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侏罗纪变形 被引量:91
1
作者 张岳桥 廖昌珍 +2 位作者 施炜 张田 郭芳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2-196,共15页
侏罗纪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可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变形阶段。早中侏罗世,盆地处于弱引张应力环境,引张方向近N-S至NNE-SSW向,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周边地带,其发生与晚三叠世华南-华北地块... 侏罗纪是东亚大地构造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周缘可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构造变形阶段。早中侏罗世,盆地处于弱引张应力环境,引张方向近N-S至NNE-SSW向,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周边地带,其发生与晚三叠世华南-华北地块沿秦岭造山带碰撞后的陆内应力场调整作用有关。中晚侏罗世,盆地遭受多向挤压应力作用,挤压方向近W-E、NW-SE和NE-SW,在盆地周缘形成展布方向不一、构造样式不同的边界挤压构造带,盆地轮廓基本定型。西缘近N-S向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形成与阿拉善地块和陇西地块向东挤出作用有关;东缘及东南缘总体呈“S”形展布的挤压边界带表现为反向逆冲断裂及其相关褶皱,推测发生在山西台褶带深部滑脱系统的前锋上盘断坡。盆地北侧大青山地区近东西向大型推覆构造和早中侏罗世伸展断陷盆地构造挤压反转,表明阴山造山带在中晚侏罗世时期强烈的N-S向缩短变形和再生造山。鄂尔多斯盆地周缘边界构造带记录了中晚侏罗世强烈的陆内多向内挤压作用和大陆地壳增厚过程,其发生的动力学背景与周邻不同板块(古太平洋、西伯利亚、特提斯)同时向东亚大陆汇聚产生的远程效应有关。中晚侏罗世多向挤压变形加速了鄂尔多斯盆地生烃过程,对多种能源矿产富集和成藏定位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侏罗纪 弱伸展变形 多向挤压 陆内变形
下载PDF
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陆内对冲带的形成及解体 被引量:64
2
作者 梅廉夫 戴少武 +1 位作者 沈传波 汤济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4,共8页
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扬子板块在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系和江南隆起南北向相向挤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中、下扬子对冲带的空间构造格局以及中、新生代的形成与解体的揭示有助于了解该对冲带的时空演化以及与南、北两大造山带的响应关... 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扬子板块在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系和江南隆起南北向相向挤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中、下扬子对冲带的空间构造格局以及中、新生代的形成与解体的揭示有助于了解该对冲带的时空演化以及与南、北两大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郯庐断裂南端的性质以及区内海相油气的宏观勘探方向。研究认为中扬子对冲过渡带与下扬子对冲过渡带在印支-燕山早期基本同时形成,向西过渡到上扬子区以递进变形的方式稍晚定型。对冲带在燕山晚期以来遭受伸展作用的改造,逐渐解体和分异。郯庐断裂南端介于中、下扬子间,基于中、下扬子对冲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判断断裂南延可能性较小。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海相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潜在的领域之一,但对冲带不同段油气成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对冲带 郯庐断裂 新生代 陆内变形
下载PDF
“下削上超”地层不整合的基本类型与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何登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95-1006,共12页
基于中国多个盆地地质、地震和钻井等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下削上超"不整合面基本类型进行划分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表明,不同构造环境下"下削上超"不整合面及上下地层堆叠方式变化较大,在... 基于中国多个盆地地质、地震和钻井等资料的分析和总结,对"下削上超"不整合面基本类型进行划分和研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与地质意义。研究表明,不同构造环境下"下削上超"不整合面及上下地层堆叠方式变化较大,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发育平行向外叠加型、平行向内叠加型与旋转叠加型等地层堆叠方式与相应的不整合类型;在挤压构造环境中,出现褶皱超覆叠加型、同沉积褶皱叠加型、背斜-向斜褶皱叠加型与褶皱顶部侵蚀谷充填超覆型等地层堆叠方式与相应的不整合类型。"下削上超"不整合面在空间上常发生叠合,形成叠合不整合面,有持续隆升型、隆升迁移型与扩展迁移型等叠合类型;"下削上超"不整合面随时间也会发生掀斜、旋转、褶皱、迁移等变化,受沉积盆地沉降中心迁移的影响出现古地貌跃迁型(沉降中心转移型)、断陷迁移型与拆离滑脱型等不整合类型。"下削上超"不整合面作为圈闭场所与流体运移通道是矿产资源重要的赋存场所,成为叠合盆地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削上超” 不整合面 叠合不整合面 油气聚集 成矿部位 陆内变形 地质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的构造样式与圈闭分布规律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登发 邵东波 +4 位作者 开百泽 包洪平 傅定伍 朱昊 马静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9-235,共1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是我国南北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陆内构造变形的产物,研究其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是探讨陆内构造变形机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剖析地震活动与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该区近...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是我国南北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陆内构造变形的产物,研究其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是探讨陆内构造变形机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剖析地震活动与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该区近年来新的钻井、高精度二维与三维地震资料,应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构造变形样式及圈闭分布特点。研究表明,马家滩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中段,经历长期的伸展—聚敛旋回演化,是贺兰山—六盘山陆内造山带变形系统的一部分。马家滩地区的地质结构具有"分带、分层、分段"特征,自西向东发育后缘伸展带(银川地堑)、逆冲推覆构造带(包括韦州—苋麻湾冲断席、石沟驿向斜)、前缘过渡带和天环凹陷;前缘过渡带以石炭—二叠系煤层或泥岩为区域滑脱层分为上、下构造变形系统,下构造变形系统向西缓倾,发育低幅度背斜;上构造变形系统发育三排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带,向南变窄,上构造变形系统因滑脱层发育差异而南、北分段,二者之间斜向过渡转换。马家滩地区及邻区主要发育伸展-聚敛旋回制约的反转构造系统、陆内造山变形制约的扩展式前陆变形系统和后陆造山后伸展变形系统等3种构造变形系统;前缘过渡带上部构造系统经历印支晚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三期变形,形成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叠加构造。马家滩地区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双重构造、叠瓦构造、构造楔和反冲断裂组合(冲隆构造)等构造样式,形成断背斜、断鼻及断块等油气圈闭类型,圈闭分布受断层控制呈带展布。马家滩地区构造圈闭发育,为西缘油气勘探的有利远景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内变形 分层滑脱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样式 油气圈闭 马家滩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
下载PDF
南秦岭构造带中段晚中生代陆内变形特征与侧向挤出构造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虹 胡健民 +1 位作者 武国利 田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06-1927,共22页
南秦岭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在晚中生代阶段,南秦岭构造带内发育一系列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对于这些走滑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变形特征、变形叠加关系以及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的认... 南秦岭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南部,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复杂的陆内变形过程。在晚中生代阶段,南秦岭构造带内发育一系列平行造山带的走滑断裂带。目前对于这些走滑断裂带不同构造位置的变形特征、变形叠加关系以及动力学机制等方面的认识并不充分。构造研究显示,南秦岭构造带内的宁陕断裂和安康断裂均发育大量平行于断裂带的 A 型褶皱群和近水平的拉伸线理,表明南秦岭构造带经历了以走滑剪切变形为主的构造阶段。运动学特征表明,宁陕断裂以左行剪切变形为主,而安康断裂则以右行变形为特征。选择典型岩石样品进行同位素测年来限定断裂活动的时代,其中:宁陕断裂带内同构造花岗岩脉的锆石 SHRIMP U Pb 定年结果为(186.0±4.0)Ma;安康断裂带内云母矿物的40 Ar 39 Ar 定年结果为161.2~173.5 Ma。虽然宁陕断裂和安康断裂的运动方向不同,但是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限定了两条断裂发生走滑变形的时间都是早中侏罗世,从而共同构成了南秦岭构造带中间块体整体向东挤出的构造特征。同时也表明,相互碰撞的大陆在碰撞之后将很快转变为以平行造山带侧向挤出和走滑位移为主的陆内变形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构造带 陆内变形 侧向挤出 宁陕断裂 安康断裂 秦岭造山带
下载PDF
The structure of Circum-Tibetan Plateau Basin-Range System and the large gas provinces 被引量:14
6
作者 JIA ChengZao LI BenLiang +1 位作者 LEI YongLiang CHEN ZhuXi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1853-1863,共11页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Cenozoic Tethys ocean caused the convergence and collision of Eurasia-Indian Plates, resulting in the lower crust thickening, the upper crust thrusting, and the Qinghai-Tibet uplifting, and... Nor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Cenozoic Tethys ocean caused the convergence and collision of Eurasia-Indian Plates, resulting in the lower crust thickening, the upper crust thrusting, and the Qinghai-Tibet uplifting, and forming the plateau landscape. In company with uplifting and northward extruding of the Tibetan plateau, the contractional tectonic deformations persistently spread outward, building a gigantic basin-range system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This system is herein termed as the Cir- cure-Tibetan Plateau Basin-Range System, in which the global largest diffuse and the most energet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 mations were involved, and populations of inheritance foreland basins or thrust belts were developed along the margins of an- cient cratonic plates due to the effects of the cratonic amalgamation, crust differentiation, orogen rejuvenation, and basin sub- sidence. There are three primary tectonic units in the Circum-Tibet Plateau Basin-Range System, which are the reactivated an- cient orogens, the foreland thrust belts, and the miniature cratonic basins. The Circum-Tibetan Plateau Basin-Range System is a gigantic deformation system and particular Himalayan tectonic domain in central-western China and is comparable to the Tibetan Plateau. In this system, northward and eastward developments of thrust deformations exhibit an arc-shaped area along the Kunlun-Altyn-Qilian-Longmenshan mountain belts, and further expand outward to the Altai-Yinshan-Luliangshan- Huayingshan mountain belts during the Late Cenozoic sustained collision of Indo-Asia. Intens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s lead ancient orogens to rejuvenate, young foreland basins to form in-between orogens and cratons, and thrusts to propagate from orogens to cratons in successive order. Driven by the Eurasia-Indian collision and its far field effects, both deformation and basin-range couplings in the arc-shaped area decrease from south to north. When a single basin-range unit is focused on, deformations become younger and younger together with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m-Tibet Plateau Basin-Range System Himalayan movement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tectonic domain natural gas resources
原文传递
西秦岭晚新生代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逸鹏 郑文俊 +2 位作者 袁道阳 王伟涛 张培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9-177,共19页
西秦岭位于东西向展布的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带与南北向展布的贺兰山-龙门山-川滇地震带构成的巨型“十字”构造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大陆中部“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侧向扩展过程... 西秦岭位于东西向展布的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带与南北向展布的贺兰山-龙门山-川滇地震带构成的巨型“十字”构造区的交汇点,是中国大陆中部“西秦岭-松潘构造结”的重要组成部分。西秦岭晚新生代的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侧向扩展过程密切相关。该区构造变形的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对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及强震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西秦岭地区主要断裂晚新生代以来的滑动速率及跨断裂GPS应变速率的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西秦岭构造带发生了明显的构造活动方式转换,主要的构造变形过程是通过其内部一系列低滑动速率的断裂活动以及断裂之间隆起山脉与盆地的变形,共同承担着自东昆仑断裂向西秦岭断裂之间的转换平衡。在调节这种构造转换过程中,西秦岭地区以“连续变形”为特征,即区域内的应变是以多条相对低滑动速率断裂的弥散变形遍布全区,并且西秦岭及其周缘块体的旋转作用也吸收了部分变形分量。综合已查明的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新生代岩浆活动、地球物理资料以及现今地貌特征可知,西秦岭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影响下,岩石圈的结构存在明显的流变学分层,一方面,西秦岭的上地壳保留了主造山期的地质构造形态,但中—下地壳的弱化使得莫霍面之上的圈层解耦,深部可流动的岩石圈地幔不但改变了陆内造山带的结构,同时也控制了现今上地壳连续变形的发育;另一方面,西秦岭内部的中强震主要发生在高速(或高阻)与低速(或低阻)的构造边界带附近。这种独特的流变学结构导致西秦岭在青藏高原向北生长和侧向扩展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构造变形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西秦岭地区的晚新生代构造转换过程及其机制,不仅对于理解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动力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更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西秦岭 陆内造山带 陆内变形 活动断裂
下载PDF
Structural Geology and Chronology of Shear Zones along the Shangdan Suture in Qinling Orogenic Belt,China:Implications for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of East Asia
8
作者 Falak Sheir Wei Li +6 位作者 Le Zhang Basil Alabowsh Liuqing Jiang Li Liang Sainan Gao Shair Baz Umar Ashraf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6-393,共18页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The Shangdan suture zone(SDZ)in the Qinling orogenic belt(QOB)i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East Asia tectonic evolution.The SDZ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convergent processes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Block(NCB)and South China Block(SCB).In the Late Mesozoic,several shear zones evolved along the SDZ boundary that helps us comprehend the collisional deformation between the NCB and SCB,which was neglected in previous studies.These shear zon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East Asia continents.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deformation and geochronology of two shear zones distributed along the SDZ,identified in the Shaliangzi and Maanqiao areas.The shear sense indicators and kinematic vorticity numbers(0.54–0.90)suggest these shear zones have sinistral shear and sub-simple shear deformation kinematics.The quartz’s 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 and c-axis fabric analysis in the Maanqiao shear zone(MSZ)revealed that the MSZ experienced deformation under green-schist facies conditions at∼400–500℃.The Shaliangzi shear zone deformed under amphibolite facies at∼500–700℃.The^(40)Ar/^(39)Ar(muscovite-biotite)dating of samples provided a plateau age of 121–123 Ma.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data,our results concluded that QOB was dominated by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during the Late Early Cretaceous.Moreover,we suggested that the Siberian Block moved back to the south and Lhasa-Qiantang-Indochina Block to the north,which promoted intra-continental compressional tecton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ling orogenic belt Shangdan suture zone shear zone Late Mesozoic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East Asia TECTONICS
原文传递
大陆逃逸构造研究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宇 施炜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2期145-156,共12页
大陆逃逸构造是陆内构造变形主要方式之一,系统总结分析逃逸构造形成机制,对建立大陆构造模式、认识大陆构造变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发现的大陆逃逸构造,总结并提出了其力学机制、构造模型以及研究方法。大陆逃逸构造是板块碰... 大陆逃逸构造是陆内构造变形主要方式之一,系统总结分析逃逸构造形成机制,对建立大陆构造模式、认识大陆构造变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发现的大陆逃逸构造,总结并提出了其力学机制、构造模型以及研究方法。大陆逃逸构造是板块碰撞后期在共轭的"V"字形构造控制下发展而来的重要构造形式,协调了构造应力机制的转变。在力学机制方面,逃逸构造"V"字型断裂带符合PGS模型(paired general-shear model)和先存构造活动性准则,该准则是基于库伦—摩尔准则和摩擦滑动律的扩展;构造模型方面,侧向逃逸和斜向挤出模式是逃逸构造的基本模型;研究方法方面,构造解析仍然是建立逃逸构造的基本方法,利用构造模拟进一步再现其变形过程与动力学机制是其必要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岩石圈 逃逸构造 力学机制 构造模型 陆内变形
下载PDF
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深部结构与陆内变形机制初探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永谦 严加永 +6 位作者 李春麟 徐峣 徐志伍 刘振东 赵金花 陈淼 张文文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423-2432,共10页
川东—武陵山地区位于华南大陆西部,远离板块边缘,区内发育有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系,且变形后未经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和岩浆作用改造,是研究陆内挤压变形过程与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总结了针对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 川东—武陵山地区位于华南大陆西部,远离板块边缘,区内发育有典型的侏罗山式褶皱系,且变形后未经历强烈的岩石圈伸展和岩浆作用改造,是研究陆内挤压变形过程与机制的理想场所.本文总结了针对川东—武陵山地区的构造地质和地球物理探测研究进展,梳理了该区褶皱-断裂系统的形成时间、演化过程、可能的壳内变形机制与深-浅构造耦合关系,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在形成和演化史方面,川东—武陵山地区的褶皱-逆冲作用主要发生于晚侏罗-早白垩世,并在新生代晚期发生了断裂系走滑方向的反转,对前期构造起到强烈改造作用,形成了现今逆冲兼走滑的断裂系统.在深部结构与控制要素方面,该区壳内变形主要受控于扬子块体和江南造山带之间的陆内汇聚作用,这种陆内汇聚作用不仅导致中上地壳朝北西的逆冲推覆作用,也促使扬子块体的Moho界面发生错断并向南东方向下插.然而,由于对该区中、北部和面积性的地球物理探测目前尚缺乏,难以从区域性视角研究该区的深部结构与构造过程,对壳内滑脱层是否普遍存在、研究区的差异化构造变形和演化机制等难以提供直接约束,深部结构研究尚有待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武陵山 陆内变形 地壳结构 地球物理
原文传递
燕山期挤出构造在渤海湾盆地形成中的作用:基于FLAC^(2D)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洪才 李三忠 +2 位作者 索艳慧 刘鑫 戴黎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8,共8页
中生代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洋构造域先后或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构造解析揭示,挤出构造模式是渤海湾盆地形成的重要模式,但难以区分其动力学成因机制与周边板块边界作用的动力关系。为此,运... 中生代渤海湾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古亚洲洋构造域、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洋构造域先后或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构造解析揭示,挤出构造模式是渤海湾盆地形成的重要模式,但难以区分其动力学成因机制与周边板块边界作用的动力关系。为此,运用FLAC2D软件对该盆地的动力学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华北克拉通在三大构造域作用下胶辽地块东北角向北东方向逃逸,西北角向东逃逸;而渤鲁地块则向南西方向挤出,最终导致渤海湾盆地中生代构造格局的形成。结果表明,太平洋构造域在渤海湾盆地地区中生代的演化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燕山期的板块边界应力条件变化过程中,华北克拉通整体发生了逆时针的旋转,这一模拟结果与研究区的燕山期构造格局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地块 华南陆块 陆内变形 板内盆地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中国中西部褶皱冲断带构造变形机制与结构模型 被引量:1
12
作者 贾承造 陈竹新 +4 位作者 雷永良 王丽宁 任荣 苏楠 杨庚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6-174,共19页
基于复杂构造解析和实验模拟研究,揭示了中西部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受侧向挤压形成的滑脱冲断构造变形过程和结构样式;明确了单层滑脱挤压冲断构造变形存在临界增生和非临界增生两种变形机制,发育脆性拆离型、塑性滑移型和黏... 基于复杂构造解析和实验模拟研究,揭示了中西部前陆褶皱冲断构造带主要表现为受侧向挤压形成的滑脱冲断构造变形过程和结构样式;明确了单层滑脱挤压冲断构造变形存在临界增生和非临界增生两种变形机制,发育脆性拆离型、塑性滑移型和黏性流动型3种作用类型,并受滑脱层强度、地层厚度、底部边界和外动力过程等4种主要因素影响。复杂冲断构造带基本上表现为受多层单滑脱作用控制形成的垂向叠置组合结构,本文提出了复杂滑脱冲断变形结构的可分解性以及受不同性质的滑脱层组合控制形成特征结构模式,并揭示了前陆冲断带前缘多滑脱构造变形结构中由浅层向深层逐渐发育的变形时序;建立了中西部再生前陆冲断带结构模型、构造单元以及基本构造类型;并基于前陆盆地多阶段构造演化过程以及晚期的隆升剥蚀—沉降沉积过程,提出了中西部两种类型冲断带的控油气作用及其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 大陆构造 褶皱冲断带 前陆盆地 变形机制 多滑脱构造
下载PDF
Basic types and geologic significances of“truncation and onlap”unconformities
13
作者 HE Dengfa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061-1074,共14页
Based on geologic,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of basins in China, the basic types of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ies are examined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geologic significances are ... Based on geologic,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of basins in China, the basic types of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ies are examined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and geologic significances are explored. The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ies and superimposing styles of overlying and underlying strata vary under different tectonic settings. Under extensional settings, there are three basic superimposing styles and unconformities, such as parallel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with breaking outward, parallel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with breaking inward, as well as superimposing and unconformity style with rotation. Under compressional settings, there are four basic types, such as overlap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on fold, syn-depositional fold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anticline-syncline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as well as superimposing style and unconformity in overlap-filling incised valley on top of folds.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ies always superimposed each other in space, and exhibit three kinds of superimposed unconformities, i.e., superimposed unconformities formed under continuous uplifting, under transition of uplifting, and under propagation of deposition center. They may also change with time too, i.e., tilting, rotating, folding, and migration. Controlled by the migration of basin depocenters, it is shown that there are unconformities formed under the transition of paleogeomorphy or subsidence center, under the migration of fault-sag, and under the slipping of detachment fault.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ies are important positions for traps and significant pathways for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they are favorable sites for ore deposit and resources occur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NCATION and onlap UNCONFORMITY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RE deposit OCCURRENCE intra-continental deformation GEOLOGIC significance
下载PDF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带特征、演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弓小平 马华东 +2 位作者 杨兴科 李国填 王庆明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8-427,共10页
通过对东昆仑山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形迹、沉积建造、新生代火山活动、地球物理场变化综合研究,以野外第一手资料重建该过程的演化历史,认为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遗... 通过对东昆仑山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形迹、沉积建造、新生代火山活动、地球物理场变化综合研究,以野外第一手资料重建该过程的演化历史,认为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遗留的重要地质证据,卫星遥感图像上显示极为明显,它具有重要的区域构造意义。首先,发育大规模由北向南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新近纪由南向北沿构造带分布着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堑垒"相间式断陷盆地;其次还见有大量中性火山岩浆沿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溢出分布,成因分析表明其来源于陆内俯冲作用;第三,该断裂的走向延伸线上现今还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活动。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作为与柴达木地块南部构造边界断裂彼此平行的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具有左行走滑构造分量,应是青藏高原北缘亚洲大陆向北东逃逸的主要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 逆冲推覆构造 变形序列 陆内变形
下载PDF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东段新构造变形特征——以川西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本亮 雷永良 +2 位作者 陈竹新 贾东 张朝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6-644,共9页
介于扬子板块与青藏高原之间的川西前陆冲断带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青藏高原东缘沉积盆地构造作用的重要场所。本文分别选取川西南段、川西北段和川北西段米仓山前的区域构造地质剖面来... 介于扬子板块与青藏高原之间的川西前陆冲断带是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东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对青藏高原东缘沉积盆地构造作用的重要场所。本文分别选取川西南段、川西北段和川北西段米仓山前的区域构造地质剖面来研究沉积地层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发生的构造变形特征。通过前陆冲断构造变形带的宽度、水平缩短量,山体隆升、盆地沉降,新构造对早期古构造的叠加与改造关系的研究,揭示出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内,造山带与盆地边缘的冲断构造变形从造山带向克拉通盆地内扩展的同时受欧亚大陆与印度板块碰撞及其远程效应的空间位置限制,靠近青藏高原的川西南段到远离它的川北西段,新构造变形强度、新构造变形范围、盆山耦合程度具有依次降低等特征。这种受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控制的前陆冲断带构造变形具有明显的资环效应,特别是对油气资源的聚集与分布有重要的影响,控制了川西南段晚期次生气藏发育,川西北段和川北西段的早期原生气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川西前陆冲断带 陆内变形
下载PDF
郯庐断裂在胶东金矿聚集区的成矿效应 被引量:4
16
作者 邱小平 王少怀 邹强 《安徽地质》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郯庐断裂带是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造山带的陆内转换断层,大规模左行韧性剪切位移牵引胶北太古宙穹隆(栖霞复背斜)逆时针旋扭隆升,并且形成三山岛-仓上、焦家-黄县和招远-平度(破头青)等弧形右行剪切带和混合花岗岩。早白垩世末... 郯庐断裂带是中生代华北与扬子板块的碰撞造山带的陆内转换断层,大规模左行韧性剪切位移牵引胶北太古宙穹隆(栖霞复背斜)逆时针旋扭隆升,并且形成三山岛-仓上、焦家-黄县和招远-平度(破头青)等弧形右行剪切带和混合花岗岩。早白垩世末期郯庐断裂从韧性向脆性构造域的快速转换,引发招掖变质地体的金矿成矿大爆发,形成胶东独特的金矿床汇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 陆内转换断层 韧-脆性构造转换 金矿床汇聚链
下载PDF
中国大陆现今构造运动的GPS速度场与活动地块 被引量:252
17
作者 张培震 王琪 马宗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430-441,共12页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GPS观测结果给出了在欧亚参考框架下周边板块的运动状态 ,印度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E2 0° ,速度是 40~ 42mm/a ;北美板块的运动方向约NW 2 80°~ 2 90° ,速度是 2 1~ 2 3mm/a ;菲律宾板块的运动方向是NW 2 90°~ 310° ,速度是 37~ 45mm/a ;哈萨克—西伯利亚地盾的运动方向约NE130° ,速度是 3~ 5mm/a。GPS所揭示的中国大陆现今运动场清晰地表现出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分块运动特征。文中给出了各主要活动地块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部分活动地块内部结构完整 ,以整体性的运动为主 ;个别活动地块内部发生构造变形 ,地块的整体性不好。中国大陆以活动地块为单元的现今构造变形可能与大陆岩石圈的结构和性质有关 ,上地壳以脆性变形为主 ,下地壳和上地幔以粘塑性的流变为特征 ,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整体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运动速度场 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大陆 构造运动 GPS速度场 活动地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