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F联合骨代用品及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李伯友 苏铭扬 +3 位作者 李阳 林璇 吴熙凤 高永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476-478,共3页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 CGF)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肿手术中促进骨组织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颌骨囊肿患者行囊肿刮除术,采用浓缩生长因子及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混合物填充骨腔,CGF膜及口腔修复膜双层... 目的:观察浓缩生长因子( CGF)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及口腔修复膜在颌骨囊肿手术中促进骨组织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颌骨囊肿患者行囊肿刮除术,采用浓缩生长因子及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混合物填充骨腔,CGF膜及口腔修复膜双层覆盖在骨缺损区表面。术后随访3~12个月,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为Ⅰ期愈合。直径<2 cm的骨缺损在术后3个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与周围骨组织界限消失,可见正常网纹结构的骨小梁。直径>2 cm的骨缺损,术后9个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与周围骨组织界限模糊;术后12个月界限消失,充填材料与新生骨及周围骨组织生长良好。结论:CGF联合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充填颌骨囊肿骨缺损区同时覆盖口腔修复膜的引导骨再生技术可有效促进骨愈合,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 口腔修复膜 颌骨囊肿 骨缺损
原文传递
“All-on-4”无牙颌种植即刻修复技术的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旭 邸萍 +4 位作者 林野 李健慧 邱立新 罗佳 崔宏燕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0-726,共7页
目的:回顾性评估"All-on-4"即刻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40例"All-on-4"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4枚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的即刻修复方案,共植入196枚种植体,对该修复方案下的种植... 目的:回顾性评估"All-on-4"即刻修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40例"All-on-4"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4枚种植体支持的螺丝固位的即刻修复方案,共植入196枚种植体,对该修复方案下的种植体留存率、修复体留存率、种植1年后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患者修复并发症进行归纳及分析。结果:在40例患者中,共有13枚种植体失败,其上颌种植体失败11枚,上颌留存率为85.5%(65/76),下颌种植体失败2枚,下颌留存率为98.3%(118/120)。垂直植入种植体失败5枚,留存率为95.0%(93/98);角度植入种植体失败8枚,留存率为91.8%(90/98)。修复体留存率为95.9%(47/49)。所有于下颌的角度植入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中位数0.60 mm,垂直植入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中位数为0.60 mm,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其1年后的骨吸收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骨倾斜植入的种植体1年后边缘骨吸收的中位数为0.60 mm,垂直植入种植体的1年后边缘骨吸收的中位数为0.55 mm,Wilcoxon检验结果显示二者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患者的病例回顾发现有20个修复体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机械并发症,包括人工牙脱落、基台螺丝松动、义齿基托折裂和基台螺丝折裂等。结论:"All-on-4"无牙颌即刻修复近期临床效果可靠,该技术的远期效果和技术细节对效果的影响等还需更多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 即刻牙种植体负重 骨质吸收
下载PDF
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李勇 程如玉 +4 位作者 彭学生 李大宇 翟世莹 吴倩 徐锦程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7期1113-1115,共3页
目的评价使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骨粉填充颌骨囊肿术后中、大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颍上县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0例颌骨... 目的评价使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deproteinized bovine bone mineral)骨粉填充颌骨囊肿术后中、大型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颍上县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0例颌骨囊肿术后中、大型骨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填充骨腔,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压制成膜双层覆盖在骨缺损区表面。术后分别于第3、6、12个月进行定期观察随访,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其疗效。结果 30例颌骨缺损修复患者术后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无一例出现术后感染和排异反应。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3个月可见骨腔内大量新骨形成,骨缺损区较术前明显缩小;术后6个月可见新骨密度增高,骨腔内有大量骨小梁形成,新骨与周围骨质界限模糊;术后12个月可见植骨区与周围颌骨组织密度接近,界限基本消失,连续性完整,充填材料与新生骨及周围骨组织生长良好,骨缺损区完全修复,表现出良好的软组织及骨组织修复效果。结论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联合Bio-Oss骨粉填充颌骨囊肿术后中、大型骨缺损区可有效促进骨组织修复和软组织愈合,有望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颌骨缺损修复方式推广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自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骨粉 颌骨囊肿 骨缺损
原文传递
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治疗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3
4
作者 胡爽 李春梅 +4 位作者 张帅源 秦硕 解晨露 牛志兴 孙明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β-TCP)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颌骨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刮治(A组,27例)、刮治后放置修复膜覆盖创面(B组,27例)和刮治后放置骨粉充填骨缺损...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和β-磷酸三钙(β-TCP)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1例颌骨囊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传统手术刮治(A组,27例)、刮治后放置修复膜覆盖创面(B组,27例)和刮治后放置骨粉充填骨缺损并覆盖修复膜(C组,27例)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81例患者术后均无复发。3组患者术前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复查CT,3组CT值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于B组和A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的颌骨囊肿刮治疗法,应用修复膜具有较好的成骨效果,联合应用β-TCP和修复膜可获得更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膜 Β-磷酸三钙 锥形束CT 颌骨囊肿 骨缺损
下载PDF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3
5
作者 陶谦 何悦 +5 位作者 刘冰 侯劲松 南欣荣 张彬 张磊涛 乔彬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2期69-72,共4页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行之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减少术后复发,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等优点;但临床上由于适应证把握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开窗治疗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文献报道的最高失败率为32.6%。为进一步完善... 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行之有效,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减少术后复发,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周围组织结构和功能等优点;但临床上由于适应证把握不当、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开窗治疗存在一定的失败率,文献报道的最高失败率为32.6%。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开窗术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成功率,本文总结国内外文献和汇集部分国内著名专家的诊治经验,形成“开窗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专家共识”。此共识提出开窗术的3个要素为开窗口的建立、囊肿塞维持开窗口以及定期冲洗;开窗术的适用范围包括颌骨囊肿和囊性成釉细胞瘤等;需要规范开窗位置、开窗口大小以及囊肿塞制作与放置等重要操作步骤;对疗效评判采用全景片或锥形束CT观察术前、术后囊腔的变化较为客观;二期手术宜在病灶显著缩小>50%,或远离累及的重要结构5mm左右时实施;对于病灶牙,应根据病灶与牙的关系以及牙的类型,分别予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囊性病变 开窗术 适应证 禁忌证 疗效判定 二期手术 专家共识
下载PDF
β-TCP植入与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鹏程 陈春晖 +1 位作者 童熹 傅新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0-263,共4页
目的:分析β-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植入与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我院颌骨囊肿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经囊肿摘除术刮治后... 目的:分析β-磷酸三钙人工骨(β-TCP)植入与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对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我院颌骨囊肿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经囊肿摘除术刮治后对创面采用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观察组经囊肿摘除术刮治后放置β-TCP充填骨缺损并采用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缺损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值以及丧失功能牙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牙缺损区CT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牙缺损区CT值均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及术前(P<0.05),患牙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12个月时,两组患牙缺损区CT值均明显高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P<0.05),患牙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及6个月(P<0.05),且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观察组骨缺损区C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牙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刮治后采用β-TCP填充联合口腔修复膜覆盖治疗颌骨囊肿患者可有效促进成骨及患牙恢复,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人工骨 口腔修复膜 颌骨囊肿 骨缺损
下载PDF
3D打印辅助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临床精准修复重建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光辉 袁荣涛 +3 位作者 王静 刘延山 贾暮云 董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颌面骨缺损与畸形手术病例6例。术前行三维CT扫描、重建并3D打印1∶1实物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疾病诊断、手术设计及植入物的预制。结果:3D打印的头模全方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颌面骨缺损与畸形手术病例6例。术前行三维CT扫描、重建并3D打印1∶1实物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疾病诊断、手术设计及植入物的预制。结果:3D打印的头模全方位显示了骨缺损及病变区域的状况,实现了生物修复板的术前、体外精确预制;实证了头影测量分析的结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模型外科;利用镜像模型进行重建板精确弯制,恢复了患者面型及下颌骨高度。结论:3D打印能全方位、直观、精确地显示颌面骨的三维空间关系,对于颌面骨缺损与畸形的修复重建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颌骨 修复重建
下载PDF
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伟 向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0期129-131,135,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Bio... 目的探讨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在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Bio-OSS骨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体碎骨治疗,于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利用CT进行检查,计算植骨区CT值及差值,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切口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9个月差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自体碎骨联合Bio-OSS骨粉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中的效果理想,该方法有助于切口愈合,改善植骨区CT值及差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碎骨 BIO-OSS骨粉 颌骨囊肿术 骨缺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术患者植入腔感染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宁立强 陈筠 +2 位作者 翁巧风 梁楠 李志艳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术患者植入腔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均行开窗人工骨植入术,其中对照组采取常... 目的:探讨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对颌骨囊性缺损人工骨植入术患者植入腔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78例颌骨囊性缺损患者按治疗时间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40例,均行开窗人工骨植入术,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抗感染,观察组采取人工骨表面覆盖口腔修复膜。比较两组的囊腔体积、面积缩减率、人工骨植入量、骨厚度及植入腔感染率。结果:两组的囊腔体积、面积缩减率及人工骨植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骨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植入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开窗人工骨植入术的基础上使用口腔修复膜不仅能引导骨组织再生,而且能够显著降低植入腔的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囊性 人工骨 修复膜 口腔 感染
原文传递
颌骨囊肿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0
作者 努尔艾拉·努尔买买提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62-64,共3页
目的分析颌骨囊肿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疼痛评分、... 目的分析颌骨囊肿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78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开窗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骨质修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质增生厚度(36.47±2.63)mm、囊腔体积缩小程度(92.49±3.27)%、骨密度(0.63±0.08)g/cm^(2),均优于对照组的(15.28±2.16)mm、(34.68±2.75)%、(0.21±0.06)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颌骨囊肿患者采用颌骨囊肿刮治术与开窗减压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开窗减压术的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可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囊肿刮治术 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肿 手术指标 并发症 骨质修复
下载PDF
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祖贤 王超 王立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3期5957-5962,共6页
背景:上颌后牙区种植时往往存在骨量不足的情况,采用骨增量技术时有时候因为手术创伤或者费用等原因,患者不愿意接受。为此有学者提出倾斜种植技术,但该技术尚未得到大家认可,缺乏相关科学依据。目的:观察上颌后牙区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 背景:上颌后牙区种植时往往存在骨量不足的情况,采用骨增量技术时有时候因为手术创伤或者费用等原因,患者不愿意接受。为此有学者提出倾斜种植技术,但该技术尚未得到大家认可,缺乏相关科学依据。目的:观察上颌后牙区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时种植体周围骨质的应变情况,分析种植体的安全系数,验证上颌后牙区倾斜种植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的角度基台时,在相同的力量加载下,观察种植体的安全系数,观察种植体及周围骨质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与结论:种植体连接不同角度基台时,随着基台角度的增大,种植体周围骨质的最大应变值增加明显,种植体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建议上颌后牙区不要采用倾斜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口腔组织构建 倾斜 种植 有限元 上颌 后牙区 三维 基台 角度 骨量不足 应变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微螺钉支抗考虑的国人正常颌骨皮质厚度CT测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肖微 曾妮 +3 位作者 胡帆 吴中兴 叶翁三杰 贺红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目的通过测量中国成人正常颌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不同位点处皮质骨厚度,为临床植入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正畸支抗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采用螺旋CT对30例18-40岁正常颌中国成人颅颌面进行扫描并重建,测量适合微螺钉种植体植入... 目的通过测量中国成人正常颌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的不同位点处皮质骨厚度,为临床植入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以提高正畸支抗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采用螺旋CT对30例18-40岁正常颌中国成人颅颌面进行扫描并重建,测量适合微螺钉种植体植入处的皮质骨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8个测量项目中,均值从1.73mm至10.67mm不等,最小值仅0.8mm。除前鼻嵴和下颌11牙尖隙外,46个左右对称的测量项目(左右各23个)中,34处左右对应指标相互比较均无差异(P〉0.05),另有12处测量位点左右配对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提供了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常见植入位点处皮质骨厚度参考值范围的数据库。下颌前牙根尖间隙,植入微螺钉种植体时应更加小心;上下颌磨牙牙尖隙处,植入相对安全。不同成人的皮质骨厚度差异较大,提示临床工作者最好能先根据病员的CT片测出相应植入位点处皮质骨厚度,再确定微螺钉种植体的植入部位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颌骨 皮质厚度测量 CT
原文传递
一种新的放射性颌骨坏死的临床分类分期—1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悦 代天国 +3 位作者 田卓炜 王中和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15-222,共8页
目的:探讨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类及分期。方法:采用BS分类及分期,对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10 a间收治的120例放射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颌骨发生骨坏死的病例明... 目的:探讨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分类及分期。方法:采用BS分类及分期,对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10 a间收治的120例放射性颌骨坏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下颌骨发生骨坏死的病例明显多于上颌骨及上、下颌骨,分别为99例、14例及7例。累计放疗剂量区间为35~148 Gy,中位剂量为68.1 Gy, 69(57.5%)例患者剂量大于60 Gy。大多数患者骨坏死发生在放疗后1~2 a内(64.2%),少数发生在放疗5 a以后(20.0%)。按BS分类,Stage Ⅰ期患者为0例;Stage Ⅱ期患者16(13.3%)例,主要采用单纯死骨刮治及单纯死骨扩大切除术(14例);Stage Ⅲ期患者92(76.7%)例,71例患者采用死骨扩大切除术,其中47例同期行血管化组织瓣修复;Stage Ⅳ期患者12(10.0%)例,主要采用死骨扩大切除联合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10例)。结论:放射性颌骨坏死以单侧下颌骨最多见,并以体部及部分下颌支最为好发,大多数患者骨坏死发生在放疗后1~2 a。死骨扩大切除联合同期血管化组织瓣修复是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放射性骨坏死 BS分类 分期
下载PDF
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和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石慧敏 王平仲 +1 位作者 王韶颖 余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89-492,共4页
目的:探讨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例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70岁(平均28岁);2例为上颌骨,6例为下颌骨。8例中4例... 目的:探讨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征象,以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8例颌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2~70岁(平均28岁);2例为上颌骨,6例为下颌骨。8例中4例有局部复发,复发的平均年限为1a。无远处转移。结果:X线平片上,病灶长轴沿上、下颌骨的长轴走向,呈现偏心性或中心性生长。骨质破坏呈膨胀性、溶骨性,肿瘤骨与正常骨之间的过渡带较窄,无明显的骨质反应线(除1例复发的小病灶外)。骨皮质膨胀变薄,无骨膜反应。病灶内部可有分房或切迹。CT像上,髓腔密度增高,正常骨小梁被软组织密度肿块所取代,软组织肿块基本均匀,病变突破骨皮质,侵犯周围组织形成肿块,肿块内无钙化和骨化。MRI上,T1WI为均匀等信号,T2WI为不均匀的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无明显强化。波谱见胆碱波。下颌骨病变发生于下颌角、后牙区、下颌支,上颌骨发生于后牙和上颌结节区。结论:了解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学特点非常重要,因其较其他的纤维性病变更具有侵袭性,手术需要更大的局部切除范围和更长期密切的随访,以防局部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 颌骨 影像学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治疗颌骨囊肿疗效观察:附2例报告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铭扬 林璇 +4 位作者 吴熙凤 李阳 徐多玲 李伯友 高永波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颌骨囊肿为颌骨常见的病变,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颌骨组织缺损。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具有促进骨组织创伤愈合、缩短愈合周期等方面的能力。本文介绍2例CGF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再生的典型病例,为临床推广... 颌骨囊肿为颌骨常见的病变,常导致不同程度的颌骨组织缺损。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 growth factors,CGF)具有促进骨组织创伤愈合、缩短愈合周期等方面的能力。本文介绍2例CGF应用于颌骨囊肿术后骨缺损修复再生的典型病例,为临床推广应用CGF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生长因子 颌骨囊肿 骨缺损 骨再生
下载PDF
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新生 薛博元 +4 位作者 张兴安 明华伟 贾佳欣 陈方园 谭小尧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 研究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i... 目的 研究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在颌骨囊肿手术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颌骨囊肿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颌骨囊肿摘除术同期行iPRF+同种异体骨粒植入+GDR)59例、B组(颌骨囊肿摘除术仅同期异体骨粒植入+GBR)57例、C组(单纯颌骨囊肿摘除术)46例。观察结局指标:术后1、3、6、9个月复查CBCT测量并记录囊腔体积、囊腔骨密度值,并计算骨生成率,评价成骨效果。结果 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囊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生成率、平均骨密度值统计分析结果示,A、B组骨生成率和骨密度值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骨生成率、骨密度值组间横向统计比较分析结果示,术后6个月A组无论是骨生成率还是骨密度值都优于B组和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三组骨生成率和骨密度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植入可有效减少同种异体骨的吸收并且有效快速诱导骨组织的形成和重建;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GBR术在术后6个月对颌骨的修复重建较其他术式具有优势,iPRF复合同种异体骨+GBR术为颌骨囊肿疾病骨修复提供了一种可行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颌骨囊肿 同种异体骨 骨缺损 骨密度
下载PDF
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林 钱钧 +6 位作者 杨征毅 王涵 郭武城 程洁莉 宋晶晶 何恩亮 张忆 《口腔疾病防治》 2017年第9期554-559,共6页
目的比较人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组织工程筛选种子细胞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marr... 目的比较人不同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 BMSCs)的骨向分化能力,为骨组织工程筛选种子细胞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体外组织块培养法和有限稀释法培养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 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JMMSCs);骨髓穿刺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长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标记,成骨分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能力,成骨分化诱导后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成骨相关分子:Runx2、1型胶原(Collagen Type 1,COL-1)、OCN。结果 JMMSCs和BMMSCs均阳性表达CD90、CD105,阴性表达CD34、CD14、CD45。成骨分化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显示JMMSCs矿化能力强于BMMSCs。成骨诱导7 d、14 d、21 d后,JMMSCs成骨相关分子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强于BMMSCs。结论与BMMSCs相比,JMMSCs成骨分化能力较强,颌骨骨髓可能更适于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成体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颌骨 长骨 成骨分化 种子细胞
下载PDF
免疫细胞调控颌骨稳态及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钟嘉伟 潘剑 郭雨晨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465-470,共6页
颌骨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地更新重塑,是口颌系统的关键部分。颌骨的稳态和损伤修复受到多种细胞、分子调控。其中,免疫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直接、间接途径调控骨稳态和重塑过程。本文针对免疫... 颌骨在生命周期中不断地更新重塑,是口颌系统的关键部分。颌骨的稳态和损伤修复受到多种细胞、分子调控。其中,免疫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大量研究已证实,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多种直接、间接途径调控骨稳态和重塑过程。本文针对免疫细胞调控颌骨稳态和修复的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稳态 颌骨重建 骨免疫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补骨脂汤联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后对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丁国强 蒋红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联合补骨脂汤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钛板内固定术,实验组在术后服用补骨脂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 目的:探讨内固定术联合补骨脂汤治疗颌骨骨折的疗效及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钛板内固定术,实验组在术后服用补骨脂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4周、8周检测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P=0.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感染、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开口度、咬颌关系、颞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周、8周后VEGF、BGP、BALP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同时段对照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固定术联合补骨脂汤能够提高颌骨骨折的疗效,调节骨代谢,共同促进骨折后期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骨折 内固定术 补骨脂汤 骨代谢
下载PDF
基于CBCT的下颌前牙区颌骨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娜娜 苗芬 +2 位作者 袁华 孙超 陈宁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4期181-185,共5页
[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d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图像研究测量下颌前牙区的颌骨形态和宽度,为临床种植手术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间50名成年受试者的CBCT检查结果,利用CBCT图像对下颌前牙区颌骨外形... [摘要]目的:利用锥形束CT(cod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图像研究测量下颌前牙区的颌骨形态和宽度,为临床种植手术提供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间50名成年受试者的CBCT检查结果,利用CBCT图像对下颌前牙区颌骨外形、唇舌侧宽度、近远中距离等进行观察和测量。结果:1.下颌前牙区颌骨形态唇侧均为凹形,最凹点位于下颌骨上中份,舌侧外形多样化,凸形比例最高。2.下颌骨前牙区颌骨唇舌侧宽度在下颌骨中1/2和下颌骨下缘较宽,在牙槽嵴顶和根尖区较窄。3.左右尖牙、侧切牙、中切牙于牙槽嵴顶的近远中距离是4.46~6.94mm,尖牙最长,侧切牙次之,中切牙最小。结论:下颌前牙缺失后,尤其是下颌侧切牙或中切牙个别缺失,如行种植修复近远中距离可能不足,易损伤邻牙;植入种植体等手术时应当注意下前牙区颌骨外形,避免因倒凹导致唇舌侧穿通;CBCT可作为下颌前牙区种植手术术前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 下颌前牙区 锥形束CT 口腔种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