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9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5
1
作者 王建平 林文娟 孙宏伟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癌症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统计方法 ,对 2 89名放化疗住院病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为 :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状况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肿...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癌症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病例对照实验设计 ,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统计方法 ,对 2 89名放化疗住院病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为 :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状况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肿瘤临床分期和诊断告知方式是影响干预效果的两个主要因素 ;合并症及其影响、治疗前有无心理准备、病前生活事件在化疗病人中影响明显 ;医疗费、教育水平以及治疗经历对放疗病人影响明显 ;因素间交互作用显著。由此认为 ,影响心理干预效果的因素随治疗方式不同而各有侧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行为干预 影响因素 癌症病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李葆华 王艳 +2 位作者 董玉静 裴月红 樊东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出院后护理干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变化及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 :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对符合入选条件的66例患者,按照Essen评分分级设计个体化随访干预方案,干预内容包括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 目的:探讨接受出院后护理干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变化及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方法 :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对符合入选条件的66例患者,按照Essen评分分级设计个体化随访干预方案,干预内容包括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脑卒中健康教育,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干预时间为1年。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 :接受出院后护理干预的66例脑卒中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超重和肥胖率较干预前有下降的趋势(45.4%vs 42.4%),血压、血糖控制率较干预前有升高的趋势(分别为84.8%vs 92.4%,81.8%vs 83.3%)。血压、血糖、血脂低于干预前水平(P<0.05),复发和病死率均为0。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干预研究中的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和卒中危险因素控制水平较好,复发率和病死率非常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护理干预 延续性护理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37
3
作者 姚远 梁峰 沈珠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9期508-51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医疗保健部行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未行PCI的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医疗保健部行PCI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未行PC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运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24 h、治疗后5个月以及对照组患者入院后5 d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观察组患者术后各影响因素首先采取单因素分析,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SAQ各维度评分(除疾病认知程度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5个月后SAQ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病变血管数、吸烟、饮酒以及术后重返工作岗位对PCI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述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重返工作岗位、病变血管数、合并高血压病及是否吸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重返工作岗位、病变血管数、合并高血压病以及是否吸烟是影响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生存质量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生存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产后抑郁症风险及孕产妇对预防性干预态度研究进展:基于健康信念模型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佳 黄雅文 张树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78-1583,共6页
以健康信念模型(Health Belief Model,HBM)为理论基础,对产后抑郁疾病风险与产妇对预防性干预的态度进行阐述,指出应注重干预策略的理论性、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信息支持与技能发展等,为设计有效干预方案促进围生期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产后抑郁 健康信念模型 预防性干预 心理健康 危险因素 综述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5
作者 骆始华 李易 +6 位作者 赵丽娟 何昕徽 李稀杰 王庆淑 张振鹏 刘中勇 王阶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4-199,共6页
目的:统计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包括中医四诊信息在内的详细临床资料,针对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四诊信息有48种,其中胸痛... 目的:统计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0例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患者包括中医四诊信息在内的详细临床资料,针对中医证型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四诊信息有48种,其中胸痛出现频率最高(98.10%)。常见中医单证证型有9种,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89.90%),其余依次为心气虚证、痰浊证、寒湿证、肾气虚证、心阴虚证、肾阴虚证、心阳虚证、肾阳虚证。常见中医复合证型有6种,气虚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35.40%),其余依次为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性别比例在不同证型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肾阳虚证患者平均年龄较高,与其他证型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合并症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其中高血压病出现频率最高,与其他疾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高血压病时出现痰浊瘀阻证的风险较高(OR=3.29,95%CI[2.11,5.05]),出现寒凝心脉证的风险较低(OR=0.56,95%CI[0.32,0.98]);合并糖尿病时出现气阴两虚的风险较高(OR=2.88,95%CI[2.01,4.9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脑血管疾病时出现气虚血瘀的风险较高(OR=2.97,95%CI[2.05,5.28]),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合并血脂异常时出现痰浊瘀阻的风险较高(OR=3.55,95%CI[2.32,5.29]),出现心肾阳虚的风险较低(OR=0.54,95%CI[0.29,0.95])。各证型发病时间分布有明显的季节特征。结论:冠心病介入术后6个月的中医证型主要分布特征与未行介入术的冠心病患者基本相同,主要中医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痰浊瘀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该分布规律可能与年龄、合并症、季节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术 中医证型 分布情况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志文 周智广 +8 位作者 唐炜立 周启昌 刘玉华 周卫东 宁洁 陈小燕 谭宜 王志远 彭健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6年第8期470-4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156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采取以抗血小板为基础的强化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综... 目的探讨多因素干预条件下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156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采取以抗血小板为基础的强化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综合达标干预措施的2年中各代谢指标和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动态变化,比较强化干预2年后发生与未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间代谢控制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经2年的综合强化干预,颈总动脉和股动脉血管内中膜厚度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显著高于1年时的对应值(P<0.01);干预2年时,45例(28.8%)患者检出有血管内中膜厚度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于干预1年时的18例(11.5%,P<0.01);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干预1年时的对应值比较有升高趋势(P<0.01);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亦显著低于干预1年时(P<0.01)。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组糖化血红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率低于无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可使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减少83%,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使相对危险度减少59%,但随访2年时,年龄每增加10岁使相对危险度增加82%。结论多因素强化干预并不能完全阻止新诊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呈进展趋势,血糖、血脂亦呈上升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以及年龄是影响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干预性研究 血管内膜 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瑾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12期4397-4400,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8例,实施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和生活行为指导等护理干预,随访两年,比较病人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消化内科住院的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118例,实施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和生活行为指导等护理干预,随访两年,比较病人干预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疾病的复发率,分析与疾病复发有关的因素。[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知识、饮食结构调整、服药依从性、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有明显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2年内疾病复发率明显下降;维持用药、饮食控制、精神症状等因素与疾病的复发有关。[结论]健康宣教、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生活行为方式指导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的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干预 复发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白雪 郭琦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照组患... 目的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65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气道机械通气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肺功能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TNF-α、IL-6和IL-8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水平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有3例(9.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照组患者有9例(28.1%)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法联合呼吸机集束化干预应用于肺癌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和肺功能指标,降低VAP发生概率,提升整体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排痰法 集束化干预 肺肿瘤 炎症因子 肺功能 VAP
原文传递
尤瑞克林联合血管内介入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满卓 王慧 +2 位作者 赵素霞 梅丽 张祥建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3期2556-2559,2511,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溶...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给予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14 d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0.05)。两组治疗14 d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ACI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神经功能、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血管内介入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炎性因子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郭永谊 卢倩文 郭毅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历,对AAD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AAD的危险因素,作为制定相... 目的:探讨实施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历,对AAD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儿童AAD的危险因素,作为制定相应的药学干预措施的依据。2010年每月随机抽查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的病历,对确诊为AAD的病例,采用监测-培训-计划(Monitoring-Training-Plan,MTP)干预模式进行药学干预。结果:患儿的年龄<3岁、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是我院儿童AAD的危险因素,微生态制剂应用是其保护因素。药学干预后,抗生素的使用趋向合理,AAD发生率由干预前的39.56%下降至干预后的8.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有效的药学干预可降低儿童AAD发生,提高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干预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 危险因素 儿童
下载PDF
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1
作者 马会勤 陈红 +1 位作者 张海燕 陈红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0年第3期520-522,共3页
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PCI术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第一,调查显示,20... 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PCI)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为时间段,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PCI术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第一,调查显示,200例患者中,103例(51.5%)有焦虑,41例有抑郁(20.5%)。第二,单因素分析显示,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并发焦虑、抑郁与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医疗费用来源、病程有关。第三,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社会人际关系、并发症与病程是引起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伴有明显的情绪问题,且影响因素较多,如并发症和社会人际关系差等,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冠心病 冠脉介入术 精神心理特点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霞 唐炜立 +4 位作者 周智广 周启昌 陈晓燕 刘志文 庞翠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0期759-76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70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定期复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170例年龄35~70岁、病程在1年以内、无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方案治疗。定期复查空腹血糖、早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管彩色超声等指标,共随访3年。结果3年结束时,4组之间血糖波动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个血糖波动指标的分层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均随血糖波动的增加而呈升高的趋势,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有关,而不同的干预方式对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影响(P<0.001)。结论早餐后2h血糖与空腹血糖差值波动大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吸烟、高血脂、高龄、腹型肥胖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2型糖尿病 干预方案 血糖波动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下载PDF
ERCP术后胰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7
13
作者 石慧萍 张海 +3 位作者 王德承 李丹 石海艳 熊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选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ERCP患者1023例,按术后是否发生胰腺炎分为观察组(123例)、对照组(900例)。比较2组的患者因素、操作因素等相关高危因素及护...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选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ERCP患者1023例,按术后是否发生胰腺炎分为观察组(123例)、对照组(900例)。比较2组的患者因素、操作因素等相关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疑似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胆总管结石、PEP病史、慢性胰腺炎病史、低于60岁、女性等因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等操作因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插管困难、操作时间长、ERCP熟练度差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术后胰腺炎与患者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差、插管困难、术者熟练性差等因素密切相关,需予以全程化护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护理干预 危险因素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被引量:16
14
作者 周生辉 柳子静 +7 位作者 李紫旋 郝明辉 吴永霞 张利彬 王宇平 王国忠 徐荣 郭金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602-607,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pPCI的AMI合并CS患者122例,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存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接受pPCI的AMI合并CS患者122例,根据患者转归情况分为院内存活组(75例)和院内死亡组(47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分析AMI合并CS患者行pPCI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CS 11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10例,院内病死率38.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4.020,95%CI 1.235~13.083,P=0.021)、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OR=3.611,95%CI 1.196~10.899,P=0.023)、入院时动脉乳酸>5.0 mmol/L(OR=3.007,95%CI 1.085~8.334,P=0.034)、慢性肾功能不全(CKD)≥3期(OR=6.953,95%CI 2.377~20.343,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OR=4.128,95%CI 1.396~12.200,P=0.010)、气管插管(OR=4.723,95%CI 1.306~17.077,P=0.018)是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60岁、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入院时动脉乳酸>5.0 mmol/L、CKD≥3期、LVEF<50%、气管插管,是AMI合并CS患者行pPCI院内死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钟代曲 蒋晓江 +1 位作者 沈盈盈 唐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管理,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该科成立脑卒中筛查管理小组,建立规范化脑卒中筛查模式,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 目的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规范化筛查模式,应用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与管理,并评价其初步应用效果。方法该科成立脑卒中筛查管理小组,建立规范化脑卒中筛查模式,在门诊及社区人群中开展脑卒中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脑卒中筛查与干预指南实施为期1年的管控。结果共筛查高危人群9 631例,筛查出高危患者1 786例,高危患者率为18.55%。对高危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实施干预,干预前、后高危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肥胖指数、吸烟、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脑卒中规范化筛查模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专项管理是做好脑卒中筛查与管控工作的重要保障,可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多相筛查 干预性研究 人群监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刘海容 蒋海兰 +2 位作者 靳青 任亚菲 赵美琴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了解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巩固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68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 目的了解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巩固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68例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得分较低,规则服药者仅占46.84%;服药依从性受年龄、疾病认知程度、药物副作用、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P〈0.05);疾病认知程度、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社会支持与服药依从性呈正相关,年龄、药物副作用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结论脊柱结核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普遍较低,护理人员应根据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服药依从性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护理干预对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蒋青 向大清 邓功芬 《西部医学》 2010年第8期1546-1547,共2页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病例683例,其中2008年319例为对照组,2009年36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 目的探讨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病例683例,其中2008年319例为对照组,2009年364例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要求实施护理;实验组通过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社会因素 剖宫产率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陈敏 王秀芝 周茂 《现代医学》 2019年第10期1273-1277,共5页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为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及影响因素,为降低VAP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7例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护理干预的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4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VAP 45例,发生率为18.21%。年龄、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是否气管切开、留置胃管、机械通气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对护理干预依从性是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是否将患者床头抬高、是否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护理人员是否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是否定期清洁呼吸机管路、是否采用声门下吸引的气管导管,是患者发生VAP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下,影响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因素较多,应当进一步优化护理干预策略,以期降低VAP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护理干预 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参桃软肝丸方合羟基喜树碱介入治疗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林丽珠 周岱翰 +3 位作者 刘琨 王芳军 蓝韶清 叶小卫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参桃软肝丸合羟基喜树碱 (Hydroxycamptothecine ,HCPT)介入治疗 5 2例中晚期大肝癌的临床疗效 ,分析影响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与对照组33例 ,治疗组口服参桃软肝丸方合肝动脉插管局部... 目的观察口服参桃软肝丸合羟基喜树碱 (Hydroxycamptothecine ,HCPT)介入治疗 5 2例中晚期大肝癌的临床疗效 ,分析影响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5 2例与对照组33例 ,治疗组口服参桃软肝丸方合肝动脉插管局部灌注HCPT ;对照组以肝癌介入的常规疗法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 (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 ,TACE)作为标准对照。从瘤体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 ,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 ,采用Kaplan 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治疗组瘤体有效率为 19 2 % ,稳定率为 82 7% ,对照组分别为 2 1 2 % ,81 8%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2 )中位生存期治疗组为 32 6天 ,对照组为 2 6 2天。 0 5年、1年及 2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 80 95 % ,4 1 39% ,12 4 2 % ,对照组分别为 6 4 2 9% ,2 5 0 0 %及 8 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 3种中医辨证分型中肝盛脾虚型与肝热血瘀型在生存期、生存率方面疗效相当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与肝肾阴虚型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4)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为治疗方法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有中医分型、临床分期及肝功能。肝盛脾虚型预后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肝癌 对照组 治疗组 参桃软肝丸 预后 介入治疗 HCPT 显著性 差异 结论
下载PDF
生活方式干预对农村居民慢病及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吉祥 楚洁 +3 位作者 郭晓雷 鹿子龙 董静 张吉玉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了解生活方式干预对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及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山东省中西部八个县(市、区)部分乡村,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盐勺、油壶、制作宣传栏、举办健康教育课堂等形式对农村居民进行慢病... 目的了解生活方式干预对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及其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影响。方法在山东省中西部八个县(市、区)部分乡村,采取发放宣传材料、盐勺、油壶、制作宣传栏、举办健康教育课堂等形式对农村居民进行慢病防治知识宣传与行为生活方式干预,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进行人群干预效果调查。结果除高血压病防治基本知识外,干预人群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和对照人群在对待膳食中盐油与血压、血脂关系的态度差别最大,干预人群明显优于对照人群,相差20%~40%。干预人群盐、油摄入量分别为11.18、32.72 g/(人.d),低于对照人群[分别为12.67、38.57 g/(人.d),P<0.01],盐、油摄入达标率(15.5%和53.3%)均高于对照人群(9.4%和36.6%)。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对慢病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地改善了他们对待健康相关问题的态度,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但健康生活方式仍未形成,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干预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危险因素 知识、态度及行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