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元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秀亮 高永翔 +5 位作者 周淑芳 钟柏松 唐彦 李陈 高子平 赵琼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10-10,13,共2页
目的 探讨以四君子汤加味研制而成的益元止泻颗粒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益元止泻颗粒对大黄煎剂所致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益元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能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 目的 探讨以四君子汤加味研制而成的益元止泻颗粒治疗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益元止泻颗粒对大黄煎剂所致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 益元止泻颗粒对实验性脾虚泄泻小鼠的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能增加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结论 益元止泻颗粒能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元止泻颗粒 四君子汤 脾虚泄泻 肠道菌群 儿科 小鼠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吴慧丹 黄峥 +3 位作者 阳丽君 江美花 李扬帆 梅桂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目的 使用高通量测序模式和方法 ,对比分析营养不良儿童和正常儿童中肠道菌群物种存在的多样性和实际组成特点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20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A组,选择20例身体正常的儿童作为B组,采集分析粪便样本,提取细菌中的核糖体DNA(RD... 目的 使用高通量测序模式和方法 ,对比分析营养不良儿童和正常儿童中肠道菌群物种存在的多样性和实际组成特点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20例营养不良患儿作为A组,选择20例身体正常的儿童作为B组,采集分析粪便样本,提取细菌中的核糖体DNA(RDNA),通过两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模式和方法 ,增加V4~V5区域实现高通量的测序设计,并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研究;构建相应的稀释曲线,使用MOTHUR软件实现APLHA的多样化的计算分析,通过R语言实现热图(HEAT MAP)分析研究,实现典型关联分析(CCA),之后分别在样本的门和属两个列表中实现数据的整合和归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物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物多样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样本中共发现微生物154种。A组肠道菌群的操作性分类单元(OTU)为320, B组大肠产甲烷菌群的OTU为348,以及其共同OTU为290,两组肠细菌群门的细菌中共检出14个。为更好地展现检测结果 ,本研究依托柱状图优势,将各个样品进行分类学层面的比较和研究。A组硬壁菌门及未分级菌(乳酸菌)的OTU少于B组,拟杆菌(多形状杆菌、罗斯菌)的OTU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组含有的菌群外, B组还独有厌氧弧菌属、厌氧螺菌属等19种,远超A组体内的菌群种类和丰度。两组体内多形杆状菌、隐秘杆菌属等5种菌群丰度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菌群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不良儿童肠道菌群中硬壁菌的数量较少,其中多形杆状菌和罗斯菌的浓度较高,为保持菌群的稳定性与均衡,必须利用不同菌属的实际特性做好菌落的调节,确保儿童有良好的消化吸收与身体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营养不良 儿童肠道 菌群多样性
下载PDF
肠制大黄对便秘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3
作者 黄林槿 饶啸天 +1 位作者 郑培森 陈超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96-199,共4页
目的:观察猪大肠炮制大黄(简称肠制大黄)对便秘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初步探究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小鼠连续4天给予洛哌丁胺混悬液8 mg/(kg·d)灌胃建立便秘小鼠模型。将3... 目的:观察猪大肠炮制大黄(简称肠制大黄)对便秘模型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初步探究降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10只和造模组40只,造模组小鼠连续4天给予洛哌丁胺混悬液8 mg/(kg·d)灌胃建立便秘小鼠模型。将32只成功造模的小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肠制大黄组、乳果糖组、生大黄组各8只,在正常组中随机选取8只小鼠作为对照组。第5天开始,模型组、肠制大黄组、生大黄组、乳果糖组仍予洛哌丁胺混悬液8 mg/(kg·d)灌胃4天,每天灌胃2 h后肠制大黄组及生大黄组再分别给予肠制大黄混悬液及生大黄混悬液按0.6 g/(kg·d)灌胃,乳果糖组予乳果糖混悬液6 g/(k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予蒸馏水按0.2 mL/10 g灌胃,各组均连续干预4 d。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最后一次灌胃后检测体质量;造模成功后及药物干预4 d后测得2次空腹血糖(FB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肠大黄组、乳果糖组、生大黄组小鼠体质量减轻(P<0.05);与肠大黄组比较,生大黄组小鼠体质量降低(P<0.05)。干预后,肠大黄组和生大黄组小鼠FBG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肠大黄组和生大黄组小鼠FBG低于模型组(P<0.05)。肠大黄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生大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大肠炮制大黄能够降低便秘模型小鼠的血糖,减轻生大黄峻下的作用,达到降糖兼改善便秘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便秘 大黄 猪大肠 中药炮制 肠道菌群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胃肠调理在针灸治疗脑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7
4
作者 黄凯裕 梁爽 +2 位作者 傅淑平 于美玲 卢圣锋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099-1104,共6页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 胃肠道与脑关系密切,脑肠轴理论的提出把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胃肠道影响脑功能的免疫、神经、内分泌、肠道菌群通路进行梳理,结合胃肠道疾病与脑病发生密切相关的机理、针灸调节胃肠道的效应及针刺调理胃肠道治疗脑病的理论基础,全面剖析和探讨针灸通过胃肠调理治疗脑病的可行性。提出针灸治疗脑病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胃肠道的调节,加强胃经、大肠经及腹部腧穴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病 脑肠轴 胃肠调理 肠道菌群 腹部腧穴 腹针
原文传递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等对实验性大肠癌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丽秋 张德慧 +2 位作者 马淑霞 王春敏 崔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在体内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和抑瘤机制。方法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免疫组化法及肠道菌群培养技术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PCNA表达及阳性细胞密度、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表达以及...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等中药在体内对大肠癌的抑制作用和抑瘤机制。方法以大肠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肿瘤的生长速度,免疫组化法及肠道菌群培养技术观察大肠癌裸鼠移植瘤PCNA表达及阳性细胞密度、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表达以及肠道菌群的培养。结果白花蛇舌草和仙鹤草用药组肿瘤生长率小于对照组,达50.86%,微生态调节剂组低于用药组;在肠道菌群及免疫调节能力上用药组优于对照组,微生态调节剂组优于用药组。结论白花蛇舌草和仙鹤草在体内能显著抑制大肠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大肠癌 肠道正常菌群
下载PDF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探讨肺肠共治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沥涟 席晓荣 +1 位作者 肖瑾 陈敏(指导)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7期3317-3320,共4页
现代医学认为肺脏与肠道分属2个不同的生理系统,临床治疗上也多以孤立的角度看待,而单独论治其一往往疗效欠佳。中医藏象学则认为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由此延伸出的“脏腑合治”思想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 现代医学认为肺脏与肠道分属2个不同的生理系统,临床治疗上也多以孤立的角度看待,而单独论治其一往往疗效欠佳。中医藏象学则认为五脏六腑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由此延伸出的“脏腑合治”思想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探讨肺肠在生理及病理上的密切联系,并根据肺肠在三焦体系中的位置关系和对气津运行的联动作用,结合现代医学微观研究下肺肠菌群的相关性,从中医整体思维的角度对“肺肠共治法”的理论内涵进行阐述,其义理精髓,内涵丰富,可广泛应用于许多肺肠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思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相表里 三焦 肺肠菌群 肺肠共治
下载PDF
中药复合小肽对于肉鸡小肠形态、盲肠肠道菌群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崔宇擎 卢春雨 +5 位作者 刘依山 靳国忠 郭艺伟 史万玉 包永占 张晓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7-1134,共8页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分别添加0(MC),250(MD),500(MZ),750g/t(MG)中药复合小肽(compound small peptide of chinese medicine,CSPCM)对爱拔益佳肉鸡小肠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并与现有饲料添加剂酶制剂(MM)和微生态制剂(MS)的效果进行对...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中分别添加0(MC),250(MD),500(MZ),750g/t(MG)中药复合小肽(compound small peptide of chinese medicine,CSPCM)对爱拔益佳肉鸡小肠形态和盲肠菌群的影响,并与现有饲料添加剂酶制剂(MM)和微生态制剂(MS)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饲粮中添加500,750g/t中药复合小肽能够增加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P<0.05)。在饲粮中添加750g/t中药复合小肽能提高可操作分类单元数(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P<0.05)。MD组的盲肠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含量显著低于MC组(P<0.05);MD、MZ、MG、MS和MM组的盲肠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含量高于MC组(P>0.05)。在MG组中具有丰度差异的微生物类群是β-变形菌门(Betaproteobacteria)、黄杆菌纲(Flavobacteriia)、伯克霍尔德菌目(Burkholderiales)、黄杆菌目(Flavobacteriales)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在MM组中具有丰度差异的微生物类群是艰难杆菌科(Mogibacteriaceae)。21日龄各组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42日龄MD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MC和MS组(P<0.05),MZ和MG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MC、MM和MS组(P<0.05)。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添加中、高剂量的CSPCM可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长度、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比值和盲肠内有益菌含量。低剂量的CSPCM可增加盲肠内拟杆菌门菌群丰度。在饲料中添加CSPCM能够改善盲肠菌群。在饲料中添加750g/t CSPCM对促进肉鸡小肠发育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性能的效果是最好的,并且效果优于微生态制剂和酶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合小肽 肉鸡 小肠形态 盲肠菌群
原文传递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碱式水杨酸铋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梁红彦 张慧娟 王彩虹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676-679,共4页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碱式水杨酸铋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碱式水杨酸铋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50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口服碱式水杨酸铋干混悬剂,1包/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3粒/次,2次/d。两组连续用药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次数增多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杆菌属、肠球菌属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酵母样真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肠道菌群数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碱式水杨酸铋治疗小儿反复腹泻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腹泻症状,改善肠道菌群数量,减弱肠道内炎症反应,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 碱式水杨酸铋干混悬剂 小儿反复腹泻 症状缓解时间 肠道菌群数量
原文传递
刺糖低聚糖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建忠 李杰 +3 位作者 杨婧 陈盈盈 陈章浩 常军民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 探究刺糖低聚糖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方法 取1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600 mg·kg^(-1)麻仁软胶囊)、西药组(2.28 mg·kg^(-1)枸橼酸莫沙必利)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650,1 000和2 000... 目的 探究刺糖低聚糖润肠通便及调节肠道菌群的功效。方法 取140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600 mg·kg^(-1)麻仁软胶囊)、西药组(2.28 mg·kg^(-1)枸橼酸莫沙必利)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650,1 000和2 000 mg·kg^(-1)刺糖低聚糖)。中药组、西药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后,与模型组一同给予5 mg·kg^(-1)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空白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完成造模30 min后,各组小鼠均灌胃给予相应墨汁混悬液。比较各组小肠推进率和排便总重量。另取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按小鼠体质量,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给予650,1 000和2 000 mg·kg^(-1)刺糖低聚糖,空白组灌胃给予等体积0.9%NaCl,每天1次,连续14 d。以革兰氏染色镜检鉴定计数菌落,对比灌胃前后小鼠粪便菌群计数。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西药组、中药组、模型组、空白组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为(44.55±13.13)%,(57.11±11.60)%,(38.90±6.36)%,(37.31±12.99)%,(38.01±16.30)%和(67.89±9.02)%,粪便总重量分别为(0.12±0.07),(0.28±0.12),(0.31±0.13),(0.22±0.08),(0.20±0.05)和(0.36±0.20)g。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高剂量实验组与空白组的双歧杆菌计数分别为(7.58±0.22)和(7.17±0.30)lg(CFU·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刺糖低聚糖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效,可增加肠道益生菌数量,调节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低聚糖 润肠通便 小肠推进率 肠道菌群 双歧杆菌
原文传递
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调控肠道菌群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禹 张弓 +3 位作者 杨沈秋 黄秋思 李佳泽 邵忠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2年第6期947-951,共5页
目的: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对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软... 目的:基于“肝肠同治”理论探讨软肝散加味方对猪血清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软肝散加味方高、中、低剂量组予软肝散加味方(20.7、41.4、82.8 g/kg)灌胃,每日1次,连续8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鲎试剂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大鼠16S rRNA V3-V4区的肠道菌群进行测序。结果:各给药组肝脏病理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软肝散加味方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大鼠肠道内毒素含量显著降低;对造模大鼠OTUs数量、α与β多样性、菌群生物丰富度、多样性以及差异菌门、菌属的分布结构的改变均产生调整作用。结论:软肝散加味方可能通过减少内毒素生成、调节肝纤维化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肠同治 肝纤维化 软肝散加味方 肠道菌群 病理学 大鼠
下载PDF
黑果腺肋花楸汁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晓姝 陈雪梅 +1 位作者 胡博 张白曦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133,共9页
为研究黑果腺肋花楸汁改善小鼠便秘,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将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对照组、黑果腺肋花楸汁低、中、高剂量组,用样品干预14 d后通过盐酸洛哌丁胺造便秘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排便功能、肠道运动、胃肠调节肽指标... 为研究黑果腺肋花楸汁改善小鼠便秘,维护肠道健康的作用,将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便秘模型对照组、黑果腺肋花楸汁低、中、高剂量组,用样品干预14 d后通过盐酸洛哌丁胺造便秘模型,测定各组小鼠的排便功能、肠道运动、胃肠调节肽指标和16S rRNA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显示:便秘模型成立,黑果腺肋花楸汁可以缩短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增加5 h内排便粒数和质量,提高小肠墨汁推进率,促进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P物质(SP)含量,降低生长抑素(SS)、内皮素(ET-1)和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且具有一定的剂量相关性。此外,黑果腺肋花楸汁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肠道菌群的分布,丰富物种的丰度,显著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比值(F/B),降低便秘小鼠变形菌门、葡萄球菌属的丰度。研究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汁对盐酸罗哌丁胺诱导的便秘小鼠有通便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肠道激素的分泌和肠道菌群结构来改善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汁 润肠通便 胃肠激素 肠道菌群
下载PDF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内涵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秀楠 王帅 迟莉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借自然界“川”“海”之象进一步阐释“六经”之经与腑的双重含义,以及“肠胃为海”在气血化生、津液输布、糟粕传化、扶正培本方面的内涵。指出“六经”与“肠胃”在生理上彼此依存、病理上相...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借自然界“川”“海”之象进一步阐释“六经”之经与腑的双重含义,以及“肠胃为海”在气血化生、津液输布、糟粕传化、扶正培本方面的内涵。指出“六经”与“肠胃”在生理上彼此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现代肠道研究中,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体现了肠胃为“气血生化之海”“津液输布之海”“糟粕传化之海”。肠道菌群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并参与调节机体免疫,体现了肠胃为“扶正培本之海”。肠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控,如同六经与肠胃之间的海川循环,彼此依存、生生不息。通过探析“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在肠道各功能网络中的内涵,揭示象思维在中西医整合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挖掘经典及科研创新开辟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取象比类 消化吸收 肠道菌群 肠黏膜免疫 肠神经系统 脑-肠轴 《黄帝内经》
下载PDF
党参及茯苓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2
13
作者 宋克玉 江振友 +2 位作者 严群超 陈琛 施珊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研究党参和茯苓(均为补益中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分为7组:空白组、党参与茯苓的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的受试药物灌胃浓度分别为人体推荐量的5,10,30倍,空白对照组用无菌水代替受试物。连续给药14天后,取... 目的研究党参和茯苓(均为补益中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随分为7组:空白组、党参与茯苓的低、中、高剂量组,各组的受试药物灌胃浓度分别为人体推荐量的5,10,30倍,空白对照组用无菌水代替受试物。连续给药14天后,取肠道内容物,溶解涂布筛选平板,培养计数。以小鼠粪便中的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为检测指标,观察给药后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高剂量的党参能显著提高肠道乳杆菌水平并降低大肠杆菌水平;而高剂量的茯苓能显著提高肠道双歧杆菌的水平。结论党参和茯苓对肠道菌群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茯苓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9
14
作者 鄢伟伦 王帅帅 任霞 《山东中医杂志》 2011年第6期417-419,共3页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白术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连续给予白术配方颗粒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白术低剂量组对小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 目的:观察白术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设白术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和蒸馏水对照组,连续给予白术配方颗粒14 d,检测实验前后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白术低剂量组对小鼠肠道菌群无显著影响,高剂量组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增多,肠杆菌减少,肠球菌无变化。结论:白术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增殖、改善肠道内菌群状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小鼠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的中医健脾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15
15
作者 马祥雪 王凤云 +1 位作者 符竣杰 唐旭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10-215,共6页
肠道菌群稳态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和中医脾失健运互为因果。本文从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的联... 肠道菌群稳态在维持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调节机体免疫以及拮抗病原微生物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肠道菌群与中医理论中"脾"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失调和中医脾失健运互为因果。本文从脾虚证与肠道菌群失调的联系、中医健脾方剂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现状2个方面进行综述,阐明从脾论治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的平衡稳态,以期为进一步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中医健脾方剂作用机制提供借鉴。关于中药方剂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应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充分体现疾病或是证候的临床特点,在建立成熟的证候模型或病证结合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宏基因组学、高通量测序等微生态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中药制剂对肠道微生态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明确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某一疾病优势肠道细菌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中药调节肠道微生态的有效物质基础、揭示其作用本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脾虚证 四君子汤 参苓白术散 机制 健脾方剂
原文传递
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07
16
作者 黄文武 彭颖 +2 位作者 王梦月 彭崇胜 李晓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15,共8页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整肠生颗粒组、四君子汤组及各单味药组,连续10 d灌胃给予番泻叶水煎液塑造脾虚模型(空白组给予蒸...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整肠生颗粒组、四君子汤组及各单味药组,连续10 d灌胃给予番泻叶水煎液塑造脾虚模型(空白组给予蒸馏水),再连续7 d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收集造模前(第0天),造模结束(第11天)和治疗结束(第18天)的粪便样品,经硫酸酸化、乙醚萃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利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结束时,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显著下降(P <0. 05,P <0. 01),表明脾虚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极显著升高(P <0. 01),四君子汤组、人参组和茯苓组部分指标极显著升高、部分指标显著升高(P <0. 05,P <0. 01);而炙甘草组仅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P <0. 05),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相似性系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恢复调节时,白术可能发挥主要作用,人参、茯苓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君子汤 脾虚证 肠道菌群 短链脂肪酸 多样性指数 相似性指数 聚合酶链式反应
原文传递
肠道菌群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17
作者 郭贵海 王崇文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肠道菌群失调可致人体许多疾病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生态调节剂指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它包括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部分。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广泛 ,对急性腹泻 ,如病毒性肠炎... 肠道菌群失调可致人体许多疾病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生态调节剂指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它包括 :益生菌、益生元、合生素三部分。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广泛 ,对急性腹泻 ,如病毒性肠炎、旅游者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有肯定疗效 ;对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有很好疗效 ;对炎症性肠病 ,囊袋炎治疗评价尚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微生态制剂发展方向有筛选新的益生菌菌种 ,开发复合制剂 ,构建基因工程菌菌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微生态调节剂 丽珠肠乐 整肠生 培菲康 药物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对肠道菌群调节的思考 被引量:100
18
作者 覃佩兰 成泽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712-2714,共3页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脑肠肽与胃肠动力,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 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大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随着肠道菌群与脑肠轴之间的研究日益增多,发现脑肠肽与胃肠动力,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针灸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部分,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也能调节脑肠肽和胃肠运动。本文拟从脑肠肽、胃肠运动等方面探讨脑-肠互动与针刺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脑肠轴 脑肠肽 胃肠运动
原文传递
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7
19
作者 胡新旭 周映华 +6 位作者 刘惠知 王升平 高书锋 周小玲 舒燕 缪东 郭照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89-299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9.5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0%、...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抗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选择平均体重9.5 kg断奶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抗生素),试验组分别饲喂用10%、20%、30%无抗发酵饲料替代部分基础饲粮(不含抗生素)配制的试验饲粮。试验期3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无抗发酵饲料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6.37%(P>0.05),料重比降低了5.54%(P>0.05),腹泻率降低了63.63%(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前期和中期粪便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前期和中期粪便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葡萄糖、总蛋白、免疫球蛋白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0%无抗发酵饲料组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无抗发酵饲料能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微生物平衡,增强免疫能力和消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抗发酵饲料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免疫性能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LPS、TNF-α、IL-6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85
20
作者 章常华 马广强 +5 位作者 邓永兵 王晓云 陈颖翀 涂秀英 于梅 盛军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11-1616,共6页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D)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将高脂饲料喂养的KK-Ay小鼠分为5...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GGQLD)对KK-Ay糖尿病小鼠血浆中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量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普通饲料喂养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ig等量蒸馏水。将高脂饲料喂养的KK-Ay小鼠分为5组,吡格列酮组和模型组分别ig给予盐酸吡格列酮5 mg/kg和等量蒸馏水,GGQLD高、中、低剂量组ig分别给予GGQLD生药40、13.3、4.44 g/kg。各组均连续给药4周后,以鲎试剂显色基质法测定血浆中LPS的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浆中TNF-α及IL-6的水平,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结果与模型组相比,GGQLD高、中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浆内LPS的量(P<0.05),分别降低了15.61%、14.48%;GGQLD高、中、低剂量组IL-6的量与模型组比较分别下降了56.86%、37.12%、30.21%,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GGQLD高、中、低剂量组TNF-α的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分别下降了28.32%、30.70%、23.42%。GGQLD高剂量组DGGE图谱条带数目明显增多,且经克隆、测序和Blast比对分析,约翰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为GGQLD高剂量组特有,说明GGQLD可明显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结论 GGQLD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作用可能与其改善LPS、TNF-α、IL-6等炎症因子,及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芩连汤 KK-Ay糖尿病小鼠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