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董信春 李斌 李英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078-1080,共3页
背景与目的:区域化疗具有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改变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形态。本文旨在研究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33例胃癌患者动脉化疗前胃... 背景与目的:区域化疗具有肿瘤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副作用小的特点,术前选择性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改变胃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形态。本文旨在研究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凋亡及p53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对33例胃癌患者动脉化疗前胃镜活检病理标本和动脉化疗后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应用DNA原位末端标记法、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结果:胃癌动脉化疗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19.29±6.48,显著高于动脉化疗前的9.24±5.03(P<0.01);动脉化疗后p53表达阳性率为30.30%,显著低于动脉化疗前的54.55%(P<0.05);动脉化疗后p53表达“下降”组的生存期长于p53表达“增加”组的生存期(P<0.05)。结论:术前动脉化疗对胃癌细胞有明显的促进凋亡作用,可显著降低胃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胃肿瘤 动脉化疗 P53 表达
下载PDF
卡铂、5-氟脲嘧啶联合化疗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口腔鳞癌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睿 杨凯 李雅冬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216-1218,共3页
目的 观察卡铂、5 氟脲嘧啶 (5 Fu)联合化疗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口腔鳞癌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口腔鳞癌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5 0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实验组将卡铂 +5 Fu通过皮下埋植泵行动脉灌注化疗 ,对照... 目的 观察卡铂、5 氟脲嘧啶 (5 Fu)联合化疗的不同给药途径对口腔鳞癌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8例口腔鳞癌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5 0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实验组将卡铂 +5 Fu通过皮下埋植泵行动脉灌注化疗 ,对照组用相同药物行常规静脉化疗 ,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卡铂、5 Fu经皮下埋植泵对口腔癌行动脉灌注化疗不仅疗效优于常规静脉灌注方法 ,而且降低了全身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灌注 卡铂 5-氟脲嘧啶 口腔鳞癌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术前区域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智涛 杨志刚 +3 位作者 秦有 李建昌 王建春 孟凡吉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281-283,共3页
目的:观察术前区域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术前超选择区域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结合次要供血动脉栓塞的方案,经治Ⅲa,b 期乳腺癌患者9 例。结果:在治疗后的1 个月内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 目的:观察术前区域动脉持续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应用术前超选择区域动脉插管持续灌注化疗结合次要供血动脉栓塞的方案,经治Ⅲa,b 期乳腺癌患者9 例。结果:在治疗后的1 个月内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达89 % (8/9) 。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区域动脉持续灌注化疗配合次要供血动脉栓塞可有效提高术前化疗疗效,显著缩短疗程且毒副反应小、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动脉内灌注 药物疗法 栓塞疗法
下载PDF
浸润性膀胱癌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国辉 李志辉 +11 位作者 关亚伟 廖秀梅 狄桂萍 郑清友 张水文 郭岩杰 张勇 贾卓敏 艾星 臧桐 孙凤玲 高峰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756-758,共3页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 目的:探索保留膀胱手术+膀胱内灌注化疗+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12年2月,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后确诊为浸润性膀胱癌(T2N0M0)的56例保留膀胱的患者,给予动脉灌注化疗加膀胱灌注化疗。结果: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6~98个月,平均36个月,53例(94.6%)患者无复发及转移,3例(5.4%)分别在术后6、8、12复发,复发患者均给予全膀胱切除术,无死亡病例,没有明显并发症。结论:保留膀胱手术后确诊的局限性浸润性膀胱癌的患者,采用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膀胱内灌注化疗的联合治疗方法,能明显的提高疗效,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显著的降低了静脉化疗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手术 动脉内灌注化疗 膀胱内灌注化疗
原文传递
介入治疗对胰腺癌患者血清sTNFR-Ⅰ和IAP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文 谢宗贵 +2 位作者 王继德 许刚 周殿元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Ⅰ (sTNFR Ⅰ )和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和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 5 5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动脉栓塞化... 目的 探讨胰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Ⅰ (sTNFR Ⅰ )和免疫抑制酸性蛋白 (IA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ELISA)和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 5 5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行动脉栓塞化疗前后血清sTNFR Ⅰ和IAP的改变 ,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介入治疗前sTNFR Ⅰ和IAP均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1) ;行化疗栓塞术后 ,患者血清sTNFR Ⅰ和IAP均降低 ,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应用免疫调节剂组较未用组血清sTNFR Ⅰ和IAP均下降更显著 (P <0 .0 5 )。结论 检测胰腺癌患者血清sTNFR Ⅰ和IAP的水平 ,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免疫状况 ,介入治疗能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胰腺癌 血清 STNFR-I IAP 免疫调节剂 临床意义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前诱导化疗效果评价
6
作者 刘建华 曹之强 +4 位作者 傅其宏 谢志坚 吴求亮 金亭曼 钱小丽 《科技通报》 2000年第3期194-197,共4页
回顾了可评价疗效的 84例术前诱导化疗的病例 .以肿瘤体积缩小 50 %以上作为化疗有效指标 ,全身化疗组有效率为 77.1% ,动脉灌注化疗组有效率为 75% ,两组总有效率为 76 .2 % .全身化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 ,白细胞减少和脱发 .... 回顾了可评价疗效的 84例术前诱导化疗的病例 .以肿瘤体积缩小 50 %以上作为化疗有效指标 ,全身化疗组有效率为 77.1% ,动脉灌注化疗组有效率为 75% ,两组总有效率为 76 .2 % .全身化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 ,白细胞减少和脱发 .动脉灌注化疗组的主要毒副反应为口腔粘膜溃疡、糜烂及灼痛感 .作为术前诱导的全身化疗较适合于全身状况良好的病员 ,而颈外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较适合于原发灶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动脉灌注 术前诱导化疗 评价
下载PDF
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
7
作者 段萍 王华英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79-281,共3页
目的 :评价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术前用 DDP、5 -Fu、AT12 5 8进行介入化疗 ,经 1~ 3个疗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5 3例介入化疗总有效率为 96 .2 % ,其中 17例完全缓解 (CR) ,占 32 .1% ... 目的 :评价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巨块型宫颈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术前用 DDP、5 -Fu、AT12 5 8进行介入化疗 ,经 1~ 3个疗程后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5 3例介入化疗总有效率为 96 .2 % ,其中 17例完全缓解 (CR) ,占 32 .1% ;34例部分缓解 (PR) ,占 6 4.1% ;2例无变化 (NC)。CR中无一例发生淋巴结转移 ,均无瘤生存 ;PR中 6例发生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 (占 15 .1% ) ,1例死亡 ;2例 NC发生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均已死亡。 5 3均未发生严重的与化疗和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肿瘤病灶 ,减少淋巴结转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 根治术 巨块型宫颈癌
下载PDF
经眼动脉灌注化疗对年龄≤6个月血管纤细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8
作者 姜华 方倩 +6 位作者 邓海浪 罗芳 刘珍银 夏杰军 陈妙娟 蒋贻洲 张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3-1145,1149,共4页
目的评估经眼动脉灌注化疗(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IAC)对年龄≤6个月血管纤细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经IAC治疗的年龄≤6个月的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21例24... 目的评估经眼动脉灌注化疗(intra-arterial chemotherapy,IAC)对年龄≤6个月血管纤细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2月我科收治的经IAC治疗的年龄≤6个月的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21例24眼。依照国际眼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期,24眼中B期4眼、D期13眼、E期7眼。化疗采用两种给药方式,第一次及第三次IAC给予美法仑联合卡铂(20 mg)灌注化疗,第二次及第四次IAC则给予美法仑联合拓扑替康(0.5~1.0 mg)灌注化疗,其中美法仑的剂量不超过0.5 mg·kg^(-1),同时根据前一次IAC后患儿反应以及瘤体的变化情况适当调节美法仑的剂量。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保眼率、局部以及全身并发症、射线曝光时间及剂量。结果 21例患儿69次IAC术共行70次眼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为98.6%,1次因眼动脉痉挛插管失败。患儿IAC次数2~4次,平均3.3次。经过IAC术后,17眼肿瘤最后呈鱼肉样改变或钙化或形成瘢痕组织,保眼率为70.8%,其余7眼(29.2%)行眼球摘出术,其中眼球摘出原因包括眼底出血3眼、广泛玻璃体种植4眼。术后,轻微局部并发症包括8例眼睑肿胀,患者自行恢复;严重并发症中眼底出血3例、眼动脉痉挛1例,其中眼底出血患儿行眼球摘出,其他患儿对症治疗得以缓解;9例出现骨髓抑制,对症处理后好转或自行恢复。单次IAC术中患儿接受射线照射时间为3.2~32.4(6.3±1.2)min,单次IAC照射剂量为9~153(51.9±9.2)mG y。单人IAC累计照射时间为6.6~53.1(19.2±0.9)min;单人IAC累计照射剂量为41~281(157.3±13.1)mG y。结论 IAC治疗年龄≤6个月血管纤细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安全有效,IAC术中的放射剂量低于引起晶状体组织反应的吸收剂量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经眼动脉灌注化疗术 保眼率
下载PDF
日达仙联合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桂芳 骆益宙 +5 位作者 瞿群 温洪生 王学之 廖辉 甘戈 徐华强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 :通过免疫调节剂日达仙联合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观察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5 8例肝癌、胃癌、肺癌患者分二组 ,A组日达仙 +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B组单纯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 目的 :通过免疫调节剂日达仙联合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观察其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 :5 8例肝癌、胃癌、肺癌患者分二组 ,A组日达仙 +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B组单纯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日达仙 +化疗药物组介入后副作用明显低于单纯化疗药物组 ,而且细胞免疫水平无明显下降 ,NK细胞及CD4 /CD8比例略有升高。结论 :日达仙联合化疗药物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介入栓塞化疗 恶性肿瘤 临床观察 胸腺肽Α1 免疫功能 介入治疗
下载PDF
皮下埋植式动脉灌注顺铂及咖啡因治疗骨盆恶性肿瘤的近期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鼎锋 吴波以 戴景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基因毒性抗癌剂顺铂及促凋亡剂咖啡因对骨盆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2 2例患者 ,应用顺铂 10 0~ 12 0 m g/m2 ,咖啡因 1~ 1.5 g/m2 /2 4h× 3,经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行动脉导向性灌注 3~ 5次 ,然后按 1981年... 目的 :探讨动脉灌注基因毒性抗癌剂顺铂及促凋亡剂咖啡因对骨盆恶性肿瘤治疗的效果。方法 :2 2例患者 ,应用顺铂 10 0~ 12 0 m g/m2 ,咖啡因 1~ 1.5 g/m2 /2 4h× 3,经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行动脉导向性灌注 3~ 5次 ,然后按 1981年 WHO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骨痛完全缓解者 13例 (6 0 % ) ,部分缓解者 6例 (2 7% ) ,轻度缓解者 3例 (13% ) ,止痛总有效率 87%。骨病变完全缓解 1例 (5 % ) ,部分缓解 15例 (6 8% ) ,无效 6例 (2 7% ) ,总有效率73%。结论 :本疗法对原、继发性骨盆恶性肿瘤止痛疗效确切 ,骨病变疗效满意 ,对传统化疗不敏感的骨盆恶性肿瘤(如软骨肉瘤、滑膜肉瘤 )亦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滑膜肉瘤 骨盆肿瘤 顺铂 咖啡因
下载PDF
DDS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74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昌 吕毅 +4 位作者 刘原兴 刘亚民 仵正 李辉 潘承恩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 评价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病人 ,术中腹腔干或分支动脉放置 DDS药盒 2 8例 ,Seldinger介入技术放置 DDS药盒 4 6例 ,域动脉灌注以 5 - Fu为主的三联药物。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组... 目的 评价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病人 ,术中腹腔干或分支动脉放置 DDS药盒 2 8例 ,Seldinger介入技术放置 DDS药盒 4 6例 ,域动脉灌注以 5 - Fu为主的三联药物。回顾性总结、分析该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资料。结果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受益反应有效率为 4 4 .6 % (33/74 ) ,明显优于同期外周静脉化疗组 15 .7% (14 /89) ,(P<0 .0 5 )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一年生存率 11.5 ;与同期外周静脉化疗组 11.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晚期胰腺癌并不能显著提高生存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S 区域动脉灌注 治疗 晚期胰腺癌
下载PDF
氮芥术中动脉内给药对口腔癌术后伤口愈合及近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悦 郭伟 +2 位作者 张陈平 竺涵光 张志勇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术中动脉内化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实验组 11例口腔癌 (9例舌癌 ,2例口底癌 )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及皮瓣修复术 ,氮芥术中舌动脉内给药 (浓度为 1mg/ml,剂量为 5mg) ,对照组 16例口腔癌 (13例舌癌 ,3例口底癌 )患者仅行手术 ,... 目的 :探讨术中动脉内化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实验组 11例口腔癌 (9例舌癌 ,2例口底癌 )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及皮瓣修复术 ,氮芥术中舌动脉内给药 (浓度为 1mg/ml,剂量为 5mg) ,对照组 16例口腔癌 (13例舌癌 ,3例口底癌 )患者仅行手术 ,并同期行皮瓣修复。术后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反应并作近期随访。结果 :实验组无明显全身及局部反应 ,11例皮瓣全部存活 ,近期随访 (3~ 12月 ) ,实验组局部复发率为 9 1% (1/ 11) ,对照组为 18 8% (3/ 16 )。结论 :术中一次性动脉内化疗不影响皮瓣存活 ,临床不良反应小 ,可望减少局部复发 ,是一种治疗口腔鳞癌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芥 口腔鳞癌 皮瓣修复 伤口愈合
下载PDF
介入化疗对宫颈癌DNA含量、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
13
作者 熊芳 蔡丽萍 易为民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DNA含量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各 2 0例的宫颈组织标本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DNA含量 (DI)和S期细胞比率 (SPF)。结果 :(1)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DNA含量和细胞周期时相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各 2 0例的宫颈组织标本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DNA含量 (DI)和S期细胞比率 (SPF)。结果 :(1)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的DI分别为 (1.31± 0 .34,1.10± 0 .15 ) ,都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 (1.0 1± 0 .0 6 )(P <0 .0 1,P <0 .0 5 )。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后的DI显著低于介入化疗前 (P <0 .0 5 )。宫颈癌II期与III、IV期间DI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DNA异倍体为 13例 ,介入化疗后为 6例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3)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的SPF(2 4 .93± 9.4 6 % )、介入化疗后的SPF(14 .0 3± 6 .5 9% )均较正常宫颈组的SPF高 (6 .99± 4 .0 7% ,P <0 .0 0 1)。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后的SPF低于介入化疗前 (P <0 .0 0 1)。III、IV期的SPF显著高于II期的SPF(P <0 .0 5 )。结论 :介入化疗能抑制宫颈癌组织DNA的复制、降低宫颈癌组织的S期细胞比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 宫颈癌 胶氧核糖核酸 S期细胞比率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胃癌术前区域动脉化疗对肿瘤细胞形态、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卞育海 陈治平 +4 位作者 施尧 陈晓宁 凌伟 庄捷 金云法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动脉化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A组 ,2 0例 )和化疗加手术组 (B组 ,2 0例 ) ,后者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 ,观察化疗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检测术后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 目的 探讨胃癌术前动脉化疗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 将进展期胃癌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A组 ,2 0例 )和化疗加手术组 (B组 ,2 0例 ) ,后者术前行区域动脉化疗 ,观察化疗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 ,检测术后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增殖指标Ki 6 7,DNA末端标记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教的变化。结果 术前区域动脉化疗 ,有利于手术操作分离 ,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化疗组出现肿瘤组织坏死、癌细胞变性、纤维组织增生等病理改变 ;肿瘤增殖指数Ki 6 7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而细胞凋亡指数则显著提高。结论 术前动脉化疗能引起癌细胞变性坏死 ,抑制肿瘤增殖 ,促进细胞凋亡 ,可望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区域动脉化疗 病理学 KI-67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芳 蔡丽萍 易为民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各2 0例的宫颈组织标本 ,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用凋亡指数 (AI)表示结果。结果 :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宫颈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正常宫颈组、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和介入化疗后各2 0例的宫颈组织标本 ,采用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 ,用凋亡指数 (AI)表示结果。结果 :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前的AI( 5 .2± 1.19% )、介入化疗后的AI值 ( 10 .1± 3 .6% )均较正常宫颈组的AI高 ( 2 .5± 0 .95 ,P <0 .0 0 1)。宫颈癌组介入化疗后的AI高于介入化疗前 (P <0 .0 0 1)。宫颈癌II期与III、IV期间DI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化疗 宫颈癌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联合用药超选择性动脉灌注治疗恶性脑瘤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永权 张新定 +1 位作者 郭祖才 任军 《甘肃科学学报》 1999年第4期67-71,共5页
探讨联合用药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适应症、疗效及副作用,选择12 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将表阿霉素30~40 m g/m 2,卡铂150~200 m g/m 2、VP16 60~80 m g/m 2 溶于生理盐水,采用超... 探讨联合用药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颅内恶性肿瘤的适应症、疗效及副作用,选择12 例颅内恶性肿瘤患者,将表阿霉素30~40 m g/m 2,卡铂150~200 m g/m 2、VP16 60~80 m g/m 2 溶于生理盐水,采用超选择颈内动脉联合灌注化疗,治疗后4~6周复查强化CT,以评价早期疗效。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以判定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本组病例近期CR3 例、PR4 例、NC4 例、PD1 例,肿瘤消失率25% ,有效率58.16% 。化疗后瘤体积明显缩小(t= 2.398,P< 0.05),化疗后平均瘤体积缩小率为53.64% 。肝酶异常升高者83.33% ,血白细胞计数下降者达67.66% ,但均在一月内恢复正常,表明所用的方法及化疗方案适用于无明显高颅压的颅内原发性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可以使瘤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但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尤其是骨髓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恶性肿瘤 恶性脑瘤 超选择性 动脉灌注化疗
下载PDF
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在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建苗 蒲永东 +2 位作者 朱志东 杨波 董立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为评价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对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将 86例不能切除的胃肠道肿瘤随机分成两组 ,A组 4 6例 ,行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免疫治疗 ,B组 4 0例 ,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结果肿瘤治疗有效率 (CR +PR)A组 82 6 %... 为评价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和免疫制剂对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疗效 ,将 86例不能切除的胃肠道肿瘤随机分成两组 ,A组 4 6例 ,行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进行免疫治疗 ,B组 4 0例 ,单纯动脉灌注化疗。结果肿瘤治疗有效率 (CR +PR)A组 82 6 % ,B组5 2 5 % ;0 5、1和 2年生存率 ,A组分别为 10 0 %、82 6 %和 5 6 5 % ,B组分别为 10 0 %、6 5 %和 4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灌注化疗 免疫治疗 晚期胃肠道肿瘤
下载PDF
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附1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小鹏 陆曙炎 +2 位作者 邹建刚 周忠兴 张焕兴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 评估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在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 11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结果 术后 11例随访 1~ 3年。 1年时死亡 1例 ,1例多发膀胱肿瘤患者于术后 3个月复发 ,第 3次... 目的 评估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在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 11例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行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手术。结果 术后 11例随访 1~ 3年。 1年时死亡 1例 ,1例多发膀胱肿瘤患者于术后 3个月复发 ,第 3次做灌注化疗 ;余 9例 2年内死亡 4例 ,5例生存 3年以上。 1年存活率 91%。结论 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 ,安全可靠 ,不良反应小 ,可延缓病情发展 ,为手术切除肿瘤提供宝贵的时机 ,两者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肿瘤 治疗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吡柔比星(THP)经动脉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于平 戴定可 +1 位作者 翟仁友 麻增林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材料与方法  43例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 (肝癌 30例 ,肺癌 13例 ) ,应用以 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化疗前后查心电图 ,肝肾功能 ,血常规 ,影...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恶性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材料与方法  43例明确诊断的恶性肿瘤 (肝癌 30例 ,肺癌 13例 ) ,应用以 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 ,化疗前后查心电图 ,肝肾功能 ,血常规 ,影象学检查。结果 肿瘤治疗总有效率为 5 1.16 %。毒副反应为 ~ 度 ,8例于化疗后第一周出现一过性心电图改变 ,占 18.6 0 % ,7例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 ,占 16 .2 8% ,13例出现胃肠道反应 ,占 30 .2 3% ,7例肝功能损害 ,占 16 .2 8%。结论  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经动脉插管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动脉化疗 吡柔比星 毒副反应
下载PDF
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46
20
作者 陈亦乐 贺国强 王尔东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1-234,共4页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收治的186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宫颈癌随机分为2组,化疗加放疗组:105例,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髂内动脉插管或腹壁下动脉插管2... 目的 评价髂内动脉灌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收治的186例巨块型(肿瘤直径≥4 cm)宫颈癌随机分为2组,化疗加放疗组:105例,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采用Seldinger技术髂内动脉插管或腹壁下动脉插管2种方法注药,化疗以顺铂为主的联合方案,同时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为12~24 Gy,分2~4次;放疗组:81例,术前予腔内后装治疗,A点剂量同前.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2周行子宫颈癌根治术.结果 化疗加放疗组肿瘤消退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放疗组的79.0%(P<0.01).其中,临床Ⅰb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放疗组的78.3%(P<0.01);Ⅱa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93.2%、放疗组为7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b期患者中,化疗加放疗组总有效率为96.1%、放疗组为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宫颈肿瘤残留、宫旁浸润、盆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化疗加放疗组(分别为51.4%、8.6%、7.6%)均明显低于放疗组(分别为79.0%、23.5%、21.0%, P<0.01);而2年内复发率放疗组为23.5%,明显高于化疗加放疗组的6.7%(P<0.01).2年生存率化疗加放疗组为94.5%、放疗组为8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可有效缩小肿瘤,减少淋巴结转移和亚临床播散,减少术后复发,但对生存率的价值有待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癌治疗 Seldinger技术 价值 经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腔内后装治疗 2002年1月 腹壁下动脉插管 子宫颈癌根治术 盆腔淋巴结转移 总有效率 髂内动脉插管 ^192IR 术后病理检查 97年3月 统计学 肿瘤直径 联合方案 高剂量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