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槲皮素对TNF-α诱导内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江颖娟 蒋作锋 +3 位作者 吴小兰 吴文法 黄珮 余慧文 《新医学》 2017年第10期697-700,共4页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TNF-α组(含10 ng/ml TNF-α)... 目的分析槲皮素对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以及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将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TNF-α组(含10 ng/ml TNF-α)、Q10组(TNF-α+10μmol/L槲皮素)、Q20组(TNF-α+20μmol/L槲皮素)及Q50组(TNF-α+50μmol/L槲皮素)。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6、ICAM-1的蛋白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Control组、TNF-α组及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组细胞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比较,TNF-α组ICAM-1、IL-6蛋白含量均较高(P均<0.01);与TNF-α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组ICAM-1、IL-6蛋白含量均下降(P均<0.05),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其对ICAM-1、IL-6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TNF-α组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较Control组高(P<0.01);与TNF-α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槲皮素组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均受抑制(P均<0.05),且随着槲皮素浓度的增加,其对NF-κB p65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槲皮素对ICAM-1、IL-6及NF-κB p65均有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降低内皮细胞分泌IL-6、ICAM-1水平,从而实现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核转录因子-B 白介素-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2
作者 麦垚 徐春燕 +5 位作者 薛元明 寿涛 苏敏 乌若丹 李燕 丁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3例男性无症状HUM患者(HUM组)和42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3例男性无症状HUM患者(HUM组)和42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无症状HUM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HUM组血清hs-CRP、IL-8、ICAM-1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81(P<0.01)。结论:无症状HU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ICAM-1)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高尿酸血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8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原文传递
二氧化硫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内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田悦 美娜丽 +2 位作者 刘雪芹 唐朝枢 杜军保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985-987,990,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及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低氧组(n=8)、低氧加SO2组(n=10,予外源性SO2供体Na2SO3/NaHSO3)和低氧加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DX)组(n=10... 目的探讨外源性及内源性二氧化硫(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模型中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低氧组(n=8)、低氧加SO2组(n=10,予外源性SO2供体Na2SO3/NaHSO3)和低氧加天冬氨酸异羟肟酸(HDX)组(n=10,予内源性SO2生成酶抑制剂HDX)。对低氧组、低氧加SO2组和低氧加HDX组大鼠予低氧处理21d,对照组大鼠置常氧环境。检测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肺小动脉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和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升高127.13%(P<0.01),其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降低42.64%(P<0.01),肺小动脉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升高303.47%(P<0.01),ICAM-1表达升高119.25%(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氧加SO2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降低15.09%(P<0.05),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升高40.54%(P<0.01),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降低37.71%(P<0.01),ICAM-1表达降低13.65%(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氧加HDX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升高13.58%(P<0.01),肺组织匀浆中SO2水平降低40.54%(P<0.01),内皮细胞NF-κB表达阳性百分比升高22.18%(P<0.01),ICAM-1表达升高11.92%(P<0.01)。结论SO2在HPH炎性反应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保护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低氧性 二氧化硫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因子-1 大鼠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F-κB、ICAM-1和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珊 郑丽丽 李冲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降糖外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降糖外对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艾塞那肽和高糖共同孵育48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CAM-1和VCAM-1浓度,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NF-κB p65、ICAM-1和VCAM-1的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组NF-κB p65、ICAM-1和VCAM-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艾塞那肽干预后,NF-κB p65、ICAM-1及VCAM-1的表达较高糖组显著降低(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艾塞那肽可能通过抑制高糖环境下NF-κB活性影响其下游黏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高表达,由此稳定血管内皮环境,减轻高糖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有助于延缓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核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彩云 任凤学 +4 位作者 许振业 王韶屏 马芹 彭红玉 柳景华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30-333,347,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几丁质酶-3样蛋白-l(YKL-4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84例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36例,另选同期有胸...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几丁质酶-3样蛋白-l(YKL-40)、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冠心病患者120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84例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36例,另选同期有胸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 20例为对照组。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ICAM-1、YKL-40、LP-PLA2水平。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并分别与Gensini积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冠心病组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ICAM-1、YKL-40、LP-PLA2性均明显升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ICAM-I、YKL-40、LP-PLA2活性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1);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单纯冠心病组 ICAM-l、YKL-40 水平与 Gensini 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 0. 184,r= 0. 180,P 均>0.05),LP-PLA2 水平与 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 0. 180,P<0.01)。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ICAM-1、YKL-40、LP-PLA2水平与 Gensini 积分无明显相关性(r=0.054,r=0. 031,r=-0. 045,P 均>0.05)。结论:炎症因子 ICAM-1、YKL- 40、LP-PLA2可能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腹腔液及异位灶中的表达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桂英 郑慕白 +3 位作者 章汉旺 靳镭 林华 朱桂金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8-160,i001,共4页
目的:探讨ICAM 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腹腔液30份、在位子宫内膜2 1份、异位病灶组织8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腹腔液2 5份、子宫内膜2 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 目的:探讨ICAM 1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研究组)腹腔液30份、在位子宫内膜2 1份、异位病灶组织8份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正常盆腔(对照组)腹腔液2 5份、子宫内膜2 0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腹腔液sICAM 1和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在位内膜、异位灶内膜ICAM 1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中sICAM 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 ) ,子宫内膜的ICAM 1表达低于对照组同期子宫内膜的表达(P <0 .0 5 ) ,异位灶组织ICAM 1表达明显高于其在位内膜(P <0 .0 1 )及对照组内膜(P <0 .0 5 )。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腹腔液、异位灶内膜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间粘附分子-1 腹腔液 在位内膜 异位灶内膜
下载PDF
姜黄素对肠黏膜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宋卫兵 张振书 +4 位作者 肖冰 王新颖 黄茂梁 赵世义 张彦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131,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100mg/kg)、姜黄素组(Cur,100mg/kg),每天灌胃给药1... 目的检测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探讨姜黄素对大鼠小肠炎模型肠黏膜通透性的作用。方法应用氨甲碟呤制备大鼠小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100mg/kg)、姜黄素组(Cur,100mg/kg),每天灌胃给药1次,共5天,第3天、第5天分别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和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肠黏膜ICAM-1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D-乳酸和小肠组织DAO水平。生化法检测大鼠小肠组织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小肠炎模型组DAI、CMDI、HS评分,D-乳酸和DAO水平及MPO活性明显升高(P<0.01)。ICAM-1表达明显增强(P<0.01)。姜黄素组DAI,CMDI,HS评分及D-乳酸、DAO、MPO活性较同期模型组有明显下降(P<0.01),ICAM-1表达也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结论大鼠小肠炎模型中肠黏膜通透性增高,肠黏膜受损。姜黄素可以改善肠黏膜的通透性,对大鼠小肠炎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小肠炎 姜黄素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虎杖甙对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肺组织TLR4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金晓凤 徐正衸 +2 位作者 王万铁 许益笑 张晓隆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通路变化及虎杖甙(PD)对其影响。方法: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日本大耳白免3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PD组。鲎试剂试管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 目的:研究家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转导通路变化及虎杖甙(PD)对其影响。方法:复制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健康日本大耳白免30只,随机分为对照(C)组、缺血/再灌注(I/R)组、PD组。鲎试剂试管法检测血浆内毒素(ET);RT-PCR法检测肺组织TLR4、核因子-κBp65(NF-κBp65)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mRNA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I/R组、PD组与C组相比血浆ET无显著差异(均P>0.05)。L/R组肺组织TLR4、NF-κBp65及ICAM-1mRNA表达较C组显著升高(均P<0.01); PD组上述改变较L/R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C组(均P<0.01);光镜见PD组肺组织结构损伤明显轻于I/R组。结论:PD治疗可以下调肺组织TLR4、NF-κBp65表达,进而抑制ICAM-1等炎症介质的转录和分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甙 缺血/再灌注损伤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kBp65 细胞间粘附分子-1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9
作者 叶泽兵 汪凡军 +3 位作者 张刚庆 杨旺民 覃海森 刘兴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β(NF-κβ)激活与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核因子-κβ(NF-κβ)激活与白介素-6(IL-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第2代HUVECs用于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检测细胞NF-κβ亚单位p65的表达程度,Western blot检测核内NF-κβ含量变化,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IL-6、ICAM-1浓度。结果TNF-α有效激活NF-κβ并诱导HUVECs分泌IL-6、sICAM-1增加;黄芪注射液预先孵育2h能抑制NF-κβ表达并减轻TNF-α诱导的上述反应。结论TNF-α可能通过激活NF-κβ使IL-6、sICAM-1增加,从而损伤血管内皮功能;黄芪注射液对上述反应有拮抗作用,推测是通过抑制NF-κβ途径实现血管内皮保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脐静脉内皮细胞 核因子-κβ 白介素-6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细胞间粘附分子-1、P-选择素和von Willebrand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宇辉 吴海英 +1 位作者 柏庆利 张木兰 《中国实验诊断学》 1999年第2期65-66,共2页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vonWillebrand因子(vWF)在冠心病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 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selectin).vonWillebrand因子(vWF)在冠心病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3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UA)和20例心肌梗死患者(AMI)血中ICAM-1、P-selectin、vWF的表达。结果冠心病患者血中ICAM-1、P-selectin和vW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高,且在UA组中的表达高于SA组,AMI组的表达高于UA组。除P-selectin在SA组与正常组间差别不显著外,其余均差异显著(P<0.01)。ICAM-1和vWF在SA、UA及AMI组均呈正相关。结论ICAM-1、P-selectin和vWF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有不同的增加,表明它们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临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粘附分子 P选择素 冠心病 VWF因子
下载PDF
ICAM-1及脂代谢变化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昌林 陈旭 +2 位作者 余占洪 朱履刚 黄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26-1228,共3页
目的了解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脂代谢变化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NFH)发病的关系。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0mg/kg)造模,对照组(n=8)每周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处理的第0周... 目的了解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脂代谢变化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ANFH)发病的关系。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24)每周2次肌注醋酸氢化可的松(8.0mg/kg)造模,对照组(n=8)每周2次肌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处理的第0周(处理前)和第2、4、6、8周抽血测定血清ICAM-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并于第2、4、6、8周分批处死动物,行双侧股骨头病理切片和髋周软组织ICAM-1免疫组化检测,并对股骨头行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自处理第6周起、ICAM-1自处理第4周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前(P<0.05或0.01),且自第4周起髋关节周围软组织ICAM-1积分光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处理前(P<0.05)。实验组从第4周开始可见股骨头软骨改变,髓腔内脂肪细胞增生,骨小梁变细,骨细胞核固缩、边集、深染,骨陷窝空虚增多,且呈进行性加重。单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两侧髋周软组织ICAM-1积分光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造模成功的实验兔中,血清ICAM-1和甘油三脂的表达高度相关(r=0.8370,P<0.01)。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与ICAM-1高表达及脂代谢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胞间黏附分子1 脂代谢
下载PDF
ICAM-1基因K469E与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胃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超贤 郭李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4-1450,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K469E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胃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依据TNM分期,选择我院2009...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基因K469E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和胃癌侵袭与转移的关系。方法:依据TNM分期,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 500例,分为胃癌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及0期组各900例,各组在年龄、性别、民族、籍贯和生活习惯方面无显著差异,以上述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为样本,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分析了ICAM-1基因K469E和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结果:K469E(EE)基因型和-2518A/G(GG)基因型频率在Ⅰ期组、Ⅱ期组、Ⅲ期组、Ⅳ期组与0期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K469E(EE)基因型者胃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2518A/G(GG)基因型者胃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K469E(EE)/-2518A/G(GG)基因型者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与0期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1)。K469E(EE)/-2518A/G(GG)基因型者胃癌侵袭与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K469E(EE)和-2518A/G(GG)基因型之间存在超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结论:K469E(EE)和-2518A/G(GG)基因型均是胃癌侵袭与转移的易患因素,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增加了胃癌侵袭与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内皮细胞MMP-1、TIM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歌 郑丽丽 +3 位作者 杨静 李志臻 叶启霞 华海婴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和内...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内脏脂肪素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降脂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不同浓度氟伐他汀和内脏脂肪素共同孵育24 h,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脏脂肪素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显著升高,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量下降。氟伐他汀干预后,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较内脏脂肪素组显著降低,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的表达增加。结论氟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内脏脂肪素的活性,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由此稳定血管内皮环境,抑制内皮细胞炎症反应,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内脏脂肪素 动脉粥样硬化 基质金属蛋白酶1 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下载PDF
BN大鼠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长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小燕 何守志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mocinlone acetonide,TA)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BN大鼠随机分为TA组和对照组,每只大鼠随机抽取一眼进行实验。建立BN大鼠CNV动...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mocinlone acetonide,TA)对氪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36只健康BN大鼠随机分为TA组和对照组,每只大鼠随机抽取一眼进行实验。建立BN大鼠CNV动物模型,TA组视网膜光凝后立即玻璃体内注射40g.L-1TA8μL,对照组则注射同等容积的等渗BSS液。在术后2周和4周行FFA检查,FFA检查后摘除BN大鼠眼球制做病理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CNV情况,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查ICAM-1蛋白在BN大鼠CNV中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查ICAM-1mRNA在CNV中的转录情况,同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TA组的ICAM-1蛋白和ICAM-1mRAN阳性着色的IOD值、CNV面积及FFA检测的IOD值明显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 TA能够降低ICAM-1mRNA转录和ICAM-1蛋白的表达,有效地抑制了BN大鼠CNV的生长,表明TA是抑制CNV生长的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安奈德 BN大鼠 脉络膜新生血管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累积光密度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下调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及其下游分子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虹艳 曲鹏 姜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背景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近年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LR4)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及其下游分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 背景他汀类药物有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的抗炎作用。近年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TLR4)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内皮细胞TLR4及其下游分子表达的影响,以探讨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阿托伐他汀(1及10μmol/L)或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酯(CAPE)预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30min后,应用LPS(1mg/L)作用24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TLR4、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核蛋白NF-κBp65表达的变化。结果与LPS组比较,阿托伐他汀1μmol/L组减轻LPS介导的TLR4表达增加[TLR4mRNA:(1.24±0.21)比LPS组(1.82±0.27),P<0.05;TLR4阳性细胞数(50.1±4.7)%比LPS组(69.5±7.8)%,P<0.05],阿托伐他汀减轻LPS介导的ICAM-1和E选择素的表达增加。阿托伐他汀抑制LPS介导的NF-κBp65活化(50.4±10.1比LPS组72.3±12.5,P<0.05),10μmol/L阿托伐他汀较1μmol/L作用更明显;CAPE(20mg/L)也明显抑制了LPS介导的TLR4及ICAM-1和E选择素表达上调。结论阿托伐他汀抑制TLR4/NF-κB及其下游分子表达是他汀类药物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阿托伐他汀 脂多糖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细胞间黏附分子1 E选择素
原文传递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彦荣 吴文新 +3 位作者 张峰 李锰 王志波 毕伟 《疑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894-89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54只,建立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每组18只,每个时间点6只,A组为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 min灌注1 min缺血重复3...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Wistar雄性大鼠54只,建立后肢肌肉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3组,每组18只,每个时间点6只,A组为缺血再灌注组,B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 min灌注1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C组为缺血再灌注前给予10 min灌注10 min缺血重复3次后继续再灌注组,分别检测各组在再灌注1 h、3 h、9 h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肌肉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3组各项指标均升高,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除1h ICAM-1外,各时间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A组(P<0.01),C组各时点各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处理 再灌注损伤 骨骼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丙二醛 大鼠
下载PDF
羟乙葛根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ICAM-1及V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娄海燕 魏欣冰 +5 位作者 王汝霞 孙霞 王姿颖 仲英 左春旭 张岫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羟乙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ICAM-1及V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W estern b lot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组织ICAM-1、VCAM-... 目的观察羟乙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ICAM-1及VCAM-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采用W estern b lot及RT-PCR法观察大鼠脑组织ICAM-1、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羟乙葛根素可明显降低缺血区脑组织ICAM-1、VCAM-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论羟乙葛根素可能通过降低缺血区脑组织黏附分子表达发挥其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葛根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上调THP-1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大康 张瑾 +7 位作者 刘池波 王冬国 俞莲花 曲颖 罗新华 任凭 杨锦红 李向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43-646,651,共5页
目的研究THP-1细胞受肺炎链球菌(SP)刺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泌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不同来源SP对此影响的差异。方法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分离、搜集23株SP,和ATCC49619一起进行培养,并调浓度至1.0 McFarland。收集... 目的研究THP-1细胞受肺炎链球菌(SP)刺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泌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不同来源SP对此影响的差异。方法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分离、搜集23株SP,和ATCC49619一起进行培养,并调浓度至1.0 McFarland。收集经传代、培养的THP-1细胞,调浓度至4.0×108/L,取1.0 mL加入24孔细胞培养板中,再向其中加入100μL浓度为1.0 McFarland的SP,置37℃5%CO2环境分别孵育4和8 h,吸出细胞悬液,离心取上清液。以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CAM-1的浓度。以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刺激THP-1细胞4、8 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血源性SP刺激THP-1细胞4、8 h后ICAM-1的浓度与相应的痰源性SP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源性/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8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其刺激4 h后的浓度。血源性/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4 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ATCC49619菌株刺激4 h后相应的浓度,而在刺激8 h后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可使THP-1细胞分泌ICAM-1增加,但其浓度变化与刺激的时间有关。血源性和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分泌ICAM-1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二者和ATCC49619菌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细胞间黏附分子1 ELISA
原文传递
Changes of serum levels of ICAM-1,IGF-1 and IL-8 in normal offspring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19
作者 李双战 常瑜 +1 位作者 姜丽丽 傅增泮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2年第4期230-234,共5页
Backgrou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non-infectious epidemic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the damage to heart, brain,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The serum levels ... Backgrou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H)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non-infectious epidemic and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risk factors for the damage to heart, brain, kidney and other organs. The serum levels of ICAM-1, IGF-1 and IL-8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H. Methods In the medical check-up center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sixty normal offspring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EH were randomly recruited into two groups: 30 offspring with a father or mother suffering from EH as single-parent group, and 30 offspring with both parents suffering from EH as double-parent group, and another 30 normal offspring whose parents did not suffer from EH as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levels of ICAM-1, IGF-1 and IL-8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Result The serum levels of ICAM-1, IGF-1 and IL-8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both single-parent group and double-paren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ICAM-1, IGF-1 and IL-8 were higher in the double-parent group than in the single-parent group (P 〈 0.05). The serum levels of ICAM-1, IGF-1 and IL-8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blood pressure elevation (r = 0.375, r = 0.465, r = 0.326, P 〈 0.05, P 〈 0.01, P 〈 0.0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heredity,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 contents in normal offspring with EH family history may increase before blood pressure rise. Detection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healthy offspring with a family history of EH could predict occurr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provide a more reliable basi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TENSION intra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NTERLEUKIN-8 HEREDITY
原文传递
多种甲状腺调节因子对Graves病甲状腺细胞产生sICAM-1的影响
20
作者 武晓泓 刘超 +3 位作者 刘翠萍 覃又文 段宇 蒋须勤 《上海免疫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3-274,277,共3页
为了观察甲状腺调节因子如细胞因子、激素及神经递质对甲状腺细胞(TEC)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在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因子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含量。结果表明:(1)细胞因子IL-1... 为了观察甲状腺调节因子如细胞因子、激素及神经递质对甲状腺细胞(TEC)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在细胞培养基础上,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因子刺激后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ICAM-1(sICAM-1)的含量。结果表明:(1)细胞因子IL-1、IL-6可显著抑制TEC sICAM-1的合成,而TNF-α和IFN-γ则明显刺激sICAM-1产生;(2)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均可显著抑制TEC分泌sICAM-1;(3)促甲状腺素和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sICAM-1的生成;而泌乳素和雌激素则明显促进sICAM-1的产生。提示甲状腺调节因子可通过影响ICAM-1表达,参与甲状腺局部免疫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调节因子 GRAVES病 甲状腺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细胞因子 神经递质 G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