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常态下我国农村人文贫困识别——“包容性发展”价值理念的解释 被引量:7
1
作者 姚云云 班保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36-43,共8页
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农村贫困外在表现为经济贫困,但实质上是基于人力、知识和权利等维度的人文贫困,而"包容性发展"理念则强调... 农村贫困问题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困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我国农村贫困外在表现为经济贫困,但实质上是基于人力、知识和权利等维度的人文贫困,而"包容性发展"理念则强调"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人文关怀"和"协调发展"等理念。从社会排斥的理论维度和"非包容性发展"的现实导向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村人文贫困的致因机理进行分析,发现:包容性发展的价值理念与我国农村人文扶贫的价值取向耦合,它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以"培育人力资本"为价值导向,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价值原则,以"实现社会权利平等"为价值目标的农村人文扶贫开发的包容性价值取向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贫困 “三农”问题 扶贫开发 经济新常态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保障制度 公共服务均等化 弱势群体
下载PDF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路径创新
2
作者 权宗田 庞心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1-48,共8页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与乡村振兴无论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还是在现实逻辑方面都具有高度契合的一致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科学应...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与乡村振兴无论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还是在现实逻辑方面都具有高度契合的一致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科学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实现、推动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等方面,具有多维价值意蕴。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需要在提升引领能力、运用新兴技术、强化创新驱动、优化体制机制、统筹城乡融合等方面下大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基层党建 “三农”工作 乡村振兴 农业强国
下载PDF
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昊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9-83,共5页
以在四川雅安名山县农村实地调研情况为例,从该县的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当前四川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现状、问题局限和先进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并保证专款专用;以地方文化... 以在四川雅安名山县农村实地调研情况为例,从该县的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当前四川农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现状、问题局限和先进经验进行了分析,并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并保证专款专用;以地方文化特色来打造农村文化品牌;充分调动农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解决文化工作人员的归属问题;恢复农村广播系统等通讯设施。对当前西部新农村文化系统的建设具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文化建设 文化消费 三农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川
下载PDF
父爱主义与“还地于民”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特 《北方法学》 2010年第6期41-47,共7页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个"还地于民"的过程。因为流转上的障碍,农村土地权利并未真正物权化。流转管制背后蕴藏着父爱主义理念。父爱主义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消解,反而重新抬头。但逻辑上父爱主义的预设前提并不...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个"还地于民"的过程。因为流转上的障碍,农村土地权利并未真正物权化。流转管制背后蕴藏着父爱主义理念。父爱主义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消解,反而重新抬头。但逻辑上父爱主义的预设前提并不存在,且潜伏着无效率和不自由的危险。父爱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精英主义,土地管制所借助的三个正当化理由都有反思的必要。目前全球金融危机为"还地于民"提供了历史契机,摒弃父爱主义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资产彻底物权化和农民身份彻底市民化,并为克服危机提供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爱主义 三农问题 农地流转
下载PDF
成都地区失地农民再适应状况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廖正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73-78,共6页
作为当代社会学的经典话题,失地农民问题中再适应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对成都地区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失地农民拥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安置方式以住房安置为主,失地后的农民生活水平并无明显地提升或下降,社会交际... 作为当代社会学的经典话题,失地农民问题中再适应问题尤为引人注目。对成都地区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失地农民拥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安置方式以住房安置为主,失地后的农民生活水平并无明显地提升或下降,社会交际网络变化明显,寻找职业和照顾老人的要求非常强烈。总之,成都市失地农民总体适应情况较好。对数据的分析表明:年龄越大再适应情况越差,社会保障越完善、安置方式保留原有交际网络越多,失地后的工资收入越高、失地农民再适应情况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安置方式 再适应 三农 城市化 农村移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农业农村改革路径分析
6
作者 陆轶之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9,16,共10页
社会公正、生产发展、社会文明是人类的本能追求。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落实人民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平等权利,但是,中国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乏力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公正权利实现不足等。... 社会公正、生产发展、社会文明是人类的本能追求。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大力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和落实人民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平等权利,但是,中国社会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乏力和农民的经济社会公正权利实现不足等。中国改革以这些问题为导向,努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继续扭紧农业发展中生产效率问题与促进农村和农民应享有的社会公正权利的实现,作为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改革 问题导向 社会公正 “三农”问题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被引量:1
7
作者 彭克明 李彦玲 颜平建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4,共2页
"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系统工程,"三农"问题还需"三化"互动来解决。农村科技服务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其动力机理进行详解并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三化” 互动发展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