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老视前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老视前期近视患者29例(58眼),按平时戴镜情况分为两组:角膜接触镜组(13例26眼)和框架...目的探讨老视前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老视前期近视患者29例(58眼),按平时戴镜情况分为两组:角膜接触镜组(13例26眼)和框架眼镜组(16例32眼),比较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单眼调节幅度(负镜片法),并将第10天的调节幅度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角膜接触镜组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调节幅度分别为(7.15±1.02)D、(6.14±1.32)D、(6.69±1.43)D和(7.17±1.15)D;框架眼镜组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调节幅度分别为(6.32±1.07)D、(5.49±1.06)D、(5.90±1.33)D和(6.31±1.19)D。术后第10天、第1个月的调节幅度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第3个月时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接触镜组的调节幅度明显高于框架眼镜组(P=0.004),但是术后第10天调节幅度的下降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术后第10天调节幅度的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数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老视前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降低是暂时性的,不会引起患者老视的提早出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近视眼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2例(141眼)近视眼患者进行LASIK治疗。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Ⅰ组<-6.00D,计55眼;Ⅱ组-6.00^-8.75D,计40眼;Ⅲ组≥-9.00D,计46眼。分别记录术前和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角膜后表面数据,分析术后裸眼视力与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第3个月,裸眼视力4.4~5.2,平均4.98±0.12,三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有36眼视力<5.0且近视屈光度高于-1.00D为屈光回退眼,105眼为正常眼。术后各阶段随访时发现,随着术后时间延长,角膜最薄处厚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角膜后表面负性屈光度增大,角膜后表面Diff值增高,屈光回退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术后第1周、第1个月、第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0.033、7.739、6.500,均P<0.01);但正常眼组各指标不同阶段比较,除角膜最薄厚度外,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最薄厚度F=5.485,P<0.01;其余均P>0.05)。设术后第3个月的裸眼视力为因变量(Y),X1为术前近视屈光度,X2为角膜切削比,X3为术后第3个月角膜后表面最高点Diff值,X4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厚度差,X5为术后第3个月和术后第1周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5.09-0.034X1+1.785X2-2.216X3-0.002X4+0.081X5(F=21.474,P=0.000)。结论LASIK治疗近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欲取得较好疗效,应考虑不同因素,如术前近视屈光度、角膜切削比、术后角膜增殖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改变等因素均有可能对LASIK的疗效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高度或超高度近视,必要时采取部分矫正屈光力,以提高角膜切削比值,减少角膜的前突,将剩余屈光度用日后配戴低度眼镜的方法进行处理,避免出现�
文摘目的探讨老视前期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单眼调节幅度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治疗的老视前期近视患者29例(58眼),按平时戴镜情况分为两组:角膜接触镜组(13例26眼)和框架眼镜组(16例32眼),比较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单眼调节幅度(负镜片法),并将第10天的调节幅度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角膜接触镜组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调节幅度分别为(7.15±1.02)D、(6.14±1.32)D、(6.69±1.43)D和(7.17±1.15)D;框架眼镜组术前、术后第10天、第1个月和第3个月的调节幅度分别为(6.32±1.07)D、(5.49±1.06)D、(5.90±1.33)D和(6.31±1.19)D。术后第10天、第1个月的调节幅度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第3个月时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角膜接触镜组的调节幅度明显高于框架眼镜组(P=0.004),但是术后第10天调节幅度的下降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4)。术后第10天调节幅度的下降程度与术前屈光度数呈正相关(r=0.52,P<0.01)。结论老视前期近视患者LASIK术后早期单眼调节幅度的降低是暂时性的,不会引起患者老视的提早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