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54篇文章
< 1 2 2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结肠灌洗在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时肠道细菌学的研究 被引量:122
1
作者 孙淑明 吴利标 +1 位作者 陈淑贞 吴丽娥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并与12例左半结肠癌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细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治疗急性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18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术中结肠灌洗并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并与12例左半结肠癌无梗阻患者的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细菌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肠梗阻患者近端肠内容物和肠黏膜的细菌数明显高于无梗阻组,肠内容物细菌数分别为(107.63±59.58)×106cfu/L和(13.86±3.19)×106cfu/L,两组相比,P=0.021;肠黏膜细菌数分别为(7770.06±2433.95)cfu/cm2和(334.83±288.39)cfu/cm2,两组相比,P=0.014。经术中结肠灌洗后,近端肠内容物细菌数梗阻组比无梗阻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72±0.21)×106cfu/L与(13.86±3.19)×106cfu/L,两组相比,P=0.004;近端肠黏膜细菌数梗阻组也比无梗阻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3.22±8.85)cfu/cm2与(334.83±28.84)cfu/cm2,两组相比,P=0.013。术前应用抗生素与否对肠道细菌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左半结肠癌并完全性肠梗阻经术中结肠灌洗,能使肠道内细菌数明显降低而达到或低于无梗阻患者肠道内的细菌数,因而一期切除吻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结肠灌洗 左半结肠癌 肠道细菌学 一期切除吻合术 外科治疗 完全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成年人急性肠梗阻150例病因分析 被引量:122
2
作者 孙以开 马向涛 +1 位作者 顾晋 杜如昱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分析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0年 1月至 1998年 3月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 15 0例 ,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 6 5岁为老年组 78例 (男 43例 ,女 35例 ,男∶女 1 2 3∶1) ,中位年龄 72 2岁... 目的 分析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自1990年 1月至 1998年 3月手术治疗的急性肠梗阻患者 15 0例 ,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 6 5岁为老年组 78例 (男 43例 ,女 35例 ,男∶女 1 2 3∶1) ,中位年龄 72 2岁 (6 5~ 91岁 ) ;年龄小于 6 5岁为中青年组 72例(男 48例 ,女 2 4例 ,男∶女 2∶1) ,中位年龄 45岁 (19~ 6 4岁 )。结果 老年组中肿瘤患者占 5 9 0 %(46 / 78) ,中青年组占 6 2 5 % (45 / 72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老年组腹外疝占 2 3 1% (18/ 78) ,中青年组占 4 2 % (3/ 72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 ;老年组肠粘连占 7 7% (6 / 78) ,中青年组占2 2 2 % (16 / 72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手术病死率老年组为 15 4% (12 / 78) ,中青年组为 8 3%(6 / 72 )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并发症老年组为 5 3 8% (42 / 78) ,中青年组为 2 6 4% (19/ 72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结论  (1)无论老年组还是中青年组肠梗阻的主要病因均为肿瘤 ;(2 )老年组腹外疝占第 2位 ,中青年组的次要病因为肠粘连 ;(3)年龄并不是手术的禁忌证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成年人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CT在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06
3
作者 明兵 李振勋 +4 位作者 高源统 汪永桢 王晓阳 蒲青凡 余瑞立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96-900,共5页
目的 探讨CT对临床或 (和 )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或 (和 )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 52例患者的平扫及增强CT检查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5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48例 (92 % )手术结果与CT... 目的 探讨CT对临床或 (和 )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或 (和 )X线平片疑为肠梗阻疾病的 52例患者的平扫及增强CT检查表现 ,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结果  52例手术治疗患者中 ,48例 (92 % )手术结果与CT表现相符 ,包括肠肿瘤 1 2例 ,肠粘连1 0例 ,肠套叠 9例 (含 5例肿瘤 ) ,肠扭转及腹外疝各 5例 ,胆石 3例 ,回盲部感染 3例 ,Crohn病 1例。肠肿瘤和肠粘连各误诊 2例 ;5例肠壁缺血 (提示肠绞窄 ) 4例CT诊断明确 ,主要表现为肠壁增厚及肠壁强化减弱。结论 CT能区分机械性肠梗阻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管扩张 ,快速显示梗阻的部位和病因 ,提示肠绞窄 ,有助于临床及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CT 评价研究 诊断
原文传递
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及其血管改变的CT研究 被引量:102
4
作者 李文华 曹庆选 +4 位作者 杨世锋 陆升林 张强 吴天 李建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对经CT检查、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的30例绞窄性肠梗阻(SO)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SO,均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均显示有不同形式的MRV改变。26例经手术、4例经临床证实,包括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扭转8例... 目的对经CT检查、有肠系膜及其血管(MRV)改变的30例绞窄性肠梗阻(SO)进行分析,探讨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SO,均行CT平扫,其中20例行增强扫描,均显示有不同形式的MRV改变。26例经手术、4例经临床证实,包括粘连性肠梗阻9例,肠扭转8例,肠套叠6例,肠系膜血管闭塞性肠梗阻4例,内疝3例。结果所有病例经CT检查可发现11种CT征象,并可分作:(1)直接征象:包括肠系膜血管闭塞2例,肠系膜水肿及其血管增粗并形态异常19例;(2)间接征象:包括肠壁水肿增厚24例,CT强化肠壁异常6例,肠腔大量积液13例,肠袢特殊形态10例,肠壁、肠系膜出血各1例;(3)并发症征象:包括肠壁间积气3例,肠系膜门脉积气1例,肠系膜积气1例,腹水和气腹共11例。结论急腹症CT检查如能显示MRV改变,结合其他CT征象和临床,可以对SO术前作出诊断。同时也能观察到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 肠系膜血管闭塞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深入认识术后炎性肠梗阻 被引量:93
5
作者 任建安 李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6,共2页
1998年,黎介寿院士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表了《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临床医生广泛关注和重视,对避免此类肠梗阻的误诊误治起到了巨大作用。10年后,田利国主任又特邀黎介寿院士再次撰文论述... 1998年,黎介寿院士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发表了《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临床医生广泛关注和重视,对避免此类肠梗阻的误诊误治起到了巨大作用。10年后,田利国主任又特邀黎介寿院士再次撰文论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发现。作为跟随他工作、学习的学生,又有幸提前拜读此文,掩卷长思,体会良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早期 肠梗阻 炎症性
原文传递
营养支持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90
6
作者 龚剑峰 朱维铭 +1 位作者 李宁 黎介寿 《腹部外科》 2004年第4期209-211,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 987年 1 2月~ 2 0 0 3年 1 2月间 1 1 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营养支持及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价值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 1 987年 1 2月~ 2 0 0 3年 1 2月间 1 1 7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及疗效。结果  1 1 7例中有 1 1 6例治愈 ,平均治疗时间 2 8.71± 1 2 .1 6d。全组病人无一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营养状况恶化。 1 0例早期肠内营养的病人中有 9例耐受良好。结论 非手术治疗方案是治疗炎性肠梗阻安全、有效的方法 ;营养支持、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控制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术后 炎性肠梗阻 治疗
下载PDF
原发性腹茧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86
7
作者 杨建芬 李宁 黎介寿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茧症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7月—2004年2月收治的9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8例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的症状。5例有腹部包块。9例患者中8例术前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均发现不全性肠梗阻。4例CT... 目的探讨腹茧症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分析2000年7月—2004年2月收治的9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中8例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的症状。5例有腹部包块。9例患者中8例术前进行了腹部X线平片、CT检查,均发现不全性肠梗阻。4例CT发现腹膜及肠管管壁增厚强化,肠壁间粘连紧密;4例CT发现腹腔内小肠径路紊乱,聚集成团,似可见增厚的包膜包裹。3例进行了消化道钡餐检查,其中1例无异常,1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小肠集中于中腹部。剖腹术中均发现全部或部分小肠被一层灰白色致密坚韧的纤维膜包裹。行粘连松解、肠排列术等,术后9例全部治愈。结论患者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肠梗阻症状,而又无其他原因解释或合并腹部包块者,应考虑腹茧症的可能。术前放射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很有价值。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诊断与治疗 原发性 不全性肠梗阻 2004年2月 腹部X线平片 腹部包块 2000年 慢性肠梗阻 肠梗阻症状 诊治方法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方法分析 CT检查 钡餐检查 粘连松解 肠排列术 治疗方法 患者 小肠 腹腔内 消化道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6
8
作者 吴志明 娄建平 +2 位作者 孟兴成 代明盛 沈华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41-42,51,共3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肠粘连松解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9年 12月~ 2 0 0 2年 12月我院2 5例粘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腹腔镜组 )的临床资料 ,与同期开腹肠粘连松解术 2 3例 (开腹组 )对比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腹腔镜组 2 3例手术成功 ,2例中转开腹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5 8 3± 8 1)min和 (84 0± 7 5 )min(t =11 383,P =0 0 0 0 )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 4± 5 1)ml和 (192 6± 2 6 4 )ml(t =2 9 995 ,P =0 0 0 0 )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 (4 1± 1 4 )d和 (9 7± 2 0 )d(t =11 4 13,P =0 0 0 0 ) ;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 (19 6± 2 2 )h和 (49 0± 8 8)h(t=16 2 0 7,P =0 0 0 0 ) ;术后并发症分别为 1例和 9例 (χ2 =6 96 0 ,P =0 0 0 8)。结论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肠梗阻 肠粘连
下载PDF
一期切除术在急性大肠梗阻中的应用 被引量:86
9
作者 王代科 黄显凯 陈林 《普外临床》 CSCD 1997年第3期167-170,共4页
作者报告了手术治疗急性大肠梗阻283例,其中结直肠癌引起的梗阻255例,良性病变引起的梗阻28例。行一期切除术201例,其中行一期切除近端结肠造口二期肠造口闭合术44例,一期切除吻合术157例。行分期手术52例。术后... 作者报告了手术治疗急性大肠梗阻283例,其中结直肠癌引起的梗阻255例,良性病变引起的梗阻28例。行一期切除术201例,其中行一期切除近端结肠造口二期肠造口闭合术44例,一期切除吻合术157例。行分期手术52例。术后生存率一期切除术优于分期手术。作者认为:(1)左侧结直肠癌梗阻情况允许时应尽量争取一期切除术,条件许可时行一期吻合术,如不能吻合则行近端结肠造口二期肠造口闭合术,一期切除吻合加保护性横结肠造口术不宜采用;(2)术中结肠灌洗对左侧结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具有重要意义;(3)结肠次全切除术适合于横结肠左侧至降结肠部位的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结肠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83
10
作者 顾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03-706,共4页
关键词 肠梗阻 肿瘤
原文传递
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83
11
作者 潘春球 武钢 +5 位作者 周望梅 余壁湘 曾灿辉 王达 罗超 胡罢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DSCT)3种影像检查技术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8月因腹痛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最后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且术前均行腹部B超、X线平片及DSCT 3种... 目的比较研究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DSCT)3种影像检查技术在结肠肿瘤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8月因腹痛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最后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且术前均行腹部B超、X线平片及DSCT 3种检查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SCT对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P〈0.01)与X线平片(P〈0.001),对梗阻部位的判断正确率也优于超声(P〈0.01)和X线平片(P〈0.001)。DSCT在完成常规肠梗阻检查的基础上还能进行双能成像,取得患者的血管信息。结论与超声和X线平片相比,DSCT因其可通过三维重建获得更全面的信息对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更为有效,尽管价格相对昂贵,但是不失为临床医生值得考虑的检查手段。综合运用上述三种检查手段,既能快速、准确解决肠梗阻的诊断问题,又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肠道梗阻 三维重建 超声检查 腹部X线
下载PDF
术后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附137例报告) 被引量:79
12
作者 杨建芬 李宁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30-731,共2页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 目的探讨术后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01年1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137例术后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术后3 ~ 8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而治愈.结论腹腔术后可出现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采用保守治疗,肠绞窄或有肠绞窄趋势应及时手术,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应积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营养支持
原文传递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2
13
作者 彭宝岗 梁力建 +6 位作者 胡文杰 王捷 黄敏菁 郑凯 张卓军 李威 温思奇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74-476,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将各种不同类型的肠梗阻1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应用抗生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mg加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维持24h。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水电解质指标的改变和中转手术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分别为90.1%、76.5%(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率分别为88.8%、76.0%(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77±225)ml/d、(564±278)ml/d(P<0.01);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7%、19.8%(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各种类型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治疗 肠梗阻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病因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71
14
作者 楼文晖 秦新裕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分析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5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 165例中,老年组9... 目的 分析城市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自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5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 165例中,老年组98例,成年组67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68例,肠粘连45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13例,乙状结肠扭转10例,斜疝7例,原因不明9例以及其他原因13例肿瘤患者在老年组中占44.9%(44/98),成年组中占55.2%(37/67),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粘连老年组中占30.6%(30/98),成年组中占22.4%(15/67),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状结肠扭转老年组中占3.1%,成年组中占10.4%,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中,老年组有79.5%接受了手术,成年组有94.6%接受了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结直肠肿瘤的切除率分别为51.4%和54.5%,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组死亡9例,老年组病死率7.1%(7/98),成年组为2.9%(2/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肿瘤是城市居民肠梗阻的主要病因;(2)急性肠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梗阻 病因 治疗 老年人 成年人
原文传递
左半结 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 被引量:73
15
作者 朴大勋 朱安龙 +1 位作者 姜洪池 陈华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0-641,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行一期肠切除吻合27例,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5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 目的探讨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例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行一期肠切除吻合27例,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5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行一期手术。术后切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术中结肠灌洗
原文传递
腹茧症203例综合分析 被引量:69
16
作者 屠金夫 黄秀芳 +2 位作者 朱冠保 廖毅 蒋飞照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综合分析203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我院7例,国内文献报道196例。结果患者男∶女为1.2∶1,平均年龄33岁。临床表现以急、慢性肠梗阻为主者147例(72.4%),腹部包块53例(26.1%)。术前检查包... 目的探讨腹茧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综合分析203例腹茧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我院7例,国内文献报道196例。结果患者男∶女为1.2∶1,平均年龄33岁。临床表现以急、慢性肠梗阻为主者147例(72.4%),腹部包块53例(26.1%)。术前检查包括X线腹部拍片163例,B超85例,CT68例,钡餐透视32例。术前6例(3.0%)诊断为腹茧症。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纤维包膜切除、肠粘连松解172例(84.7%),同时小肠部分切除34例(16.7%),同时阑尾切除51例(25.1%);单纯阑尾切除21例(10.3%)。术后再次并发肠梗阻55例(27.1%),保守治愈37例,再手术18例。192例(94.6%)治愈,死亡11例(5.4%)。结论腹茧症术前诊断困难。有肠梗阻表现者宜行手术治疗。复发粘连性肠梗阻是术后主要并发症,慎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茧症 肠梗阻 诊断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治探讨 被引量:63
17
作者 江来 孟荣贵 +3 位作者 王颢 郝立强 金国祥 喻德洪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年1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483例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肿瘤性44.1%,粘连性33.7%,嵌顿庙10.1%。483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肠梗阻病因的演变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1年1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483例肠梗阻病例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居前3位的是肿瘤性44.1%,粘连性33.7%,嵌顿庙10.1%。483例患者中,手术治疗39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46例,死亡22例,病死率4.5%。结论 近10年来上海地区肠梗阻的病因谱与发达国家相接近,恶性肿瘤与肠粘连是最主要的原因。加强术前诊断,选择积极的治疗方法是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病因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朱旭 李炯 +1 位作者 曾冬竹 石彦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41-942,共2页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照组患者...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20例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以及直肠癌根治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为5.45%(6/1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2%(13/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常规开腹手术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发表10年感悟 被引量:61
19
作者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3-284,共2页
黎介寿院士是我国著名外科学家,是世界上从事胃肠外科时间最长的外科专家之一。60余年来他潜心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就甚丰,著作等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综合征的发现,就是其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黎介寿... 黎介寿院士是我国著名外科学家,是世界上从事胃肠外科时间最长的外科专家之一。60余年来他潜心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就甚丰,著作等身,"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综合征的发现,就是其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黎介寿院士经过几十年的观察总结,经过无数次的检验,终于发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着独特的病因、病史、症状、体征、病理生理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一独特的疾病症侯群。并为其设计了独特的治疗方法,而且在很多医院和医生的临床工作中证明行之有效!也使大量病人免受再次手术的痛苦,拯救了无数的生命。黎介寿院士《认识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特性》一文发表于本刊1998年18卷第7期,发表以来受到到临床外科医生广泛、持续和高度关注。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www.cnki.net)统计,截止2008-10-24,该文被引频次为439次,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创刊以来出版文献被引频次排名第一名。说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概念获得了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并付诸临床实践。通过黎介寿院士提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这一概念的发展过程,我们体会到: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临床外科医生都会有所发现,有所作为。在这篇重要文稿发表10周年之际,我们特邀黎介寿院士撰写本文,以期与广大作者、读者共勉,愿大家在临床工作中有所感悟,有所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 早期 肠梗阻
原文传递
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54
20
作者 冯永东 周其林 +4 位作者 杨传永 曹志新 龚建平 胡俊波 严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60-862,共3页
目的观察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严重肠粘连性肠梗阻或其他类型复杂型肠梗阻而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后无死亡和肠瘘发生,术后有8例发生切口感染,45例患者随访... 目的观察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严重肠粘连性肠梗阻或其他类型复杂型肠梗阻而行小肠内置管排列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手术后无死亡和肠瘘发生,术后有8例发生切口感染,4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到5年不等,均未再次发生肠梗阻。结论小肠内置管法是治疗严重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再发肠梗阻并减少肠瘘发生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排列术 肠粘连 肠梗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