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8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他赛或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8
1
作者 谢文健 闵江 +1 位作者 钱昆 张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2644-2648,共5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TXT)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奥沙利铂(L-OHP)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该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62例ⅢB~Ⅳ晚期胃癌患者,将其分为TXT联合L-OHP及替吉奥组...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TXT)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奥沙利铂(L-OHP)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该院胃肠外科收治的符合入组条件的62例ⅢB~Ⅳ晚期胃癌患者,将其分为TXT联合L-OHP及替吉奥组(改良DCF组,33例)和CPT-11联合L-OHP及替吉奥组(改良ICF组,29例),所有患者完成1个周期及以上的化疗,直至疾病出现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化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改良DCF组的客观缓解率(ORR)为60.6%,高于改良ICF组的51.7%,但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7,P=0.403);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脱发和肝功能异常等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DCF组与改良ICF组新辅助化疗后再行手术治疗的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66.7%、6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胃动力障碍等,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2,P=0.456)。结论 TXT联合L-OHP及替吉奥与CPT-11联合L-OHP及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近,可缩小瘤体,提高根治性切除率,不良反应大致相同,均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晚期 多西他赛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替吉奥 新辅助化疗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国人UGT1A1*28的基因多态性以及与伊立替康毒性和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44
2
作者 马冬 张绪超 +2 位作者 杨冬阳 刘建化 苏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499,546,共6页
【目的】研究中国肿瘤患者UGT1A1的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的化学治疗在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检测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 【目的】研究中国肿瘤患者UGT1A1的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的化学治疗在进展期消化道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基因多态性的方法,检测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17例肿瘤患者UGT1A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中44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观察并记录化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使用伊立替康后Ⅲ度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317例恶性肿瘤患者中UGT1A1基因启动子区TA序列6次重复的纯合野生型TA6/6有250例(78.9%);基因型为TA序列6次和7次重复的杂合型TA6/7有59例(18.6%);基因型TA序列7次重复的纯合突变型TA7/7有8例(2.5%)。在44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进展期胃肠肿瘤患者中,TA6/6、TA6/7和TA7/7各基因型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分别为8.6%、12.5%和100%;发生Ⅲ度以上腹泻者分别为14.3%、12.5%和100%。【结论】中国患者UGT1A1*28多态性频率低,TA7/7纯合变异型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化疗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增加,而TA6/7杂合子与TA6/6野生型相似,并不增加患者发生Ⅲ度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的风险,对野生型TA6/6能否通过筛查,选择合适患者适当增加伊立替康剂量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不良反应 疗效 UGT1A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中国人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毒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岩 徐建明 +9 位作者 沈琳 徐农 王金万 焦顺昌 张京生 宋三泰 李健 包悍英 杨林 李方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VT-11)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LV)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毒性与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UGT1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VT-11)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亚叶酸钙(LV)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毒性与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UGT1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UGT1A基因多态性,并与毒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0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0.O%(14/70);2~4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22.9%(16/70),其中3-4度迟发性腹泻率仅为5.7%(4/70)。UGT1A1*28的野生基因型TA6/6患者的2-4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15.7%,低于TA6/7和TA7/7基因型的患者(P=0.027)。健康人群和大肠癌患者UGT1A基因家族中各个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无差别。结论UGT1A1*28的野生基因型TA6/6在中国人中分布频率较高,这也是CPT-11为主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发生严重迟发性腹泻较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苷二磷酸葡糖苷酸转移酶1A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原文传递
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0
4
作者 周建红 李桂生 +1 位作者 李高峰 黄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FOLF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予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治疗方案:伊力替康:250~300 mg/m2,静脉滴注1...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二线化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共3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一线FOLFOX方案化疗失败后,予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二线化疗。治疗方案:伊力替康:250~300 mg/m2,静脉滴注1 h/d;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15 min/d;21 d/周期。病情进展或者不能耐受即停止化疗,每2~3个周期评价疗效1次,最多化疗6个周期。观察其疗效、毒副作用及安全性。结果 30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15例,无完全缓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3.4个月。最常见的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疲倦/食欲下降,发生率分别为73%和70%。最常见的3、4度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腹泻,发生率分别为20%和13%。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的二线化疗中,有效率较高,毒副作用能够耐受,是一个值得推荐的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晚期结直肠癌 二线化疗
下载PDF
抗癌新药——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 被引量:34
5
作者 潘启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阐述3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依莲洛特肯、拓扑特肯及9氨基喜树碱的药理及临床疗效。方法:用经典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方法。结果:①依莲洛特肯(CPT11)体内转变为SN38而显效。对小鼠S180,Lewis肺癌... 目的:阐述3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依莲洛特肯、拓扑特肯及9氨基喜树碱的药理及临床疗效。方法:用经典的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方法。结果:①依莲洛特肯(CPT11)体内转变为SN38而显效。对小鼠S180,Lewis肺癌、胰癌O3、黑色素瘤B16、结肠癌38及多种人癌裸鼠移植瘤均有良效。用量100mg/(m2·周)或350mg/(m2·3周)。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结直肠癌、卵巢癌、淋巴瘤类等有效,合用药物常为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紫杉醇等。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及下泻。②拓扑特肯(TPT),其下泻副作用可用洛哌胺纠正。多用1.5mg/(m2·d)×5静滴。临床上对NSCLC、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有效。③9氨基喜树碱(9AC),研究刚开始。结论:喜树碱衍化物具拓扑异构酶Ⅰ抑制作用,是有希望的抗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异构酶 依莲洛特肯 抗癌药 CPI-11 新药
下载PDF
伊立替康或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6
作者 曹玉娟 王德林 +5 位作者 刘承伟 杜芳 郝龙英 曹凤 李伟伟 赵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93-596,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及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12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卡培他滨1000 mg/m2,每日2次... 目的:研究分析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及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结肠癌伴肝转移患者125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63例,对照组62例,两组均给予卡培他滨1000 mg/m2,每日2次,1~14 d,治疗组给予伊立替康150 mg/m2+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1 d静脉滴注,滴注1.5 h;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1 d。随访的主要内容为无肿瘤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生存时间(MST)、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的ORR、DCR分别为33.3%、66.7%;对照组ORR、DCR分别为35.5%、7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4、12个月,相应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两组Ⅲ、Ⅳ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手足综合症等,其治疗组的腹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能得到有效控制,未影响化疗进程。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多,患者耐受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临床疗效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慧娟 闫相涛 +9 位作者 路平 张桂芳 王俊生 吴涛 徐志巧 郭莲香 王居峰 杨树军 罗素霞 马智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83-788,共6页
背景与目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是否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和E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生存期。方法:在开放、两组随机、... 背景与目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P)方案是否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cancer,SCLC)的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仍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P)和E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生存期。方法:在开放、两组随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中,符合入组条件的广泛期SCLC患者,随机接受IP或EP一线化疗,用药方案IP组:伊立替康65 mg/m^2,第1、8天,顺铂30 mg/m^2,第1、8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4个周期;EP组:VP-16为100 mg/m^2,顺铂25 mg/m^2,第1~3天,21 d为1个周期,连续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2008年12月—2010年7月,共64例广泛期SCLC患者进入研究,其中IP组35例,EP组29例。IP和EP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是66.7%和60.7%(P=0.202);无进展生存期分别是5.7和7.1个月(P=0.719);总生存期分别是未达到和12个月(P=0.591)。IP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粒细胞减少、腹泻、消化道反应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是88.2%、40%、29.4%和26.5%;EP组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和贫血,发生率分别是80.8%、73.1%和38.5%。结论:IP和EP方案一线治疗广泛期SCLC的疗效和生存期相同,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化疗 伊立替康 依托泊苷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治疗氟尿嘧啶耐药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4
8
作者 易涵 古再丽努尔·如则托合提 +1 位作者 姜明燕 王佳妮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0年第2期293-298,共6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在氟尿嘧啶类药物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4—2019年收治的氟尿嘧啶类耐药的6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照组30例,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方案(IR);实验组30例,应用IR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ORR分别为6.67%和3.33%,DCR分别为66.67%和53.33%,两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位PFS分别为6.0个月和3.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4)。两组不良反应以Ⅰ/Ⅱ级多见,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实验组蛋白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余如出血、转氨酶升高、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皮疹、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方案可提高既往氟尿嘧啶类治疗耐药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期增加,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贝伐珠单抗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原文传递
UGT1A1 predicts outcome in colorectal cancer treated with irinotecan and fluorouracil 被引量:34
9
作者 Yan Wang Lin Shen +4 位作者 Nong Xu Jin-Wan Wang Shun-Chang Jiao Ze-Yuan Liu Jian-Ming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5期6635-6644,共10页
AIM:To evaluate effects of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1A1(UGT1A1) and thymidylate synthetase(TS) gene polymorphisms on irinotecan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METHODS:Two irinotecan-and fluorouracil-based reg... AIM:To evaluate effects of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1A1(UGT1A1) and thymidylate synthetase(TS) gene polymorphisms on irinotecan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METHODS:Two irinotecan-and fluorouracil-based regimens,FOLFIRI and IFL,were selected as second-line therapy for 138 Chinese mCRC patients.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before treatment.UGT1A1 and TS gene polymorphisms were determined by direct sequencing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espectively.Gene polymorphisms of UGT1A1*28,UGT1A1*6 and promoter enhancer region of TS were analyze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s and clinical outcome,that is,response,toxicity and survival were assessed.Pharmacokinet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in a subgroup patients based on different UGT1A1 genotypes.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rinotecan and its active metabolite SN-38 and inactive metabolite SN-38G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fferences in irinotecan and its metabolites between UGT1A1 gene variants were compared.RESULTS:One hundred and eight patients received the FOLFIRI regimen,29 the IFL regimen,and one irinotecan monotherapy.One hundred and thirty patients were eligible for toxicity and 111 for efficacy evaluation.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UGT1A1*28 and *6 genotypes and 125 for promoter enhancer region of TS.Patients showed a higher frequency of wild-type UGT1A1*28(TA6/6) compared with a Caucasian population(69.9% vs 45.2%).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response rates and UGT1A1 genotype,although wild-type showed lower response rates compared with other variants(17.9% vs 24.2% for UGT1A1*28,15.7% vs 26.8% for UGT1A1*6).When TS was considered,the subgroup with homozygous UGT1A1*28(TA7/7) and non-3RG genotypes showed the highest response rate(33.3%),while wild-type UGT1A1*28(TA6/6) with non-3RG only had a 13.6% response rate,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reatment duration was closely linked to clin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notecan Fluorouracil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lA1 Thymidylate synthetase Polymor-phisms PHARMACOKINETICS Treatment outcome Toxic-it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下载PDF
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10
作者 董秋霞 宋岩 +2 位作者 王兴元 王玺 黄镜 《癌症进展》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IRI)和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FU/替吉奥胶囊/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5例,第1天应用IRI 130-160mg/m^2静脉滴注,同时予亚...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IRI)和奥沙利铂(OXA)联合氟尿嘧啶类药物(5-FU/替吉奥胶囊/卡培他滨)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有可测量指标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35例,第1天应用IRI 130-160mg/m^2静脉滴注,同时予亚叶酸钙(CF)200mg/m^2静脉滴注后5-FU 400mg/m^2静脉推注,之后5-FU 2400mg/m^2持续泵注44h;或替吉奥胶囊每次40~60mg(根据体表面积确定),卡培他滨每次1000mg/m^2,早晚饭后各1次,连续服用10d,停药4d;第2天奥沙利铂85~100mg/m^2静脉滴注;14d为1个周期。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及相关毒性反应。结果全组35例可评价疗效,中位化疗为4个周期(3~11)。客观有效率(ORR)为54-3%(19/35),其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8例。化疗后接受手术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达到R0切除(57.1%),其中18例患者系初始局部晚期,2例患者初始伴肝转移。所有3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3%(19/35),其中粒细胞下降发生率为20.0%(7/35),恶心发生率为17.1%(6/35),呕吐发生率为14.3%(5/35),腹泻发生率40.0%(14/35)。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粒细胞下降发生率,发生率为17.1%(6/35)。结论三药联合方案一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高,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替吉奥 卡培他滨 疗效
下载PDF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转移性结直肠癌伊立替康化疗毒性及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2
11
作者 张君孝 王晨亮 +4 位作者 黄美近 傅新晖 卢碧燕 邓艳红 刘焕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23-828,共6页
目的: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做基因检测的207例消化道肿瘤... 目的:探讨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外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法分析2010年4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做基因检测的20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UGT1A1*28和UGT1A1*6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并对其中56例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肿瘤进展时间及化疗疗效进行观察并记录,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207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中,UGT1A1*28位点野生型TA6/6有164例(79.2%),杂合突变型TA6/7有41例(19.8%),纯合突变型TA7/7有2例(1.0%);UGT1A1*6位点野生型G/G有154例(74.4%),杂合突变型G/A有51例(24.6%),纯合突变型A/A有2例(1.0%)。在5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6位点突变型(G/A和A/A)可以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38.9%vs 7.9%,P<0.0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61.1%vs 29.0%,P<0.05)的风险;*28位点突变型(6/7和7/7)可以增加发生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33.3%vs 2.1%,P<0.05)的风险;肿瘤进展时间和化疗疗效在*28和*6位点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UGT1A1*6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以上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UGT1A1*28位点突变型增加发生3级以上血小板减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结直肠肿瘤 基因 UGT1A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刘慧燕 张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L-OHP+CAP化疗组(60例)和CPT-11+CAP组(52例)。L-OHP+CAP化疗组第1 d静脉滴注L-OHP 130 mg.m-2,滴注4...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L-OHP)或伊立替康(CPT-11)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L-OHP+CAP化疗组(60例)和CPT-11+CAP组(52例)。L-OHP+CAP化疗组第1 d静脉滴注L-OHP 130 mg.m-2,滴注4 h;CPT-11+CAP组第1 d静脉滴注CPT-11 180 mg.m-2,滴注90 min;2组第1~4 d口服CAP1250 mg.m-2,每日2次。21 d为1周期,每3周重复1次。结果 L-OHP+CAP组48例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客观有效率(ORR)为27.1%,CPT-11+CAP组40例完成了4周期化疗,ORR为2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HP+CAP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2个月,CPT-11+CAP为7.1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28,95%CI:0.81~2.01,P=0.18)。CPT-11+CAP组Ⅲ、Ⅳ度腹泻的发生率高于L-OHP+CAP组(27.5%vs4.2%,P=0.002),CPT-11+CAP组Ⅲ、IV度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低于L-OHP+CAP组(2.5%vs 22.9%,P=0.018)。结论 CPT-11联合CAP方案与L-OHP联合CAP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无明显差别,2组的主要药物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伊立替康
原文传递
UGT1A1 gene polymorphism: Impact on toxicity and efficacy of irinotecan-based regimens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31
13
作者 Christoph Schulz Volker Heinemann +5 位作者 Andreas Schalhorn Nikolas Moosmann Thomas Zwingers Stefan Boeck Clemens Giessen Hans-Joachim Stemml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40期5058-5066,共9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 (UGT1A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irinotecan-associated side effects and parameters of drug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1A1 (UGT1A1) gene polymorphisms and irinotecan-associated side effects and parameters of drug efficac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mCRC) receiving a low-dose weekly irinotecan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 METHODS: Genotypes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by gene scan analysis on the ABI 310 sequencer of the TATAA box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UGT1A1 gene in blood samples from 105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1st line irinotecan-based chemotherapy for mCRC.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genotypes was as follows: wild type genotype (WT) (6/6 ) 39.0%, heterozygous genotype (6/7) 49.5%, and homozygous genotype (7/7) 9.5%.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 was similar between patients carrying the (6/7, 7/7) or the WT genotype (6/6) (44.3% vs 43.2%, P = 0.75). Neither time to progression [(TTP) 8.1 vs 8.2 mo, P = 0.97] nor overall survival [(OS) 21.2 vs 18.9 mo, P = 0.73] differed significantly in patients who carried the(6/6) when compared to the (6/7, 7/7) genotyp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xicity were observed: Grade 3 and 4 delayed diarrhoea [(6/7, 7/7) vs (6/6); 13.0% vs 6.2%, P =0.08], treatment delays [(6/7, 7/7) vs (6/6); 25.1% vs 19.3%, P = 0.24] or dose reductions [(6/7, 7/7) vs (6/6); 21.5% vs 27.2%, P = 0.07].CONCLUSION: This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e non-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the UGT1A1 gene polymorphism on efficacy and rate of irinotecan-associated toxicity in mCRC patients receiving low-dose irinotecan based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notecan Colorectal cancer UGTIA1 Gene polymorphism TOXICITY EFFICACY Delayed diarrhoea NEUTROPENIA
下载PDF
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对比FOLFIRI方案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0
14
作者 谢达成 李宁 +3 位作者 王静珏 江卫华 王理伟 周翡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5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试验组方案:雷替曲塞2.5mg/m2静滴,d1;伊立替康(CPT-11)180mg/m...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50例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试验组(n=25)和对照组(n=25)。试验组方案:雷替曲塞2.5mg/m2静滴,d1;伊立替康(CPT-11)180mg/m2静滴,d1。对照组方案:CPT-11 180mg/m2静滴90min,d1;亚叶酸钙400mg/m2静滴,d1;5-FU 400mg/m2静滴,d1;5-FU 2400mg/m2持续静滴46~48 h,d1、d2。两方案均2周为1周期,每周期评价毒副反应,每3个周期评价疗效,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最多治疗12个周期。结果试验组获CR 1例,PR 4例,SD 18例,PD 2例;对照组获PR 2例,SD 19例,PD 4例。两组有效率(RR)分别为20%和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2%和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2级转氨酶升高的发生率为24%,高于对照组的4%(P<0.05);对照组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均高于试验组(48%vs.20%,32%vs.8%,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2周方案与FOLFIRI方案的近期疗效相当,但毒副反应更轻,可以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雷替曲塞 伊立替康 化学治疗
下载PDF
黄芩汤预防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的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吴琼 叶华 +2 位作者 朱宇珍 郭蒙 郑学宝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3-168,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黄芩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小鼠迟发型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腹泻组ip伊立替康连续5 d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黄芩汤低(5 g.kg-1)、中(10 g.kg-1)、高(20 g.kg...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黄芩汤对伊立替康(CPT-11)所致小鼠迟发型腹泻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腹泻组ip伊立替康连续5 d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黄芩汤低(5 g.kg-1)、中(10 g.kg-1)、高(20 g.kg-1)剂量组ip伊立替康前1 d分别按剂量ig给药,连续用药8 d,观察迟发性腹泻发生情况及体重变化;实验第9天将小鼠处死,取血、结肠、盲肠、空肠、回肠组织。光镜下根据Chiu肠黏膜损伤评分方法对肠组织进行分级;Griess法检测肠组织匀浆液一氧化氮(NO)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水平;瑞士-吉姆萨染色法测定中性粒细胞数。结果:小鼠腹腔注射CPT-11后,出现明显的迟发性腹泻。黄芩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腹泻发生率较腹泻组显著降低(P<0.05);体重下降率较腹泻模型组降低;肠黏膜损伤程度比腹泻模型组显著降低,盲肠及结肠的中、高剂量组损伤较腹泻组显著且降低(P<0.05),与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肠的NO表达含量明显增加且PCNA表达减少(P<0.05);还可增加血中性粒细胞数量(P<0.01)。结论:黄芩汤通过改善肠黏膜损伤程度、增加肠组织NO含量和减少PCNA表达,从而对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具有预防作用,还可缓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黄芩汤 预防
原文传递
晚期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文 许立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78-382,共5页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所有转移性疾病来说手术切除可以治愈部分患者 ,但大部分患者需要考虑全身化疗作为最佳的姑息治疗。多年来 ,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局限于氟尿嘧啶。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另外两个药... 转移性结直肠癌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所有转移性疾病来说手术切除可以治愈部分患者 ,但大部分患者需要考虑全身化疗作为最佳的姑息治疗。多年来 ,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治疗局限于氟尿嘧啶。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另外两个药物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被发现对晚期结直肠癌有效。近来 ,新的分子靶向药物bevacizumab和cetuximab首次显示了疗效。这里我们回顾了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对于这些患者的最佳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结直肠癌 药物治疗 氟尿嘧啶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分子靶向药物
下载PDF
Irinotecan, a key chemotherapeutic drug for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被引量:24
17
作者 Ken-ichi Fujita Yutaro Kubota +1 位作者 Hiroo Ishida Yasutsuna Sasak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43期12234-12248,共15页
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is a camptothecin derivative that exert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a variety of tumors. SN-38 produced in the body by carboxylesterase is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irinotecan. After irinotecan... 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is a camptothecin derivative that exerts antitumor activity against a variety of tumors. SN-38 produced in the body by carboxylesterase is the active metabolite of irinotecan. After irinotecan was introduced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CRC) at the end of the last century,survival has improved dramatically. Irinotecan is now combined with 5-fluorouracil,oxaliplatin and several molecularly-targeted anticancer drugs,resulting in the extension of overall survival to longer than 30 mo. Severe,occasionally life-threatening toxicity occurs sporadically,even in patients in relatively good condition who have a low risk of chemotherapyinduced toxicity,often causing the failure of irinotecanbased chemotherapy.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studies have revealed that such severe toxicity is related to exposure to SN-38 and genetic polymorphisms in 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 1A1 gene. The large interand intra-patient variability in systemic exposure to SN-38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genetic factors but also by phys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review first summarizes the roles of irinotecan in chemotherapy for metastatic CRC and then discusses the optimal dosing of irinotecan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factors affecting systemic exposure to SN-38,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achieving personalized irinotecan-based chem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rinoteca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SURVIVAL a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4
18
作者 李东方 肖凤仪 方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9期1957-1960,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8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紫杉醇联合顺... 目的对比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2月进行治疗的8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生活质量评分、宫旁累及率及淋巴结阳性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腹泻、恶心呕吐及神经毒性反应观察组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宫旁累及率及淋巴结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效果明显较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具有更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伊立替康 紫杉醇 顺铂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化疗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19
作者 南宝 李烜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3期4646-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60 mg/m2,静脉滴注90 min,d1+注射用雷替曲塞3 mg/...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8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160 mg/m2,静脉滴注90 min,d1+注射用雷替曲塞3 mg/m2,静脉滴注,d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证型证候的不同,在每个化疗周期前2 d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中药煎剂治疗,每日1剂,于中、晚餐前2 h温热服用150 ml,连用10 d。化疗以21 d为1个周期,中药10 d为1个周期,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总改善率、中医证候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组方辅助伊立替康与雷替曲塞用于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引起的腹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 晚期结直肠癌 化疗 疗效 安全性
全文增补中
盐酸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作用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晓光 张侠 《中国药物警戒》 2012年第9期535-538,共4页
目的综述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2001-2011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进行分析。结果伊立替康体内代谢过程受多种代谢酶、基因、蛋白的影响,多种药物对迟... 目的综述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发生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和中国知网2001-2011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进行分析。结果伊立替康体内代谢过程受多种代谢酶、基因、蛋白的影响,多种药物对迟发性腹泻有不用程度的治疗作用。结论了解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的机制,可进一步提高该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腹泻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1A1) 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