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4-56,共3页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的强调功能大于“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状语
疑问功能
标记
强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亮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现代汉语法界关于"呢"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语用的角度,重新考察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认为它是疑问语气词,有时也能传达其他语用信息。
关键词
疑问句
句末语气助词“呢”
疑问标记
语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是非疑问句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探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建疆
刘向晖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本文对汉语"吗"字是非问和不带"吗"字的是非问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汉语是非问在维语表达形式上形成了一对多格局的观点。[作者简介]马建疆(1954—)女,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
本文对汉语"吗"字是非问和不带"吗"字的是非问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汉语是非问在维语表达形式上形成了一对多格局的观点。[作者简介]马建疆(1954—)女,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双语教学、双语对比研究; 刘向晖(1971—)男,新疆农业大学讲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双语对比与教学、语音学、音系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字是非问
语气词
高扬的词调
疑问号
一对多
格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春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排比问是问句的排比,《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颇具语用价值。《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孟子》排比问表示疑问的话语标记比《论语》的要繁丰一些,《孟子》排比问的语用价值主要诉诸"辩"体现出来...
排比问是问句的排比,《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颇具语用价值。《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孟子》排比问表示疑问的话语标记比《论语》的要繁丰一些,《孟子》排比问的语用价值主要诉诸"辩"体现出来,而《论语》排比问的语用价值则主要通过"辨"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孟子
排比问
话语标记
语用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被引量:
5
1
作者
李杰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4-56,共3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SJD740020)
文摘
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标记和强调。前者可以标记“反诘”和“揣度”两种语气,通过是否与句末语气词同现,这些标记副词可以分出等级;后者可以加强追究的疑问语气,其主要成员是“到底”和“究竟”。“究竟”的强调功能大于“到底”。
关键词
语气副词
状语
疑问功能
标记
强调
Keywords
mood
adverb
adverbial
interrogative
function
mark
emphasis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探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康亮芳
机构
康定师专中文系
出处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文摘
现代汉语法界关于"呢"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语用的角度,重新考察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认为它是疑问语气词,有时也能传达其他语用信息。
关键词
疑问句
句末语气助词“呢”
疑问标记
语用
Keywords
interrogative
sentence
auxiliary
word
of
mood
"ne"
at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interrogative
mark
pragmatics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是非疑问句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探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马建疆
刘向晖
机构
新疆农业大学语言部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8,共3页
文摘
本文对汉语"吗"字是非问和不带"吗"字的是非问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汉语是非问在维语表达形式上形成了一对多格局的观点。[作者简介]马建疆(1954—)女,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双语教学、双语对比研究; 刘向晖(1971—)男,新疆农业大学讲师,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双语对比与教学、语音学、音系学。
关键词
'吗'字是非问
语气词
高扬的词调
疑问号
一对多
格局
Keywords
general
question
with
or
without'吗'
mood
word
high
intonation
interrogative
mark
one
to
more
pattern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春泉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127-130,共4页
文摘
排比问是问句的排比,《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颇具语用价值。《论语》和《孟子》中的排比问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孟子》排比问表示疑问的话语标记比《论语》的要繁丰一些,《孟子》排比问的语用价值主要诉诸"辩"体现出来,而《论语》排比问的语用价值则主要通过"辨"实现。
关键词
论语
孟子
排比问
话语标记
语用价值
Keywor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The
Book
of
Mencius
parallel
interrogative
sentence
discourse
mark
pragmatic
value
分类号
H109.2 [语言文字—汉语]
H0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试论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状语的疑问功能
李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疑问句句末语气助词“呢”探析
康亮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语是非疑问句在维语中的表达形式探究
马建疆
刘向晖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语》和《孟子》排比问的语用比较
张春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