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闻专业主义与网络传播——以“三鹿事件”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新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以"三鹿事件"为例,论述了网络传播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传媒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被扭曲了的公关传播活动与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乏紧密相关。"三鹿事件"是传媒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无论对媒体还是... 本文以"三鹿事件"为例,论述了网络传播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对传媒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被扭曲了的公关传播活动与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乏紧密相关。"三鹿事件"是传媒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无论对媒体还是对其它组织都是一个重要契机。在互联网传播时代,必须真正树立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公共关系理念,否则就可能给自身带来致命的危险。"三鹿事件"反过来也说明,那些被扭曲了的传播思想仍然会顽强地作用于互联网,并试图借互联网的特性去扭曲信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鹿事件 新闻专业主义 公共关系 网络传播 危机公关
下载PDF
民初欧美新闻家访华对中国报人的影响
2
作者 王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92-97,共6页
民国初年,欧美新闻家访华引导汪英宾、赵敏恒等中国报人赴美留学,促进了中国报人参与世界报界大会和新闻活动,进而引导更多的欧美新闻家考察中国报业,为中国新闻学系的创建提供了参照,增强了中国报人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培育了其跨中西... 民国初年,欧美新闻家访华引导汪英宾、赵敏恒等中国报人赴美留学,促进了中国报人参与世界报界大会和新闻活动,进而引导更多的欧美新闻家考察中国报业,为中国新闻学系的创建提供了参照,增强了中国报人的新闻专业主义意识,培育了其跨中西文化的特质,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而欧美新闻家访华的影响因素共同推动了中国报业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新闻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初报人 欧美新闻家 访华 新闻专业主义 跨文化特质 记者地位 影响
下载PDF
地方大学学报的困境与出路
3
作者 王启鹏 《韶关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91-93,共3页
由于目前高校教师职称资格评定条件的影响,地方大学学报很难得到优秀稿件,很难把学报办好,故只有办出有特色的栏目,适当地吸收有质量的外稿,才能逐步把刊物办好。
关键词 地方大学学报 栏目特色 经济利益 学术研究 办刊质量
下载PDF
专家审稿制度下学术编辑的职业定位与发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浩志 耿卓 邓菁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 专家审稿制是一种保障学术期刊质量、促进学术繁荣的重要机制。专家审稿与编辑审稿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职业校对也无法取代编辑校对,相反,学术编辑将取代职业校对人员,完成校对工作。在专家审稿制度背景下,学术期刊编辑需要重新进行职业定位,做一名杰出的初审者、优秀的学术研究者、卓越的校对者、出色的学术联络者以及干练的学术信息推送者,才能提升自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审稿制 学术期刊 学术编辑 职业校对
下载PDF
专业型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及其影响力分析——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例
5
作者 鲍良红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1-64,共4页
创建特色栏目、突出学术个性和风格,是专业型高校社科学报摆脱"千刊一面"泛综合化局面的有效举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创刊伊始,即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学科优势,倾力打造特色栏目"中医文化"。... 创建特色栏目、突出学术个性和风格,是专业型高校社科学报摆脱"千刊一面"泛综合化局面的有效举措。《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自创刊伊始,即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学科优势,倾力打造特色栏目"中医文化"。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策划重大选题等举措,扩充优质稿源,为栏目注入鲜活生命力;高度重视作者群建设,为栏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报的特色栏目得以彰显,从而使学报跻身全国优秀期刊行列。而落实栏目主持人制,以增强栏目品牌效应;呼吁学校给予相关配套政策,以防优质稿源外流,从而确保期刊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则是本刊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社科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特色栏目 专业型 内涵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