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纤维饱和点随竹龄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汉坤 喻云水 +1 位作者 余雁 孙丰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竹材的纤维饱和点对于竹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法和水分吸着等温线法对毛竹纤维饱和点及其随竹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纤维饱和点不同,顺纹抗压强度法0.5龄为36.12%;1.... 竹材的纤维饱和点对于竹材的加工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采用力学法和水分吸着等温线法对毛竹纤维饱和点及其随竹龄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纤维饱和点不同,顺纹抗压强度法0.5龄为36.12%;1.5~4.5龄为(24.49±0.78)%,水分吸着等温线法0.5龄为24.51%;1.5~4.5龄为(18.38±0.42)%;两种方法测得纤维饱和点的绝对数值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随竹龄的变化规律相同,即从0.5龄到1.5龄降幅明显,大于1.5龄后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龄 纤维饱和点 顺纹抗拉强度 水分吸着等温线
下载PDF
某工业场地土壤砷的空间分布及As(Ⅲ)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左玉涛 孔文亮 +2 位作者 代义彬 SEIDOU C.D. 王铁军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2-512,共11页
[目的]旨在掌握某工业场地土壤中砷(A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其迁移规律,为该工业场地土壤As污染防治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方法]本文选取葫芦岛市某工业场地为研究区,首先统计分析了场地内土壤A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了等温与动... [目的]旨在掌握某工业场地土壤中砷(As)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其迁移规律,为该工业场地土壤As污染防治提供数据与理论基础。[方法]本文选取葫芦岛市某工业场地为研究区,首先统计分析了场地内土壤As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比较了等温与动态吸附两种获取土壤中As(Ⅲ)吸附参数的实验方法的特点与适用性,最终利用HYDRUS-1D模型反演计算了As(Ⅲ)在供试土壤中的D_(L)、K、α、β等迁移参数。[结果]场地土壤As浓度水平分布具有显著差异,在垂向上主要富集于40 cm深度内,且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等温吸附实验的结果表明:土样中As(Ⅲ)的平衡固相浓度随液相浓度增加呈非线性增长趋势,Langmuir模型(R^(2)=0.988)对实测数据的拟合效果优于Henry和Freundlich模型。动态吸附实验结果展示了As(Ⅲ)相对浓度完全穿透土柱所需的污染液体积随As(Ⅲ)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HYDRUS-1D反演结果表明三类吸附模型中,Langmuir模型(R^(2)=0.990)更适用于模拟土样中As(Ⅲ)的动态吸附过程。相较于等温吸附实验,使用动态吸附实验模拟As(Ⅲ)迁移行为更接近其在土壤中的真实迁移过程。[结论]该场地中的As污染来源于工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壤;土壤中As(Ⅲ)的迁移行为表现为非线性过程,较高的初始浓度将加速As(Ⅲ)的垂向迁移。动态吸附实验方法应优先应用于土壤As迁移过程及其参数获取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砷 工业污染 等温吸附 动态吸附 HYDRUS-1D
原文传递
小麦粉中水分子成簇及其在水分扩散中的作用——基于等温吸附的观察
3
作者 赵学伟 魏笑笑 +2 位作者 郭豫 王宏伟 张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9-16,共8页
为研究小麦粉中水分子成簇及其对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根据小麦粉在20、30、40℃条件下的等温吸湿、解吸平衡水分,采用Park模型、Zimm-Lundberg法和Brown法分析小麦粉中水分成簇特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显示在水分活度(a_(w))较高时小... 为研究小麦粉中水分子成簇及其对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根据小麦粉在20、30、40℃条件下的等温吸湿、解吸平衡水分,采用Park模型、Zimm-Lundberg法和Brown法分析小麦粉中水分成簇特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显示在水分活度(a_(w))较高时小麦粉中的水分聚集成簇,不同分析方法得到的成簇临界a_(w)略有差异,分别在0.70~0.75、0.73~0.79、0.56~0.68之间,随温度和水分吸附历程而变化;在a_(w)=0.95时3种方法得到的水分子簇尺寸分别约为3.5、4.5、6.5;a_(w)≥0.90时水分子簇的数量变化不大。在a_(w)高于0.62~0.70时扩散系数快速下降;对热力学因子和自扩散系数的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在a_w≥0.70时,水分子更倾向于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分子簇,这可能是导致扩散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但在a_(w)≥0.90时,高水分带来的更强的自扩散性抵消了水分子成簇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扩散系数基本维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子成簇 水分扩散 热力学因子 相互作用 等温吸附 小麦粉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isothermal sorption properties of late Qing and 1980s grey bricks in Wujiang, Suzhou,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Yonghui Li Huarong Xie Jianguo Wang Xinjian Li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13年第4期483-487,共5页
Grey brick is a key materia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 isothermal sorption curve of grey bricks is one of the basic moisture characteristics for studying the heat transfer of brick building enclosure st... Grey brick is a key material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The isothermal sorption curve of grey bricks is one of the basic moisture characteristics for studying the heat transfer of brick building enclosure structures and is also a fundamental parameter of research into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 the isothermal sorption curves of Wujiang (Suzhou, China) bricks from the 1980s and the late Qing period, by applying constant relative humidity controlled by saturated salt-water solutions under isothermal conditions. We then present their fitting formulas for humidity bound ranges of 5-92%.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amples of the same-area traditional Suzhou grey bricks from different time periods show relatively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ir isothermal sorption properties, with the isothermal sorption property values of the late Qing grey bricks about three times those of the 1980s grey bri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y brick Periods EquiLibrium moisture content isothermal sorption SUZHOU
原文传递
铁棍山药等温吸附特性研究
5
作者 庞凌云 李瑜 +1 位作者 詹丽娟 刘凯丽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9期1-5,8,共6页
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微波3种干燥方式处理铁棍山药,用静态称质量法测定铁棍山药在10,20,30,40℃下,水分活度为0.2~1.0的平衡含水率,并绘制等温吸附曲线。选用6种吸附模型对铁棍山药的吸湿数据进行拟合比较,以模型的均方差、残差平方... 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微波3种干燥方式处理铁棍山药,用静态称质量法测定铁棍山药在10,20,30,40℃下,水分活度为0.2~1.0的平衡含水率,并绘制等温吸附曲线。选用6种吸附模型对铁棍山药的吸湿数据进行拟合比较,以模型的均方差、残差平方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平方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的铁棍山药,其平衡含水率均随水分活度的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时平衡含水率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相同水分活度下,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均高于微波干燥铁棍山药的平衡含水率。GAB和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Peleg模型适用于模拟微波干燥处理后铁棍山药的等温吸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干燥方式 等温吸附 模型拟合 热风干燥 真空干燥 微波干燥
下载PDF
建筑材料等温吸放湿曲线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魁山 张旭 +1 位作者 韩星 朱东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4,共4页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的相对湿度,配制了不同种类的盐溶液并控制其相对湿度;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板(expanded polystyrene,EPS)、挤塑聚苯乙烯板(extruded polystyrene,XPS)和聚氨酯(polyarethane,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以及混...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的相对湿度,配制了不同种类的盐溶液并控制其相对湿度;测试了膨胀聚苯乙烯板(expanded polystyrene,EPS)、挤塑聚苯乙烯板(extruded polystyrene,XPS)和聚氨酯(polyarethane,PU)这3种常用建筑保温材料以及混凝土、水泥砂浆的等温吸、放湿曲线;给出了材料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材料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可用于围护结构热湿传递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吸放湿曲线 相对湿度(RH) 保温材料
下载PDF
PAR/POL/SOD复合微胶囊的制备及热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7
作者 尚建丽 王思 董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41-1144,共4页
以相变石蜡为核、高吸油性树脂聚丙烯酸酯为内壳,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调温微胶囊,在内壳形成后,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以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为外壳的复合微胶囊,通过差示扫描法、吸放湿平衡曲线法对复合微胶囊调温、调湿性能进行测... 以相变石蜡为核、高吸油性树脂聚丙烯酸酯为内壳,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相变调温微胶囊,在内壳形成后,采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以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为外壳的复合微胶囊,通过差示扫描法、吸放湿平衡曲线法对复合微胶囊调温、调湿性能进行测试;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仪对复合微胶囊的形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双壳复合微胶囊兼有良好的调温调湿性,可作为温湿调节剂配制调温调湿建筑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复合微胶囊 高吸油性树脂 高吸水性树脂 吸放湿平衡曲线
下载PDF
动态水分吸附分析系统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楼佳颖 杨斌 +2 位作者 金永明 沙云菲 吴达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8-70,共3页
利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系统对不同烟草原料(上中下部叶丝、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进行了等温吸湿-解湿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烟丝的等温吸湿-解湿曲线呈III型吸附曲线,解湿时伴有较明显的滞后现象;②不同部位叶丝的等温吸湿-解湿性质基... 利用动态水分吸附分析系统对不同烟草原料(上中下部叶丝、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进行了等温吸湿-解湿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①烟丝的等温吸湿-解湿曲线呈III型吸附曲线,解湿时伴有较明显的滞后现象;②不同部位叶丝的等温吸湿-解湿性质基本一致;③叶丝、膨胀烟丝和膨胀梗丝之间的等温吸湿-解湿差别很大:当相对湿度不小于60%时,膨胀梗丝吸水最多,叶丝其次,膨胀烟丝最少;当相对湿度不大于40%时,膨胀梗丝失水最多,膨胀烟丝其次,叶丝失水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保润性能 动态水分吸附 等温吸湿-解湿
下载PDF
历史建筑中传统青砖等温吸湿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永辉 谢华荣 +1 位作者 王建国 石邢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92-1095,共4页
太原与福州两地历史建筑中青砖的劣化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研究青砖自身吸湿性能对这种劣化差异现象的影响,依据GB/T 20312—2006/ISO 12571:2000《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吸湿性能的测定》,在恒温条件下配制了不同种类的饱... 太原与福州两地历史建筑中青砖的劣化程度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为了研究青砖自身吸湿性能对这种劣化差异现象的影响,依据GB/T 20312—2006/ISO 12571:2000《建筑材料及制品的湿热性能吸湿性能的测定》,在恒温条件下配制了不同种类的饱和盐溶液并控制其相对湿度,测试了太原与福州地区历史建筑中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两地青砖等温吸湿性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环境相对湿度为7%~92%时,太原地区青砖的平衡含水率为0.002 9~0.029 1kg/kg,而福州地区青砖仅为0.001 3~0.002 4kg/kg;当环境湿度在较高状态下波动时,太原地区青砖的进出水分量是福州地区青砖进出水分量的6~12倍.可以说,太原地区青砖较大的吸湿特性是加速其性能劣化的“催化剂”,是该地区青砖劣化程度大于福州地区青砖劣化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技术 历史建筑 劣化 等温吸湿曲线 太原 福州
下载PDF
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石膏复合材料等温吸放湿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尚建丽 张浩 +1 位作者 董莉 赵喜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84-2088,2094,共6页
为了分析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能,采用饱和盐溶液法对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吸放湿平衡含湿量进行测试。并且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结构及形貌进行测试。通... 为了分析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亲水性能,采用饱和盐溶液法对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吸放湿平衡含湿量进行测试。并且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对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结构及形貌进行测试。通过数学拟合方法,依据菲克定律以及吸放湿滞回环的表现,发现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存在着"绑定"水分,并提出了化学吸附不可逆吸放湿机理。结果表明,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外壳高分子壁材在复合材料吸放湿过程中,既有类似石膏孔隙的物理吸附,同时也存在"绑定"水分的化学吸附;"绑定"水分量随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掺量增加而增加,并且不随等温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 等温吸放湿曲线 平衡含湿量 相对湿度 壳聚糖 石膏
下载PDF
苏州吴江近现代青砖等温吸湿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辉 谢华荣 +2 位作者 王建国 李新建 吴锦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1-444,共4页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的恒定相对湿度,测试了苏州吴江地区近现代2种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样砖、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曲线的差异性,给出了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7%~92%的相对湿度... 根据恒温条件下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的恒定相对湿度,测试了苏州吴江地区近现代2种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样砖、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曲线的差异性,给出了平衡含湿量随相对湿度变化的拟合公式.结果表明:在7%~92%的相对湿度环境中,苏州清末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2.84~27.65 g/kg之间,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平衡含湿量在1.45~10.14 g/kg 之间,苏州清末青砖的吸湿量是苏州20世纪80年代青砖的3倍以上.得到的公式及数据可应用于历史建筑砖墙“酥碱”程度的量化确定,并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性能劣化机理及砖构建筑热湿耦合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理 青砖 平衡含水率 等温吸湿曲线
下载PDF
温州谯楼遗址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特性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永辉 蔡宜可 +1 位作者 谢华荣 张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7-333,共7页
为研究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对历史建筑中冻融、酥碱及微生物繁殖等与水分相关劣化现象的影响,使用恒温条件下配置的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相对湿度恒定,测定了温州谯楼遗址中分别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生产的... 为研究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对历史建筑中冻融、酥碱及微生物繁殖等与水分相关劣化现象的影响,使用恒温条件下配置的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相对湿度恒定,测定了温州谯楼遗址中分别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生产的4类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11%~97%的条件下,4类青砖平衡吸湿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2~10.5、8.3~77.5、2.3~19.3和1.0~3.7 g/kg,其中元末明初青砖的等温吸湿能力最大,然后依次为20世纪70年代、唐末五代,现代青砖最小.在环境相对湿度变动下,元末明初青砖的含湿量波动也远大于其他3类青砖.实验结果为历史建筑砖体的热湿耦合及劣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中国砖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建筑物理 热湿耦合 等温吸湿曲线 青砖 温州谯楼
下载PDF
福州市郊菜地土壤磷素特征及流失潜能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东风 邱孝煊 +1 位作者 李卫华 王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7,163,共6页
对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土样的磷素含量、等温吸附特征及流失潜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全磷(2.043 g/kg)、速效磷(Oslen-P,182.893 mg/kg)和CaCl2-P(1.018 mg/kg)平均含量都呈现出明显的累积特征;... 对福州市郊11片蔬菜基地土样的磷素含量、等温吸附特征及流失潜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林坡地自然土壤相比,菜地土壤全磷(2.043 g/kg)、速效磷(Oslen-P,182.893 mg/kg)和CaCl2-P(1.018 mg/kg)平均含量都呈现出明显的累积特征;菜地土壤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很好拟合(R^2=0.991**-0.998**),其等温吸附特征值,如易解吸磷(RDP)、磷吸持饱和度(DPS)和磷零吸持平衡浓度(EPC0)均出现大幅度提高,而最大缓冲能力(MBC)和吸附常数K则明显降低;据Langmuir方程求得菜地土壤指导施磷量范围为11.62-67.37(P)kg/hm^2,平均为27.18(P)kg/hm^2;菜地土壤的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由回归方程求得的土壤发生磷素淋失的速效磷临界值(56.96 mg/kg)和全磷的临界值(1.146 g/kg);菜地土壤的DPS平均为23.12%,已经接近容易流失的阈值(25%),其中4片菜地土样的DPS已经超过容易流失的阈值。因此,福州市郊菜地土壤磷素具有很高的流失潜能,应作为农业面源磷污染控制的关键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土壤 磷素累积 等温吸附 流失潜能
下载PDF
石膏基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制备及调温调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尚建丽 张浩 董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1487,共7页
采用细乳液界面聚合法制备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以建筑石膏作为基体材料,将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掺入石膏基体材料中,制备石膏基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吸放湿试验测试分析、储放热试验测试分析和耐久性测试分析。利用电子... 采用细乳液界面聚合法制备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以建筑石膏作为基体材料,将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掺入石膏基体材料中,制备石膏基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对其进行吸放湿试验测试分析、储放热试验测试分析和耐久性测试分析。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其表观形貌、热性能。结果表明: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已经达到微纳米共存的效果,可以有效填充在石膏基材料的细小孔隙中。当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掺量为30%时,石膏基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吸放湿效果和储放热效果。石膏基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温调湿 吸放湿 储放热 双壳微纳米相变胶囊 石膏 复合材料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Cu(Ⅱ) Ion Adsorption Behavior of the Polyacrylic Acid-Polyvinylidene Fluoride Blended Polymer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来洲 王继斌 +1 位作者 郑秋艳 张尊举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2008年第2期249-256,共8页
A blended polymer adsorbent prepared using acrylic acid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polymer was prepared using thermally induced polymerization and phase inversion... A blended polymer adsorbent prepared using acrylic acid and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was used to remove copper from aqueous solutions. The polymer was prepared using thermally induced polymerization and phase inversion. The blended 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XRD), environ- 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experiments. The sorption data was fit to linearized adsorption isotherms of the Langmuir, Freundlich, and Dubinin-Radushkevich (D-R) isotherms models.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was evaluated using pseudo-first-order, pseudo-second-order, and intraparticle diffusion kinetic reaction models. △H0 is greater than 0, AGo is lower than 0, and △S0 is greater than 0, which shows that the adsorption of Cu (Ⅱ) by the blended polymer is a spontaneous, endothermic process. The adsorption isotherm fits better to the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 an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s model gives a better fit to the batch sorption kinetics.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is assumed to be 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cupric ion and the carboxylic acid functional group of the blended poly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y words: copper ions heavy metal isotherms sorption THERMODYNAMICS kinetics equation
原文传递
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水溶液中Sr^(2+)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琳 董发勤 +5 位作者 张伟 周磊 霍婷婷 聂小琴 周嘉琪 谢陶玲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9-686,共8页
研究了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水溶液中Sr^(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纤维加入量、Sr^(2+)初始浓度、作用时间等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探讨了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Sr^(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pH... 研究了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水溶液中Sr^(2+)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值、纤维加入量、Sr^(2+)初始浓度、作用时间等对吸附行为的影响,并采用SEM、EDS和FTIR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探讨了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Sr^(2+)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pH值为7.0、纤维加入量为2.0 g/L、Sr^(2+)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的条件下,纤维对Sr^(2+)的吸附在4 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实验条件下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Sr^(2+)的最大吸附量可达26.22 mg/g。等温吸附拟合结果表明,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对Sr^(2+)的吸附可能是以单分子层为主的单分子层和多分子层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纤维对Sr^(2+)的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r^(2+)与纤维上—NH_2和—COOH等基团进行配位络合从而吸附在纤维表面,—CH_2—和C=CH_2等基团参与此吸附过程。能谱分析表明Sr^(2+)与纤维上Na^+和Ca^(2+)还存在着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型重金属螯合纤维 吸附 Sr2+ 等温吸附 机制
下载PDF
混凝土多孔介质等温吸湿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航 王小林 《能源技术》 2007年第3期171-174,177,共5页
分析了含湿多孔介质吸湿的主要机理,根据介质吸湿过程中的热湿平衡建立了其吸湿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及时间显式积分方案对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在等温吸湿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和相对稳定两个阶段。吸... 分析了含湿多孔介质吸湿的主要机理,根据介质吸湿过程中的热湿平衡建立了其吸湿过程的一维数学模型。采用控制容积法及时间显式积分方案对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在等温吸湿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和相对稳定两个阶段。吸湿处于不稳定阶段时温度梯度势和含湿量梯度势相互作用;吸湿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时仅存在含湿量梯度势。同时比较了轻质混凝土、半轻质混凝土、粘土实心砖三种材料的吸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等温吸湿 传热传质 吸湿平衡
下载PDF
Supported carbon dots decorated with metallothionein for selective cadmium adsorption and removal 被引量:1
18
作者 Ting Yang Yi-Kun Li +1 位作者 Ming-Li Chen Jian-Hua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1496-1501,共6页
Carbon dots are prepared and immobilized onto spherical SiO_2 through a one-step thermal oxidation and then decorated with metallothionein(MT), a protein with high affinity towards thiophilic metals. The MT-carbon d... Carbon dots are prepared and immobilized onto spherical SiO_2 through a one-step thermal oxidation and then decorated with metallothionein(MT), a protein with high affinity towards thiophilic metals. The MT-carbon dots composite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FT-IR, SEM and TGA, giving rise to a MT loading amount of 823 μg g^(-1). The adsorption of cadmium by the composites is a fast process and follows Langmuir model. In comparison with native SiO_2, a 2- and 2.4-folds improvement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s for cadmium a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Moreover,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other metals. Finally, the composites are successfully applied for the removal of cadmium in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mium adsorbent spherical kinetics isotherms sorption breakthrough effluent alkaline sequential
原文传递
甲醇抽提处理对斜叶桉心材细胞壁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
19
作者 汪为锴 李明晗 +1 位作者 刘畅 蔡家斌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30,共5页
为研究斜叶桉心材细胞壁孔隙结构特征,利用甲醇对斜叶桉心材粉末进行抽提处理,再用气体吸附法和比重瓶法对甲醇抽提样和对照样进行细胞壁孔隙结构测试。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两种试样的测试结果,发现斜叶桉心材抽提物主要存在于0.4~0... 为研究斜叶桉心材细胞壁孔隙结构特征,利用甲醇对斜叶桉心材粉末进行抽提处理,再用气体吸附法和比重瓶法对甲醇抽提样和对照样进行细胞壁孔隙结构测试。在本试验条件下,通过比较两种试样的测试结果,发现斜叶桉心材抽提物主要存在于0.4~0.7 nm范围内细胞壁微孔中,抽提物的存在使斜叶桉心材细胞壁具有较小的孔体积和孔隙率,这可能是斜叶桉干燥速度慢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抽提 斜叶桉心材 细胞壁孔隙结构 气体吸附法 比重瓶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