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会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 被引量:8
1
作者 熊礼慧 董希淼 卢泉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5-80,共16页
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资本市场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公开数据,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 投资者利益保护是现代资本市场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股权质押为切入点,运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0—2020年的公开数据,试图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探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中小投资者利益负相关,且主要通过占款方式掏空上市公司和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第二,股权质押通过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和增加第二类代理成本,负向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第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在股权性质、总资产规模、内部控制质量、外部监管等方面具有异质性。本文进行了一系列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相关回归结果均未发生改变。最后,本文就加强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投资者利益保护 信息不对称 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
下载PDF
IPO保荐机构主动担责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东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97,共19页
2013年5月10日,平安证券开创了"先行赔付"的先例,即在行政处罚程序尚未终结并且未被起诉的情况下,出资3亿元设立赔偿基金先行赔付投资者。虽然"先行赔付"为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得到了监管方的赞同并加以... 2013年5月10日,平安证券开创了"先行赔付"的先例,即在行政处罚程序尚未终结并且未被起诉的情况下,出资3亿元设立赔偿基金先行赔付投资者。虽然"先行赔付"为投资者利益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得到了监管方的赞同并加以推广,但投资者对"先行赔付"的态度尚不明确。本文利用市场反应考察投资者对于"先行赔付"的认同程度,并比较了不同投资者类型和投资行为特征是否影响"先行赔付"的认同程度。研究表明,"先行赔付"从整体上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但中小投资者对"先行赔付"表现出显著负面的反应,这与理论预期截然相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中小投资者对于风险的偏好与"先行赔付"降低风险的效应产生冲突所致。从投资行为特征看,长期持股的投资者对于"先行赔付"的认同程度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在中国投资者保护法律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强化中介机构问责机制来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能够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是,现有投资者保护制度对于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判断可能存在偏差。为进一步发挥"先行赔付"的作用,监管方应在制度建设的同时,开展投资者教育,降低投资行为的非理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赔付 风险偏好 IPO保荐制 投资者利益保护
原文传递
我国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治理及完善 被引量:4
3
作者 田静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78,共8页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保护集合投资类产品投资者利益和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对照国际通行的集合投资计划治理准则,我国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法律框架、投资者的权利及权利主体、财产独立性、"治理实体"等等都存... 完善的治理结构是保护集合投资类产品投资者利益和保证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对照国际通行的集合投资计划治理准则,我国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法律框架、投资者的权利及权利主体、财产独立性、"治理实体"等等都存在较多不够完善的方面。文章建议通过监管部门的合作,统一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的治理规则和监管制度,实施"新老划段",稳妥推进我国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治理结构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投资类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治理结构 投资者利益保护 金融监管
下载PDF
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法律保护机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蓝文永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作为证券市场资本供给方的投资者,直接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证券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律现状进行分析,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上市公司 投资者利益 法律保护
下载PDF
现金股利、财务柔性与投资者利益保护——基于长春高新的案例分析
5
作者 刘名旭 郭俊霞 《特区经济》 2021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以长春高新为分析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长春高新自上市以来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统计描述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长春高新长期实施低现金股利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财务柔性缺失,而公司业务结构特征、业务转型、关联方占款及权益... 本文以长春高新为分析对象,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长春高新自上市以来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统计描述和原因分析。研究发现,长春高新长期实施低现金股利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财务柔性缺失,而公司业务结构特征、业务转型、关联方占款及权益资本运作失败是导致其财务柔性缺失的主要原因。尽管长春高新在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的条件下转型成功,依然给予投资者极大的投资回报,但其低股利政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股东利益。文章认为,证监会的强制分红政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只有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资本市场效率,提升企业财务柔性水平,才能根本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高新 现金股利 财务柔性 强制分红 投资者利益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