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RMA模型的沪深300股指期货高频数据收益率研究与预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苏生 王俊博 李光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71-79,共9页
本文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10个交易日每秒两笔的日内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频日内收益率分布特征,发现日内高频数据有波动率聚集现象但其分布并没有尖峰后尾现象。我们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发现日内高频收益率存在较强... 本文选取沪深300股指期货10个交易日每秒两笔的日内高频数据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频日内收益率分布特征,发现日内高频数据有波动率聚集现象但其分布并没有尖峰后尾现象。我们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发现日内高频收益率存在较强的自相关性。文章运用EACF方法确定了各样本ARMA的阶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估计了各模型系数。研究发现,ARMA模型能够很好地消除股指期货日内收益率的相关性,即能够刻画股指期货日内收益率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后我们利用已经估计的ARMA模型对收益率做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数据 ARMA模型 沪深300股指期货 日内模式 收益率预测
下载PDF
偏方差波动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梓荣 周瑶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第6期62-69,75,共9页
论文研究了阈值数量和大小对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的影响,并提出了偏方差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模型——HAR-PV(G),该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效果。考虑到不同大小收益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以HAR-RS模型为基础,选取不... 论文研究了阈值数量和大小对已实现波动率预测的影响,并提出了偏方差已实现波动率预测模型——HAR-PV(G),该模型进一步提高了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效果。考虑到不同大小收益对已实现波动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以HAR-RS模型为基础,选取不同数量和不同大小的阈值组合对日内收益进行分割,并计算对应的偏方差,从而构建HAR-PV(G)模型。论文以沪深300指数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HAR-PV(G)模型的样本外预测能力。样本外分析表明,阈值数量为3的平分偏方差模型具有比传统HAR、HAR-RS以及其他阈值组合的偏方差模型更好的预测能力。全样本的参数分析也显示阈值数量为3的平分偏方差模型对数据的拟合效果更出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方差 已实现波动率 日内收益 高频数据
下载PDF
股票日内收益非对称性检验
3
作者 魏正红 张术林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文章分别考察了1 min5、min和10 min等间隔抽样的股票日内收益,并利用样本偏度方法和基于偏t分布的LM检验方法对3种抽样频率的日内收益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抽样频率升高,样本峰度系数增大,在1 min频率,样本偏度检验几乎拒绝... 文章分别考察了1 min5、min和10 min等间隔抽样的股票日内收益,并利用样本偏度方法和基于偏t分布的LM检验方法对3种抽样频率的日内收益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随抽样频率升高,样本峰度系数增大,在1 min频率,样本偏度检验几乎拒绝所有股票和股票指数收益的对称性,而LM检验仅拒绝其中几只,但是在5 min和10 min频率,2种检验结果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T分布 LM检验 样本偏度 高峰态 日内收益.
下载PDF
中国股票市场月频动量效应消失之谜——基于T+1制度下隔夜折价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白颢睿 吴辉航 柯岩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0-154,共15页
月频动量效应作为海外资本市场最强劲的因子之一,被广泛用于资产配置;但动量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上却表现不佳,被称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月频动量效应消失之谜"。文章从微观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出发对A股市场"月频动量消失之... 月频动量效应作为海外资本市场最强劲的因子之一,被广泛用于资产配置;但动量效应在中国A股市场上却表现不佳,被称为中国股票市场上的"月频动量效应消失之谜"。文章从微观市场交易制度的角度出发对A股市场"月频动量消失之谜"给出了理论解释,基于2000-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使用日内与隔夜收益率拆解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A股市场存在日内动量、隔夜动量以及由T+1制度导致的日内与隔夜动量的强反转关系;而日内收益动量、隔夜收益动量的相反作用则抵消了总体收益的动量效应。(2)在将动量形成期收益率拆解为日内和隔夜两个部分后,在T+1制度下,高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低,而低风险股票的隔夜收益率高,从而表现出日内隔夜之间的强反转效应。(3)当市场波动率较高(低)时,T+1约束更强(弱),日内与隔夜反转更强(弱),此时动量策略表现更差(好)。文章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量效应成因及其背后的经济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加了解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量效应 日内动量 隔夜动量 T+1制度 负隔夜折价
原文传递
日内收益率预测:基于日内跳跃和动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若昕 马锋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04-2014,共11页
对日内收益率的预测是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日内跳跃和日内动量的视角,研究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内收益率预测.主要实证结果为:基于LM跳跃检验识别跳跃成分,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动量模型中,利用迭代窗口和样本外预测检... 对日内收益率的预测是学术界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日内跳跃和日内动量的视角,研究探讨了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内收益率预测.主要实证结果为:基于LM跳跃检验识别跳跃成分,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动量模型中,利用迭代窗口和样本外预测检验手段发现跳跃有助于增强日内动量效应,即第一个半小时和(或)第七个半小时的收益率对最后一个半小时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显著提升;另外,利用投资组合策略来评价日内跳跃对模型的经济价值影响发现,相比已有动量模型,含有跳跃的动量模型可获得更高的组合收益,而且还具有更低的组合风险;进一步,还探讨了在金融危机前后、不同的波动率和交易量时期日内跳跃对日内收益率的预测影响,发现在非危机时期、高波动和中交易量时期日内跳跃能显著提升对最后半小时收益率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收益率预测 日内动量效应 日内跳跃 LM跳跃检验
原文传递
基于波动和收益分解的股市风险收益关系检验——以2003—2012年上证指数高频数据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虎 周迪 《西部论坛》 2014年第5期80-89,共10页
基于非参数高频数据的跳跃检验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将股指收益和波动都分解为正负方向的连续、跳跃成分,并对2003—2012年上证指数的风险与收益关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跳跃发生天数占总天数的11.99%,平均跳跃强度为1.1次,正... 基于非参数高频数据的跳跃检验以及方差分解方法,将股指收益和波动都分解为正负方向的连续、跳跃成分,并对2003—2012年上证指数的风险与收益关系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上证综指跳跃发生天数占总天数的11.99%,平均跳跃强度为1.1次,正负跳跃存在非对称性,负向(向下)跳跃对跳跃方差的贡献比正向(向上)跳跃大;已实现方差在不同时间范围对收益都没有解释效力,分解的各风险因子只在中期(一周)对收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不同成分的风险收益权衡关系是不一致的,各上行风险都得到负的风险溢酬,而各下跌风险都得到正的风险溢酬;我国股市中存在显著的杠杆效应,收益对波动非对称性的效应主要来自连续收益的贡献,而非跳跃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内跳跃检验 波动分解 收益分解 风险收益权衡 波动非对称性 杠杆效应 风险溢酬 高频数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