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创新 被引量:3
1
作者 郝珊珊 《科教文汇》 2013年第15期199-199,201,共2页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坐标,不仅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担承着引导大众审美欣赏、启迪青少年心智等社会公共责任。博物馆讲解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提出了更高要... 博物馆作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坐标,不仅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担承着引导大众审美欣赏、启迪青少年心智等社会公共责任。博物馆讲解是公众了解博物馆的重要渠道。随着社会的发展,观众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讲解员应当与时俱进,发挥创新精神,探索更适合观众参观需求的讲解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讲解 讲解方式 讲解语言 讲解技巧
下载PDF
何似擎杯听《说文》——师从颖明夫子追记
2
作者 吴永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本文记述了作者三度随侍陆宗达先生学习《说文》的经历,介绍了陆先生的治学特色和作者的收获。
关键词 《说文》 陆宗达 治学特色 文献语言文字学 训诂 汉语
下载PDF
《资治通鉴》“魏纪”“晋纪”胡注释词辨正
3
作者 真大成 《中国训诂学报》 2023年第1期16-30,共15页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体大思精,解释词语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资治通鉴》“魏纪”以后部分由于所据原史本无注解,基本上出于胡三省自注。从总体上看,这部分的胡注释词类皆精核,兼具较为丰富的古籍注释学和训诂学的研究意义;不过仍有...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体大思精,解释词语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资治通鉴》“魏纪”以后部分由于所据原史本无注解,基本上出于胡三省自注。从总体上看,这部分的胡注释词类皆精核,兼具较为丰富的古籍注释学和训诂学的研究意义;不过仍有一些条目未尽准确,可待辨析。本文选取《资治通鉴》“魏纪”“晋纪”部分的胡注释词38条逐一辨析,对明显错误者试作辨正,对诠释未圆者进一步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治通鉴》 胡三省注 释词 辨正
原文传递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部字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玉艳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90-92,共3页
"■"是《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之一,统属着两个汉字,但许慎对其解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古文字学的角度,以"■"与"殳"之间的语音、字形联系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其能否构成部首、作为"殳"... "■"是《说文解字》五百四十个部首之一,统属着两个汉字,但许慎对其解释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古文字学的角度,以"■"与"殳"之间的语音、字形联系为出发点,全面考察其能否构成部首、作为"殳"构件时的字形演变及许慎将其作为部首的原因。分析了许慎认为从"■"部的字"■"和"鳧"的构成及其归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儿”部字
下载PDF
《骆驼祥子》的文化心理分析与语义诠释
5
作者 刘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3-94,共2页
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将文本的解析工作做到语义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层面。要真正对文本做到定点、定位、定格,必须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准确诠释语义,为翻译提供通道。选取《骆驼祥子》的一个译本为例,以文化心... 很多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将文本的解析工作做到语义层面,而忽视了心理层面。要真正对文本做到定点、定位、定格,必须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准确诠释语义,为翻译提供通道。选取《骆驼祥子》的一个译本为例,以文化心理为参照,对其词语语义的界定予以分析并重新进行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样子》 文化心理 翻译 语义诠释
下载PDF
烟草农业科技教育片解说词处理方法
6
作者 刘扬 《农业工程》 2016年第1期86-87,共2页
烟草农业科技教育片对烟叶生产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根据实践,从解说词的编写、审校和配音3个方面介绍了制作烟草农业科技教育片时应把握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解说词 烟草 科技教育片
下载PDF
从语境层面探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教学
7
作者 朱葵 夏新蓉 《海外英语》 2011年第9X期3-4,共2页
针对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对翻译的误解,作者首先探讨了语境与翻译的关系,然后通过大量例子让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从而真切地体会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研究生翻译教学中对确定语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境 语义确定 翻译
下载PDF
《说文解字》中的古代舞蹈
8
作者 田耕渔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对《说文解字》一书中有关古代舞蹈的收字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归纳 ,认为从中反映了中国古代舞蹈较复杂的内容 :古代社会的劳动生活、原始宗教祭祀活动以及古代先民狩猎生活。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羽饰在古代舞仪中的重要位置 。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舞蹈
下载PDF
铉本《说文》阙字简析
9
作者 崔小英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5-6,共2页
铉本《说文》全书共44处注明"阙",有形音义全阙者,有三者中阙其一、阙其二者。究其原因,有许慎不明,故注明"阙"者,亦有后人在摹写传抄及校订过程中脱误、增衍、妄改造成的阙字。应对不同的情况加以区分。
关键词 《说文》 大徐本
下载PDF
从《孟子集注》的释词看朱熹对前代训诂的继承、优化和推进
10
作者 于芝涵 《汉字汉语研究》 2020年第4期36-44,125,126,共11页
《孟子集注》的释词除了大量征引赵岐《孟子章句》,还广泛撷取前代著名训诂家的经注或小学专书中的字词释义,表现了朱熹对前代训诂成果的继承。同时,朱熹不拘泥于旧注,对赵岐注的释词从注释内容、注释形式和注释词头的提取三方面进行了... 《孟子集注》的释词除了大量征引赵岐《孟子章句》,还广泛撷取前代著名训诂家的经注或小学专书中的字词释义,表现了朱熹对前代训诂成果的继承。同时,朱熹不拘泥于旧注,对赵岐注的释词从注释内容、注释形式和注释词头的提取三方面进行了优化,使其更有效、精准地传达文义;因汉语词汇、语义的历时发展,朱熹对赵岐注词释的推进,实践了训诂“以语言解释语言”之旨。朱熹的释词,内容简约精练,一扫汉魏末流繁琐注经之弊端,使古朴的治经风格和“训诂说字”的治经理念在宋代得以传承和续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集注 释词 训诂
下载PDF
“琱生三器”研究述评
11
作者 金东雪 《珠江论丛》 201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琱生三器是研究西周的仆庸土田关系、宗法关系等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自出土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出现,这些论文的讨论不仅集中于对古文字字词释读,而且包括各器铭文之间的关系、事件中的人物关系等内容。其中,... 琱生三器是研究西周的仆庸土田关系、宗法关系等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自出土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一系列的研究论文出现,这些论文的讨论不仅集中于对古文字字词释读,而且包括各器铭文之间的关系、事件中的人物关系等内容。其中,很多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而部分内容还存在争议。从琱生三器的名称及年代、琱生三器之间的关系、琱生三器的人物关系、琱生三器的铭文释读等角度,梳理、概述以往的研究成果,是深化研究的必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琱生三器 人物关系 字词考释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对《聊斋俚曲集》整理校注的补充和考证
12
作者 李登桥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0期60-62,共3页
利用工具书,认真分析上下文文意,并参照今山东方言,对《聊斋俚曲集》整理校注中存在的点校和释词方面的疏漏和讹误问题进行补充和考证。
关键词 蒲松龄 聊斋俚曲 点校 释词
下载PDF
传统“义训”之批判与“引申推义”之提出 被引量:5
13
作者 白兆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63-168,共6页
本文在揭示“方法”一词的内涵和分析传统训诂方法鼎足三立的基础上 ,指出传统“义训”的缺陷 ,并提出“引申推义”法 ,以与“以形索义”、“因声求义”并列。
关键词 形训 音训 义训 直陈词义 引申推义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个别释义欠准的原因探析
14
作者 陈波先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4年第1期64-68,92,共6页
对《汉语大词典》释义欠准的个例辨析学术界已有论述,对其之所以释义欠准的原因进行归纳的论述却少见。因此,文章在分析《汉语大词典》9条释义欠准的用例的基础上,探析了《汉语大词典》释义欠准的原因:(1)利用错误的注疏释义。(2)未辨... 对《汉语大词典》释义欠准的个例辨析学术界已有论述,对其之所以释义欠准的原因进行归纳的论述却少见。因此,文章在分析《汉语大词典》9条释义欠准的用例的基础上,探析了《汉语大词典》释义欠准的原因:(1)利用错误的注疏释义。(2)未辨析文句结构释义。(3)以孤例或少例书证释义。(4)误断书证句读释义。(5)释义前后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欠准 语文工具书
下载PDF
论《说文》的方言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华学诚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60-64,共5页
许慎在《说文》中引证方言俗语是自觉的。《说文》中的方言研究成果形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 ,其价值有三 :一是为研究汉代方言保存了具有共时价值的材料 ,二是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方言研究成果 ,三是对后人研究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 许慎在《说文》中引证方言俗语是自觉的。《说文》中的方言研究成果形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 ,其价值有三 :一是为研究汉代方言保存了具有共时价值的材料 ,二是为后人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方言研究成果 ,三是对后人研究方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启发。《说文》方言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 方言词 方言研究 历史评价 许慎
下载PDF
《老乞大集览》、《单字解》训诂方法评介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茂活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7-81,共5页
朝鲜著名语言学家崔世珍所著《老乞大集览》和《单字解》,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资料,其中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在汉语言文字方面的深厚造诣。本文以这两部著作的语源学价值为着眼点,举例分析其中所采用的主要训诂方法。
关键词 《老乞大》 《老乞大集览》 《单字解》 崔世珍 训诂
下载PDF
笃实而空灵的陶诗注本--王叔岷《陶渊明诗笺证稿》的学术价值
17
作者 魏耕原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8-36,49,共10页
在众多陶诗注本中,王叔岷先生的《陶渊明诗笺证稿》以独立的理路与学术个性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学术价值。王先生以丰厚的学力予对其中向来无释的虚词以精到的注释,句语立即贯通;又拈出"喜用字""习用字",为陶诗用语措... 在众多陶诗注本中,王叔岷先生的《陶渊明诗笺证稿》以独立的理路与学术个性显示出不同凡响的学术价值。王先生以丰厚的学力予对其中向来无释的虚词以精到的注释,句语立即贯通;又拈出"喜用字""习用字",为陶诗用语措词发凡起例,发现了许多规律;特别是对用得"绝佳""极佳""甚佳"的揭示,更为引人注目。这对陶之思想、爱好、诗艺价值的研究均有极大的补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叔岷 《陶渊明诗笺证稿》 虚词释义 喜用字 习用字 绝佳字
下载PDF
唐五代比喻词的类别与释义——兼与白维国《近代汉语词典》比喻词释义商榷
18
作者 洪帅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85-96,共12页
比喻词是包含比喻成分的词。从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中提取出201个唐五代比喻词,分为全喻词和半喻词两大类。全喻词包括整喻词和分喻词两种。整喻词的整体和本体构成比喻关系。分喻词的各个成分分别与本体构成比喻。半喻词是指... 比喻词是包含比喻成分的词。从白维国主编的《近代汉语词典》中提取出201个唐五代比喻词,分为全喻词和半喻词两大类。全喻词包括整喻词和分喻词两种。整喻词的整体和本体构成比喻关系。分喻词的各个成分分别与本体构成比喻。半喻词是指词的一部分是比喻语素的词,根据喻指成分的位置可分为前喻词和后喻词两种。与比喻词的分类相对应,唐五代比喻词的释义分为全喻词和半喻词两大类,全喻词释义中以比喻类和指称类最多,半喻词释义中以词义+得名由来类最多。全喻词和半喻词在释义方式上有很大区别,半喻词里没有比喻类释义,而全喻词里则没有词义+得名由来类和形容类释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词 全喻词 半喻词 比喻词释义 《近代汉语词典》
下载PDF
《周南》《召南》“南”字得名考
19
作者 焦继顺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2期123-126,共4页
《诗经》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的得名问题,历史上争论颇多。其原因在于,从先周时期到《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中,南国词义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意义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二南诗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后人多有不识,这导致了在解读上... 《诗经》十五国风中,《周南》《召南》的得名问题,历史上争论颇多。其原因在于,从先周时期到《诗经》编纂成集的过程中,南国词义发生了三次较大的意义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二南诗的地域也发生了变化。后人多有不识,这导致了在解读上的混淆,应该予以厘清。二南得名于南国这一名称,这不仅得到了《诗经》内证的支持,也得到了出土文献上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南》《召南》 得名 “南国” 二重证据 训诂
下载PDF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拟声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绒绒 《陇东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拟声词有218个。文章总结了这些拟声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词立目、词形处理和释义体例情况,根据音节结构将拟声词分为七类:A式、AA式、AB式、ABB式、AABB式、ABCD式和A里BC式。在语法功能上,...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拟声词有218个。文章总结了这些拟声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收词立目、词形处理和释义体例情况,根据音节结构将拟声词分为七类:A式、AA式、AB式、ABB式、AABB式、ABCD式和A里BC式。在语法功能上,拟声词可以做独立语、宾语、状语、定语、补语和谓语。根据笔者的总结,对词典的收词立目和释义体例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拟声词类型 语法功能 收词释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