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锰氧化物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0
1
作者 汤艳杰 贾建业 谢先德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57-564,共8页
矿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 2 1世纪矿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 矿物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将是 2 1世纪矿物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土壤污染作为一个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但是 ,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众所周知 ,铁和锰是自然界中少数但常见的变价元素。含有变价元素和带有表面电荷的铁锰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 ,不仅对有毒有害的无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净化功能 ,而且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具有氧化降解作用。利用这些矿物来修复污染土壤 ,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体现出天然净化作用的特色 ,展现出广阔的环境矿物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铁锰氧化物 污染土壤修复 环境矿物学
下载PDF
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水中硝酸根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郑晓青 韦安磊 +2 位作者 张一璇 史良于 张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20-1232,共13页
热解经过氯化铁和高锰酸钾浸渍的小麦秸秆,制备铁锰金属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用以去除水中硝酸根.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Fe(Ⅲ)/Mn(Ⅳ)二元金属氧化物颗粒.制备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可达... 热解经过氯化铁和高锰酸钾浸渍的小麦秸秆,制备铁锰金属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用以去除水中硝酸根.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复合材料表面形成了Fe(Ⅲ)/Mn(Ⅳ)二元金属氧化物颗粒.制备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比表面积可达153.116 m2·g-1,零电荷点可达9.76.同时,还调查了固液比、溶液初始pH值和共存阴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材料在溶液pH值1.00~9.05时对NO-3的去除率维持在75.40%~78.70%,且以配位交换为主要吸附机制.共存阴离子对吸附NO-3竞争吸附的影响顺序为:Cl->SO2-4>PO3-4.等温吸附实验数据符合Langmuir方程,且最大吸附量为37.361 3 mg·g-1.吸附动力学分析发现,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动力学方程,且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动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过程.上述结果说明铁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于去除水中NO-3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铁锰氧化物 硝酸根 吸附动力学 等温吸附
原文传递
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砷的去除 被引量:16
3
作者 朱瑾 楼子墨 +1 位作者 王卓行 徐新华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51-1561,共11页
砷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解决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因其吸附性能优越和易分离再生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纳米碳管、石墨烯等新型纳米碳基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并具... 砷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已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因此,解决水环境中的砷污染问题迫在眉睫。近年来,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因其吸附性能优越和易分离再生等优点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尤其是纳米碳管、石墨烯等新型纳米碳基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并具有丰富的官能团,为铁/锰氧化物的负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其表面可以形成粒径更细的铁/锰氧化物,为砷的吸附提供了更多的吸附点位。本文重点介绍了国内外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除砷效果以及其吸附机理;分析了铁锰氧化物/碳基复合材料的再生性能并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该材料处理水体中砷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活性炭 纳米碳管 石墨烯
原文传递
植稻年限对土壤铁锰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程月琴 杨林章 +1 位作者 孔荔玺 慈恩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4-791,共8页
以浙江不同耕作年限水田和旱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稻年限对土壤铁锰氧化物的影响,并揭示了水稻土发育过程中铁锰氧化物的剖面运移规律和诊断意义。结果表明:①土壤剖面中,全Fe、游离Fe及全Mn的变异随着种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种植达到... 以浙江不同耕作年限水田和旱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植稻年限对土壤铁锰氧化物的影响,并揭示了水稻土发育过程中铁锰氧化物的剖面运移规律和诊断意义。结果表明:①土壤剖面中,全Fe、游离Fe及全Mn的变异随着种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种植达到一定年限时,全Fe、全Mn以及游离Fe在土壤剖面下层出现淀积。在各种铁锰氧化物中,对水稻土最具诊断意义的是游离Fe和全Fe。②无定形Fe以及络合态Fe、Mn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植稻年限对它们的影响是通过对有机质的影响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植稻年限 水稻土发育 诊断意义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n Fe,Mn,Zn,Cu,Pb and Cd fractions in the natural surface coating samp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s in the Songhua River,China 被引量:11
5
作者 GUO Shu-hai WANG Xiao-li +2 位作者 LI Yu CHEN Jie-jiang YANG Jun-ch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93-1198,共6页
Natural surface coating samples (NSCSs) from the surface of shing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s (SSs) in the Songhua River, China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SCSs and SSs in fractions of he... Natural surface coating samples (NSCSs) from the surface of shingles and surficial sediments (SSs) in the Songhua River, China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SCSs and SSs in fractions of heavy metals (Fe, Mn, Zn, Cu, Pb, and Cd) using the modifi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MSEP).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SCSs and SSs in Fe fi'actions were insignificant and Fe was dominantly present as residual phase (76.22% for NSCSs and 80.88% for SSs) and Fe-oxides phase (20.33% for NSCSs and 16.15% for SSs). Significant variation of Mn distribution patterns between NSCSs and SSs was observed with Mn in NSCSs mainly present in Mn-oxides phase (48.27%) and that in SSs present as residual phase (45.44%). Zn, Cu, Pb and Cd were found dominantly in residual fractions (〉48%), and next in solid oxides/hydroxides for Zn, Pb and Cd and in easily oxidizable solids/compounds form for Cu, respectively. The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implied that Fe/Mn oxides both in NSCSs and SSs were more important sinks for binding and adsorption of Zn, Pb and Cd than organic matter (OM), and inversely, higher affinity of Cu to OM than Fe/Mn oxides in NSCSs and SSs was obtained. Meanwhile, it was found that the distribu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NSCSs and SSs we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and the pseudo-total concentrations of Zn, Cu, Pb and Cd in NSCS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SSs, highlighting the more importance for NSCSs than SSs in controlling behaviours of heavy metals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al surface coating samples surficial sediments modified sequential extraction procedure heavy metals iron and manganese oxides organic matter
下载PDF
铁锰改性铜绿微囊藻对锑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济金 戚菁 +3 位作者 吉庆华 兰华春 刘会娟 曲久辉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573-1583,共11页
利用生物质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通过高锰酸钾-硫酸亚铁处理过程对铜绿微囊藻改性,制备了能够高效吸附水中锑(Sb)的铁锰改性藻粉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藻粉中... 利用生物质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通过高锰酸钾-硫酸亚铁处理过程对铜绿微囊藻改性,制备了能够高效吸附水中锑(Sb)的铁锰改性藻粉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改性藻粉中存在大量铁锰氧化物颗粒,铁锰的主要存在形式为Fe2O3和MnO2。改性后的复合藻粉对Sb(Ⅲ)的吸附量从3.06 mg·g-1增加到35.30 mg·g-1,对Sb(Ⅴ)的吸附量从3.07 mg·g-1增加到4.37 mg·g-1,并且改性后的复合藻粉到达吸附平衡的时间更短。Langmuir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Sb在复合藻粉上的吸附行为,Elovich模型对藻粉吸附Sb(Ⅲ)和Sb(Ⅴ)的吸附过程拟合较好(R2=0.957,0.943),而复合藻粉更适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53,0.961)。Sb(Ⅲ)主要通过氧化和吸附作用被去除,而Sb(Ⅴ)在复合藻粉表面形成表面络合物后被吸附。共存阴离子(SO42-、CO32-、PO43-)的存在对复合藻粉吸附Sb(Ⅲ)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共存阴离子浓度越高,对Sb(Ⅴ)的吸附抑制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微囊藻 铁锰氧化物 吸附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生物除铁除锰滤池反冲洗铁锰泥除As(Ⅴ)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运新 曾辉平 +2 位作者 吕育锋 李冬 张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共6页
生物除铁除锰滤池反冲洗废水中含有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产生环境压力。采用预处理得到的反冲洗泥粉末吸附去除饮用水中的As(Ⅴ),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描述其对As(Ⅴ)的吸附过程(R^2>0.99),Langmuir等温方... 生物除铁除锰滤池反冲洗废水中含有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产生环境压力。采用预处理得到的反冲洗泥粉末吸附去除饮用水中的As(Ⅴ),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描述其对As(Ⅴ)的吸附过程(R^2>0.99),Langmuir等温方程更符合其吸附行为(R^2>0.99),最大吸附容量为40.98 mg/g;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对As(Ⅴ)的吸附率大于92%,吸附去除率随着p H值升高而逐渐降低;H_2PO_4^-与SiO_3^(2-)能显著抑制As(Ⅴ)的吸附,而HCO_4^-、SO_4^(2-)、Mg^(2+)和Ca^(2+)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对As(Ⅴ)的吸附焓变ΔH_0均为正值即属于吸热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_0均为负值,表明吸附为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铁除锰 铁锰氧化物 反冲洗泥 除砷 吸附
原文传递
淡水中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选择性萃取分离的比较 被引量:9
8
作者 董德明 李鱼 +3 位作者 花修艺 张菁菁 康春莉 姚军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9-211,共3页
利用选择性萃取分离技术对不同淡水中培养的生物膜主要化学组分 (铁氧化物、锰氧化物和有机质 )进行选择性萃取分离 ,通过比较其萃取效率 。
关键词 自然水体 生物膜 锰氧化物 有机质 选择性萃取分离 化学组分 铁氧化物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水厂反冲洗铁锰泥热处理产物结构及除砷变化 被引量:9
9
作者 曾辉平 赵运新 +2 位作者 吕育锋 李冬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986-2993,共8页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重量分析法(TG)、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研究了除铁除锰水厂富含铁锰氧化物的反冲洗泥经过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后的产物结构变化对吸附除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原料为无... 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重量分析法(TG)、比表面积分析仪(BET)等研究了除铁除锰水厂富含铁锰氧化物的反冲洗泥经过不同焙烧温度处理后的产物结构变化对吸附除砷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原料为无定型结构,粒径小且比表面积大,能高效除砷;焙烧温度为150℃时,结晶水开始脱除,比表面积与孔容变化不大,As(Ⅲ)和As(V)的去除率均略微增加;焙烧温度为500℃时,脱羟基反应促使微孔逐渐合并成介孔,比表面积降低,As(Ⅲ)和As(V)的去除率降至70%;当焙烧温度升高到800℃后,热处理产物脱水完全,微孔和介孔随焙烧温度升高逐渐合并成大孔,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下降至12.755m2/g和0.052cm3/g,平均孔径增长了约10nm,且产生的赤铁矿晶体颗粒间出现烧结现象,对As(Ⅲ)和As(V)的去除率大幅下降,为原来的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反冲洗泥 除砷 吸附 热处理
下载PDF
除铁除锰水厂反冲洗泥吸附除砷 被引量:7
10
作者 曾辉平 赵运新 +2 位作者 吕育锋 李冬 张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6,共8页
除铁除锰水厂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产生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采用XRD和TEM对预处理后的反冲洗泥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吸附除砷特性和相关机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为无定型结构... 除铁除锰水厂生物滤池反冲洗过程产生大量富含铁锰氧化物的污泥,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此,采用XRD和TEM对预处理后的反冲洗泥进行表征,并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研究其吸附除砷特性和相关机制.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为无定型结构,粒径小且比表面积大.Langmuir等温方程更符合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对As(Ⅴ)吸附特性(R^2>0.99),As(Ⅲ)吸附行为不能由单一模型模拟.25℃时As(Ⅲ)和As(Ⅴ)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36.53和40.37 mg/g,温度越高吸附容量越大.准二级动力学能较好地反映铁锰氧化物反冲洗泥对As(Ⅲ)和As(Ⅴ)的等温吸附动力学(R^2>0.99),随着pH升高对As(Ⅴ)的吸附量逐渐降低,As(Ⅲ)吸附量降低、升高再降低.H_2PO_4^-与SiO_3^(2-)能显著抑制砷的吸附,其他离子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反冲洗泥 除砷 吸附
下载PDF
铁锰氧化物对地下水环境中金霉素的降解 被引量:7
11
作者 童蕾 曾梦玲 +1 位作者 李民敬 刘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7-924,共8页
研究了地下水环境条件下(低温、避光、特征离子共存等),金霉素在二氧化锰和铁锰复合氧化物上的降解行为.探讨了降解动力学以及pH条件、离子种类和强度等环境因素对降解的影响,并通过降解反应前后材料的变化,初步探索其降解机理.一级动... 研究了地下水环境条件下(低温、避光、特征离子共存等),金霉素在二氧化锰和铁锰复合氧化物上的降解行为.探讨了降解动力学以及pH条件、离子种类和强度等环境因素对降解的影响,并通过降解反应前后材料的变化,初步探索其降解机理.一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降解过程,铁锰复合氧化物的降解速率常数高于二氧化锰;外源阳离子K^+、Na^+、Ca^(2+)、Mg^(2+)对降解无显著影响,但阴离子HCO_3^-对降解有明显抑制.采用红外光谱对降解前后材料进行表征,发现二氧化锰上的Mn—OH和铁锰复合氧化物上的Fe—OH、Mn—O和Fe—O—Mn振动吸收峰在降解后明显减弱,表明这些可能为降解金霉素的活性位点,降解后材料能谱图上N、Cl元素的存在也同样证明金霉素在材料表面发生了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霉素 铁锰氧化物 降解 地下水环境 机理.
下载PDF
铁锰氧化物负载粉煤灰-凹凸棒石的脱硝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时博文 张先龙 +4 位作者 杨保俊 姜伟平 张杰 贾小彬 张翠平 《安徽化工》 CAS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以粉煤灰和凹凸棒石为原料制得FA-PG复合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得铁、锰及铁锰二元氧化物催化剂。利用SEM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各种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Fe(x)/FA-PG的低温催化活性较差,但Mn(y)/FA-PG和Fe(x)-... 以粉煤灰和凹凸棒石为原料制得FA-PG复合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得铁、锰及铁锰二元氧化物催化剂。利用SEM和BET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各种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Fe(x)/FA-PG的低温催化活性较差,但Mn(y)/FA-PG和Fe(x)-Mn(y)/FA-PG均具有较高的低温SCR活性;同时,Fe(x)-Mn(y)/FA-PG表现出更宽的反应温度区间,这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宜的铁锰活性组分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凹凸棒石 SCR 铁锰氧化物 低温脱硝
下载PDF
低温高铁锰氨地下水净化工艺中氨氮去除途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杰 梅宁 +3 位作者 李冬 刘孟浩 王刘煜 杨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5-93,共9页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 为探究氨氮的去除途径,在某除铁锰氨地下水水厂,用中试模拟滤柱开展了低温(5~6℃)高铁锰氨[Fe(Ⅱ) 9.2~15.1 mg/L,Mn(Ⅱ) 0.6~1.4 mg/L,NH4^+-N 0.9~2.0 mg/L]净化工艺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滤柱在启动初期就表现出对氨氮良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沿程分析及成熟滤料和反冲洗泥的吸附试验可知,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约为1.1 mg/L时,氨氮主要经滤层上部的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而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比例很小.为进一步探究滤柱对氨氮的生物作用和吸附作用,梯度调节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随着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升高,经生物作用去除的氨氮增加.在此进水铁锰质量浓度条件下,在滤层最上部20 cm范围内通过铁锰氧化物吸附去除的氨氮约为1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铁锰 氨氮 生物作用 吸附 铁锰氧化物
下载PDF
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德明 杨帆 +3 位作者 李鱼 陈辉 花修艺 张菁菁 《重庆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通过对南湖水体培养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的研究发现 ,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生长过程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 ,可以用双常数速率方程、Elov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及指数函数方程进行描述 ,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生长速率远远... 通过对南湖水体培养的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生长速率的研究发现 ,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的生长过程均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 ,可以用双常数速率方程、Elovich方程、抛物线扩散方程及指数函数方程进行描述 ,生物膜上铁氧化物的生长速率远远大于锰氧化物的生长速率 ,锰氧化物的生长速率随水深的增加而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水体 生物膜 铁氧化物 锰氧化物 生长速率
下载PDF
铁锰生物污泥吸附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冬 孙宇 +2 位作者 曾辉平 蔡言安 张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528-2535,共8页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了由生物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铁锰生物污泥制得的铁锰氧化物的表征性状,并结合等温吸附-解吸和动力学实验研究对铁锰氧化物吸附磷的吸附特性和相关机制进行探究.... 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等设备,研究了由生物除铁除锰滤柱反冲洗铁锰生物污泥制得的铁锰氧化物的表征性状,并结合等温吸附-解吸和动力学实验研究对铁锰氧化物吸附磷的吸附特性和相关机制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供试铁锰氧化物是球形颗粒聚合体,孔隙发达且多以微孔形式存在,比表面积为285.6m2/g.铁锰氧化物的磷吸附特性可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来描述,相关系数均大于0.9,达到极显著水平,吸附容量为39.06mg/g.中性盐介质(KNO3)中在最大吸附量时P的解吸率为13.04%.铁锰氧化物对磷的吸附焓变△H0为正值,是吸热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G0为负值,该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供试铁锰氧化物的等温吸附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吸附
下载PDF
天然铁锰氧化物负载金银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冬云 邱显扬 +3 位作者 蒋英 李波 王成行 李沛伦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2,共7页
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胶体成因特征,在自然体系中是多种有价金属,如金、银、铜、镍、钴、钨、锡、铅等的载体矿物。褐铁矿和硬锰矿等天然铁锰复合氧化矿物所负载的有价金属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用物理方法解离或暴露于表面而被浸出,这些有... 铁锰氧化物由于其胶体成因特征,在自然体系中是多种有价金属,如金、银、铜、镍、钴、钨、锡、铅等的载体矿物。褐铁矿和硬锰矿等天然铁锰复合氧化矿物所负载的有价金属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难以用物理方法解离或暴露于表面而被浸出,这些有价金属的回收提取一直是选冶技术共性难题。以云南北衙铁金多金属矿氧化带矿石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自动定量分析(MLA)、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天然铁锰氧化矿物负载金、银的差异和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金、银的赋存状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矿石中79%的金为游离金,以明金形式存在于褐铁矿的溶蚀孔洞中,褐铁矿中金粒结晶后边缘形成或大或小至极微细收缩孔隙,这些溶蚀孔及结晶收缩孔为氰化浸出金银提供过液通道。矿石中82%的银赋存于硬锰矿中,这部分银主要进入硬锰矿晶格中的大尺度隧道结构中,少数银以螺状硫银矿形式存在于褐铁矿溶蚀孔洞中。为此,北衙氧化矿的选冶研究摒弃"金细则细磨"的常规思维,根据矿物磁性和金、银赋存状态差异,提出分流分选新理念,在粗磨条件下,分出磁铁精矿、褐铁精矿和非磁三股矿物流,在富银含锰的褐铁精矿中采用弱酸体系中选择性还原解离硬锰矿中银,在控制pH值抑制褐铁矿溶解的前提下,还原释放锰矿物晶体结构中的银离子,实现银的化学解离。该研究成果揭示了氧化带金、银的赋存规律,成因机制以及影响金、银冶金提取的深层次的矿物学因素,为氧化矿金银的选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氧化物 赋存状态 工艺矿物学
下载PDF
水温对自然水体生物膜上铁、锰氧化物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德明 杨帆 +2 位作者 李鱼 陈辉 花修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利用自然水体培养的生物膜进行膜上铁、锰氧化物含量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用于培养生物膜的水体温度对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形成影响很大,并与膜上铁、锰氧化物的含量呈显著的线性关系。
关键词 水温 自然水体 生物膜 铁氧化物 锰氧化物
下载PDF
生物炭载铁锰氧化物催化H2O2氧化含油废水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军 胡佳伟 程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1-66,共6页
以猪粪生物炭(PB)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负栽铁/锰氧化物制备生物炭催化剂,将催化剂与双氧水联合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制备时负载物含量、催化剂用量、双氧水量和溶液p H等因素对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铣、比表面积... 以猪粪生物炭(PB)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分别负栽铁/锰氧化物制备生物炭催化剂,将催化剂与双氧水联合处理含油废水,考察了制备时负载物含量、催化剂用量、双氧水量和溶液p H等因素对处理含油废水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铣、比表面积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生物炭催化剂催化H2O2氧化含油废水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催化剂和单独使用H2O2好,载铁催化剂(Fe2O3/PB)催化氧化含油废水的性能优于载锰催化剂(MnOx/PB),当Fe2O3/PB用量为1 g/L、双氧水用量为0.6 mL/L、反应时间5 h、反应温度30℃的优化条件下,含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生物炭 铁、锰氧化物 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 含油废水
下载PDF
两种亚热带土壤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和Cd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汤帆 尹兰果 +2 位作者 王瑞 刘凡 黄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9-586,共8页
以亚热带的棕红壤和黄棕壤为装柱材料,用铁锰混合溶液(0~0.04mol·L-1)淋溶土柱,研究铁锰在土壤中的淀积特征,并用等温吸附法研究其对Pb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柱淋溶后,各处理中棕红壤淀积的锰含量比黄棕壤的低0.24~1.1... 以亚热带的棕红壤和黄棕壤为装柱材料,用铁锰混合溶液(0~0.04mol·L-1)淋溶土柱,研究铁锰在土壤中的淀积特征,并用等温吸附法研究其对Pb2+、Cd2+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土柱淋溶后,各处理中棕红壤淀积的锰含量比黄棕壤的低0.24~1.17mg·g-1,各处理土壤表面淀积的游离铁和非晶质铁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锰氧化物。经铁锰溶液淋溶而形成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比未淋溶的土壤高,最大增加量可达33.07mmol·kg-1,可见铁锰淀积能显著提高土壤对Pb2+、Cd2+的吸附能力。土柱上层(装柱5cm处)土壤样品对Pb2+、Cd2+的最大吸附量大于土柱下层(装柱25cm处)样品,最大差值可达到16.22mmol·kg-1。两种土壤对Pb2+的吸附量是对Cd2+的8~1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红壤 黄棕壤 铁锰氧化物 淀积 Pb2+ Cd2+ 等温吸附
下载PDF
施用铁锰对土壤砷形态及水稻吸收砷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明 丁氏祝 +3 位作者 奇奇格 雷静 顾明华 陈宏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2-172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铁和锰施用量对砷污染水稻土砷形态及水稻吸收砷的影响,为砷污染农田治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砷污染土壤水稻盆栽试验,设外源铁和锰不同施用量Mn0Fe0(对照)、Mn400Fe0、Mn800Fe0、Mn0Fe400、Mn400Fe40... 【目的】分析不同铁和锰施用量对砷污染水稻土砷形态及水稻吸收砷的影响,为砷污染农田治理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开展砷污染土壤水稻盆栽试验,设外源铁和锰不同施用量Mn0Fe0(对照)、Mn400Fe0、Mn800Fe0、Mn0Fe400、Mn400Fe400和Mn800Fe400共6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土壤pH、土壤砷形态、铁锰氧化物形态、水稻地上部砷含量及分蘖期水稻地上部生物量,对土壤pH、砷形态、铁锰氧化物含量与水稻地上部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铁锰均能显著降低土壤pH(P<0.05,下同);Mn0Fe400和Mn800Fe400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无定形态铁氧化物含量,Mn400Fe0、Mn800Fe0、Mn400Fe400和Mn800Fe400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各种锰氧化物含量;施用铁和锰可显著降低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砷和专性吸附态砷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残渣态砷含量(Mn800Fe0除外);Mn400Fe0、Mn800Fe0、Mn0Fe400、Mn400Fe400和Mn800Fe400处理可分别显著降低分蘖期水稻地上部砷含量85.9%、83.2%、82.8%、86.3%和92.1%;施用铁和锰可显著提高水稻地上部鲜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地上部砷含量与非专性吸附态砷、专性吸附态砷含量和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残渣态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残渣态砷含量与土壤络合态铁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水稻地上部砷含量的主要因子为pH和残渣态砷,而影响土壤残渣态砷含量的主要因子为络合态铁。【结论】施用铁和锰可降低砷污染水稻土的pH,促进铁和锰氧化物形成,改变土壤中砷的赋存形态,降低土壤砷的有效性及水稻地上部的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砷污染水稻土 铁锰氧化物 砷形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