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lasma levels of tumor necrotic factor-alpha and interleukin-6, -8 dur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 to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被引量:21
1
作者 Xiao-Hong Wen, Hai-Ying Kong, Sheng-Mei Zhu, Jian-Hong Xu, Su-Qin Huang and Qing-Lian Chen Hangzhou, China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310003, China 《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 SCIE CAS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BACKGROU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 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includ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xperimental data have suggested hepatic ische- mia and reperfusion are induced by pro-inflammat... BACKGROUND: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fter orthoto- 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OLT) include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Experimental data have suggested hepatic ische- mia and reperfusion are induced by pro-inflammatory cyto- kines. The high level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might ad- ditionally influence pulmonary cappillary fluid filtration.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measure the concentra- tions of tumor necrotic factor-alpha (TNF-α), interleukin- 6 (IL-6) and interleukin-8 (IL-8) during OLT and to in- 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ytokines and post- 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undergoing OLT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group A consis- ting of 8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 tions , and group B consisting of 14 patients without post- 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 Enzyme-linked im- muno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rmine serum TNF-α, IL-6 and IL-8. 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at the beginning of operation (T0 ), clamping and cross-clamping of the in- ferior cava and portal vein (T1, T2 ), 90 minutes and 3 hours after reperfusion (T3 , T4 ) and 24 hours after opera- tion (T5). RESULTS: The level of PaO2/FiO2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 P <0. 05 ).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F-α, IL-6 and IL-8 in the two groups increased rapidly at T2 , peaked at T3 , decreased rapidly after T3 until 24 hours after oper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NF-α, IL-6 and IL-8 in group 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B at T2, T3, and T4(P<0.05). CONCLUSION: After un-clamping of the inferior cava and portal vein, the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TNF-α, IL-6 and IL-8 increased may be related to pulmonary injury after he- patic ischemic 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chemic-reperfusion tumor necrotic factor-alpha INTERLEUKIN-6 INTERLEUKIN-8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下载PDF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观察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金平 李立芳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0期985-987,共3页
目的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动... 目的对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疗效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9月在我院收治的14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动静脉联合溶栓神经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再通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变血管再通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 .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1 2个月的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近远期效果明显,可有效使患者病变血管得到改善,恢复受损神经功能,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入 缺血性脑血管 近远期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致出血并发症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7
3
作者 许风雷 殷振江 +2 位作者 王国团 张卫东 刘关键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1-947,共7页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导致出血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g 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截止至2016年9月。搜集阿司匹林与氯吡... 目的对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预防或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导致出血并发症风险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g Fang Data等数据库。检索自建库截止至2016年9月。搜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预防或治疗IS且产生出血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包括520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预防IS时,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不增加皮肤黏膜、牙龈出血风险,但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相比阿司匹林单用增加胃肠道反应。(2)治疗IS时,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不增加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出血风险,不增加胃肠道反应;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相比阿司匹林单用亦不增加皮肤黏膜、牙龈、消化道、颅脑出血风险,不增加胃肠道反应。结论预防IS时,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相比阿司匹林单用会增加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并发症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META分析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调查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会娜 江佳隆 +4 位作者 刘文秀 徐文哲 李静 马博东 李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29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问卷、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291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总分为(57.59±13.82)分;并发症数量、睡眠质量、家庭关怀和焦虑抑郁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疾病心理社会适应水平有待提高,对于睡眠质量差、伴有焦虑抑郁、家庭关怀不足、并发症较多的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心理社会适应 家庭关怀度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自理能力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微栓子信号监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永治 权涛 +4 位作者 管生 刘朝 李冬冬 陈振 徐浩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微栓子产生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即刻采用经颅多普勒(TCD)仪监测微栓子30 min,术后3 d作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术后微栓子产生机制...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后微栓子产生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术后即刻采用经颅多普勒(TCD)仪监测微栓子30 min,术后3 d作头颅MR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析术后微栓子产生机制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共有140例颈内动脉动脉瘤患者接受TCD监测。术后微栓子信号(MES)、DWI梗死灶阳性率分别为17.1%(24/140)、68.6%(96/140),24例MES阳性患者DWI梗死灶均阳性。13例(9.3%)DWI阳性患者出现围手术期缺血并发症,症状较轻(术后1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2分),其中MES阳性9例。支架辅助栓塞患者MES阳性率显著高于单纯弹簧圈栓塞患者(25.8%对2.0%,χ~2=13.491,P<0.000 1)。缺血并发症与MES阳性、DWI梗死灶阳性均有相关性(Kendall相关系数分别为0.404、0.217,P<0.000 1、P=0.011),MES阳性与DWI梗死灶阳性也呈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470,P<0.001)。结论支架辅助栓塞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产生微栓子的主要危险因素。TCD微栓子监测可作为预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缺血并发症的非侵入性、便捷、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栓子信号 经颅多普勒 弥散加权成像 缺血并发症 颅内动脉瘤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症状性缺血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蒋业清 鲁刚 +5 位作者 葛亮 黄磊 万海林 王震宇 潘婷 张晓龙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症状性缺血并发症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上海华山医院连续介入治疗的942例患者(1 055枚动脉瘤)中确诊的37例(3.9%,37/942)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 37例患...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症状性缺血并发症原因和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上海华山医院连续介入治疗的942例患者(1 055枚动脉瘤)中确诊的37例(3.9%,37/942)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 37例患者中术中症状性缺血并发症25例(2.6%,25/942),包括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16例(瘤颈部反复操作10例、过度栓塞4例、支架贴壁欠佳2例),瘤颈部分支闭塞3例(弹簧圈表面血栓形成或瘤颈部反复操作),远端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6例(导引导管内附壁血栓脱落5例、分支血管痉挛1例);术后症状性缺血并发症12例(1.3%,12/942),包括载瘤动脉内血栓形成7例(替罗非班应用不足3例、支架贴壁欠佳1例、支架串联重叠部位血栓形成1例、弹簧圈致栓1例、重度贫血1例),瘤颈部分支闭塞1例(弹簧圈表面血栓形成),远端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4例(均为球囊闭塞试验假阴性)。37例患者均经及时抗凝、抗血小板、抗血管痉挛或术中机械碎栓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仅2例≥2分,其余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均<2分)。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相关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病因复杂,通过及时识别并联合应用抗凝、抗血小板、抗血管痉挛和机械碎栓等介入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缺血性并发症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水娣 吴美聪 马华雪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5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及脑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及脑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脑损伤情况[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GCS评分、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GCS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伤控制理论模型的急诊护理能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致残率及脑损伤程度,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提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论模型 急诊护理 缺血性脑卒中 致残率 脑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50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殷民月 许春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50例I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IC患者年龄(63.14±9.83)岁,...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schemic colitis,I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50例IC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IC患者年龄(63.14±9.83)岁,多见于50~70岁年龄段(70.0%),以女性居多(62.0%),50例中饮酒者占12.0%,吸烟者占10.0%。临床表现主要有便血(92.0%)、腹痛(92.0%),有时可见腹泻(18.0%)、呕吐(18.0%)、发热(10.0%)、便秘(6.0%);多伴有高血压(34.0%)、糖尿病(20.0%)、肾囊肿(10.0%)、脑血管疾病(10.0%)等基础疾病及口服降压药、降血糖药、激素等药物史,12例有腹部手术史,4例有结肠炎史,4例有肠息肉史;5例合并房颤,4例合并肺结核,3例合并肾上腺疾病,2例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2例合并风湿性心脑病,2例合并慢性肾病,1例合并肝血管瘤,1例合并白癜风,1例合并甲亢,1例合并痛风,1例合并深静脉血栓。结肠镜下病变多呈节段性分布,多有充血、水肿、糜烂,树枝状血管影,也可有溃疡,附着黄白苔。所有患者经内科治疗好转出院,以其首次诊断为IC为起点,随访至今,共有3例复发。结论IC的症状呈多样性、非典型性,全面了解IC患者的高危因素及早期结肠镜和活检检查有助于早期识别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点 结肠镜 合并症
下载PDF
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桥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9
作者 刘涛 张纪存 +1 位作者 张杰峰 刘继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142例AI... 目的 探讨ExoSeal血管封堵器在接受桥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全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142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手术时均使用8 F股动脉鞘,术毕股动脉穿刺点由指压法封堵68例,7 F ExoSeal封堵器封堵74例。比较指压法组和封堵器组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及穿刺点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封堵器组与指压法组相比,手术成功率显著增高(94.6%比83.8%,P=0.037)。指压法组、封堵器组患者术后至出院前分别有11例(16.2%)、4例(5.4%)发生穿刺点相关并发症(P=0.030),6例(8.8%)、2例(2.7%)发生深静脉血栓(P=0.109),均未发生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同侧下肢急性缺血、穿刺点相关大出血及需要血管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结论 ExoSeal封堵器可安全地应用于溶栓后桥接血管腔内机械取栓治疗的AIS患者,股动脉穿刺点封堵成功率较高,且降低穿刺点血肿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装置 缺血性脑卒中 桥接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王晓 马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85-488,共4页
目的 研究实施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经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入住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17),另外以2021年1月... 目的 研究实施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效果。方法 以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经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入住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行溶栓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n=117),另外以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常规急救治疗下的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n=109)。比较两组患者识别时间、患者运送时间、院前院内衔接时间、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DNT)、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Barthel指数、NIHSS评分。结果 观察组院前院内衔接时间、DNT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95%vs 20.51%,χ^(2)=15.415,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医疗联动体系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DNT时间,减少并发症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院内急救 并发症 溶栓 医疗联动体系
原文传递
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劼峥 卢智 +1 位作者 段咏梅 张军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0年第2期193-197,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transradial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TAI)后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transradial angiography and intervention,TAI)后患者舒适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二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行TAI。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干预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术前24 h内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干预3次。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外周血管并发症及舒适度的差异。结果TAI术后12 h两组患者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I术后24 h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两组患者桡动脉闭塞、局部出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桡动脉狭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肢体远端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少TAI诊疗患者术后桡动脉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 舒适度 并发症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筛查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构建和应用效果
12
作者 拾丹丹 孟杭 +2 位作者 李梦芳 肖蓓 周曼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7期37-40,共4页
目的考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构建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构建吞... 目的考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及针对性干预策略的构建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诊治的9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干预方法的差异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策略,观察组构建吞咽功能筛查指导的针对干预策略并予以实施。比较2组吞咽功能分级、吞咽功能评分、营养水平、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Ⅰ级和Ⅱ级吞咽功能占比均高于对照组,Ⅲ级吞咽功能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表(GUSS)评分、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的以上指标和评分比较,均为干预8周优于干预前(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筛查及针对性干预策略构建实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分级、吞咽障碍和营养水平,能有效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吞咽功能筛查 干预策略构建 吞咽功能障碍 并发症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预防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万里 潘朝锌 +4 位作者 王庆高 杨清华 张振千 梁逸强 温志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6期634-637,68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预防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为两组:试验组(75例)用血压计袖带...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预防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择期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为两组:试验组(75例)用血压计袖带缠绕于右上臂并充气达20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5 min后放气,重复3次,每次间隔5 min,然后送入导管室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对照组(75例)不作预处理,按常规送入导管室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术后穿刺点加压包扎6 h。术前和术后1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右桡动脉远端。统计术中和术后1周内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和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前臂张力性血肿、腕管综合征和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两组桡动脉闭塞和局部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75)vs. 11.3%(1/75),P>0.05;12.0%(9/75)vs. 17.3%(13/75),P>0.05]。试验组桡动脉痉挛、狭窄和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3/75)vs. 14.7%(11/75),P<0.05;34.7%(26/75)vs. 52.0%(39/75),P<0.05;2.7%(2/75)vs. 12.0%(9/75),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预防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外周血管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焕容 黄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17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褥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与泌尿系统感染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护理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够积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也有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康复护理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15
作者 杨金盘 马秋平 +2 位作者 张佳琳 刘裕君 杨春晓 《内科》 2023年第6期531-537,共7页
目的 评价现有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检索CINAHL、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 目的 评价现有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检索CINAHL、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3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并使用预测模型研究系统评价的关键评估和数据提取清单提取数据,应用预测模型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含9个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80~0.928;9个预测模型主要包含的预测因子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年龄、高血压。5项研究的总体适用性较好,4项研究的总体适用性尚不清楚;9项研究的偏倚风险高。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可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开发准确性和简便性兼备的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以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抑郁 并发症 预测模型 系统评价
下载PDF
细化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肠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悦华 范岩君 +3 位作者 温艳红 王玥 朱文洁 许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8-300,共3页
目的探讨细化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肠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可行性及满意度。方法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介入治疗术后缺血性肠病患者60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30例患者采用细化护理方... 目的探讨细化护理方案在缺血性肠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可行性及满意度。方法2012年1月至2020年4月介入治疗术后缺血性肠病患者60例,其中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20年4月30例患者采用细化护理方案(观察组)。比较2种护理方案在患者及医生中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30例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为(94.5±2.79)分,观察组30例患者满意度调查量表得分为(97.8±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常规护理方案,细化护理方案可以优化护理时间分配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肠病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术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玉华 李俊霞 尹继君 《中国实用医刊》 2011年第3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共28例,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穿刺部位渗血3例,皮...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出现并发症的病例共28例,统计分析其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穿刺部位渗血3例,皮下瘀血8例,单纯血肿5例,假性动脉瘤2例,动静脉瘘1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造影剂过敏1例,脑梗死2例,消化道出血1例,肾功能损害3例,经积极治疗均治愈。结论全脑血管造影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可有效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石向群 杨金升 +7 位作者 张志强 杨军 付学锋 石莉 侯雪湄 张晓燕 尹榕 于伟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并发症原因和处理对策,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153例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统计分析并发症数量、种类、严重性、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①所...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围手术期并发症原因和处理对策,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科153例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统计分析并发症数量、种类、严重性、可能的原因和处理措施。结果:①所选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②非严重并发症发生总数为21例,部分患者2种以上,主要有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系统并发症、器材操作相关并发症、对比剂相关并发症、神经系统相关并发症5类。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DSCA检查可发生一些非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熟练介入操作技巧可有效减轻、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缺血性 数字减影 脑血管造影 并发症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成金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35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和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5例。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和缺血性结肠炎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征分析。方法: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5例和缺血性结肠炎患者35例。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组和缺血性结肠炎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的不同。结果:溃疡性结肠炎与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部位、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方面差异显著,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溃疡性结肠炎和缺血性结肠炎发病年龄、性别、病变部位、病程、腹痛特点、常见并发症以及内镜特点等临床特征,可以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特征 腹痛 并发症 内镜
下载PDF
Recurrent pyogenic liver abscess after pancreatoduodenectomy caused by common hepatic artery injury:A case report 被引量:2
20
作者 Fei Xie Jie Wang Qin Y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30期9198-9204,共7页
BACKGROUN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has been increasingly performed as a safe treatment option for periampullary malignant and benign disorders.However,the operation may result in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 BACKGROUN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has been increasingly performed as a safe treatment option for periampullary malignant and benign disorders.However,the operation may result in significan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Here,we present a case that recurrent pyogenic liver abscess after PD is caused by common hepatic artery injury in atypical celiac axis anatomy.CASE SUMMARY A 56-year-old man with a 1-d history of fever and shivering was diagnosed with hepatic abscess.One year and five months ago,he underwent PD at a local hospital to treat chronic pancreatitis.After the operation,the patient had recurrent intrahepatic abscesses for 4 times,and the symptoms were relieved after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combining with anti-inflammatory therapy in the local hospital.Furth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recurrent liver abscess after PD was caused by common hepatic artery injury due to abnormal abdominal vascular anatomy.The patient underwent percutaneous drainage but continued to have recurrent episodes.His condition was eventually cured by right hepatectomy.In this case,preoperative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s anatomical variations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would have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avoiding arterial injuries.CONCLUSION A careful computed tomography analysis should be considered mandatory not only to define the operability(with radical intent)of PD candidates but also to identify atypical arterial patterns and plan the optimal surgical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abscess Celiac axis Right hepatectomy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ischemic complic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