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陆志国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介绍与译文之间存在不对应现象,但不能将之简单地归为翻译质量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贝克的叙事学框架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源文本和译文的叙事框架、翻译策略以及框架所涉及的价值观念、思维体系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本介绍与译文之间存在不对应现象,但不能将之简单地归为翻译质量问题。本研究主要以贝克的叙事学框架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源文本和译文的叙事框架、翻译策略以及框架所涉及的价值观念、思维体系及话语权力,指出官方的主流话语、译者及其机构的价值取向、译者的立场意图等影响着非遗产品叙事框架的建立与重构;译文和源文本由此也形成互为阐释的空间,客观上促进了非遗文本的接受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介绍性文本 框架理论 蒙娜·贝克 翻译策略
下载PDF
“公司简介”英译的分析与探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芳芳 徐馨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1-46,共6页
“公司简介”作为企业的一张名片 ,在对外交流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好的“公司简介”英译应避免一些常见失误 ,正确处理术语和行业表达的翻译 ,根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译文异化或归化 。
关键词 公司简介 文化差异 等效原则
下载PDF
《淮南子》对外译介传播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丁立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72-78,共7页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年,晚至唐朝传到日本等近邻,新航路开辟后始传向欧、美等远邦;西方《淮南子》全译本的出现更是迟至21世纪。2003年由加拿大学者查尔斯·白光华领衔翻译出版的首部法语全译本、201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梅... 《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年,晚至唐朝传到日本等近邻,新航路开辟后始传向欧、美等远邦;西方《淮南子》全译本的出现更是迟至21世纪。2003年由加拿大学者查尔斯·白光华领衔翻译出版的首部法语全译本、2010年由美国学者约翰·梅杰领衔翻译出版的首部英语全译本及其2012年的精华版,在《淮南子》远播欧、美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其中白光华为研究《淮南子》及中国传统思想还一度游学台湾,受到台湾《淮南子》研究大家于大成教授的点拨。香港语言学家及翻译权威刘殿爵教授也为《淮南子》的对外译介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译介 传播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赵妍 谢柯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本质上,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是跨文化传播,遵守传播学的相应规律和原则才能提升传播的效果,因此传播学可作为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的理论指导。文章在遵... 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本质上,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是跨文化传播,遵守传播学的相应规律和原则才能提升传播的效果,因此传播学可作为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的理论指导。文章在遵循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度整合传播学5W理论和翻译学等理论,从建立传播路径的前提条件、有效方式,拓展传播路径和提升传播效果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与探寻建立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文化 传播 翻译 路径
下载PDF
译介学中的“译”与“介” 被引量:5
5
作者 周彦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译介学以相对独立的面貌出现在学界已有20 年,译介学原本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与翻译研究也有天然的渊源。随着译介学的发展壮大,其自身的特点也愈加凸显。译介学的核心术语“译介”不仅是对比较文学译介学中最初概念的发展、扩充和超... 译介学以相对独立的面貌出现在学界已有20 年,译介学原本是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与翻译研究也有天然的渊源。随着译介学的发展壮大,其自身的特点也愈加凸显。译介学的核心术语“译介”不仅是对比较文学译介学中最初概念的发展、扩充和超越,也是对传统翻译研究中相关概念的超越。对这个中心术语的剖析可明晰译介学自身独特的研究特点、对象、范畴等,更可以牢固地树立译介学自身的独特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学 “译” “介” 比较文学 传统翻译研究
原文传递
功能翻译理论视阈下的酒店对外推介的英译 被引量:4
6
作者 莫红利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99-103,共5页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结合体的酒店,对外推介材料英译时,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结合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结合体的酒店,对外推介材料英译时,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结合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采用删减、改译、编译等适应性手段,从而实现酒店对外推介的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达到吸引更多海外旅客的最终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翻译理论 工具翻译 酒店 对外推介 译文
下载PDF
纽马克翻译理论视角下博物馆讲解词英译研究——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讲解词为例
7
作者 陈欣栎 张贯之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7期37-41,共5页
博物馆讲解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博物讲解词翻译质量良莠不齐,这不利于推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博物馆讲解词属于旅游文本,包含众多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古诗词、楹... 博物馆讲解词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博物讲解词翻译质量良莠不齐,这不利于推动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和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博物馆讲解词属于旅游文本,包含众多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古诗词、楹联等。文本类型决定文本功能,继而影响着翻译策略的选择。该文以杜甫草堂博物馆中文讲解词为基础,以纽马克文本功能类型理论和交际翻译策略为指导,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探析翻译技巧在杜甫草堂博物馆讲解词英译中的具体运用,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使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更好地结合,为其他译者翻译旅游文本提供借鉴和参考,助力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 交际翻译策略 博物馆讲解词 旅游文本 翻译方法 翻译实践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的译介 被引量:5
8
作者 肖丽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32,共5页
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情况经历了三个阶段:从80年代的零星译介到90年代译介数量大幅度上升,再到新世纪后进入高潮、走向繁荣。美国华裔文学在国内译介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表现在:译本体裁相对比较单... 美国华裔文学在中国大陆的译介情况经历了三个阶段:从80年代的零星译介到90年代译介数量大幅度上升,再到新世纪后进入高潮、走向繁荣。美国华裔文学在国内译介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主要表现在:译本体裁相对比较单一;译介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作家和作品;作家姓名翻译不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裔文学 译介 中国大陆
下载PDF
民国时期罗曼·罗兰的中国行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学智 许钧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7-50,共4页
文章从译介罗兰的先声、历史的奇遇和阴霾中的火炬三个部分,梳理了罗兰及其作品在我国民国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的主要脉络,不但突出地描述了此间三次译介罗兰的高潮,也对各个阶段的译介与研究的特点进行总结和评论,同时,还从翻译活动... 文章从译介罗兰的先声、历史的奇遇和阴霾中的火炬三个部分,梳理了罗兰及其作品在我国民国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的主要脉络,不但突出地描述了此间三次译介罗兰的高潮,也对各个阶段的译介与研究的特点进行总结和评论,同时,还从翻译活动的层面以及翻译文学史和接受史的角度,探讨民国时期译介罗兰及其作品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介 传播 接受 文学翻译 翻译文学
下载PDF
以翻译职业化为导向的“翻译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雯 穆雷 陈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4,共9页
"翻译概论"作为MTI必修课之一,旨在让MTI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内涵。据调查,大多MTI院校均开设了该课程,但通过CNKI检索,鲜有对该课程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译概论"课程经历多年探索,已形成了... "翻译概论"作为MTI必修课之一,旨在让MTI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基本内涵。据调查,大多MTI院校均开设了该课程,但通过CNKI检索,鲜有对该课程的研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翻译概论"课程经历多年探索,已形成了以职业化为导向、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的课程模式,本文从当前语言服务市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介绍该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以期供MTI院校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概论 MTI 职业化 任务型教学
原文传递
论金庸武侠作品在泰国的译介与传播
11
作者 《华文文学》 2024年第4期101-109,共9页
1958年,《射雕英雄传》泰译本出版,以金庸武侠小说泰译的首部作品正式昭告了泰国“武侠小说时代”的开始。此后以金庸武侠小说为首的大量港台新派武侠小说陆续被译介到泰国,进一步掀起了“武侠小说热”的现象。在泰国曾经有许多翻译者... 1958年,《射雕英雄传》泰译本出版,以金庸武侠小说泰译的首部作品正式昭告了泰国“武侠小说时代”的开始。此后以金庸武侠小说为首的大量港台新派武侠小说陆续被译介到泰国,进一步掀起了“武侠小说热”的现象。在泰国曾经有许多翻译者翻译金庸的作品,一部小说最多达到4个翻译版本。金庸武侠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以小说、影视剧等不同的形式传播并且互相作用。不仅如此,金庸武侠作品得到泰国学者的关注,在学术界逐渐出现了围绕金庸武侠作品的相关研究。金庸武侠小说在泰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文学及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庸 泰国 武侠作品 译介传播
下载PDF
企业产品外宣翻译中的信息重构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丽萍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53-54,共2页
企业产品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信息重构在产品外宣资料翻译中必不可少。外宣资料译者应当遵循语言简洁、质朴和结构紧凑的原则,以使产品外宣文本既能做到充分传达信息又... 企业产品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由于汉英两种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信息重构在产品外宣资料翻译中必不可少。外宣资料译者应当遵循语言简洁、质朴和结构紧凑的原则,以使产品外宣文本既能做到充分传达信息又能让国外受众喜闻乐见、接受和购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介绍 翻译 信息重构
下载PDF
《教学指南》背景下“翻译概论”课程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4
13
作者 文军 《上海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1-64,95,共5页
"翻译概论"是翻译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理论课程。本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从课程定位的调节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四方面论述"翻译概论&qu... "翻译概论"是翻译专业本科的核心课程,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理论课程。本文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教学指南》,从课程定位的调节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延展性和教学评价的综合性四方面论述"翻译概论"课程设计,认为课程设计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翻译概论” 课程设计
原文传递
晚清时期《西游记》在英语世界的传播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文强 汪田田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4-22,共9页
晚清以降,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正式开启在英语世界的旅程。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通过梳理这一时期有关《西游记》的英文译介,探索本时期《西游记》英文译者的翻译动机,发现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译介群在很大程度上将这部作品视为迷信小说... 晚清以降,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正式开启在英语世界的旅程。结合当时的历史语境,通过梳理这一时期有关《西游记》的英文译介,探索本时期《西游记》英文译者的翻译动机,发现以传教士为主体的译介群在很大程度上将这部作品视为迷信小说,对其文学性关注甚少。此外,细节错误频现可以说是本时期《西游记》英译文的典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传教士 译介 动机
下载PDF
《翻译概论》的编写原则与探索——许钧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
15
作者 屈海燕 许钧 冯全功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2022年第4期3-9,90,共8页
本文是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获得者许钧教授的访谈。针对获奖教材《翻译概论》(修订版)的编写与使用,许钧教授回答了访谈者的一些问题,包括《翻译概论》是如何修订的、教材编写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翻... 本文是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一等奖”获得者许钧教授的访谈。针对获奖教材《翻译概论》(修订版)的编写与使用,许钧教授回答了访谈者的一些问题,包括《翻译概论》是如何修订的、教材编写遵循什么样的原则、翻译教材如何承担时代使命、教材编写者个人素养对教材编写有何影响等。许钧教授指出,概论性翻译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要具有时代性、全面性、思想性、易读性等特征。许钧教授的教材编写理念与经验有望为新时代翻译理论教学和翻译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材建设奖 《翻译概论》 教材编写原则 翻译观
下载PDF
浅议浙江省涉外酒店简介英译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宗豪 缪肖强 胡立敏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6-70,共5页
鉴于浙江省涉外酒店简介英译现存的问题,采用抽样、问卷及访谈等调查形式,综合分析所收集的素材,提出了解决对策,即转变观念,严谨治学、加强管理,有据可依、削弱"多头管理"的弊端以及培养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关键词 浙江省涉外酒店 简介 英译 问题及对策
下载PDF
《尔雅》在英语世界的首次译介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芳毅 李海军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2期104-109,203,204,共8页
清末美国首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通过《中国丛报》首次将《尔雅》译介到英语世界。本文介绍了裨治文和《中国丛报》,研究了《中国丛报》上的《尔雅》译介。裨治文主要采取了节译、介绍和评论三种译介方式。译介具有以下特点:译文基本忠实... 清末美国首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通过《中国丛报》首次将《尔雅》译介到英语世界。本文介绍了裨治文和《中国丛报》,研究了《中国丛报》上的《尔雅》译介。裨治文主要采取了节译、介绍和评论三种译介方式。译介具有以下特点:译文基本忠实,且为读者着想,但也存在一定的误译;介绍基本正确,比较全面,但有些地方过于简单;评论基本中肯,但也存在偏见。裨治文《尔雅》译介没有产生大的影响,主要与《尔雅》的文本内容和翻译难度有关,这点对当今中国文化外译过程中的选材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裨治文 《中国丛报》 《尔雅》 译介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韩国《史记》研究综述(1971—2010) 被引量:3
18
作者 诸海星 《唐都学刊》 2011年第5期47-57,共11页
《史记》是中国史学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不朽巨著,作者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代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司马迁修《史记》,不仅尊重历史事实,秉笔直书,而且还注意语言文字的锤炼,文句优美。他将叙事、抒情、... 《史记》是中国史学中一部继往开来的不朽巨著,作者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在汉代以后一直是历代王朝正史所沿用的体制。司马迁修《史记》,不仅尊重历史事实,秉笔直书,而且还注意语言文字的锤炼,文句优美。他将叙事、抒情、说理的不同文体有机地综合起来,达到思想上、艺术上的高度统一,为后代文史创作提供了范例。《史记》不仅是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开创者,而且对后世的散文、小说、戏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早已流传至国外,在汉文化圈国家中亦有不小的影响。其中,《史记》传入韩国,特别受到韩国知识界人士的关心和推崇,为韩国学术界所重视。到了1960年代中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韩国整个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时期,不仅国家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术文化事业也步入正轨,同时韩国学术界对中国学术文化的关心及研究也重新得到了高度重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韩国学者对《史记》的翻译和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在传播、普及和通俗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除简述《史记》在韩国的流传背景外,还分别论述自1971年至2010年近四十年来《史记》在当代韩国的翻译介绍与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成果上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空缺作一番客观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当代韩国 流传背景 翻译介绍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从认知参照点看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及其对翻译的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敏 朱乐红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1年第4期98-101,130,共5页
宾语代入现象是汉语动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这种特殊的现象众多学者进行过不同的研究,研究的视角大多局限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并分... 宾语代入现象是汉语动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对于这种特殊的现象众多学者进行过不同的研究,研究的视角大多局限在句法、语义和语用的角度,从认知角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理论解释汉语宾语代入现象,并分析其对翻译的启示,希望能对外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参照点 宾语代入 翻译
下载PDF
“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晓芸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6-60,共5页
“垮掉派”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先锋派文学运动,至今仍具世界性影响。但与其他流派的文学文本相比,“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译介在中国目前仍处于边缘状态。对“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三个阶段的译介情况进行分析,会发现意识形态因... “垮掉派”文学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先锋派文学运动,至今仍具世界性影响。但与其他流派的文学文本相比,“垮掉派”文学作品的译介在中国目前仍处于边缘状态。对“垮掉派”文学作品在中国三个阶段的译介情况进行分析,会发现意识形态因素、译入语文化的防御机制以及译入语文化对“垮掉派”作家及作品的“误读”是造成“垮掉派”文学作品译介不足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垮掉的一代 垮掉派文学 译介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