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地区专业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黄玖立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2,共16页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区域间贸易和地区专业化影响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在国际分工和FDI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呈现非平衡高速增长特征。其次,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间贸易发展,影... 本文回顾了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及其对区域间贸易和地区专业化影响的相关文献。现有研究的主要结论总结如下:首先,在国际分工和FDI等因素的驱动下,中国地区对外贸易增长呈现非平衡高速增长特征。其次,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间贸易发展,影响着区域间贸易的流量和流向。再次,通过产业空间转移和结构转换,对外贸易推动了地区专业化和产业集聚,这是沿海与内地之间差异的重要来源。最后,地区对外贸易开放对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呈现"先抑后扬"的U型特征,区域市场一体化反过来也影响着地区对外贸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地区间贸易 地区专业化 市场一体化
下载PDF
对外贸易、区域间贸易与碳排放转移——基于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潘安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9,共13页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 我国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其内部是否也存在类似国际上的碳排放转移呢?在不同地区的碳排放转移过程中,到底是对外贸易,还是区域间贸易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呢?文章通过构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和采用中国地区投入产出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31个省份的对外贸易隐含碳和区域间贸易隐含碳,并从对外贸易和区域间贸易两个方面考察我国的碳排放转移,以得到我国不同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确实存在区域间碳排放转移,且面临的碳泄漏主要在于区域间贸易而非对外贸易,即广东、江苏、浙江等碳排放净流出地区是碳排放从国外转移至国内的中转地,而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碳排放净流入地区则是碳排放转移链的目的地。(2)国外向我国转移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贸易,而不同地区则通过区域间贸易产生的碳排放转移主要由国内初级产品贸易引起。(3)资源禀赋状况、外贸发展模式等因素均会对我国各地区在碳排放转移中的地位产生影响。文章为我国制定差异化的地区碳减排政策与目标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转移 区域间贸易 隐含碳 碳泄漏 污染避难所
原文传递
交通基础设施、区际贸易与地区经济发展——以公路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叶菁文 范剑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68,共21页
本文探讨公路通过区际贸易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机制。利用《2012年中国31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估算出以地级行政单位为主体的城市间贸易金额和贸易重量,从中总结中国内需市场特点:(1)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500... 本文探讨公路通过区际贸易路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背后机制。利用《2012年中国31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其他相关数据,估算出以地级行政单位为主体的城市间贸易金额和贸易重量,从中总结中国内需市场特点:(1)在国内贸易大循环中,500公里以内集中了81.3%贸易金额和74.9%贸易重量;(2)城市的经济潜力分布呈现出由沿海向内陆逐渐衰减的圈层结构,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处于核心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出公路通过区际贸易路径对城市贸易水平、产业发展发挥作用的两种机制。机制一是修建公路,缩短了城市间公路距离,能够增加城市间贸易量,提升城市经济潜力,进而提高不同产业雇用人数和产值。机制二是修建公路,增加了城市内部公路存量,重量价值比更高的产业运输成本下降更多,它们将向其他城市输出更多商品,雇用人数和产值也会得到更大程度提升。本文发现对于制定畅通国内大循环、激发内需潜力相关政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区际贸易 经济潜力 产业发展
原文传递
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被引量:17
4
作者 苏庆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不平衡 市场分割 区际贸易 李嘉图模型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结构区际贸易壁垒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黄赜琳 王敬云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6,共13页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 文章分别利用直接贸易流量和间接产业趋同两种分析方法考察我国三次产业的地方保护程度。一方面,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贸易及相关数据,运用边界效应模型分别考察了八大区域中的总贸易和三次产业地方保护程度,分析了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区域位置及区间距离等因素对区际产业贸易的影响,测算边界效应值并运用区域贸易依存度进行了验证和区域分析。另一方面,通过计算产业地区集中度,考察1997-2005年期间地区产业结构的分布趋势,以此考察各产业贸易壁垒的趋势变化。研究发现,产业属性差异对区际贸易有一定阻碍作用,因此,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和谐的贸易体制,尊重比较优势的差异化发展,降低区际贸易壁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边界效应 贸易壁垒 地方保护
下载PDF
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贾伟 宫同瑶 秦富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74,共16页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八区域两部门CGE模型,并利用2002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2)贸易成本对中国各... 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八区域两部门CGE模型,并利用2002年和2010年中国区域投入产出表数据,研究了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农产品贸易成本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差异总体呈下降趋势;(2)贸易成本对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贸易增长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该效应在中国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的表现较为明显;(3)贸易成本主要影响双边农产品贸易,而对第三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不大;(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成本下降至运输成本对中国区际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5.79%和39.87%;(5)农产品对外贸易成本下降扩大了农产品贸易逆差,区际农产品贸易成本下降则缩小了农产品贸易逆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农产品贸易 CGE模型 区际贸易 对外贸易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网络架构的虚拟耕地流动格局及其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流涛 唐林昊 +3 位作者 李士超 李东阳 曹治 李亚婷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在生态网络架构下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虚拟耕地流动模拟模型,采用空间分析中的OD矩阵方法进行求解,通过2001—2015年虚拟耕地流量关系矩阵,从省际和区际两个层面解析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特征,并利用生态网络安全系统评价的思路,... 在生态网络架构下以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虚拟耕地流动模拟模型,采用空间分析中的OD矩阵方法进行求解,通过2001—2015年虚拟耕地流量关系矩阵,从省际和区际两个层面解析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特征,并利用生态网络安全系统评价的思路,探讨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网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结果表明:①在区际层面,东北、华中和华北地区是虚拟耕地的主要流出区,其中,东北地区主要流向华东和华北;华中地区主要流向华南和华北;华南、华北和华东是我国虚拟耕地的主要流入区,其中,华东华北和华东地区的输入量主要来自于东北,华南地区主要来自于东北和华中地区。②在省际层面,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与安徽为主要虚拟耕地净流出省,其流出量之和占总流出量的比例为83.539%。其中,黑龙江主要流向江苏、浙江、北京;吉林主要流向北京和浙江;内蒙古主要输流向山西、广东;河南主要流向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为主要虚拟耕地净流入省,其流入量之和占总流入量的比例为65.471%。其中,北京、天津、上海主要来自黑龙江与吉林,浙江主要来自于东三省地区,广东主要来自于河南,福建主要来自于黑龙江。③虚拟耕地流动格局网络系统的信道数目保持稳定,系统聚合度与冗余度、系统网络利用率均呈波动上升趋势,系统网络空闲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虚拟耕地流动网络系统的稳定性在研究期内整体上呈现增加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耕地 生态网络架构 跨区域流动 粮食贸易 粮食安全 运输成本 生态补偿
原文传递
边界效应、国内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壁垒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雄浪 张泽义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8-67,共10页
本文在D-S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边界效应的方法来构建计量模型,以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估计边界效应来分析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以及我国边界效应的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边界效应... 本文在D-S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边界效应的方法来构建计量模型,以我国1996~2011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估计边界效应来分析我国国内市场一体化以及我国边界效应的演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边界效应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存在明显的边界壁垒,中西部贸易壁垒高于东部;我国的平均边界效应存在上升趋势,国内市场并非走向一体化,特别地由于财税制度的改革2001年平均边界效应增幅最快,之后各种经济区和经济带的建设使得增长率小幅下降;自然壁垒不是影响边界效应的主要因素,行政人为干预才是影响我国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市场一体化 区域间贸易 区域壁垒
下载PDF
区际贸易、价值转移与区域平衡发展: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被引量:8
9
作者 乔晓楠 李欣 郝嘉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7-178,共22页
本文提出“区域价值创造—区域价值交换—区域价值转移—区域价值分配—区域发展平衡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分别研究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区际贸易的价值转移机制,运用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区际贸易价值转移的方法,对2012年、2015年... 本文提出“区域价值创造—区域价值交换—区域价值转移—区域价值分配—区域发展平衡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分别研究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区际贸易的价值转移机制,运用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区际贸易价值转移的方法,对2012年、2015年、2017的区域价值转移情况进行计算。研究发现:生产部门与非生产部门区际贸易所导致的价值转移量占全国价值创造总量的比值约为1.7%至2.0%。其中,东部区域多实现价值净转入,而中西部和东北区域价值则多被净转出,因此东部区域价值分配占比高于价值创造占比,而中西部和东北区域价值分配占比低于价值创造占比。进一步结合区域人均GDP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与基尼系数的计算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显著下降。并且,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可以验证区域分配价值对区域GDP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进而为认识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贸易 区域价值转移 区域平衡发展
原文传递
区际贸易、要素价格扭曲与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基于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名远 林民书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6-64,共9页
本文以能源要素区际贸易为分析基点,实证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保持在高位,东部地区扭曲程度高于其它地区;能源要素区际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最... 本文以能源要素区际贸易为分析基点,实证分析了要素价格扭曲与我国区域经济利益实现问题。研究表明,我国要素价格总扭曲程度保持在高位,东部地区扭曲程度高于其它地区;能源要素区际贸易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成为最大的能源要素输出地;要素价格扭曲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利益未能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要素价格扭曲所带来的直接利益损失以及要素生产率区域差距所产生的区域经济利益外溢,构成中西部区域经济利益损失和区域经济利益空间失衡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区际贸易 区域经济利益
原文传递
比较优势分工视角下区域间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玉婷 葛明 高远东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80,共17页
既有研究注意到了碳转移,但未能充分关注区域间贸易是否具有碳减排作用。基于比较优势分工视角构建了区域间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综合性核算框架,借助MRIO、贸易情景假设及SDA分析法,利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估计了区... 既有研究注意到了碳转移,但未能充分关注区域间贸易是否具有碳减排作用。基于比较优势分工视角构建了区域间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综合性核算框架,借助MRIO、贸易情景假设及SDA分析法,利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估计了区域间贸易通过不同机制对全国及各省份碳排放的影响,并对贸易类型进行了区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区域间贸易大幅降低了中国碳排放总量,多数省份实现了碳减排,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推论。第二,区域间贸易通过碳替代和碳转移两种机制影响地区碳排放,碳替代机制发挥了碳减排主要作用,碳转移机制增排和减排的影响相当。第三,从贸易类型看,中间品和最终品两类贸易都产生了积极减排贡献,中间品贸易的碳减排贡献较大。第四,从变化趋势看,中间品贸易结构低碳化发展已成为驱动全国及各省份碳减排的重要因素,而最终品贸易结构未呈现出低碳化趋势。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期望为推动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区域间贸易 碳排放 碳转移 碳替代
下载PDF
Demand-driven water withdrawals by Chinese industry: a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被引量:4
12
作者 Bo ZHANG Z. M. CHEN +2 位作者 L. ZENG H. QIAO B. CHEN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3-28,共16页
With ever increasing water demands and the continuous intensification of water scarcity arising from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 country is struggling to harmonize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water supply. This... With ever increasing water demands and the continuous intensification of water scarcity arising from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the country is struggling to harmonize it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water supply. This paper presents a systems analysis of water with- drawals by Chinese industry and investigates demand- driven industrial water uses embodied in final demand and interregional trade based on a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In 2007, the Electric Power, Steam, and Hot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sector ranks first in direct industrial water withdrawal (DWW), and Construction has the largest embodied industrial water use (EWU). Investment, consumption, and exports contribute to 34.6%, 33.3%, and 30.6% of the national total EWU, respectively. Specifically, 58.0%, 51.1%, 48.6%, 43.3%, and 37.5% of the regional EWUs respectively in Guangdong, Shanghai, Zhejiang, Jiangsu, and Fujian are attributed to international exports. The total interregional import/export of embodied water is equivalent to about 40% of the national total DWW, of which 55.5% is associated with the DWWs of Electric Power, Steam, and Hot Water Production and Supply. Jiangsu is the biggest interregional exporter and deficit receiver of embodied water, in contrast to Guangdong as the biggest interregional importer and surplus receiver. Without implementing effective water- saving measures and adjus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s, the regional imbalance between water availability and water demand tends to intensify considering the water impact of domestic trade of industrial products. Steps taken to improve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and to enhance embodied water saving in consumption are both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supporting China's water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withdrawal embodied water use Chinese industry interregional trade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
原文传递
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对福建的启示——基于区际贸易理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玲 肖立强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12-120,共9页
区际贸易开展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性,根据文化贸易商品中投入的要素密集程度差异将其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文化商品,结合具体的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个主要因素对文化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发现文化贸易依存度和要... 区际贸易开展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性,根据文化贸易商品中投入的要素密集程度差异将其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文化商品,结合具体的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个主要因素对文化商品贸易结构的影响。发现文化贸易依存度和要素禀赋是关键因素,其次是技术水平和FDI流向。相应提出改善福建省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四个建议,以期推动文化强省的建设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贸易 福建文化贸易 贸易商品结构
下载PDF
试论国内区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利益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焦军普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9,共4页
对外贸易的发展理应建立在国内区际贸易充分开展的基础上。国内区际贸易的开展对对外贸易利益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国内市场分割现象,使得国内区际贸易滞后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制约了对外贸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对外贸易的发展理应建立在国内区际贸易充分开展的基础上。国内区际贸易的开展对对外贸易利益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国内市场分割现象,使得国内区际贸易滞后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制约了对外贸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本文的政策结论是通过加快改革逐步实现国内经济市场化和一体化以提高外贸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贸易 国内市场 对外贸易 贸易利益
下载PDF
区际贸易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15
作者 李华堂 朱泽山 王黎黎 《陇东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偏西北位置,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际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分析甘肃省主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生产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区际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通过计算区际贸易对地区经济整体...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部偏西北位置,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区际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在分析甘肃省主要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生产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区际贸易逆差形成的原因,通过计算区际贸易对地区经济整体的贡献率,量化分析这种贸易格局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而根据原因和影响分析提出一些对该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贸易 区际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我国区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因与管治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鹏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1-23,共3页
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经济主体、管理主体是我国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产生的主要原因。产品市场准入机制的统一、市场质量监管的统一、技术服务网络的统一是克服区际贸易技术性壁垒,加速区域市场一体化,进而达到全国市场一体化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区域筹发展 区际贸易 技术性壁垒 管治
下载PDF
不完全竞争下区际贸易政策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友仁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9-43,共5页
大国的国内区际贸易可以为该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区际贸易因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而受阻,难以为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产业区际贸易壁垒存在的经济驱动力,... 大国的国内区际贸易可以为该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区际贸易因贸易壁垒的广泛存在而受阻,难以为我国产业和企业在国际市场提供竞争力支撑。本文分析了不完全竞争产业区际贸易壁垒存在的经济驱动力,其基本结论是:区际贸易壁垒不仅有利于本地区厂商在本地市场中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地方保护效应),而且还可以增加本地区厂商的利润(即利润转移效应),并增加本地区的福利;但当所有地方政府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时,会导致所有区域福利水平的降低,从而导致一国整体国民福利的损失。这一结论为中央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协调国内区际贸易政策以消除国内市场分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全竞争 区际贸易 贸易壁垒 地方保护效应利润转移效应 福利损失
下载PDF
区际贸易:基于区域开放视角的贸易理论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文浩 赵金亮 《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4-38,共5页
伴随着空间、制度以及运输费用等要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区际贸易不断发展。本文力求基于区域开放视角来分析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以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地区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引入空间要素下运输费用对区域开放及区域贸... 伴随着空间、制度以及运输费用等要素的综合作用,我国区际贸易不断发展。本文力求基于区域开放视角来分析贸易的发展。文章首先以制度为切入点,分析了不同区域和地区开放模式的选择问题;其次,引入空间要素下运输费用对区域开放及区域贸易发展的影响;最后,文章对区际贸易未来趋向进行了展望,即回归到区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与演进则是区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际贸易 区域开放 贸易理论发展
下载PDF
商人流迁与市场系统的时空组织模式
19
作者 石忆邵 《世界地理研究》 2000年第4期52-57,共6页
本文分别讨论了流动商在地方性交换系统、区域间贸易系统及流动性零售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市场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网上空间市场的崛起对商人流迁的影响。
关键词 流动商 地方性交换系统 区域间贸易系统 流动性零售系统 网上空间市场 农村市场
下载PDF
大国发展区际贸易的特定优势及政府责任
20
作者 李定珍 刘兴云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4-89,共6页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各大国纷纷转而重视国内区际贸易。大国市场范围空间、规模、潜力大等特定优势,为其发展区际贸易和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奠定了基础,但也受到传统惯性、权力组织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制约。政府介...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世界各大国纷纷转而重视国内区际贸易。大国市场范围空间、规模、潜力大等特定优势,为其发展区际贸易和降低对外贸易依存度奠定了基础,但也受到传统惯性、权力组织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制约。政府介入是顺利推进区际贸易的关键,大国政府有责任引导国内市场建设,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规制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等途径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市场范围 区际贸易 政府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