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前江南概念的演变与江南文化的形成 被引量:12
1
作者 景遐东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江南"在先秦及秦汉典籍中,泛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包括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魏晋南朝时则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已非单纯的地域概念,又是一文化... "江南"在先秦及秦汉典籍中,泛指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包括今湖南、江西及湖北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魏晋南朝时则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尤其是以建康为中心的吴越地区。唐代"江南"已非单纯的地域概念,又是一文化概念。江南文化发源于先秦时期吴越文化,又是晋唐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江南文化 演变
下载PDF
“江南文化”驻留浦江畔——江南造船厂保护与再利用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陈云琪 尹建平 +2 位作者 刘和 袁源 顾伟 《时代建筑》 2006年第2期68-71,共4页
江南造船厂区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址内最具代表性的滨江产业类历史地段。如何在世博会总体规划及其后续利用中延续其特殊历史文化脉络是规划的关键问题。然而由于特殊原因,规划缺乏厂区内部建、构筑物的现状资料。文章通过对区域内现... 江南造船厂区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址内最具代表性的滨江产业类历史地段。如何在世博会总体规划及其后续利用中延续其特殊历史文化脉络是规划的关键问题。然而由于特殊原因,规划缺乏厂区内部建、构筑物的现状资料。文章通过对区域内现存建、构筑物的逐一调查、研究,确立保护与再利用的界定原则,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留、改、拆”的规划初步设想,为世博会总体规划提供依据。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单栋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可能性,为世博会总体规划提供具体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博会 产业类历史地段 江南文化 保护与再利用
下载PDF
江南文化视域下蓝印花布技艺在女士皮包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蔡雨轩 周怡 杜心怡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08,共8页
蓝印花布的记忆根植于江南流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不仅是江南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江南文化的具象载体。文章从江南文化的视域出发,进一步探索江南诗性文化的特征与源流,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质,将富有江南艺... 蓝印花布的记忆根植于江南流域。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不仅是江南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江南文化的具象载体。文章从江南文化的视域出发,进一步探索江南诗性文化的特征与源流,通过分析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的历史渊源与艺术特质,将富有江南艺术审美风格的蓝印花布技艺运用于皮革制品的创新设计中。通过工艺实验与设计创新,结合现代化时尚女包设计特点与当代女性的审美特点,创造出具有江南非遗文化语境与情感温度的人文服饰品,为皮革制品设计的文化交融路径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江南文化 女士皮包 创新设计应用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旅游吸引力体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骏 卢凤萍 古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3-179,共7页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 长三角城市连绵区是当代江南的腹地,本文从江南文化的视角切入区域旅游吸引力的研究,从江南山水文化、人文文化和人居文化的角度建构起自然环境因子、人文景观因子和社会生活因子构成的旅游吸引力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山水城市、拼贴城市、宜居城市建设的目的地旅游吸引力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长三角城市 旅游吸引力
下载PDF
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基本内涵及建设举措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52-59,共8页
通过研究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的历史源流、形成背景、基本概念及其特定的优势和特质,围绕把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建设成为样板区和示范带的战略目标和实施框架,提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带样板区和示范带建设的推展举措。
关键词 大运河苏州段 大运河文化带 样板区 江南文化
下载PDF
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设计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明刚 吴鑫莹 《设计》 2018年第15期46-47,共2页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江南文化在经济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能够有可以发展的路径和传承的途径。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文化的先身,也是吴越文化的融合,极具代表性。通过对江南文化起...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研究与分析,从而使江南文化在经济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时代能够有可以发展的路径和传承的途径。江南文化作为上海文化的先身,也是吴越文化的融合,极具代表性。通过对江南文化起源于发展的探讨,运用实例证明法和分析法从而对江南文化元素的传承提出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针对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内江南文化元素的运用和再设计展开探讨,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大环境下,焕活江南文化新时代内涵,创新上海文化品牌,增添精神层面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文化品牌 上海文化 集聚区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共建江南文化品牌路径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沈杰 周继洋 王雯莹 《科学发展》 CAS 2020年第6期82-85,共4页
江南文化是沪苏浙三地共同的文化基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作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主战场,应深度挖掘、提炼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用科技化手段发扬、阐释江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化的路径,打造浓缩的江南、现场的江南、都市的江南,成为... 江南文化是沪苏浙三地共同的文化基因,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作为打响江南文化品牌的主战场,应深度挖掘、提炼江南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用科技化手段发扬、阐释江南文化,探索非遗产业化的路径,打造浓缩的江南、现场的江南、都市的江南,成为江南文化资源集聚、传播体验和产业发展的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江南文化 品牌文旅
下载PDF
江南文化及城市研究的学理反思与学术重构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士林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6-83,共8页
在开展具体的历史研究之前,首先需建构一个基础性的“文化理论”,这种“基础理论研究”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研究”的“结论是否可靠”以及“有何当代价值”。通过对江南文化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学科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不... 在开展具体的历史研究之前,首先需建构一个基础性的“文化理论”,这种“基础理论研究”会直接影响到“历史研究”的“结论是否可靠”以及“有何当代价值”。通过对江南文化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学科框架的研究和建设,促进不同学科、不同门类视界融合与综合创新,以“整体研究”规范和引导“单体研究”,把江南文化研究提升到系统和整体的理论高度。这不仅决定着江南文化研究自身能抵达何种学术境界,也决定着这项研究对长三角一体化实践可以提供何种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江南文化和城市研究,一是要注重处理好“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实现江南文化与城市研究“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二是要准确把握“学术定位”和“现实定位”的关系,实现江南文化与城市研究“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三是要积极理顺“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的关系,实现江南文化与城市研究“出乎其外与入乎其内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江南城市 学术反思 理论构建
下载PDF
江南四重奏:从梦江南、文学江南到地理江南、文化江南 被引量:3
9
作者 施建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9-85,共7页
江南的涵义非常丰富,从唐代开始,似乎生活于江南成为人生的梦想。然而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并非指"长江之南",其在史书上的所指也比较泛化。《史记》中始把"江南"的概念确定下来--即长江之南。晋室南迁后... 江南的涵义非常丰富,从唐代开始,似乎生活于江南成为人生的梦想。然而早在春秋时期,"江南"并非指"长江之南",其在史书上的所指也比较泛化。《史记》中始把"江南"的概念确定下来--即长江之南。晋室南迁后,江南的生产力逐渐发展起来。"江南"的文学意象才开始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尤其是《江南曲》在南北朝时期的传唱,使"文学江南"的概念得以确立。而到了唐代,江南的行政区划逐步细化,从江南道到江南东道,政府对江南的治理也逐渐重视,"江南"的地理概念与"江东"逐渐接近。而到了五代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衣冠南渡,直接带来了以南唐(杨吴)、吴越国为代表的江南地区的繁荣,成为人民向往的乐土,成就了"文化的江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梦江南 文学江南 地理江南 文化江南
下载PDF
从江南文化到长三角经济区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锐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92-100,共9页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形成和变迁的背景中,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文化是其重要部分,它在地理上处于南北之间或某种文化扩展传播的分界线上,其特征也不仅仅是那些商业或某种审美活动,而是融合了南方的活力、对超越的想象和北方理性主义... 在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形成和变迁的背景中,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文化是其重要部分,它在地理上处于南北之间或某种文化扩展传播的分界线上,其特征也不仅仅是那些商业或某种审美活动,而是融合了南方的活力、对超越的想象和北方理性主义的双重力量,且可在未来的长三角经济区的建设中持续发挥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江南文化 吴文化 越文化 荆楚文化 扬州
下载PDF
吴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伟 邵雍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9-103,共5页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 吴文化的生成与变迁,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政治形势、移民结构的规定和影响。吴文化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产生深刻的影响。吴地区先秦以来传承不息的迷信鬼神文化传统奠定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社会心理底蕴;吴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使佛教、道教鬼神观念向民间鬼神信仰渗透,丰富了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内容;吴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促使多种民间宗教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民间宗教信仰 影响
下载PDF
区域博物馆开放性叙事探究——以长三角区域博物馆展览叙事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甜甜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1-177,共7页
传统的区域博物馆封闭性叙事固然能够强化对区域文化的集中阐释,但也有明显的“视野局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基于现代意识和全球眼光建设具有当代价值的“江南文化”,强调区域文化间的交互联动,推动区域博物馆叙事模式从封闭... 传统的区域博物馆封闭性叙事固然能够强化对区域文化的集中阐释,但也有明显的“视野局限”。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基于现代意识和全球眼光建设具有当代价值的“江南文化”,强调区域文化间的交互联动,推动区域博物馆叙事模式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化。区域博物馆的开放性叙事建构可借鉴“大英博物馆百物展”叙事创新模式,从叙事空间的开放性、叙事结构的对话性和跨媒介叙事三方面重构博物馆叙事机制,这既能够反映区域历史和故事,也能够表述当下,更具主动参与性。探索建构“江南文化”的博物馆整体叙事路径,可从全球对话、主题展览、当代性叙事三个角度给予区域博物馆实践例证,并探索女性史、文创展览、“物的关联”等开放性叙事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博物馆 开放性叙事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 江南文化
原文传递
江南文化视域下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洁 林竟路 《设计》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创产品的号召,文创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文章以江南文化视域为切入点,对江南文化特征及该地域文创产品现状进行分析,考量文创产品情感化的可行性,并尝试将江南地域文创设计原则和情感化三层次理论相结合,多方位分析应...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文创产品的号召,文创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文章以江南文化视域为切入点,对江南文化特征及该地域文创产品现状进行分析,考量文创产品情感化的可行性,并尝试将江南地域文创设计原则和情感化三层次理论相结合,多方位分析应用案例,从而归纳总结出江南文化视域下的文创产品情感化设计策略,为优秀地域文化的传承和文创产业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以推动设计更好为地域文化创新发展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文创产品 情感化设计 设计创新 设计策略
下载PDF
江南古桥与地方文化和环境特色融合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铁军 叶贵霞 《池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12-115,共4页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 江南古桥孕育成长、成熟兴盛于风光旖旎、文化深厚的江南地域,故处处浸染和具备了江南特有的地域元素和文化因子,具有江南烙印式的共通性与和谐性,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基于江南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环境背景,从江南区域文化精髓和古桥的江南地域环境设计理念和手法来提炼江南古桥的地域特征,并以此揭示江南古桥的文化性和环境设计观,体现出江南古桥共同的区域征候,彰显出江南古桥独特的地域化风采和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古桥 江南文化 环境特色 融合 地域化
下载PDF
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内在关联:以开埠前后海上文人雅集为中心
15
作者 唐永余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20-136,共17页
上海古称海上、上洋,靠海临江,宋代因商而崛起形成市镇,元代因港而兴盛由镇升县,明代抗倭筑城,形成上海老城厢,明清时期经济繁荣,衣被天下。上海人历来崇文重教,科举鼎盛,人才辈出,在文学、艺术、收藏、工艺及中西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非... 上海古称海上、上洋,靠海临江,宋代因商而崛起形成市镇,元代因港而兴盛由镇升县,明代抗倭筑城,形成上海老城厢,明清时期经济繁荣,衣被天下。上海人历来崇文重教,科举鼎盛,人才辈出,在文学、艺术、收藏、工艺及中西交流等领域都取得了非凡成就,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港兴市、重商、移民、经世致用精神在明清上海江南文化发展过程中尤为突出。嘉庆初年,上海道台李廷敬发起平远山房雅集,其后李筠嘉发起吾园雅集,活动持续时间长,活动内容丰富,人员广泛,可以说是继扬州、南京雅集之盛况后“所未见也”,一时江南名士汇聚海上。上海开埠后,萍花社雅集、飞丹阁书画雅集再到豫园书画善会和海上题襟馆雅集,从传统书画雅集转向了现代化的书画社团,有固定场所、组织机构和章程,推举有名望的书画家为会长,侧重于书画家的商业推广。书画雅集注重大家合作,关注慈善互助,在绘画风格彼此借鉴,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海派书画雅俗共赏、流派自由、风格多元、开拓创新的海派特征,成为海派文化最早起源。开埠前上海江南文化中孕育着海派文化基因,是海派文化之源,两者一脉相承。本文从开埠前后海上文人雅集来解析江南文化中的海派基因,探讨上海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一脉相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雅集 书画社团 海派绘画 江南文化 海派文化
下载PDF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
16
作者 沈唯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7,共11页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研究是通过探讨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关系,以其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为聚焦点研究上海设计,主要采用纵向性研究、横向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性;... 江南文化视域中的上海设计现代性研究是通过探讨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关系,以其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为聚焦点研究上海设计,主要采用纵向性研究、横向性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江南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性;第二,海派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理性现代性;第三,海派文化与上海设计的现代审美。上海设计现代性植根于江南文化土壤,吸收西方近现代设计文化养料,在都市化的空间场与时间流中呈现科学理性、实践理性与人文理性等特征,在审美上呈现出清隽、超拔、现代、雅化、精致的意蕴。这是当今上海设计进一步开拓创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特质,也是上海设计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文化 上海设计 现代性 设计文化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在推动江南文化传播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以苏州图书馆为例
17
作者 戴婕 孔玲燕 《图书情报研究》 2024年第2期75-82,共8页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圣地,在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自身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方法/过程]选取苏州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江南文化的主要工作进行探讨,包括阅读推广、打造特色空间、数字资... [目的/意义]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圣地,在助力地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实现了自身的不断优化与发展。[方法/过程]选取苏州图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传播江南文化的主要工作进行探讨,包括阅读推广、打造特色空间、数字资源建设以及信息产品的提供,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结果/结论]总结苏州图书馆在推动江南文化传播方面的成功经验,如创新阅读空间、跨界融合、制度保障以及重视宣传等,为公共图书馆推广地域文化提供参考借鉴,助力公共图书馆事业与文化事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江南文化 苏州图书馆 阅读推广 地域文化
下载PDF
江南与上海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葛剑雄 《上海地方志》 2019年第2期4-10,M0003,共8页
江南与上海始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上海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人口主要是江南移民,江南与上海的文化基本特征相同。从公元10世纪的聚落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埠后,上海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 江南与上海始终保持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上海一直是江南的一部分,上海人口主要是江南移民,江南与上海的文化基本特征相同。从公元10世纪的聚落到国际大都市,上海经历了一个不断开发、不断发展的过程。开埠后,上海弘扬江南文化的优势与西方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先进文化相结合,形成更有特色的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海派文化的基础和母体,而海派文化为江南文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又得到了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上海 移民 海派文化 江南文化 互动关系
下载PDF
长三角博物馆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奕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1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在一系列顶层设计中,明确了配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不同地域博物馆发展,加强场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目前,构建沪苏浙皖逾千座博物馆的协同发展机制,一方面将使文旅融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导,并发挥博物馆的... 近年来我国在一系列顶层设计中,明确了配合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不同地域博物馆发展,加强场馆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目前,构建沪苏浙皖逾千座博物馆的协同发展机制,一方面将使文旅融合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先导,并发挥博物馆的“流量担当”作用;另一方面将整体提升区域内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率先成就全国性文博示范区。然而,当下存在联动广度不足、合作深度有限、协同同质化倾向等不足,原因则包括硬件和软件方面有差距、将“一体化”误解为“一样化”或“合并化”、缺乏全局意识和统筹决策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理念上、行动上、文化上多管齐下,包括以统筹协调为前提,协同与错位发展并举;夯实制度设计,把创新作为常态;凝聚“江南文化”价值认同,培育跨地域共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博物馆协同发展机制 博物馆联盟 江南文化
原文传递
清中叶江南城市文化的文学记忆书写与构建——以《浮生六记》为中心
20
作者 陈玲 《都市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268-282,共15页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南文化经历着融合和变迁。文学作品在艺术加工的同时,也用特有的方式保存和彰显着江南城市文化的特征。本文拟以清嘉庆年间成书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为中心,通过城市文化与文学文本的对照解读,探讨文学记忆...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南文化经历着融合和变迁。文学作品在艺术加工的同时,也用特有的方式保存和彰显着江南城市文化的特征。本文拟以清嘉庆年间成书的自传体散文集《浮生六记》为中心,通过城市文化与文学文本的对照解读,探讨文学记忆中江南城市文化的发展和演进,为清中叶江南文化的内涵理解提供更丰富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江南文化 文学记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