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 被引量:71
1
作者 陈景辉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7,共15页
以"公众意见能够取代法律标准"为核心的裁判可接受性概念,实际上是以下两个方面的统合:一方面,公众意见能够被转化成正当化理由,因此才能取代法律标准成为裁判依据;另一方面,司法民主化要求司法裁判必须反映公众意见。但是这... 以"公众意见能够取代法律标准"为核心的裁判可接受性概念,实际上是以下两个方面的统合:一方面,公众意见能够被转化成正当化理由,因此才能取代法律标准成为裁判依据;另一方面,司法民主化要求司法裁判必须反映公众意见。但是这两个要素都存在明显的缺陷:第一,公众意见难以转化为规范性的正当化理由;第二,司法民主化可以分为直接民主化与间接民主化,并且间接民主化能够更好地与现行民主制度、裁判者的司法义务等要素保持一致,但是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中的民主化只是直接民主化的体现。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裁判可接受性概念缺乏存在的恰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判可接受性 公众意见 正当化理由 司法民主化
原文传递
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方式、风险与规避——以公共政策司法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方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8,共14页
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将公共政策纳入裁判活动之中。由于公共政策具有多元化的面相以及内含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公共政策司法不仅有助于拓展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范围,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公共治理的能力。但公共政策同时也隐... 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将公共政策纳入裁判活动之中。由于公共政策具有多元化的面相以及内含知识结构的开放性,公共政策司法不仅有助于拓展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范围,也有助于提升司法公共治理的能力。但公共政策同时也隐含风险,为此就会削弱甚至干扰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效果。因而要确保以公共政策司法的方式参与公共治理目标以及效果的实现,就必须要对公共政策进入司法的方式与类型进行归纳,以此为依据,客观展示公共政策司法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公共政策司法风险的评估体系与规避机制,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司法参与公共治理的能力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 司法治理 公共理性 司法风险
下载PDF
司法公共理性:司法公正的内在生成机制 被引量:15
3
作者 齐伟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9-157,共9页
在利益冲突、价值观念多元的当今社会转型期,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何种司法理性,采取何种司法运作方式,才能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让公众体认和满足司法公平正义的诉求,便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公共理性引入能够成为解决目... 在利益冲突、价值观念多元的当今社会转型期,人民法院应当坚持何种司法理性,采取何种司法运作方式,才能在较为广泛的范围内让公众体认和满足司法公平正义的诉求,便成为摆在人民法院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司法公共理性引入能够成为解决目前司法和民意之间的断裂而产生的司法公信力下降的一个突破口。司法的"公共理性"是公共理性在司法运作过程中的具体的应用,其不仅严格遵循法律规则,还要体现社会公众的普遍意愿,最终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司法公共理性的形成和深化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有效路径,也是司法运作制度真正公平公正的内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意 司法理性 政治理性 技术理性 公共理性
原文传递
类案适用视角下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的撰述 被引量:6
4
作者 杨知文 《政法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2-191,共10页
类案适用是一种与司法裁判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从类比推理和司法说理的角度看,先例的裁判理由对类案适用承担着正当化论证的功能,它不仅为判断先例与待决案件是否类案提供了实质标准,也为类案裁判规则的形成和适用准备了担保理由。指... 类案适用是一种与司法裁判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从类比推理和司法说理的角度看,先例的裁判理由对类案适用承担着正当化论证的功能,它不仅为判断先例与待决案件是否类案提供了实质标准,也为类案裁判规则的形成和适用准备了担保理由。指导性案例的参照适用体现了成文法制度下类案司法适用的基本原理,其可以从类案适用的制度背景及法律方法中获得认识。在指导性案例的体例要素中,裁判理由是对裁判要点的形成和司法适用最为重要的部分,案例指导工作不能疏忽对裁判理由及其内容撰述的重视。对此,可以基于类案适用的视角对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的撰述确立一定的目标性要求,并就目前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有助于类案适用的角度优化指导性案例裁判理由的撰述,应是促进案例指导制度良善发展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案适用 司法裁判 指导性案例 裁判理由 案例指导制度
原文传递
面向司法对话性的裁判理由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知文 侯竣泰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3-192,共10页
在现代法治社会,对话性已成为司法活动的基本特征,司法结论的论证立场凸显了裁判理由的重要作用。在司法对话性的视角下,裁判理由作为对司法推理复杂过程的展示具有决疑色彩和论辩属性,其将法官裁判思维的运作与判决结论的推导环节以更... 在现代法治社会,对话性已成为司法活动的基本特征,司法结论的论证立场凸显了裁判理由的重要作用。在司法对话性的视角下,裁判理由作为对司法推理复杂过程的展示具有决疑色彩和论辩属性,其将法官裁判思维的运作与判决结论的推导环节以更加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争议焦点凝聚了诉讼当事人的主张及理由,解决案件争点是司法裁判对话的主题,裁判理由的建构应当以确认争议焦点为前提。由此,裁判理由的建构需要遵循判决结论作出的司法逻辑,它包括事实理由与法律理由的双重建构。事实剪裁与文本阐释是裁判理由建构的两种具体路径,它们帮助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形成相应的裁判事实与裁判规范,也是法官针对判决结论讲清事理、释明法理的法律方法。面向司法对话性的裁判理由建构能够让人们更容易识断法律适用的机理,增强案件裁判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对话性 裁判理由 争议焦点 事实剪裁 文本阐释
下载PDF
略论中国传统司法裁判中的事实判断及其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管伟 《政法论丛》 2010年第1期87-93,共7页
中国传统司法裁判中的事实判断无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尽管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物证和检验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司法官的事实判断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性资源,但不发达或落后的科技却始终难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全方位的... 中国传统司法裁判中的事实判断无疑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尽管中国传统社会的司法物证和检验制度上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司法官的事实判断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性资源,但不发达或落后的科技却始终难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因此,中国传统司法官据以进行事实判断的资源主要是来自于情理、习惯以及司法官个人的经验与智识。但这些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的判断资源,在没有正当程序和严密的事实认定规则制约下,其正当性的保障却只能寄托于司法官自身品格和丰富的经验与知识储备的理想化诉求上,其结果则可想而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裁判 事实判断 情理 习惯 经验与智识
下载PDF
社会治理视域下民间法融入司法的逻辑及意义
7
作者 张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54-258,323,324,共7页
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准,是司法机关当前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司法实践中,民间法融于司法已是普遍现象。学术界主要从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视角,分析民间法融入司法的作用,忽略了民间法融入司法所具有的社... 推进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准,是司法机关当前重大的历史使命。在司法实践中,民间法融于司法已是普遍现象。学术界主要从国家法与民间法互动视角,分析民间法融入司法的作用,忽略了民间法融入司法所具有的社会治理意义。民间法融入司法,既是多元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表征,也是重构基层公共治理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民间法 司法实践 公共理性
下载PDF
司法理性之语义分析
8
作者 刘岩 杜晨妍 《行政与法》 2008年第4期124-126,共3页
司法理性的主要语义是指法官的理性,另一种语义是指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对司法理性的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概念的进一步界定:目的性是司法理性的首要特征,确定性是司法理性的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司法理性的本质,保守性是司法理性的内在特征... 司法理性的主要语义是指法官的理性,另一种语义是指司法制度的合理性。对司法理性的特征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概念的进一步界定:目的性是司法理性的首要特征,确定性是司法理性的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司法理性的本质,保守性是司法理性的内在特征,论证性是司法理性的外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理性 实践理性 理性特征
下载PDF
对重复司法鉴定现象相关问题的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舒小凤 田友福 谌洪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83-84,108,共3页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重复司法鉴定是指就同一专业性问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重复司法鉴定现象很普遍,尤以...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重复司法鉴定是指就同一专业性问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重复司法鉴定现象很普遍,尤以故意伤害类案件为甚。重复司法鉴定存在的弊端很多,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弊端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司法判决的证立——兼论指导性案例裁判结果的证立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丰鹤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对司法判决进行有效地证立是司法过程的一项中心任务,文章从三个角度对司法判决的证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简单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是三段论和图尔敏模型,疑难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是包含内部证立和外... 对司法判决进行有效地证立是司法过程的一项中心任务,文章从三个角度对司法判决的证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首先,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简单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是三段论和图尔敏模型,疑难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模型是包含内部证立和外部证立的双层结构模型;其次,司法判决的证立理由:简单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理由是法律规则,疑难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理由是裁判规则;第三,司法判决的证立标准:简单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标准是合法性,疑难案件中司法判决的证立标准是合理性,并且以指导性案例为例对上述司法判决证立过程进行了检验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判决 证立 模型 理由 标准
下载PDF
医疗损害司法鉴定风险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容 程文玉 +1 位作者 王和斌 张华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77-678,682,共3页
风险存在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操作的全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法律有缺失、不完善、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人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鉴定人的风险意识不强;鉴定人对鉴定材料未尽到审查之义务;鉴定主体对鉴定材料和档案的管理不... 风险存在于医疗损害司法鉴定操作的全过程中,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法律有缺失、不完善、鉴定标准不统一;鉴定人的职业道德和业务能力有待提高;鉴定人的风险意识不强;鉴定人对鉴定材料未尽到审查之义务;鉴定主体对鉴定材料和档案的管理不重视等。建议通过完善立法、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监管力度、强化培训和学习等措施,为鉴定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执业环境,提高鉴定人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技能,降低鉴定风险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损害 司法鉴定 风险 原因
下载PDF
试论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经济原因及预防对策
12
作者 崔胜实 杜雪晶 《行政与法》 2005年第2期122-123,共2页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是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原因是重要原因之一。分析其经济原因,采取相应的经济预防对策,对预防和减少司法人员职务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司法人员 职务犯罪 经济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司法行为确定力的价值基础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海峰 季金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97,共6页
司法行为确定力是司法公信力的构成要素,其贯穿于管辖、审理、裁判、执行等整个司法程序。司法行为确定力以理性选择为价值基础,个体和群体的理性选择价值理念根植于司法行为确定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司法管辖确定力是理性选择的历史形... 司法行为确定力是司法公信力的构成要素,其贯穿于管辖、审理、裁判、执行等整个司法程序。司法行为确定力以理性选择为价值基础,个体和群体的理性选择价值理念根植于司法行为确定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司法管辖确定力是理性选择的历史形成;程序设计确定力是理性选择的制度安排;事实判断确定力立基于理性选择的价值理念;法律适用确定力是理性选择的最直接体现;裁判执行确定力是理性选择的最终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行为 确定力 理性 价值
原文传递
网络舆论干预司法公正的原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阳 张良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114-116,共3页
近年来很多有争议的案件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其中有些舆论或多或少地对司法判决造成了干预,影响了司法独立,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司法本身不够公正,具体表现在审判程序有瑕疵;量刑不妥、违反先例;司法不够独立;审理不公开透明;司法系统缺... 近年来很多有争议的案件成为网络舆论的焦点,其中有些舆论或多或少地对司法判决造成了干预,影响了司法独立,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司法本身不够公正,具体表现在审判程序有瑕疵;量刑不妥、违反先例;司法不够独立;审理不公开透明;司法系统缺少问责制度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论 司法公正 原因
下载PDF
域外司法问责研究——以主体、事由与程序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肖华 颜翔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5-81,共7页
域外司法问责以美、法、德、日等诸国最为发达,其制度的核心架构由问责主体、事由和程序来建构,并在规制法官行为与维护司法独立之间实行审慎平衡原则。因而问责主体的设置在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对司法权制衡的同时,又突出了司法自治主义... 域外司法问责以美、法、德、日等诸国最为发达,其制度的核心架构由问责主体、事由和程序来建构,并在规制法官行为与维护司法独立之间实行审慎平衡原则。因而问责主体的设置在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对司法权制衡的同时,又突出了司法自治主义;问责事由的确定既要从维护司法公信力角度来对法官言行实行严格标准,又要避免对法官司法裁判的不当干涉;问责程序的选择决定了惩戒的轻重,是以一种多元化、多层次的方式来进行,可以使不同主体均有机会启动司法问责,在对法官形成有效威慑的同时又提供了必要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问责 主体 事由 程序
下载PDF
论契约自由原则的重构及其在私法上的地位
16
作者 李艳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88-95,共8页
契约自由是建立在法律人格平等和自由理性之尊重基础上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学者所言契约之死和所谓契约自由原则之衰落,无非是从古典的人格和理性的抽象平等向更注重人格和理性的差异平等转化而已,但对理性与平等之尊重始终为契约自由... 契约自由是建立在法律人格平等和自由理性之尊重基础上的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学者所言契约之死和所谓契约自由原则之衰落,无非是从古典的人格和理性的抽象平等向更注重人格和理性的差异平等转化而已,但对理性与平等之尊重始终为契约自由之理论基础。这是由市民社会之商品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我国缺乏私法传统及发展商品经济之现状决定应在合同法中高举契约自由的大纛,保障民事主体自立、自主和自决之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自由原则 合同法 法律人格 理性 私法 民事主体
下载PDF
论裁判理由的独立价值——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一个研究角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凯文 钱弘道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2,157,共9页
目前格式化的中国司法裁判文书普遍缺少理由提供,这与法治评估实践将其作为司法公开或透明的重要指标存在张力。缺乏裁判理由的裁判文书难以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司法透明,进而影响着人们对裁判结论的接受性,最终决定着司法正义效果的实现... 目前格式化的中国司法裁判文书普遍缺少理由提供,这与法治评估实践将其作为司法公开或透明的重要指标存在张力。缺乏裁判理由的裁判文书难以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司法透明,进而影响着人们对裁判结论的接受性,最终决定着司法正义效果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裁判文书中理由提供的实践,阐明裁判理由在裁判文书中的独立价值,为司法公开或透明的法治评估提供重要根据,也为倡导"实践、实证和实效"的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构建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透明 理由提供 独立价值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
下载PDF
专利权质押司法救济不畅的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国侠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89,325,共9页
司法成本高、法律不完备、法理薄弱、法官业务能力不足以及当事人诉讼能力不强等均制约着专利权质押的有效救济。欲畅通专利质权司法救济,除了增加司法投入外,完备法律是基础,分别涉及四个关键点:即不确认专利申请权设质的效力;区分不... 司法成本高、法律不完备、法理薄弱、法官业务能力不足以及当事人诉讼能力不强等均制约着专利权质押的有效救济。欲畅通专利质权司法救济,除了增加司法投入外,完备法律是基础,分别涉及四个关键点:即不确认专利申请权设质的效力;区分不同情形下转质的效力;认可专利权流质的特殊价值;明确界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其次,提高法官业务能力为核心。其一,准确把握法律语言的特性与裁判方法的关系;其二,重视裁判方法的训练。另外,建立专利质权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利于减少因业务不规范导致的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权质押 专利质权 司法救济 成因与对策
下载PDF
规范重复司法鉴定制度的构想
19
作者 张铜学 田友福 谌洪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44-46,共3页
重复司法鉴定是指就同一专业性问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重复司法鉴定现象很普遍,尤以故意伤害类案件为甚。重复司法鉴定存在的弊端很多,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亟待出台司法鉴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以规范司法鉴... 重复司法鉴定是指就同一专业性问题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重复司法鉴定现象很普遍,尤以故意伤害类案件为甚。重复司法鉴定存在的弊端很多,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亟待出台司法鉴定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以规范司法鉴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鉴定 弊端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实践理性的司法价值分析
20
作者 霍燃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75-77,共3页
纵观现今法学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围绕着对某一法律制度或是某一单个法条所进行的。虽然这样的研究能够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法律最终是需要实践的,而不是单纯的通过理论上的构想就能够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需要我们转换视角... 纵观现今法学的学术研究,大多是围绕着对某一法律制度或是某一单个法条所进行的。虽然这样的研究能够为法律的完善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法律最终是需要实践的,而不是单纯的通过理论上的构想就能够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因此,需要我们转换视角,将研究方向由立法中心主义向司法中心主义转变,这个过程也体现了实践理性在司法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中心主义 司法实践 实践理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