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定量分析对血管内超声显像结果的验证 被引量:6
1
作者 隗冬梅 曹大德 赵虹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应用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技术验证血管内超声显像 (introvascularultrasound ,IVU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 :以IVUS技术探测粥样斑块的位置、性质和大小 ,取材后进行HE、Hart法染色 ,用测微尺测量血管壁及斑块厚度 ,然后进行... 目的 :应用光镜和电镜病理检查技术验证血管内超声显像 (introvascularultrasound ,IVU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方法 :以IVUS技术探测粥样斑块的位置、性质和大小 ,取材后进行HE、Hart法染色 ,用测微尺测量血管壁及斑块厚度 ,然后进行量化分析 ,辅以电镜技术观察病变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经组织形态学观察 ,对照IVUS探测结果 ,弹性动脉是否存在斑块的符合率达 94%。对照组 12个血管位点均未见斑块 ,实验组 33个位点病理发现 32个有斑块 ,IVUS发现 30个有斑块。对斑块厚度的测量二者相关性较好 (r =0 835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血管中膜厚度的测量二者亦有相关性 (r =0 81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对正常血管内膜测量二者相关性差 (r =0 0 5 5 ) ,不具有差异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从组织形态学的验证和量化分析可知IVUS能够准确判断弹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中膜厚度 ,但对于动脉内膜厚度的测量 ,IVUS不如病理测量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病理定量分析 血管内超声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