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曹西 陈光华 +1 位作者 黄荣辉 陈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6,共9页
利用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讨论夏季6—8月平均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首先利用120~150°E,5~20°N区域平均的对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利用卫星资料和再分析资料讨论夏季6—8月平均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的强度变化特征及其对热带气旋的影响。首先利用120~150°E,5~20°N区域平均的对外长波辐射(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简称OLR)定义一个夏季ITCZ强度指数,再根据这个指数划分ITCZ强弱年并进行合成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ITCZ强弱的变化与高中低层大气环流和前冬海温场有显著的关系,ITCZ强年往往伴随有副热带高压的偏北、偏弱,对流层低层出现气旋性距平风场,高层出现反气旋性距平风场,同时整个太平洋前冬的SST的分布呈现类似La Ni a的海温分布,而弱年正好相反。另一方面,ITCZ的对流强弱对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的发生和路径均有重要影响,在ITCZ强年,相应区域上的TC个数增多,同时TC路径更易于打转;而ITCZ弱年,TC个数减少,TC路径更易于向西北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特征 合成和相关分析 热带辐合带(ITCZ) 强度变化 热带气旋(TC)
下载PDF
热带辐合带的季节内振荡及其与热带气旋发生阶段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舸 孙淑清 +1 位作者 张庆云 应明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79-889,共11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研究了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上对流强度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阶段性变化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与越赤道气流、赤道西风... 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等资料,研究了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上对流强度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与热带气旋生成频数阶段性变化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它与越赤道气流、赤道西风和ITCZ北侧偏东风季节内振荡的关系。研究发现:(1)ITCZ对流强度的变化有明显的30~60d振荡,西太平洋(5°N^20°N,120°E^150°E)范围内的热带气旋约有2/3发生在30~60d振荡的活跃位相。(2)ITCZ季节内振荡在热带地区表现为向东传播的特征,而在副热带地区(25°N^35°N)表现出清晰的西传特征。在ITCZ季节内振荡较强年,振荡在由赤道传播至15°N左右时,与北面向南传播的振荡在该纬度附近汇合,对流强度增强,使热带气旋在此期间频繁发生。而在弱年,振荡由赤道一直向北传播至30°N附近,15°N附近的ITCZ对流较弱,热带气旋生成偏少。(3)赤道西风、105°E^110°E越赤道气流和ITCZ北侧的偏东风气流本身也存在30~60d振荡。这三支气流的30~60d振荡与ITCZ的季节内强弱变化密切相关。然而,相比之下偏东风气流的30~60d振荡和ITCZ对流强弱的30~60d振荡对应关系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热带辐合带 越赤道气流 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舸 张庆云 孙淑清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8-750,共13页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 2006年夏季西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主要有如下特征:1)生成时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且强度强,登陆中国数偏多。2)登陆热带气旋有其各自特点。例如“碧利斯”影响范围大、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桑美”风速大,登陆后迅速减弱。作者针对上述2个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发现:1)2006年6月27日-8月31日,来自印度洋的热带西风增强并东推延伸及115-140°E的越赤道气流的加强都有利于热带气旋的生成,并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简称MJO)的湿位相、高低层纬向风切变弱和菲律宾以东地区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ngence Zone,简称ITCZ)对流活跃等背景条件配合下,使热带气旋在这一阶段频发。2)2006年夏季水汽含量与供给对登陆热带气旋的影响显著。“碧利斯”和“桑美”的水汽来源不同是造成这两个登陆热带气旋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热带辐合带 副热带高压
下载PDF
南海西沙过去千年降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4
作者 孙立广 晏宏 王玉宏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30-1738,共9页
热带太平洋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年际尺度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与沃克环流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降雨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世纪尺度上,目前的古气候研究结果大多都认为赤道辐合... 热带太平洋水循环对全球气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年际尺度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与沃克环流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降雨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在世纪尺度上,目前的古气候研究结果大多都认为赤道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的整体摆动才是热带太平洋过去千年降雨变化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冰期期间(LIA,AD1400~1850)ITCZ出现了南移,这一南移使得现代ITCZ北界附近的区域在小冰期期间降雨减少,而在南界附近的降雨则出现增多.利用湖泊沉积物多个指标重建的中国南海西沙东岛近千年的降雨变化显示,东岛在中世纪暖期(MWP,AD1000~1400)和现代温暖期(AD1850~2000)降雨较少,而在小冰期期间则表现为湿润.考虑到东岛的地理位置,这样的降雨变化很难被ITCZ整体摆动理论所解释.结合现代器测资料的分析,东岛的降雨变化很有可能主要受到了太平洋沃克环流变化的影响.这一结果说明热带地区过去千年降雨变化不仅仅受到ITCZ的整体摆动控制,其他气候系统如ENSO/沃克环流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综合热带太平洋地区已有的古降雨记录对过去2000年南方涛动指数进行了定量重建,结果显示沃克环流变化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沙 降雨 过去千年 赤道辐合带 沃克环流 南方涛动
原文传递
西南印度洋罗德里格斯岛石笋记录的新仙女木事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瀚瑛 Ashish Sinha +2 位作者 程海 Spotl Christoph 宁有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6-1017,共12页
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简称YD)事件是末次冰消期末期升温过程中北半球高纬一次剧烈的突变降温事件,主流机制为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减缓了北大西洋翻转环流,使得北半球普遍降温、热带辐合带南移等全球范围的气候重组.虽然该事件研究程度较... 新仙女木(Younger Dryas,简称YD)事件是末次冰消期末期升温过程中北半球高纬一次剧烈的突变降温事件,主流机制为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减缓了北大西洋翻转环流,使得北半球普遍降温、热带辐合带南移等全球范围的气候重组.虽然该事件研究程度较高,然而其在南半球、尤其在西南印度洋的气候变化模态尚不明朗.本研究利用来自罗德里格斯岛(罗岛)高分辨率、高精度定年的石笋氧同位素(δ18O)记录,重建了过去13. 3~10. 8 ka期间(对应石笋样品100~169 mm)西南印度洋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在YD事件期间罗岛石笋δ18O相对偏重,指示降水相对减少.与印度洋北岸的地质记录对比显示, YD时期罗岛石笋记录与众多亚洲季风石笋氧同位素记录共同展现出偏重的"谷状结构",并且显示出"缓进快出"的不对称特征.与印度洋东岸的地质记录对比结果显示,罗岛石笋δ18O与印太暖池南北边缘记录共同显示出偏干状态,而与近赤道记录的气候特征不同.与印度洋西岸的地质记录对比结果显示,东非热带赤道地区至南部亚热带地区呈现"北干南湿"的特征.罗岛与东非赤道地区的气候变化也具有一致性. YD时期,热带辐合带南移而罗岛降水却减少,可能原因是热带辐合带强度减弱,削弱了对流降水,使得亚洲季风从源区至下游地带水汽传输均发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仙女木事件 罗德里格斯岛 印度洋 石笋 热带辐合带
原文传递
全新世事件3与古文化变迁 被引量:6
6
作者 葛倩 刘敬圃 +2 位作者 初凤友 杜远生 薛佐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22,共8页
全新世事件3是1997年由Bond等提出的、指的是发生在4.2 ka BP左右的冷事件。此后,冰心、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石笋和泥炭等各种地质载体被广泛用于全新世事件3的研究当中。此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部分... 全新世事件3是1997年由Bond等提出的、指的是发生在4.2 ka BP左右的冷事件。此后,冰心、海洋沉积物、湖泊沉积物、石笋和泥炭等各种地质载体被广泛用于全新世事件3的研究当中。此次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以冷干的气候条件为主,而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部分地区则以冷湿的气候条件为主。同时,这次冷干或者冷湿的气候波动对于当时世界范围内的古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造成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古阿卡德帝国、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以及中国新石器文化的衰落的主要原因。而全新世事件3的主要成因很可能是当时太阳活动减弱,一方面导致北大西洋表层浮冰增加,表层海水温度降低,减弱了温盐循环,使海陆温差减小,季风减弱;另一方面使热带幅合带南移,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部分地区形成干旱降温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事件3 古文化变迁 太阳活动 温盐循环 热带幅合带
下载PDF
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主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岩松 姜伟 +2 位作者 肖玉雯 雍阳阳 余克服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5-532,共18页
热带气旋是可以影响全球中低纬度海域的气象现象。系统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热带气旋的主要特征、潜在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全球变暖以来,热带气旋的源地和路径都出现极... 热带气旋是可以影响全球中低纬度海域的气象现象。系统总结和回顾了国内外热带气旋的主要特征、潜在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其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全球变暖以来,热带气旋的源地和路径都出现极移的趋势,移动速度略有增加,频率减小并且强度增大,但各大洋存在显著差异。重点回顾了火山活动、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太阳辐射、热带辐合带以及气溶胶等因素对热带气旋的影响。其中,火山喷发导致平流层存在大量气溶胶,通过降低海表温度对热带气旋产生消极影响,但这种机制存在地域性差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以遥相关的方式调制全球热带气旋活动;太阳辐射和热带辐合带的变化与热带气旋频数存在相关性;气溶胶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热带气旋存在相反的影响机制。由于器测热带气旋数据在时间长度上和大部分替代指标在分辨率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全球变化背景下热带气旋潜在影响因素的研究。未来可以通过寻找高分辨率记录载体来量化热带气旋活动历史,进一步解析热带气旋与潜在影响因素的关系,完善在气候波动影响下热带气旋活动的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热带气旋 火山活动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太阳辐射 热带辐合带 气溶胶
原文传递
南海ITCZ异常变化及其对非移入性南海热带气旋(TC)活动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小燕 管兆勇 +1 位作者 何洁琳 何立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共14页
利用美国NOAA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上海台风所提供的热带气旋(TC)资料等,通过定义一个描写南海范围内(5°N^20°N,105°E^120°E)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 利用美国NOAA提供的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上海台风所提供的热带气旋(TC)资料等,通过定义一个描写南海范围内(5°N^20°N,105°E^120°E)的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简称ITCZ)强度指数,研究了南海ITCZ年际和年代际异常变化特征及其对非移入性南海TC[South China Sea–generated tropical cyclone(SCS-G TC)]活动的可能影响,并从异常强、弱南海ITCZ年份的大气环流背景和海表温度等变化特征来尝试揭示南海TC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在年际和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南海ITCZ强度指数与南海TC的生成频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长期趋势变化间的关系存在不同。南海ITCZ的强、弱显著地影响到南海TC的生成频数。强南海ITCZ年,南海TC频数偏多;弱南海ITCZ年,南海ITCZ频数偏少。强、弱南海ITCZ年对于南海TC的生成源地、TC的维持时间以及路径和强度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动力和环境条件方面,强、弱南海ITCZ年可能差异较大。异常偏强年,对流层低层出现气旋性环流,上层出现反气旋性环流;季风槽在南海区域偏强、位置偏南。与OLR表示的深对流区相配合,存在暖的海表温度和低层强烈的正涡度和强辐合,在高层存在相应的强的气流辐散,形成了极有利于南海TC发生发展的条件。弱南海ITCZ年则相反。另外,ITCZ强年,太平洋异常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出现为La Ni?a特征,南海ITCZ区对流活跃,强度偏强。反之,ITCZ弱年则表现为El Ni?o特征,南海ITCZ关键区的对流强度偏弱。这些结果可为深刻认识南海TC的生成规律以及对南海TC的预报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辐合带 热带气旋 年际变化 南海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以来南海西南海区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郝鹏 李铁刚 +4 位作者 常凤鸣 南青云 熊志方 秦秉斌 郑旭锋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91,共9页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 以南海西南巽他陆坡CG2岩心为材料,通过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oides ruber壳体的δ18 O和Mg/Ca重建了近24ka以来的表层海水温度(SST)和盐度(SSS),结合浮游有孔虫定量统计数据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以来南海西南海区上部水体环境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在YD、H1、8.2ka冷事件期间,巽他陆架海区盐度变高,浮游有孔虫暖水种丰度减少,温跃层变浅。相比其他开放大洋站位末次冰消期的缓慢变暖,南海西南海区Blling早期以及YD事件后期升温迅速,且H1期间具有明显的降温,是典型的"格陵兰式"升温,可能南海受东亚季风的影响强烈。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造成了海水盐度频繁的波动,在H1、YD期间,东亚夏季风突然减弱,盐度变高,B/A暖期夏季风增强,盐度变低,比较发现在这些气候事件期间,东、西太平洋站位的盐度变化特征几乎是一致的。LGM以来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上层海水环境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纬向移动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异常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气候变化 东亚季风 热带辐合带 南海西南部
下载PDF
末次盛冰期太平洋赤道辐合带对暖池外热带海表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跃 翦知湣 赵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利用美国NCAR-CAM3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两个不同的热带海表温度重建方案中,北半球冬季热带中、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及大气环流对暖池外(赤道东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热带SST异常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SST异常首先引起大气环... 利用美国NCAR-CAM3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了末次盛冰期(LGM)两个不同的热带海表温度重建方案中,北半球冬季热带中、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及大气环流对暖池外(赤道东太平洋和热带大西洋)热带SST异常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SST异常首先引起大气环流的改变。赤道东太平洋对流层下沉增强,而作为经向补偿,副热带东太平洋上升运动增强,其中南半球尤为明显,同时南半球热带中、西太平洋上升运动增强,加剧了该区纬向逆时针环流,说明冰期热带海气耦合过程受气候背景场(如SST)影响很大;2)大气环流格局改变引起热带中西太平洋的大气加热、对流活动、表层风场及降雨的巨大变化。140°E以西的婆罗洲和菲律宾区域,总的大气加热减少是由于对流与辐射加热减少所致,对应于该区风场辐散和降雨减少;而140°E以东的南半球热带中、西太平洋,大气吸收热量增加,对流与辐射加热均增强,总降雨量也随之增加,反映该区赤道辐合带南移并增强。该项研究为探索热带太平洋在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的古海洋学变化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此外,不同重建SST对赤道辐合带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利用重建SST进行数值模拟或者利用耦合模式研究LGM热带海气相互作用时,应该十分重视全球热带SST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盛冰期 热带辐合带 暖池外海表温度 热带太平洋 古气候模拟
下载PDF
MIS6期以来热带西太平洋降雨与ITCZ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帅 李铁刚 +2 位作者 常凤鸣 俞宙菲 王海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0-400,共11页
通过Ontong-Java海台KX97322-4孔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的Mg/Ca海表温度(SST)并结合其б180得到过去约200kaB.P.以来当地水文(盐度和降雨)指标,结果表明从MIS6期以来,热带太平洋暖池区温度变化存在明... 通过Ontong-Java海台KX97322-4孔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的Mg/Ca海表温度(SST)并结合其б180得到过去约200kaB.P.以来当地水文(盐度和降雨)指标,结果表明从MIS6期以来,热带太平洋暖池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冰期一间冰期波动,降温幅度超过3℃。通过与赤道东太平洋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在过去冰消期和冰期中的升温阶段呈现出类E1Nifio的状态,向两极输送水汽和热量。在冰消期,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全球升温,全球冰量下降。在冰期中升温阶段(MIS6)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时全球冰量却持续增加,可能此时输送热量不足以使两极冰川融化,带来的水汽又促进了两极冰川的形成。通过与中国石笋记录和热带降雨记录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的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移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到东亚夏季风的降雨状况,热带太平洋类ENSO过程可能对ITCZ的变化存在内部系统调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 热带海表温度 热带辐合带 类ENSO过程
原文传递
A Study on the Plate Tectonic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Based on the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12
作者 Weihong Qian Jun Du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23年第6期598-621,共24页
By using a dynamical approach of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this study theoretically explains the continental formation and plate drift as well as main mountain uplift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The presen... By using a dynamical approach of core-magma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this study theoretically explains the continental formation and plate drift as well as main mountain uplifts in the early Earth period. The present mantle and lithosphere were the partial part of magma fluid layer (mantle curr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Earth’s crust formation. Thus, a theory is presented regarding the driving forces of plate drift, in the form of planetary scale mantle currents. The origin of mantle currents is traced back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solar system. It is assumed that small particles (nebula matter) orbiting the Sun assembled, and a molten sphere of primordial Earth with different minerals evenly distributed throughout the total mass came into existence. Subsequently, a process called planetary differentiation took place, as the core and mantle currents (magma layer) started separating. This will inevitably cause the Earth to spin faster, and it is presumed that the inner core first gained angular velocity, thereby spinning faster than the material found at a shallower depth. The time interval of the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between the core and the magma should have lasted for at least 0.1 - 0.2 billion years. Planetary scal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irculations of mantle currents took place, and angular momentum exchange was realized through the vertical component. The horizontal part of the mantle currents, near the bottom of the lithosphere, became a real force to drive continental split and plate drift. The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of the core compared with the mantle currents then caused different flow directions in the two hemispheres. When the inner core rotates faster from west to east, upper mantle currents will tend to flow westwards and towards the two poles. Surface lighter materials converged towards the two poles so that two continental polar crust caps appeared when the magma surface was cooling. This caused two original supercontinents to form about 4.54 billion years ago, while an origin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ental Formation Plate Drift Himalayans Orthogonal convergenc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下载PDF
2—4月北极涛动对中西太平洋ITCZ活动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淼 龚道溢 毛睿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5,共11页
利用1979—2008年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北极涛动(AO)指数,从日尺度上分析了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辐合带(ITCZ)的类型及活跃程度,并研究其与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ITCZ存在不同的强对流中心,依据中心位置可以划分为北、南... 利用1979—2008年逐日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以及北极涛动(AO)指数,从日尺度上分析了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辐合带(ITCZ)的类型及活跃程度,并研究其与AO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ITCZ存在不同的强对流中心,依据中心位置可以划分为北、南、赤道、双、全和弱等六种型态,其中北、南和弱型ITCZ在日尺度上频次最高,分别占总天数的30.98%、31.11%和24.05%,而赤道、双和全型ITCZ出现频次较少。AO与西北太平洋ITCZ活动的相关分析表明,2—4月AO指数与北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9,而与弱型ITCZ频次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当AO处于正(负)位相时,从同期至8—10月北型ITCZ活跃程度偏强(弱),而弱型ITCZ偏弱(强),在滞后1~2个月时相关达到最高。此外低层环流场以及SST也存在显著变化。当AO为正位相时,中西太平洋上赤道至15°N范围内存在异常西风气流,SST异常偏暖。这也加大了南北向SST梯度,导致赤道以北辐合加强,对流活跃,北型ITCZ频次增多。这表明AO可能是通过风场和SST来影响北型ITCZ的活动,这种海气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长的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统计特征 赤道辐合带(ITCZ) 北极涛动(AO) 太平洋
下载PDF
北美洲冬季冷空气对南美洲夏季降水异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嘉俊 孙即霖 《海洋气象学报》 2020年第2期62-70,共9页
利用1981—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美洲冬季高纬度冷空气对南美洲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洲冬季高纬度冷空气通过影响向南越赤道气流的强弱,影响南美洲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 利用1981—201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MWF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北美洲冬季高纬度冷空气对南美洲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洲冬季高纬度冷空气通过影响向南越赤道气流的强弱,影响南美洲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位置和强度的变化,进一步引起南美洲天气的变化。北美洲冬季冷空气的南下过程能够引起80°~70°W的向南越赤道气流明显加强,导致2011年南美洲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异常偏南,强度异常偏强,是造成降水异常偏多的重要成因。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北美洲冬季冷空气对南美洲ITCZ位置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辐合带 冷空气 越赤道气流 降水异常
下载PDF
印度洋赤道西风的变动及其与低纬环流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世刚 喻世华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2期67-73,共7页
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世界气象组织(ECMWF/WMO)1981-11-1982-10逐日2.5°×2.5°网格点资料,按赤道西风判别指数确定了赤道西风的范围,讨论了这支基本气流的结构及季节演变特征,以及它和这一地区环流的关系。
关键词 赤道西风 印度洋 热带辐合带 低纬环流 大气环流
下载PDF
高云与高层垂直速度关系的个例研究II·动力学分析
16
作者 王必正 章丽娜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04-614,共11页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独存在。作者对这两个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论如下:1)由于印度洋北面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夏季... 观测表明,高云的夏季块状分布和冬季带状分布,与低层赤道辐合带的夏季与冬季的形状十分相似;并且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单独存在。作者对这两个观测分析结果进行动力学分析,结论如下:1)由于印度洋北面是青藏高原与亚洲大陆,夏季不能在北面副热带地区形成反气旋,从而印度洋赤道北面为西南气流,导致了赤道辐合带在该地区断裂并且相应的深对流在亚洲季风区的块状分布。2)利用斜压超长波理论,将Rodwell等的亚洲季风单向模型(即非绝热加热导致季风形成)作了修改,扩展为双向闭合模型。印度洋跨赤道偏南风产生大范围水汽辐合,其与地形的共同作用,产生了降水云系的高层加热,由于Sverdrup涡度平衡关系,导致了低层的偏南风而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闭合过程,从而表明了亚洲夏季风是准定常的。3)通过详细分析涡度方程,证明除了恰好在赤道上之外,赤道辐合带上的水平辐合均会产生涡,并且这些涡由点涡(涡度的奇异部分)与各种尺度的涡(涡度的正则部分)组成。正涡度对应于云区,负涡度对应于晴空区,与赤道辐合带(ITCZ)的观测结果一致。4)由于辐合和切变产生涡,得到赤道辐合带和深对流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动力机制,即:由于赤道辐合带的辐合,其南北风辐合与东西风切变将产生涡,其与水汽的共同作用产生了深对流的上升降水云系,而降水云系的潜热诱导上升,进一步加强了水平辐合,从而表明了赤道辐合带的带状准定常维持的中介是不同尺度的涡。5)卷云和卷层云可以独立于深对流的原因是热带卷云和卷层云与流场是可以互相激发的,深对流不是其唯一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对流 亚洲夏季风 赤道辐合带 准定常
下载PDF
论季风的形成及其本质
17
作者 陈诗越 刘双爽 张芹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67-70,共4页
季风是个全球性的环流系统,热带辐合带的季节性迁移是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的巨地形作用是亚洲季风强盛的关键因素.季风在本质上是能量传递与水文循环过程,在全球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季风研究,尤其是加... 季风是个全球性的环流系统,热带辐合带的季节性迁移是季风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的巨地形作用是亚洲季风强盛的关键因素.季风在本质上是能量传递与水文循环过程,在全球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季风研究,尤其是加强低纬过程与青藏高原隆升对季风形成过程与机理方面的研究对我国洪涝和干旱等灾害性气候的预测与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 热带辐合带 行星风系 水文循环
下载PDF
东北地区旱涝的OLR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力 安刚 唐晓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28-235,共8页
该文选取了东北地区 4个典型多雨年和 4个典型少雨年 ,利用 OLR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 OL R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旱涝与低纬 OLR的分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 该文选取了东北地区 4个典型多雨年和 4个典型少雨年 ,利用 OLR资料对该地区旱涝年 OL R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进行了合成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东北旱涝与低纬 OLR的分布及其变化密切相关 ,特别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平洋 ITCZ和印度 ITCZ的位置和强度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 OL R的距平在旱涝年均有显著差别 ,并且热带和副热带 OLR低频振荡的向北传播对东北地区夏季降水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旱涝 低频振荡 副热带高压 厄尔尼诺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TC高频源地与GMS-SST暖水区及ITCZ的匹配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何丽萍 王元 马辛宇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40-447,共8页
利用GMS高精度遥感海表温度(SST)反演资料、外逸长波辐射(OLR)反演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源地及频数数据,分析了GMS-SST、赤道辐合带(ITCZ)、TC源地及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TC源地、发生频数以及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均... 利用GMS高精度遥感海表温度(SST)反演资料、外逸长波辐射(OLR)反演资料和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源地及频数数据,分析了GMS-SST、赤道辐合带(ITCZ)、TC源地及频数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TC源地、发生频数以及强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均具有趋暖性。GMS-SST大于等于28℃的阈值条件为西北太平洋TC发生和维持的必要条件。并且存在10°N高频收缩轴,其与由GMS-SST大于等于28℃所定义的西北太平洋暖水区,GMS-OLR小于等于240 W.m-2定义的ITCZ的时空分布及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即存在TC高频源地—GMS-SST暖水区—ITCZ三者间的匹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热带气旋 卫星遥感 海表温度 赤道辐合带
下载PDF
卫星云参数处理方法和1991年的云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方宗义 刘玉洁 朱小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5-142,共8页
参考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和目前出现的几种云参数处理方法 ̄([1][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东亚和热带海洋地区的云参数处理方法,并着重进行了总云量的反演.处理的资料取自GMS-4的S·VISSR资料 ̄[3],覆盖范围... 参考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和目前出现的几种云参数处理方法 ̄([1][2]),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东亚和热带海洋地区的云参数处理方法,并着重进行了总云量的反演.处理的资料取自GMS-4的S·VISSR资料 ̄[3],覆盖范围为50°N-30°S,80°-175°E.时间为1991年的1、4、7、10四个月.使用上述方法对卫星资料计算得到了日、旬、月的平均云量,通过与其它资料和处理结果的对比分析,对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的真实性进行了初步检验。利用1991年4个典型月份的处理结果,研究了大范围云的季节变化,如赤道辐合带云系和副热带高压少云区的纬向移动,季风云系的爆发等;研究了一些局地区域云的季节分布;并对处理区域内云量的日变化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参数处理 卫星气象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