生态要素补偿等。并针对当前生态补偿面临的紧迫问题和可能的应对措施,提出近阶段中国生态补偿应该重点突破的若干政策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财政制度 生态税费 重点工程 市场机制 政策框架 中国
下载PDF
我国臭氧污染形势分析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86
2
作者 姜华 常宏咪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76-1582,共7页
为揭示我国近地面臭氧的污染特征,甄别导致高浓度臭氧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该文在探究我国重点区域近年来O_(3)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O_(3)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O_(3)污染呈缓慢上升态势,2019年夏季异常高温、干... 为揭示我国近地面臭氧的污染特征,甄别导致高浓度臭氧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该文在探究我国重点区域近年来O_(3)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对O_(3)污染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O_(3)污染呈缓慢上升态势,2019年夏季异常高温、干旱的极端天气导致O_(3)污染偏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O_(3)浓度明显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②从时间上看,我国O_(3)污染主要出现在夏季及其前后,O_(3)浓度峰值一般出现在午后.从空间上看,O_(3)污染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其次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成渝和长江中游地区O_(3)污染也逐渐凸显.我国O_(3)污染程度主要以轻度污染为主,重点区域O_(3)和PM_(2.5)污染时空分异性特征明显.③前体物方面,我国NO x和人为源VOCs的排放量总体处于高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为全国NO x和VOCs排放强度较大的区域.近地表大气O_(3)形成机理复杂,O_(3)浓度与前体物VOCs和NO x均呈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气候变化和气象因素对O_(3)污染影响显著,O_(3)及其前体物在区域和城市之间存在相互输送影响.研究显示,我国臭氧污染形势严峻,未来针对臭氧污染防控应加强对多时空尺度下不同区域臭氧污染的形成机理与主导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 重点区域 污染形势 成因分析 前体物
下载PDF
临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模式及演进机制分析 被引量:71
3
作者 曹允春 《城市观察》 2013年第2期5-16,共12页
在以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速度经济为外在加速器的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从战略高度上把临空经济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本文在辨析了几个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临空经济发展的6大关键要素,提出了临空经济的... 在以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速度经济为外在加速器的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从战略高度上把临空经济作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本文在辨析了几个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临空经济发展的6大关键要素,提出了临空经济的5大发展模式,最后分析了临空经济发展历程中的演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空经济 关键要素 模式 演进机制
下载PDF
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机制设计 被引量:62
4
作者 高鸣 姚志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101,共16页
提高种粮农民收益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与实践归纳,本文剖析了长期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重要内涵和内在理论逻辑,严格讨论了种粮农民收益和农民收入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核心... 提高种粮农民收益是现阶段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与实践归纳,本文剖析了长期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重要内涵和内在理论逻辑,严格讨论了种粮农民收益和农民收入的辩证关系,总结出了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核心要义。研究得出,保障农民收益的政策主要是依据经济理论与实践经验而动态调整的,对提高农民收入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根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中国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制度设计是政策变迁的必然结果,也蕴含了固有的经济逻辑、制度依据和社会道义。保障种粮农民收益首先需要破除收益和收入的“等同论”、确立“包含论”与划清“外延论”。从长远来看,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关键问题是对发展阶段与成果共享、长期目标与短期效益、政府管控与市场改革、自然环境与生产经营、地权分配与公平效率之间的平衡协调。为此,本文建议未来在设计与完善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的长效机制时,首先应该实施稳定长效的惠农政策,其次要提高种粮农民应对自然风险的能力,再次要“有能力、有底气、有方式”从容应对市场风险,最后是要严格保护种粮农民的耕地资源与实现“善耕者有良田、成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农民收益 政策演进 理论逻辑 关键问题 机制设计
原文传递
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机理及协同机制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 被引量:43
5
作者 余维新 熊文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4-39,共6页
文章基于创新链的视角,对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理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特征,并构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解构军民分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过程。然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探索军民融合协同效... 文章基于创新链的视角,对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理及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关键核心技术的特征,并构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解构军民分离下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过程。然后,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探索军民融合协同效应及其产生的机理。最后,结合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网络经济的实现条件,探索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得出,军用和民用创新链上、中、下游协同所产生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是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效应的源泉,知识协同、制度协同和价值协同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重要机制。研究结论深化了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效应产生机理及实现机制的认识,并提出了军民融合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 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协同机理 协同机制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民族大学的前提性思考 被引量:30
6
作者 邹吉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竟争力。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形成路径和成长机制 ,最终体现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校内之间、大学与政府之间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竞争 ,也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是培育和提升大学的核心竟争力。中国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形成路径和成长机制 ,最终体现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校内之间、大学与政府之间和大学与社会之间的竞争 ,也是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核心竞争力 高等教育 发展动力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机制构建 被引量:34
7
作者 吴立平 刘凤丽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其解决对策也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应树立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结构及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其解决对策也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应树立学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观,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与构建监控体系必须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应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监控的关键环节,拓宽教学质量评价分析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探索教学质量监测、调控与反馈机制,是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监控 评价体系 关键环节 监控机制
下载PDF
企业关键资源及其形成与配置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方润生 李垣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2001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基础论,提出了一个推论:企业关键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根据这个推论,阐述了企业关键资源的性质、特征及其分布状态,分析了企业关键资源的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研究结果认为,企业关键... 本文基于企业资源基础论,提出了一个推论:企业关键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大小。根据这个推论,阐述了企业关键资源的性质、特征及其分布状态,分析了企业关键资源的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研究结果认为,企业关键资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状态的变化会导致企业关键资源的分化;企业技术创新与扩散能力、组织能力与业务流程,共同构成了企业能力供给系统,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培养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 形成机制 配置机制 竞争优势 企业关键资源
下载PDF
挑战与创新:重新审视云图书馆构建的技术走向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兴旺 麦范金 +1 位作者 秦晓珠 李晨晖 《情报资料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1,共5页
文章分析了目前云图书馆在技术实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云计算、智能识别、物联网、虚拟化、高性能计算及可信应用设计方法等在解决云图书馆信息平台构建中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级技术瓶颈、三种实体对象、七层架构层次的... 文章分析了目前云图书馆在技术实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云计算、智能识别、物联网、虚拟化、高性能计算及可信应用设计方法等在解决云图书馆信息平台构建中的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三级技术瓶颈、三种实体对象、七层架构层次的云图书馆技术实施体系,并围绕云图书馆提出的背景、技术概念、现有技术局限、云图书馆系统和体系架构及实施云图书馆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技术等问题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图书馆 云计算 关键技术 自治机理 异构融合
原文传递
矿物外加剂作用机理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雄 吴科如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4-498,共5页
对生态环境胶凝材料——矿物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阐述了矿物外加剂改善混凝土力学行为、流变性及耐久性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其作用机理对矿物外加剂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技术进行了解析,展望了矿物外加剂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关键词 矿物外加剂 生态环境材料 关键技术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当归-川芎药对治疗脑梗死的“调控网络”和机制 被引量:24
11
作者 杨正飞 杨小燕 +4 位作者 陈叶飞 吴旦斌 郭茂娟 徐彦龙 姜希娟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149-154,共6页
目的:本研究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当归-川芎药对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靶点,探讨其调控网络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本研究运用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当归-川芎作用的共同靶点;其次,通过OMIM数据库、GAD数据库、TT... 目的:本研究借助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当归-川芎药对治疗脑梗死的潜在靶点,探讨其调控网络及作用机制。方法:首先,本研究运用在线中医药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筛选当归-川芎作用的共同靶点;其次,通过OMIM数据库、GAD数据库、TTD数据库以及PharmGKB数据库筛选与脑梗死相关的靶点,并通过Cytoscape3.6.1软件筛选"药物-靶点-疾病"网络中的关键靶点;最后,利用DAVID 6.8在线分析工具对得到的关键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并运用Omicshare在线分析工具对通路富集结果进行可视化。结果:通过筛选得到当归-川芎药对的共同靶点229个,脑梗死相关的作用靶点102个,通过网络合并和拓扑最终得到当归-川芎药对治疗脑梗死的关键靶点493个,其中涉及154个生物过程,65种细胞组成,51种分子功能及20条具有显著意义的通路(P<0.01,FDR<0.05)。结论:当归-川芎药对可能通过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Neurotrophin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及PI3K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脑梗死的功效。其中,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可能是治疗脑梗死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脑梗死 “调控网络” 网络药理学 富集分析 关键靶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植物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2
作者 徐圆圆 陈仲 +1 位作者 贾黎明 翁学煌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5-555,共31页
三萜皂苷是一类天然存在的结构多样的三萜苷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三萜皂苷不仅是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和食草动物的防御化合物,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医药、日化、食品、农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 三萜皂苷是一类天然存在的结构多样的三萜苷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中.三萜皂苷不仅是植物抵御病原微生物和食草动物的防御化合物,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医药、日化、食品、农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植物三萜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基本框架及调控机制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植物三萜皂苷种类繁多、结构复杂,虽然有着共同的前体合成途径,但后修饰阶段具有高度特异性和多样性.本文综述了三萜皂苷的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转录调控以及微生物细胞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萜皂苷 生物合成 关键酶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植物谷胱甘肽代谢与镉耐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范旭杪 秦丽 +3 位作者 王吉秀 湛方栋 何永美 祖艳群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6,共7页
谷胱甘肽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抗氧化物质.本文综述了植物硫素同化、 谷胱甘肽生物合成与代谢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镉(Cd)胁迫显著影响植物体内的硫素同化和谷胱甘肽合成,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植物通过硫代谢来合成半胱氨酸(Cy... 谷胱甘肽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抗氧化物质.本文综述了植物硫素同化、 谷胱甘肽生物合成与代谢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镉(Cd)胁迫显著影响植物体内的硫素同化和谷胱甘肽合成,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效应.植物通过硫代谢来合成半胱氨酸(Cys),再经由2种关键酶催化合成谷胱甘肽.Cd胁迫促进还原型谷胱甘肽转化为氧化型谷胱甘肽,激活ASA-GSH循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维持细胞内的稳态.谷胱甘肽转化生成植物螯合肽(PCs),能有效络合细胞内游离态的Cd离子,转运到液泡中进行区室化储存.因此,谷胱甘肽及其代谢产物在植物对Cd的吸收转运、 累积与解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终,硫代谢、 谷胱甘肽生物合成、 不同类型谷胱甘肽联系在一起,在抗氧化和降解重金属毒性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从而增强植物对Cd胁迫的耐性.Cd胁迫下植物谷胱甘肽代谢与植物抗性相关的机理研究仍不明确,谷胱甘肽代谢与其相关的代谢产物之间具有怎样复杂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这是今后亟待强化和解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硫同化 谷胱甘肽 关键酶 机理
下载PDF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吴晓东 左健民 +2 位作者 朱晓春 汪木兰 王保升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针对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管理和运行方面缺乏可借鉴的现成模式,对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的显著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重点实验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重点对人员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进行了阐述。在秉承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的基础上... 针对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在管理和运行方面缺乏可借鉴的现成模式,对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的显著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重点实验室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重点对人员管理和仪器设备管理进行了阐述。在秉承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创新运行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加大实验室的投入;依靠自身的优势,突出特色;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竞争实力,才能促进实验室的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重点实验室 管理模式 运行机制
下载PDF
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的演化特征与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孙国强 李腾 张宝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94,共10页
以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逻辑规律为主线,针对企业网络数字化现有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利用判读法与函询法提取影响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将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划分为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起步期、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发展期、企... 以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逻辑规律为主线,针对企业网络数字化现有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并利用判读法与函询法提取影响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将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划分为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起步期、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发展期、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失衡期,围绕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建立相应系统基模,并分析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的不同阶段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网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最后,通过分析杠杆解与相关案例提出有效的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网络 数字化转型 系统基模 关键因素 治理机制
下载PDF
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论纲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忠军 张立伟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21,共9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需要全面系统地在各个领域加以推进,需要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全面依法治国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需要全面系统地在各个领域加以推进,需要有力的动力机制作保障,需要将价值关怀贯穿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依法治国 战略考量 根本遵循 推进方略 重点任务 动力机制
原文传递
中国养老服务政策的变迁路径、动力机制与未来转型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杜鹏 武玉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2-90,F0002,共10页
体系化的养老服务政策是中国老龄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养老服务政策的适时变迁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助推力量。1982年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起步、初步形成、三足鼎立、快速发展、优化升级五个... 体系化的养老服务政策是中国老龄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养老服务政策的适时变迁也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助推力量。1982年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的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探索起步、初步形成、三足鼎立、快速发展、优化升级五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出发,中国养老服务政策的生成逻辑主要来自国际社会趋势、国内人口转变以及国家治理的转向;让老年人在家庭内部享有专业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是中国养老服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政策逐步实现多元供给主体融合发展的渐进式转型;政策转型的动力机制来自经济环境变化、政府理念创新、多元主体互动、社会技术变革和外部示范效应。由此可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养老服务政策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政策的发展与走向进行理论思考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政策 历史制度主义 变迁路径 关键节点 动力机制
下载PDF
青海上湾特大型红层老滑坡体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穆文平 王康 +4 位作者 钱程 邢渊 王卓然 朱阁 武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2-812,共11页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 青海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是一个典型的多期次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切层旋转滑坡,滑动面主要位于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内。在充分利用现场滑坡勘查和钻探试验所获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滑坡堆积物中的关键层(黄土状土和砾岩堆积物)与泥岩堆积物的空间位置组合关系的研究,以及对老滑坡体底滑面的形态和黄土状土顶部的淤泥(堰塞湖湖积物)的分析,确定了上湾特大型老滑坡体主要经历了两次规模较大的滑动。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的理论,计算出两次滑动前的地下水位,并建立了分析滑坡变形与破坏机制的数值模型。综合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新近系贵德群泥岩在饱水状态下力学强度显著下降的特征以及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得出老滑坡体第1次滑动主要是由于河流下切作用引起,并给出了河流下切过程中坡体变形的3个阶段。第2次滑动是由于第1次滑动后,斜坡临空面变陡,坡脚剪应力进一步集中,且在其前缘形成一个堰塞湖,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软化泥岩而发生的累进性牵引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型老滑坡体 关键层 滑动期次 滑动机制
下载PDF
关键层耦合作用下露井联采边坡滑动深度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丁鑫品 王俊 +1 位作者 李伟 刘博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54-358,共5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提出了控制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的"关键层"概念,研究了"关键硬岩层"与"关键弱层"耦合作用下的露井联采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建立工程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关键层耦合作用下露井... 通过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提出了控制露井联采边坡稳定的"关键层"概念,研究了"关键硬岩层"与"关键弱层"耦合作用下的露井联采边坡变形破坏机理。建立工程力学模型,推导出了关键层耦合作用下露井联采边坡滑动深度的预计公式,以平朔矿区安家岭露天矿北端帮井工开采引起的边坡滑动为工程实例,对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预计结果与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结果、现场位移监测结果三者基本吻合。通过研究,实现了露井联采边坡潜在滑移深度的合理预计,为露井联采时空关系优化、边界参数合理确定、边坡变形监测与失稳治理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井联采 边坡稳定 耦合作用 关键层 破坏机理
下载PDF
生态修复背景下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 被引量:15
20
作者 邓楚雄 刘唱唱 李忠武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0,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 研究目的:揭示流域国土空间变化的“干扰—响应”机理是其开展系统性、可持续性生态修复的重要依据,本文探索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思路,为面向生态功能可持续的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韧性理论契合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风险应对性、要素治理系统性、干扰机理明晰性、多主体参与性和生态功能可持续性;流域国土空间韧性需考虑的因素可划分为基础因子、发展因子、主体因子、距离因子和功能因子;通过构建流域国土空间韧性研究框架,明确了自组织机制、失配机制、崩溃机制、边界机制及网络协同机制等关键机制;未来研究应注重基于适应性循环的流域国土空间韧性评价、尺度依赖界定、基于阈值的韧性机理阐释、关键主体行为参与响应及复合情景下韧性预测等。研究结论:韧性理论可为流域国土空间生态功能系统修复及增强应对干扰的抵抗力和适应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流域国土空间韧性 研究框架 关键机制 阈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