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层次分析和模式预测描述法 被引量:64
1
作者 赵翰卿 付志国 吕晓光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 ,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 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 ,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 大庆油田应用现代沉积和露头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思想和自创的模式预测描述法 ,研制出依据油田密井网测井资料和大型河流 三角洲特有的沉积规律与模式 ,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分层次逐级解剖砂体几何形态和内部建筑结构 ,精细地建立储层地质模型 ,系统描述储层宏观非均质体系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将整套储层划分为岩相段、单砂层、沉积微相、单砂体、建筑结构单元、内部非均质等 6个描述层次 ,并对砂体井间连续性、几何形态与边界位置、厚度与渗透率的平面非均质性采用模式化预测性描述 ,较好地解决了储层复杂非均质体系描述和井间砂体预测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三角洲 储层描述 沉积模式 层次分析 井间预测
下载PDF
苏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夹层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 被引量:34
2
作者 袁新涛 吴向红 +1 位作者 张新征 晋剑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2,34,共6页
针对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复杂结构特征,依据沉积学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河道、坝间泥、心滩落淤层、越岸沉积是构成辫状河夹层的主要沉积类型,... 针对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复杂结构特征,依据沉积学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Fula油田辫状河储层内隔夹层的沉积成因及井间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河道、坝间泥、心滩落淤层、越岸沉积是构成辫状河夹层的主要沉积类型,泥质沉积物的保存与可容纳空间、沉积物供给速度有着密切联系;在沉积成因分析基础上,可根据单井测井解释和连井对比来描述各类夹层的空间形态,建立夹层的沉积模式;在辫状河相储层中,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井间泥质夹层分布,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夹层的几何形态和分布规律,其更加符合辫状河夹层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辫状河 夹层 沉积成因 井间预测 多点地质统计 FULA油田
下载PDF
An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ethod of fractures in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s 被引量:1
3
作者 DONG Shaoqun ZENG Lianbo +4 位作者 DU Xiangyi BAO Mingyang LYU Wenya JI Chunqiu HAO Jingru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2年第6期1364-1376,共13页
An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ethod for fractures in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pgrading single-well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well fracture trend predic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o... An intelligent prediction method for fractures in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upgrading single-well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well fracture trend prediction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modifying construction of interwell fracture density model,and modeling fracture network and making fracture property equivalence.This method deeply mines fracture information in multi-source isomerous data of different scales to reduce uncertainties of fracture prediction.Based on conventional fracture indicating parameter method,a prediction method of single-well fractures has been worked out by using 3 kind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to improve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from 3 aspects,small sample classification,multi-scale nonlinear feature extraction,and decreasing variance of the prediction model.Fracture prediction b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using seismic attributes provides many details of inter-well fractures.It is combined with fault-related fracture information predict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servoir geomechanics to improve inter-well fracture trend prediction.An interwell fracture density model for fracture network modeling is built by coupling single-well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and interwell fracture trend through co-sequential simulation.By taking the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of Oligocene-Miocene AS Formation of A Oilfield in Zagros Basin of the Middle East as an example,the proposed prediction method was applied and verified.The single-well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improves over 15%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fracture indication parameter method in accuracy rate,and the inter-well fracture prediction improves over 25%compared with the composite seismic attribute prediction.The establishe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is well consistent with the fluid production ind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by well logs interwell fracture trend prediction interwell fracture density model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 Zagros Basin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后期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勇 赵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77,91,共4页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预测的重点在于搞清井间的微构造、砂体连通情况、隔夹层的分布及延伸关系。为了搞清楚大庆喇嘛甸油田8-1711井区地下储层的发育状况,在该区采集了4对井的高质量井间地震资料,通过对井间地震资料的提频和反射波成像处... 油田开发后期储层预测的重点在于搞清井间的微构造、砂体连通情况、隔夹层的分布及延伸关系。为了搞清楚大庆喇嘛甸油田8-1711井区地下储层的发育状况,在该区采集了4对井的高质量井间地震资料,通过对井间地震资料的提频和反射波成像处理以及地震、地质、测井综合解释和分析,选择了微电极反演作为储层预测的重点。通过井震结合综合解释确定了该井区的井间储集层砂体的横向分布与连通性、隔夹层的分布与大小,为后期的剩余油描述和开发调整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储层预测 微电极反演 隔夹层
下载PDF
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 被引量:19
5
作者 计秉玉 赵国忠 +1 位作者 王曙光 郭德志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12期111-114,共4页
提出了基于沉积相控制的油藏地质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可定量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的沉积相分布数字模型,并以此为约束,对储层参数和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井间预测,软件化后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 提出了基于沉积相控制的油藏地质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可定量应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储层的沉积相分布数字模型,并以此为约束,对储层参数和岩石流体相互作用特性进行井间预测,软件化后形成了具有大庆特色的沉积相控制油藏地质建模技术。这种建模技术免去了其他方法对人工交互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地质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通过油田几十个实际区块的建模实践表明,其结果不仅能定量反映地质研究人员的认识,也使接续的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沉积相 数字化 沉积相控制 井间参数预测
下载PDF
致密碳酸盐岩储集层裂缝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董少群 曾联波 +4 位作者 杜相仪 鲍明阳 吕文雅 冀春秋 郝静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79-1189,共11页
通过挖掘多源异构多尺度数据中的裂缝信息降低裂缝预测的不确定性,在单井裂缝识别裂缝指示参数法的基础上,改进3种人工智能方法,从小样本分类预测、多尺度非线性特征提取、预测模型方差减小提升裂缝识别精度。井间裂缝发育趋势预测方法... 通过挖掘多源异构多尺度数据中的裂缝信息降低裂缝预测的不确定性,在单井裂缝识别裂缝指示参数法的基础上,改进3种人工智能方法,从小样本分类预测、多尺度非线性特征提取、预测模型方差减小提升裂缝识别精度。井间裂缝发育趋势预测方法是通过人工智能地震属性裂缝预测获取井间裂缝带细节,与地质力学数值模拟获得的断层相关裂缝信息互补,提高裂缝预测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协同序贯模拟耦合单井与井间裂缝信息,生成裂缝网络建模所需的裂缝密度体。以中东扎格罗斯盆地A油田渐新统—中新统AS组致密碳酸盐岩储集层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和检验。结果表明,单井裂缝识别准确率相比常规裂缝指示参数法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井间裂缝发育趋势预测法相比复合地震属性预测提高25个百分点以上,所建裂缝网络模型与产液指数具有较好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测井识别 井间裂缝预测 裂缝密度体 裂缝网络模型 人工智能 致密碳酸盐岩 扎格罗斯盆地
下载PDF
井间地震技术在黄珏油田开发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辛 居春荣 +2 位作者 黄啸年 钟思瑛 李宁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29-731,共3页
针对黄珏油田复杂的地质特点和生产上的诸多矛盾,开展了井间地震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高分辨率的井间地震资料揭示了黄珏油田小断层发育、砂体横向变化大等常规手段未能解决的地质问题,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较可靠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 井间地震 高分辨率 测井约束反演 储层横向预测 黄珏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