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鲁诗》形成渊源及其特色 被引量:1
1
作者 房瑞丽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85-89,共5页
依据三家《诗》研究的成果,可以分三个部分全面探讨《鲁诗》在先秦时期的形成渊源及其特色:一、通过《毛诗》、《鲁诗》与《左传》中的“引诗”相对照,说明《鲁诗》最接近先秦诗义古貌;二、从《鲁诗》诗说本身的特色,揭示班固“鲁最为... 依据三家《诗》研究的成果,可以分三个部分全面探讨《鲁诗》在先秦时期的形成渊源及其特色:一、通过《毛诗》、《鲁诗》与《左传》中的“引诗”相对照,说明《鲁诗》最接近先秦诗义古貌;二、从《鲁诗》诗说本身的特色,揭示班固“鲁最为近之”之说;三、从仅有的保留材料中,分析《鲁诗》诗篇、诗句存在的原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诗 毛诗 左传 引诗
下载PDF
中国近代第一批外交使臣译诗中的“新诗”因素——以张德彝为主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邓庆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60-64,124,共6页
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产生起到了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鲜为人知的中国近代第一批外交使臣"张德彝"们所做的前期诗歌译介工作,对后世中国新诗的萌发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借鉴经验。借助英诗汉译,早期诗歌的译者们对相应诗... 外国诗歌的译介对中国新诗的产生起到了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鲜为人知的中国近代第一批外交使臣"张德彝"们所做的前期诗歌译介工作,对后世中国新诗的萌发提供了可贵的探索借鉴经验。借助英诗汉译,早期诗歌的译者们对相应诗式诗形的寻求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汉语诗歌传统中可用的资源;其译诗本身也成为一种准创作,在不少方面成为新诗创作的萌芽和先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诗译介 “新诗”因素 张德彝 中国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