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蛋壳内部组成、构造及其质量的基因调控技术 被引量:31
1
作者 俞路 王雅倩 +1 位作者 章世元 潘志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6-370,共5页
蛋壳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蛋壳形成过程,针对蛋壳组成、构造特点,分析蛋壳钙和基质蛋白沉积量对蛋壳质量的影响,结合传统蛋壳质量改善措施及现存问题,探讨钙结合蛋白-D28k和基质蛋白外源基因注射蛋鸡调控蛋壳... 蛋壳质量问题一直困扰着蛋鸡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蛋壳形成过程,针对蛋壳组成、构造特点,分析蛋壳钙和基质蛋白沉积量对蛋壳质量的影响,结合传统蛋壳质量改善措施及现存问题,探讨钙结合蛋白-D28k和基质蛋白外源基因注射蛋鸡调控蛋壳质量的应用可能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外源基因表达调控蛋鸡输卵管和子宫内相关产物表达量,将为改善蛋壳质量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但蛋壳内部组成、构造和蛋鸡体内相关腺体分泌物对蛋壳形成机制影响等基础研究尚不完善,是制约外源基因调控技术在蛋壳质量改善研究领域应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质量 内部组成 构造 基因调控
下载PDF
我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和进化特点 被引量:32
2
作者 顾敏 彭大新 刘秀梵 《生命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531-538,共8页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于1966年从北美的火鸡群中首次被分离以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H9N2病毒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地方流行并形成了稳定的种系,是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要亚型之一,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此外,H9N2亚型AIV...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于1966年从北美的火鸡群中首次被分离以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H9N2病毒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成地方流行并形成了稳定的种系,是当前禽流感流行的主要亚型之一,严重危害养禽业的发展。此外,H9N2亚型AIV也可以感染猪,甚至能够直接感染人,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H9N2亚型AIV还可以为H5N1、H7N9以及H10N8等能够直接感染人并致死的AIV提供部分甚至整套内部基因,潜在危害备受关注。对H9N2亚型AIV在我国的流行和进化特点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 地方流行 遗传进化 内部基因 基因型
原文传递
BrdU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涛 赵经涌 +2 位作者 劳勤华 崔凤梅 王六一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内照射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并拟合剂量效...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5 溴脱氧尿嘧啶 (BrdU)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内照射诱发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随着累积剂量和剂量率的增加 ,HPRT基因突变频率不断上升 ,其剂量效应关系符合线性模型。结论 BrdU法是一种快速、简便、较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U法 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 基因突变 剂量效应关系 HPRT基因
原文传递
牛新孢子虫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史茜 唐慧芬 +3 位作者 牛国辉 季新成 于学辉 王科珂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15-719,共5页
为建立牛新孢子虫准确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Nc5基因和NcSRS2基因,以及弓形虫GRA6基因和牛性腺基因,设计合成相应的5对引物和5条芯片探针,以牛性腺基因为内标监控基因,进行芯片杂交试验,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 为建立牛新孢子虫准确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犬新孢子虫NcSAG1基因、Nc5基因和NcSRS2基因,以及弓形虫GRA6基因和牛性腺基因,设计合成相应的5对引物和5条芯片探针,以牛性腺基因为内标监控基因,进行芯片杂交试验,经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含监控内标,可对新孢子虫3个基因进行同步检测,并可与弓形虫GRA6基因进行区分检测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该方法对新孢子虫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2拷贝/μL,并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157例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与普通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9.3 %~98%.该方法的建立为新孢子虫等多病原高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新孢子虫 多基因 内标 基因芯片
下载PDF
DNA芯片技术中利用内标对数据归一化后检测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亮 张坚 +1 位作者 周玉祥 程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在DNA芯片技术中 ,通过反转录反应 ,由mRNA合成带有荧光标记物的cDNA的过程中 ,往往要参入已知质量的poly(A) + RNA ,以对DNA芯片的检测灵敏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 ,以真核生物的cDNA克隆中的DNA片段为模板合成poly(A) +... 在DNA芯片技术中 ,通过反转录反应 ,由mRNA合成带有荧光标记物的cDNA的过程中 ,往往要参入已知质量的poly(A) + RNA ,以对DNA芯片的检测灵敏度进行归一化处理 .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 ,以真核生物的cDNA克隆中的DNA片段为模板合成poly(A) +RNA ,对之定量后 ,以不同的质量比参入到样品的反转录体系中 ,代表不同的RNA拷贝丰度 ,从而对DNA芯片检测的灵敏度进行了定量 ,并得到DNA芯片上杂交点的荧光信号强度与基因表达的RNA拷贝数成正相关的关系 .利用含有内标的DNA芯片检测了热击反应后酵母细胞的基因表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芯片 内标 poly(A)^+RNA 体外转录 基因表达 检测 归一化处理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qPCR analysis in various tissues of the Fujian oyster Crassostrea angulata 被引量:2
6
作者 濮菲 杨丙晔 柯才焕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838-845,共8页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transcripts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depend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iable reference genes for normaliz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and vali...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transcripts using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 depend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liable reference genes for normaliz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identify and validate seven reference genes, including actin-2 (ACT-2), elongation factor 1 alpha (EF-1α), elongation factor 1 beta (EF-1β),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APDH), ubiquitin (UBQ), β-tubulin (β-TUB), and 18 S ribosomal RNA, from Crassostrea angulata, a valuable marine bivalve cultured worldwide. Transcript levels of the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were examined using qPCR analysis and showed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patterns in the mantle, gill, adductor muscle, labial palp, visceral mass, hemolymph and gonad tissues. Quantitative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geNorm software to assess the expression stability of the candidate reference genes, revealing that β-TUB and UBQ were the most stable genes. The commonly used GAPDH and 18S rRNA showed low stability, making them unsuitable candidates in this system. The expression pattern of the G protein β-subunit gene (Gβ) across tissue types was also examined and normalized to the expression of each or both of UBQ andβ-TUB as internal controls. This revealed consistent trends with all three normalization approaches, thus valid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UBQ and β-TUB as optimal internal controls. The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validated reference genes for accurate data normalization in transcript profiling in Crassostrea angulata, which will be indispensable for further fimetional genomics studies in this economically valuable marine bival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ssostrea angulata gene expression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internal control gene G protein β-subunit gene
下载PDF
Selection of suitable internal controls for gene expression normalization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被引量:3
7
作者 Wei Liu Jie Yu +2 位作者 Yi-Fan Wang Qian-Qian Shan Ya-Xian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387-1392,共6页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nal control genes used for gene expression normalization in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search.In ... There is a lack of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internal control genes used for gene expression normalization in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search.In this study,we used rat models of spinal cord hemisection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stability of 13 commonly applied reference genes:Actb,Ankrd27,CypA,Gapdh,Hprt1,Mrpl10,Pgk1,Rictor,Rn18s,Tbp,Ubc,Ubxn11,and Ywhaz.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ression of Ankrd27,Ubc,and Tbp were stable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while Actb was the most unstable internal control gene.Ankrd27,Ubc,Tbp,and Actb were consequently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nal control genes with differing stabilities on the normalization of target gene expression.Target gene expression levels and changes over time were similar when Ankrd27,Ubc,and Tbp were used as internal controls but different when Actb was used as an internal control.We recommend that Ankrd27,Ubc,and Tbp are used as internal control genes for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in spinal cord injury research.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Committee of Experimental Animals,Jiangsu Province,China(approval No.20180304-008)on March 4,20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orm analysis reference genes internal control genes NORMALIZATION NormFinder analysis 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pinal cord injury stability of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绵羊抗肠道寄生虫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冰 赵贵平 +1 位作者 苟锡勋 高维明 《草食家畜》 2016年第3期7-11,26,共6页
肠道内寄生虫病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基于化学驱虫药的防治方法对绵羊内寄生虫的控制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寄生虫抗药性不断增加以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对新的替代方法研究提出了要求。大量研究证明绵羊品种间和品种内... 肠道内寄生虫病是影响养羊业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基于化学驱虫药的防治方法对绵羊内寄生虫的控制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寄生虫抗药性不断增加以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对新的替代方法研究提出了要求。大量研究证明绵羊品种间和品种内存在寄生虫抗性差异,这种已有遗传变异为通过育种方法提高绵羊抗性提供了可能性,而目前一些绵羊抗性群体的成功培育则为这一方法的实施提供了证据。现在寄生虫抗性的选择主要基于粪便中虫卵数(FEC),而抗性遗传标记的发现将会提供更为有效的选择方法。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致力于寻找与寄生虫抗性关联的分子遗传标记。包括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也正在进行,且已有几个研究发现了一些抗性表达差异基因。通过数量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以及大规模数据收集、流行病学预报等多领域的综合研究,将为绵羊抗寄生虫病育种提供更大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内寄生虫 QTL 基因表达 育种
下载PDF
免疫遗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与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1
9
作者 范艳玲 夏国强 +3 位作者 曹峰林 解晶 于波海 马军 《黑龙江医学》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易感的分子机制和确立一种较为实用的MHC-Ⅱ类基因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及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易感的分子机制和确立一种较为实用的MHC-Ⅱ类基因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4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及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儿童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DQ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他检测MHC-Ⅱ类基因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研究表明,MHC-DQB1基因0301基因与HSP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χ2=5.543,RR=5.40,P<0.05)。其他:MHC-DQB1基因其他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MHC-DQB1基因0301基因可能为北方汉族人HSP的致病易感基因。尽管目前MHC-Ⅱ类基因分型方法已有多种,但本文所用的方法(PCR-SSP)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准确和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过敏性紫癜(HSP) MHC-DQB1 基因 易感基因
下载PDF
内参基因加标法定量土壤微生物目标基因绝对拷贝数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行 曹萍麟 张志剑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24-433,共10页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目标基因进行绝对定量,其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DNA提取得率以及腐殖酸抑制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内参基因加标法,利用构建的突变质粒DNA,对供试水稻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16S r RNA目标基因... 【目的】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土壤微生物目标基因进行绝对定量,其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容易受到DNA提取得率以及腐殖酸抑制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内参基因加标法,利用构建的突变质粒DNA,对供试水稻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16S r RNA目标基因的绝对拷贝数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用来表征该样品中细菌群落总体丰度。在定量前通过双向引物扩增方法验证突变质粒中的内参基因对供试土壤的特异性。【结果】不同水稻土壤样品的DNA提取量在样品间差异较大。通过内参基因加标法对DNA提取量进行校正,显著提高了16S r RNA基因绝对定量的精确度。不同水稻土壤样品间的变异系数为17.8,与未加标处理相比降低了66.7%。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内参基因加标法对土壤有机质和含水率均呈现典型空间特征差异的6处亚热带湿地土壤样品中的16S r RNA基因进行绝对定量。16S r RNA基因绝对拷贝数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R2=0.694,P<0.001),表明内参校正后的16S r RNA基因绝对拷贝数可以准确反映单位质量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结论】内参基因加标法可以对DNA提取得率以及腐殖酸对PCR扩增的抑制性进行校正,从而提高绝对定量的准确性。基于内参基因加标法的目标基因绝对定量PCR检测,可作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量,以及微生物功能基因绝对丰度定量的一种核酸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含水率 DNA得率 定量PCR 绝对定量 内参基因 腐殖酸抑制
原文传递
Screening of the Gene for Chlorella Ident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oil-producing Microalgae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茹 刘君寒 +1 位作者 王士安 李福利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795-798,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elect suitable gene for Chlorella identific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oil-producing microalgae.[Method] Four candidate gene sequences,the nuclear genomic rDNA of the 18S rRNA gene,internal t...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elect suitable gene for Chlorella identification and to identify the oil-producing microalgae.[Method] Four candidate gene sequences,the nuclear genomic rDNA of the 18S rRNA gene,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Ⅱ(ITS Ⅱ)and the chloroplast rbcL gene,were selected for Chlorella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Through these four candidate genes,the genetic variability and distinguish ability between intra-species and inter-species was analyzed to choose the right gene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he high oil-content Chlorella.On this basis,application of these gene segments were classified and identified for five fresh-water isolated Chlorella,which oil-content is more than 30%.[Result] ITS gene was a suitable gene because of its high variation and short fragment length,meanwhile its genetic distance intra-species(0.439 6±0.135 9)was larger than inter-species(0.045 7±0.084 3).Its sequence length varied between different species whereas highly conserved in the same species.By the application of ITS sequences,respectively,five high oil-content stains were identified as one C.vulgaris,two strains of C.sorokiniana and two strains of algae Chlorella sp.[Conclusion] This study ha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identification gene pool of Chlor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producing microalga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18S rRNA gene genetic distance
下载PDF
精品品牌包袋产品创新驱动力研究
12
作者 廖勇 赵妍 李晓蓉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4期153-158,共6页
全球化和新的通信技术使得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此影响的时尚产业也正在经历着无法忽视的变化。时尚环境的变化需要品牌通过创新来积极回应。从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中归纳出3种创新模式。利用质性研究的方... 全球化和新的通信技术使得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此影响的时尚产业也正在经历着无法忽视的变化。时尚环境的变化需要品牌通过创新来积极回应。从有关创新理论的文献中归纳出3种创新模式。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从精品品牌案例与创新模式理论的持续对话中,分析出包袋产品创新模式的选择依据。据此提出了精品品牌包袋产品创新的内外部驱动力,为精品品牌制定创新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品品牌 创新模式 包袋产品 内部基因 外部资源
下载PDF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敏 徐国林 +2 位作者 龚明霞 刘飞 王群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2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A379V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LP-PLA2)A379V基因多态性,按基因型对患者分组,观察冠脉造影术后1年间死亡、非致死性...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A379V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单荧光标记探针技术检测261例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基因(LP-PLA2)A379V基因多态性,按基因型对患者分组,观察冠脉造影术后1年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血运重建和心绞痛复发等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血运重建术的发生率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V等位基因携带者心绞痛复发率、死亡率高于AA基因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V等位基因携带者一年累计生存率高于AA基因型患者(HR=2.883,95%CI:1.049-7.920,P=0.040)。结论 LP-PLA2基因A379V多态性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临床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预后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14
作者 崔凤梅 赵经涌 +3 位作者 劳勤华 王六一 杨淑琴 胡明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8-540,共3页
目的 用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 目的 用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并拟合剂量效应关系。结果 随着累积剂量和剂量率的增加 ,HPRT基因突变频率随之上升 ,其剂量效应关系符合线性平方模型。结论 克隆法是一种较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 ,HPRT基因突变可能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T基因突变 外周血淋巴细胞 辐射诱发 内照射 大鼠 剂量效应关系 放射性核素 累积 克隆 合剂
原文传递
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脾淋巴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
15
作者 崔凤梅 赵经涌 +3 位作者 劳勤华 王六一 宁萍 洪承皎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 探讨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内照射诱发的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拟合剂量-效应方程。结果 随着... 目的 探讨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 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和不同剂量率的内照射诱发的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 拟合剂量-效应方程。结果 随着累积剂量和剂量率的增加, HPRT基因突变频率随之上升, 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率-效应关系均符合线性平方模型, 分别为: y=4 506 0+0 563 5D+0 060 6D2, y=2 663 8+0 517 7D-0 000 8D2。结论 克隆法是一种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 脾淋巴细胞的HPRT基因突变对辐射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法 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 基因突变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比较
16
作者 崔凤梅 赵经涌 +3 位作者 胡明江 宁萍 劳勤华 王六一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7-550,共4页
目的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较不同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外... 目的克隆法研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大鼠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较不同体细胞HPRT基因突变频率。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入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克隆法检测不同累积剂量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诱发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克隆效率均随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HPRT基因突变频率均随放射性核素内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结论克隆法是一种敏感的检测辐射诱发HPRT基因突变的方法,脾淋巴细胞HPRT基因突变比外周血淋巴细胞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 基因突变 克隆法
下载PDF
基因表达转录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77
17
作者 张艳君 朱志峰 +5 位作者 陆融 徐琼 石琳熙 简序 刘俊燕 姚智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550,共5页
目前基因表达的转录分析多采用单一看家基因作为内参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实验中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了新型三肽化合物酪丝缬肽作用后RPL13A、UBC、EIF4A、B2M、GAPDH和ACTB共6个看家基因m... 目前基因表达的转录分析多采用单一看家基因作为内参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实验中以人肝癌BEL-7402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了新型三肽化合物酪丝缬肽作用后RPL13A、UBC、EIF4A、B2M、GAPDH和ACTB共6个看家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经过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这6个看家基因的表达存在差异,确定了RPL13A、UBC2个看家基因用于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量.基因表达转录分析中内参基因选择的必要性在实验中得以证明,更重要的是为各种实验因素影响下(尤其是新物质作用下)内参基因的选择介绍和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geNorm程序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根肿病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的克隆测序及其在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杨佩文 李家瑞 +2 位作者 杨勤忠 曾莉 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8-233,共6页
应用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r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碱基编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 应用真菌核糖体基因ITS区段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brassicae)r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到的目的片段克隆到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进行测序和碱基编码结构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ITS1区长141bp,5 8S区长160bp,ITS2区长187bp,rDNA总长为488bp.根据此序列设计一对根肿病菌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前引物:5'AGGTGAACCTGCGGAAGGAT3'和后引物:5'TTCAGCGGGTAATCCTACCT3'),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对分离自十字花科蔬菜(白菜、青菜、甘蓝、芥蓝、花椰菜等)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进行特异性扩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对引物能从十字花科根肿病菌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到约500bp长度的分子片段,而对照菌株和健康对照则无扩增产物。该实验结果对有效追踪根肿病菌在田间的发生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花科蔬菜 根肿病菌 核糖体基因ITS区段 基因克隆 基因测序 基因检测 预测预报 发生动态监测
下载PDF
真菌核糖体基因间隔区研究概况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余仲东 张星耀 曹支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真菌基因组核糖体基因间隔区是分子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片段。本文综述了PCR:RFLP技术。
关键词 真菌 核糖体基因间隔区 PCR-RFLP 测序技术
下载PDF
甘蔗基因表达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53
20
作者 阙友雄 许莉萍 +3 位作者 徐景升 张积森 张木清 陈如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3期274-278,共5页
以甘蔗接种黑穗病菌后0、6、12、24、48、60和72h时间点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qPCR)技术,探讨25SrRNA、GAPDH、β-actin和β-tubulin4个内参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经geNorm程... 以甘蔗接种黑穗病菌后0、6、12、24、48、60和72h时间点的材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eal-timeqPCR)技术,探讨25SrRNA、GAPDH、β-actin和β-tubulin4个内参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经geNorm程序统计学分析,4种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各异,25SrRNA>GAPDH>β-actin>β-tubulin,其中以25SrRNA表达稳定性最好,且根据该基因设计的两对定量PCR引物都是可行的。同时,甘蔗PPO基因表达特性的定量PCR分析也显示,甘蔗PPO基因与植物的抗病性相关。结果显示,研究中所筛选的内参基因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参基因 geNorm程序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PCR 多酚氧化酶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