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2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38
1
作者 汪雷 李涛 +6 位作者 宋跃明 刘浩 裴福兴 刘立岷 龚全 孔清泉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0年6月采用后路C3~C7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42~81岁,平均65.2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9例,4个节段狭窄15例,5个节段狭窄6例。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术后3d、6个月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C5节段椎管矢状径,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5±20min,术中出血量为215±75ml,术中未出现相关并发症。1例术后第2天出现C5神经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疼痛明显缓解,术后2个月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9~20个月,平均14.6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7±0.8分,术后6个月为15.2±1.1分,改善率为(75±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3d、6个月时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0.8mm,术后3d、6个月均为15.9±1.2mm,椎管扩大率为(71.8±11.0)%。术后6个月时门轴侧均达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关门及神经损害症状加重的情况。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一种简便、安全的方法,早期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椎管扩大成形术 单开门 Centerpiece钛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37
2
作者 何勍 阮狄克 +2 位作者 李海峰 张超 王德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7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其中39例患者行椎板间开窗、椎管及侧隐窝...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8年间,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87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其中39例患者行椎板间开窗、椎管及侧隐窝潜形扩大术。48例患者行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术后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OD I量表进行评估,运用SF-36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87例患者平均随访3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行走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术前JOA评分平均15.2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5.4分(P〈0.05)。术前OD I评分平均61.7分,末次随访时平均48.8分(P〈0.05)。SF-36调查问卷表中的8个维度,各项分值术后较术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手术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主要目的,术前存在脊柱不稳、预计手术可能破坏脊柱稳定性等情况下,实施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 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吕锋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46-547,共2页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髋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髋关节置换组72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髋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髋关节置换组72例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内固定组73例行骨折内固定术,分别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髋关节置换组和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骨折内固定组比较,髋关节置换组手术出血量和下床活动时间明显将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患肢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股骨颈骨折 疗效
下载PDF
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1
4
作者 王治栋 朱若夫 +6 位作者 杨惠林 魏琳 干峰 王根林 沈敏杰 袁泉 耿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4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Zero-p椎... 目的:比较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0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4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Zero-p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内固定22例(A组,n=22),使用传统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24例(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JOA评分、手术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JOA评分及JOA改善率、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97.3min,术中出血量86.4ml;B组为103.5min、90.6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1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B组8例术后发生吞咽困难,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随访12~31个月,平均21.5个月,B组术后随访13~32个月,平均22.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JOA改善率为61%,B组为6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融合节段均获得骨性融合,A组44个邻近节段有4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B组48个邻近节段有8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两组融合率和邻近节段退变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和传统钛板联合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融合器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早期CT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博 张秀莉 +4 位作者 周浩 何泽壁 周进 周维云 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0-1416,共7页
背景: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会造成很大的手术创伤,常对患者造成很大困扰。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 背景: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会造成很大的手术创伤,常对患者造成很大困扰。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早期的影像学结果及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01-01/2020-01-01于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满足标准的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18例,随机分为2组,锁定空心螺钉组52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传统组66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花费、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评估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术前、术后1 d CT扫描膝关节并记录胫骨平台关节面最大的沉降距离,记录末次随访(术后2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临床、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锁定空心螺钉组手术失血量、切口长度、花费、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传统组手术时间短于锁定空心螺钉组(P<0.05);(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目测类比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1 d时,锁定空心螺钉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3)两组患者术前CT测量骨折分离距离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 d时,锁定空心螺钉组骨折分离距离小于传统组(P<0.05);(4)术后2年时,锁定空心螺钉组膝关节屈曲度大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伸直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临床及功能评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关节镜辅助下锁定空心螺钉固定治疗SchatzkerⅡ-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在失血量、切口长度、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锁定空心螺钉 胫骨平台骨折 钢板 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吴昊 徐南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股...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股骨近端骨折46例的病例资料,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24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者2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er-Palmer活动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7.2个月。两组术前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末次随访Parker-Palmer活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PFNA组延长。结论应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PFNA治疗者允许患者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加快。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切割风险高的患者,锁定钢板技术是现有内固定技术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覃勇志 周凯 +5 位作者 王端 周宗科 杨静 康鹏德 裴福兴 沈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0-165,共6页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2016年1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2例(33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65~87岁,平均74.0岁。股骨转子间骨... 目的分析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1月—2016年1月,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2例(33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男15例,女17例;年龄65~87岁,平均74.0岁。股骨转子间骨折类型:Evans-JensenⅡ型3髋、Ⅲ型10髋、Ⅳ型8髋、Ⅴ型12髋。内固定类型:动力髋螺钉18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9髋,锁定钢板5髋,空心螺钉1髋。内固定失败原因:骨折移位及不愈合21例,创伤性关节炎6例,骨折不愈合及感染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内固定术至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间2~48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输血、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采用Harri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双下肢长度差值,评价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随访X线片,观察假体生存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5~135 min,平均92 min;术中出血360~620 mL,平均480 mL;术后引流量220~520 mL,平均350 mL。术中2髋发生股骨近端裂纹骨折;术后10例患者输血,1例发生脑梗死,2髋发生关节脱位,1髋扭伤导致大转子再次骨折,1例死于心肌梗死。术后29例(30髋)获随访,随访时间2~10年,平均4.9年。末次随访时,3例感染患者感染未复发;X线片未见假体松动、下沉及断裂;髋关节Harris评分、VAS评分、ROM、双下肢长度差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补救治疗方法,但围术期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前应充分评估和精细化、个体化管理,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8
作者 谭志韵 涂泽松 罗汉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和术后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方口服联...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术和术后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加味方口服联合伤科黄水外敷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程度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6.4%(54/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4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及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14 d、28 d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VAS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的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功能愈合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β-CTX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BGP、BAL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hs-CRP、IL-6、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BGP、BAL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3/56),低于对照组的12.5%(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联合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改善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促进骨代谢,减少术后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加味方 伤科黄水 内固定术 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炎症 骨代谢
原文传递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9
作者 苏菲 桑宏勋 +5 位作者 樊勇 吴子祥 张扬 白博 刘斌 雷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7-885,共9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Centerpiece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9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21~68岁,平均56.2±9.8岁。MRI显示3个节段狭窄12例,4个节段狭窄29例,5个节段狭窄18例。以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及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ysfunction index,NDI)评价患者的疼痛及功能变化情况;术后复查颈椎X线、CT及MRI,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颈椎X线片上测量C2~C7夹角、颈椎活动度(ROM),在颈椎三维CT上测量椎管矢状径及椎管横截面积,计算椎管扩大率[(术后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术前椎管矢状径)×100%],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42.2±18.1min,术中出血量为264.5±50.5ml,术后引流量为252.3±28.6ml,住院日为7.2±0.7d。在术后随访过程中,15例出现了颈后部轴性疼痛症状,按照VAS评分,13例为轻度疼痛,2例为中度疼痛,所有患者颈部轴性疼痛症状均于术后1年内消失。1例术后第3天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2周保守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于术后12周时症状完全消失。随访48~72个月,平均60.5±2.7个月,术前JOA评分为8.5±0.5分,末次随访为15.4±1.3分,改善率为(77.1±5.2)%。术前平均VAS评分为3.9±0.4分,末次随访时为1.3±0.6分。术前平均NDI为20.3±5.4,末次随访时为6.5±1.8。影像学复查示术后随访期间颈椎管扩大满意,脊髓受压完全解除,椎管矢状径平均值术前为9.7±0.9mm,末次随访时为16.8±1.2mm,椎管扩大率为(67.6±13.9)%,椎管矢状面积术前为128.1±13.5mm^2,末次随访时为318.3±34.3mm2。末次随访时颈椎ROM值较术前减少9.6°±2.4°,手术前与术后随访期间C2~C7夹角未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Centerpiece钛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关节功能对比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嵬 仲文军 +3 位作者 林程 阮子平 李斌 徐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8期1546-1549,1545,共5页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关节功能。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HS...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关节功能。方法:选取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1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HS组(n=80,采用DHS内固定)和PFNA组(n=80,采用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所有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相关指标,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FNA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DHS组患者的68.75%(P<0.05)。两组患者Harris评分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手术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DHS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HS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HS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但与DHS内固定治疗比较,PFNA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疗效 安全性 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Gamma3钉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蔡景奎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Gamma3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闭合复位Gamma3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IFF患者(观察组)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Gamma3钉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在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闭合复位Gamma3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60例IFF患者(观察组)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56例IFF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负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没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Gamma 3有手术切口小、术后住院时间短、负重时间早等优势,PFNA钉更适用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在工作中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以保证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Gamma3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治栋 朱若夫 +4 位作者 杨惠林 姜为民 汪恒 严清 俞胜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应用ROI-C或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的连续双节段... 目的 :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应用ROI-C或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的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7例,25例患者采用ROI-C作为内置物(A组),32例患者采用cage和前路钛板作为内置物(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JOA评分、术前颈痛VAS评分及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颈痛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手术节段前凸角、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及邻近节段退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141.3±49.9min,术中出血量123.6±54.1ml,B组分别为168.3±44.4min和126.2±32.6ml,A组手术时间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JOA及VA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分别为12.6°±7.3°、21.9°±6.2°;B组分别为14.3°±9.3°、19.6°±7.3°,两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前凸角分别为3.4°±5.6°、9.6°±5.5°;B组分别为4.4°±4.3°、9.1°±4.1°,两组手术节段术后前凸角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有2例诉轻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发生率8%(2/25),B组术后有10例诉轻度吞咽困难,1例诉中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发生率34.4%(11/32),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脊柱融合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旭东 邵菲 +2 位作者 范小波 李高强 韦志坤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PO组(n=55)和传统切开复位组(n=50),MIPPO组患者行...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MIPPO)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疼痛程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105例,依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MIPPO组(n=55)和传统切开复位组(n=50),MIPPO组患者行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MIPPO组患者手术时间[(69.1±16.4)min vs.(101.4±30.5)min]、术中出血量[(85.3±24.5)m L vs.(163.5±40.8)m L)]、术后引流量[(18.3±4.6)m L vs.(23.4±5.3)m L]、住院时间[(2.8±0.9)d vs.(4.5±1.0)d],骨折愈合时间[(11.6±2.3)周vs.(16.8±3.5)周],可负重时间[(8.1±2.1)周vs.(9.6±2.0)周]均短(少)于传统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5%、80.00%,MIPPO组优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MIPPO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传统切开复位组(P<0.05)。传统切开复位组患者术后3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发生外展受限;MIPPO组患者术后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1例发生外展受限;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3.64%,χ^2=1.538,P=0.173)。结论微创锁定钢板改良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孝新 王小阵 +2 位作者 汪国栋 杜国军 尤加瑞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01/2016-12月在作者科室应用LCP内固定治疗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4例,Ⅵ型16例;23例内、外侧髁...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01/2016-12月在作者科室应用LCP内固定治疗4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Ⅴ型24例,Ⅵ型16例;23例内、外侧髁移位严重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双侧LCP内固定,17例移位较小者采用单侧LCP内固定,术后可调支具保护4~6周。定期复查X线片,根据复查结果逐渐增加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95.5±20.5)min,手术平均出血量为(260±100)ml,所有患者获得6~12(7.5±1.5)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11~18(14.5±2.0)周;术后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情况。末次随访时,按Rasmussen膝关节放射学评分为12.0~18.0(16.5±1.0)分;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25例,良1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LCP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军 鲁敏 李临齐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4期4087-4088,4089,共3页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钢板内固定治... 目的对比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27±1.44)个月,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5±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率为2.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0%和3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优于钢板内固定,且具有骨折愈合快、愈合质量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内固定 疗效
下载PDF
四肢骨关节骨折经可吸收螺钉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谢卫勇 黄刚 邱鑫林 《临床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8例四肢骨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2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为95.3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发生3例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并发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范江涛 马东印 范久庆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22期3445-3448,共4页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分析术前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16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其临床疗效,分析术前资料(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合并伤、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 sanders 分类、开放与闭合、合并糖尿病、吸烟史)与手术疗效关系、手术资料(植骨情况、固定方式、骨折复位情况、术后 Bohler 角)与手术疗效关系,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独立因素。结果116例跟骨骨折患者均获得6~12个月随访,Maryland 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4.14%。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类型骨折、开放与闭合、有无合并糖尿病、有无吸烟史、不同固定方式、不同骨折复位、不同术后 Bohler 角患者足部功能优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94、4.077、6.766、9.116、5.136、6.919、4.458,均 P <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类型、固定方式、骨折复位、术后 Bohler 角是影响足部功能优良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052、0.048、0.056、0.386,P <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骨折类型、固定方式、骨折复位、术后 Bohler 角,围手术期应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规避影响疗效的不利因素,改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疗效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早期与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中晚期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18
作者 黄毓东 陈文红 王海燕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12期1468-1470,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急诊手术与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中晚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31例,于2W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择期手术组36例,接受... 目的探讨早期急诊手术与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中晚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早期手术组和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31例,于2W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择期手术组36例,接受保守治疗,于2W后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每6W随访患者一次,通过X光检查骨折恢复情况,直至骨折愈合。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感染、内固定松动以及需再次手术移除内固定物等发生率。结果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1.5个月(18-37个月),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骨折均已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恢复负重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2个月Baird-Jackson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手术组固定松动、感染、再次手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择期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与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早期手术治疗术后内固定松动以及需再次手术移除内固定物等发生率可能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内固定 早期 择期 疗效
下载PDF
腕关节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15
19
作者 卞荣鹏 杨洋 +1 位作者 薛建华 刘佳佳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016年4月—2019年4月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固定组和内... 目的探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2016年4月—2019年4月南通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创伤中心收治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固定组和内固定组,各48例。外固定组行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组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组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龄22~76岁,平均43.3岁;道路交通伤28例,坠落伤8例,跌倒伤12例。内固定组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20~79岁,平均42.3岁;道路交通伤24例,坠落伤10例,跌倒伤1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术后腕关节功能;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手术时间(25.42±10.20)min、术中出血量(36.15±6.32)mL、住院时间(10.26±2.17)d以及骨折愈合时间(10.17±1.25)周等指标显著优于内固定组[手术时间(79.54±20.24)min、术中出血量(89.00±8.21)mL、住院时间(14.12±2.25)d、骨折愈合时间(11.24±1.63)周,P<0.05];两组患者术后尺偏角[(20.42±3.20)°vs.(21.54±3.24)°]、掌倾角[(10.15±2.32)°vs.(10.00±2.21)°]、桡骨高度[(13.26±1.17)mm vs.(13.12±1.25)mm]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vs.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各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8.3%,外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4,P=0.69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外固定支架治疗可减少患者创伤,加快骨折愈合,缩短住院周期,节约成本。临床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酌情选择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内固定 腕关节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药内外兼治对125例湿热蕴脾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小瑾 张招娣 +3 位作者 李佳霖 蒋红钢 温江华 张沁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兼治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湿热蕴脾型O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75例),分别给予中药外涂治疗,与中药外涂和自拟苔藓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口腔病损...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兼治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湿热蕴脾型OL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75例),分别给予中药外涂治疗,与中药外涂和自拟苔藓颗粒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口腔病损评分、中医临床证候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67%)显著优于对照组(78.00%)(P<0.05);治疗后,两组口腔病损程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组治疗前后湿热蕴脾临床症状、体征比较,治疗组中失眠多梦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其他症状、体征程度较前有极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中仅疼痛感、粗糙感较前有极显著改善(P<0.01),口干舌燥、口舌生疮、情志不舒较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中医内外兼治法可明显提高OLP的临床疗效及口腔局部病损、中医临床症状、体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湿热蕴脾 外治 内治 自拟苔藓颗粒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