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网络迷因 被引量:35
1
作者 窦东徽 刘肖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8,共11页
所谓"迷因"(meme),是为解释文化信息传递模式而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姿势、仪式或其他可模仿的现象在个体心智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能够直接塑造和生成社会群体的某种关键行为或... 所谓"迷因"(meme),是为解释文化信息传递模式而创造的一个概念,指作为承载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姿势、仪式或其他可模仿的现象在个体心智之间的传播,这种传播能够直接塑造和生成社会群体的某种关键行为或思维方式。迷因在互联网上的快速复制和传播构成了"网络迷因"现象。传统迷因论在对网络迷因的复制、传播、保持和衰退的机制解释上存在过度强调生物学类比的倾向,而基于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则表明,网络迷因的"自我复制"实际是基于传播者的模仿意愿和行为;这种传播并非"传染"而是依赖于个体寻求社会认同的心理需要和个体从众博弈的决策结果;它的保持既取决于信息本身的特性,也与个体的偏好存在关联;它的变异与个体认知能力限制及社会互动有关;它的消退与再生涉及个体对信息的适应和去习惯化,以及潮流领导者的风格嬗变和领导权让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重新审视网络迷因现象,不仅有助于将迷因学现有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实证结果建立关联,还有利于深入理解网络迷因这一与公共生活关联日益紧密的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从而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预测、控制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因 网络迷因 社会心理学
下载PDF
互联网迷因传播的实证分析——以57个网络流行语为例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亮 杨闪 张頔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81-85,共5页
互联网迷因是网络上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数字化文化片段,其基本形式之一是网络流行语。在明确互联网迷因内涵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采集57个国内网络流行语的时序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曲线拟合。研究发现,互联网迷因的传播类型包括"尖峰&qu... 互联网迷因是网络上通过模仿而传播的数字化文化片段,其基本形式之一是网络流行语。在明确互联网迷因内涵和传播特点的基础上,采集57个国内网络流行语的时序数据,作统计分析和曲线拟合。研究发现,互联网迷因的传播类型包括"尖峰""宽峰"和"多峰"3种;其时序数据基本符合Log Normal或Gauss分布。研究结论可应用于互联网迷因的趋势预测和网络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迷因 时间序列分析 实证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陆薇薇 菅丰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6-135,160,共11页
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 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第三种文化",即"中国锦鲤"文化。中国锦鲤文化不断发展变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出现了"中国锦鲤""网络迷因"的衍生物。伴随着移动支付技术向全球扩展,中国锦鲤或将形成"第三种文化之第三种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中国锦鲤 第三种文化 祥物 网络迷因
原文传递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互联网迷因模仿意愿传播仿真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亮 杨闪 任立肖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19,共6页
[目的/意义]互联网迷因是网络文化信息的基本单元,它受到网络流行风潮的推动,通过众多网民的自发模仿而快速传播。[方法/过程]为了考察互联网迷因传播过程中网民模仿意愿的变化机制,在基本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引入个体坚定度和外部信息熵... [目的/意义]互联网迷因是网络文化信息的基本单元,它受到网络流行风潮的推动,通过众多网民的自发模仿而快速传播。[方法/过程]为了考察互联网迷因传播过程中网民模仿意愿的变化机制,在基本元胞自动机模型中,引入个体坚定度和外部信息熵增量两个影响因素,建立互联网迷因模仿意愿传播模型,以两个网络流行语的实际传播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网民模仿意愿的传播表现出从众现象;初始群体的坚定度较高时,模仿意愿的传播效果将受到抑制;相对于"迅速流行",当互联网迷因"缓慢流行"时,网民的模仿意愿趋同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迷因 模仿意愿 元胞自动机 迷因传播
下载PDF
网络段子:微传播时代的全民狂欢 被引量:6
5
作者 彭文忠 邹波红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3-86,共4页
藉由"微媒介",网络段子作为新媒体写作家族的成员,因其短小精悍、发表无限制、娱乐性强的特征,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迅速形成全民写作热潮。它直面现实,消解权威,颠覆传统,调侃生活,娱乐大众,成为微传播时代大众精神消费... 藉由"微媒介",网络段子作为新媒体写作家族的成员,因其短小精悍、发表无限制、娱乐性强的特征,契合了当下快节奏的生活,迅速形成全民写作热潮。它直面现实,消解权威,颠覆传统,调侃生活,娱乐大众,成为微传播时代大众精神消费的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段子 微传播 大众精神消费 文字狂欢
下载PDF
考虑接受-模仿-创新的互联网迷因传染病模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亮 缪嘉乐 +1 位作者 吴剑云 陈昊 《系统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0,共10页
[目的/意义]互联网迷因是碎片化的网络文化单元。基于网民自发模仿和创造的行为,判明互联网迷因的传播机制,发挥其在网络舆论引导、文化传播和商业营销中的积极作用。[方法/过程]根据网民接触互联网迷因的状态,将其划分为易感者、接受... [目的/意义]互联网迷因是碎片化的网络文化单元。基于网民自发模仿和创造的行为,判明互联网迷因的传播机制,发挥其在网络舆论引导、文化传播和商业营销中的积极作用。[方法/过程]根据网民接触互联网迷因的状态,将其划分为易感者、接受者、模仿者、创新者和恢复者五个群体。建立SAMIR传染病模型并作平衡点分析。仿真研究了弱势和强势迷因的传播,以及模仿者创新率对互联网迷因传播的影响。通过两个迷因传播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结论]SAMIR模型刻画了互联网迷因传播过程中网民接受、模仿和创造行为的作用,揭示了各网民群体的状态转换规律。易于被网民接受和模仿的强势迷因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网民创新行为在推动互联网迷因演化传播的同时也会令迷因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不稳定的状态,但创新者对迷因传播的正向作用大于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迷因 网络文化传播 传染病模型 强势迷因
原文传递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表情包的后现代性批判与秩序重构 被引量:2
7
作者 袁菲 喻倩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2-60,共9页
网络表情包是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产物,具有去中心性、反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会导致信息出现意义不明甚至无意义的状况。长此以往,人们必将陷入虚假的自我认知而无法前进,后现代社会的交往危机也将由此产生,表... 网络表情包是后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产物,具有去中心性、反理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会导致信息出现意义不明甚至无意义的状况。长此以往,人们必将陷入虚假的自我认知而无法前进,后现代社会的交往危机也将由此产生,表现为叙事危机与知识非法化。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化解该危机提出了可行性解决方案:应在主体互动基础上,遵循有效性原则,通过实践实现交往理性、语用意义和主体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情包 后现代 交往理性 实践 有效性原则
下载PDF
互联网迷因传播模型的构建与仿真:以“友谊的小船”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頔 《新世纪图书馆》 CSSCI 2017年第3期57-62,共6页
论文基于个体对互联网迷因的创新行为,在传统SIR模型中引入创新者人群,构建互联网迷因传播模型SIInR。研究发现在高感染率、接触率,低恢复率、创新率、免疫率的情况下,互联网迷因的发展趋势更稳定持久。
关键词 互联网迷因 SIR模型传播 SIInR模型
下载PDF
从“网络表情”看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符号思维的新趋势 被引量:3
9
作者 郝彦霞 《大众科技》 2018年第1期135-138,共4页
通过对网络表情概念的厘清,分析网络表情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认为在网络表情影响下,现代视觉设计符号思维呈现出立体虚拟化、卡通趣味化、多元化以及多感观传达的新趋势。
关键词 网络表情 视觉传达 符号思维 新趋势
下载PDF
网络民谣警世价值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远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8-94,共7页
在互联网时代,警世类网络民谣已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其研究范畴从内涵界定(网络民谣、网络段子中的顺口溜、新民谣、现代民谣、当代民谣)与特点(口语化、流畅性、民众集体创作)到警戒对象(政风、民风)和实现路径(舆论压力、温情... 在互联网时代,警世类网络民谣已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新热点。其研究范畴从内涵界定(网络民谣、网络段子中的顺口溜、新民谣、现代民谣、当代民谣)与特点(口语化、流畅性、民众集体创作)到警戒对象(政风、民风)和实现路径(舆论压力、温情劝慰)都独具特色。网络民谣警世价值的有效疏导,需要抵制媚俗和粗鄙类网络民谣的传播,约束消极和阴暗类政治民谣的流行,并剔除强奸民意的"伪民谣",特别是认真倾听大众的声音。但是,网络民谣警世价值的疏导尚需深入研究,同时,也为警世类网络民谣的理论发展、实践深化和互联网时代的挑战留下新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民谣 网络段子 警世 政风 民风
原文传递
灾难叙事的数字化标本--基于疫情时期网络迷因传播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管佖路 顾理平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36,共6页
社交媒体时代,在人类社会遭遇公共危机事件时,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短语、图像、表情包、短视频和音乐往往迅速蹿红。灾难时期网络迷因传播的流行,源于人们复杂性和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迷因表达与传统灾难叙事形成了对话,更对后者起到了补充... 社交媒体时代,在人类社会遭遇公共危机事件时,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短语、图像、表情包、短视频和音乐往往迅速蹿红。灾难时期网络迷因传播的流行,源于人们复杂性和个性化的表达需求。迷因表达与传统灾难叙事形成了对话,更对后者起到了补充作用。灾难主题的网络迷因体现了一系列流行文化和媒介文化特征,客观上延续、改编和重塑了灾难内涵,在灾难文化的数字化进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而迷因本身也成为理解灾难的特殊文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迷因 灾难叙事 数字标本 数字灾难文化
原文传递
社交媒体时代网络流行梗的传播学思考——从“六学”梗谈起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淼琪 俞贵 《巢湖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97-103,共7页
社交媒体时代下,网络流行梗快速更迭,一次次网络狂欢的背后,网络暴力肆虐、不同群体间语言裂隙扩大等问题已经有所显现。“六学”梗的兴起与衰落的历程,完整地呈现出网络流行梗的传播生命周期过程。以“六学”梗为切入点,探析网络流行... 社交媒体时代下,网络流行梗快速更迭,一次次网络狂欢的背后,网络暴力肆虐、不同群体间语言裂隙扩大等问题已经有所显现。“六学”梗的兴起与衰落的历程,完整地呈现出网络流行梗的传播生命周期过程。以“六学”梗为切入点,探析网络流行梗的模因裂变式传播以及受众本位式传播的传播特征。聚焦网络流行梗传播过程中暴露的隐忧,从新媒体、KOL生态以及新旧话语体系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优化网络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流行梗 “六学” 社交媒体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