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2
1
作者 蔡文灿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岛津7200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一步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岛津7200生化分析仪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一步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结果 糖尿病患者LDL-C升高组,血清hs-CRP浓度为(6.81±3.32)mg/L,IL-6为(17.2±5.6)ng/L,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糖尿病患者LDL-C正常组hs-CRP为(3.81±1.86)mg/L,IL-6为(9.2±3.9)ng/L,呈明显正相关,r=0.46,P<0.01。健康组血清hs-CRP为(0.76±0.65)mg/L,血清IL-6为(5.8±2.1)ng/L,r=0.136,两者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参与诱导肝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合成,并共同参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冠状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2
作者 郇心乐 陈宏尊 崔振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分为2组:GCS≤8分者为A组,GCS9~12分者为B组,...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分为2组:GCS≤8分者为A组,GCS9~12分者为B组,各40例。检测并比较2组入院1 d、7 d、14 d的血清CRP、TNF-α、IL-6及IL-8水平。结果 2组血清CRP、TNF-α、IL-6及IL-8表达水平均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不同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间比较,A组各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1)。A组血清IL-8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63,P〈0.01),B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与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27,0.475,P〈0.05)。结论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反应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作为治疗与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sIL-2R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21
3
作者 佟书娟 王宁萍 尹清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目的 探讨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水平与胃癌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 ,临床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TNF -α和sIL - 2R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 (P均 <0 .0 5 ) ,肿瘤根治术后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 (P均 <0 .0 5 ) ,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5 )。结论 检测血清TNF -α、IL - 6、IL - 8和sIL - 2R含量 ,对了解胃癌患者体内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NF-Α IL-6 IL-8 SIL-2R
下载PDF
IL-6和IL-8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凤霞 刘光辉 张健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8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共140例(败血症组49例,局部感染组91例)为研究对象,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1例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IL-8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患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共140例(败血症组49例,局部感染组91例)为研究对象,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的差异,分析各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结果治疗前败血症组IL-6、IL-8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IL-6和IL-8在局部感染组中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 d后,败血症组IL-6水平均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ROC曲线分析显示:当IL-6取32 pg/m L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7.8%、79.6%、81.6%;当IL-8取54 pg/m L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7.6%、63.8%、67.2%;IL-6+IL-8联合诊断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1.4%、86.2%、82.6%。结论 IL-6、IL-8参与炎症反应,且两者水平与感染严重程度相关,IL-6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价值高于IL-8,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败血症 新生儿
原文传递
重型颅脑创伤病人CSF中IL-6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赛 只达石 洪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1-31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创伤(sTBI)病人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其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80例急性sTBI患者(伤后6h内入院,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HT)组和常温(NT)组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亚低温治疗... 目的研究急性重型颅脑创伤(sTBI)病人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及亚低温治疗对其影响与临床意义。方法80例急性sTBI患者(伤后6h内入院,GCS≤8分)随机分为亚低温(HT)组和常温(NT)组各4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亚低温治疗前(伤后早期)、后不同时段CSF中IL-6的含量,同时对比两组病人的颅内压(ICP)、GlasgowOutcomeScale(GOS)计分指标并分析其间关系。结果急性sTBI病人伤后早期CSF中IL-6含量明显增高。与NT组病人比较,亚低温治疗后24h,HT组病人的ICP值和IL-6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5),并持续至复温后24h(P<0.01;P<0.01),而IL-6含量在伤后1个月时仍明显低于NT组(P<0.01)。HT组病人伤后6个月时的GOS计分明显高于NT组(P<0.05),即HT组病人的预后较好。结论sTBI病人急性期CSF中IL-6含量增高,亚低温可降低急性sTBI后的高ICP和明显抑制IL-6超表达,改善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颅脑创伤 低温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IL-6促进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洪岭 伍园园 +3 位作者 唐传玲 陈淼鑫 赵美 滕晓明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IL-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100和1 000 pg/ml IL-6,于培养24、48、72 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对胰岛细胞胰... 目的探讨IL-6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胰岛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100和1 000 pg/ml IL-6,于培养24、48、72 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IL-6对胰岛细胞胰岛素分泌的影响。结果培育48 h时,1 000 pg/ml IL-6板孔中的胰岛素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育72 h时,100、1 000 pg/ml IL-6板孔中的胰岛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在体外具有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作用,这可能与PCOS患者常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现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胰岛
下载PDF
抗疏健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和血清IL-6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史传道 汶勇军 +1 位作者 贾文鹏 段永峰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灌服抗疏健骨颗粒后骨密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使用抗疏健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所致SD大鼠骨质疏松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并与模型对照组...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大鼠灌服抗疏健骨颗粒后骨密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进一步探讨抗疏健骨颗粒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方法使用抗疏健骨颗粒对糖皮质激素所致SD大鼠骨质疏松进行不同剂量的治疗,并与模型对照组、骨康治疗组进行对比,用SPA单光子骨密度仪对大鼠右股骨进行骨密度(BMD)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IL-6含量。结果抗疏健骨颗粒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右股骨骨密度;可明显降低血清IL-6含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并且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抗疏健骨颗粒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含量,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增加骨密度,达到治疗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疏健骨颗粒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症 白细胞介素-6 骨密度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狼疮样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卫星 顾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8-319,共2页
目的 : 研究青蒿琥酯治疗狼疮性小鼠后血清白介素 - 6 (IL - 6 )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 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 将亲代BALB c鼠淋巴细胞经静脉途径输入到 (C5 7BL 6×BALB c)F1小鼠体内 ,诱导成狼疮鼠模型。用ELISA... 目的 : 研究青蒿琥酯治疗狼疮性小鼠后血清白介素 - 6 (IL - 6 )和转化生长因子 - β(TGF - β)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 将亲代BALB c鼠淋巴细胞经静脉途径输入到 (C5 7BL 6×BALB c)F1小鼠体内 ,诱导成狼疮鼠模型。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IL - 6和TGF- β的水平。结果 : 青蒿琥酯治疗后 ,狼疮样小鼠血清IL - 6下降而TGF - β增加。 结论 : IL - 6和TGF - β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小鼠 血清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i抗疟药 红斑狼疮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世禄 屈冬冬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例NAFL患者为NAFL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9例NAFL患者为NAFL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L-6及TNF-α水平变化,分析HOMA-IR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关系。结果NAFL组的FBG、HOMA-IR、IL-6及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IL-6、TNF-α具有显著正相关(r=0.649,0.724,P<0.01)。结论 NAFL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胰岛素抵抗 空腹血糖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如峰 陆化 +5 位作者 刘澎 沈文怡 张建富 吴雨洁 费小明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为了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bortezomib,velcade)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11例MM患者MSC,细胞数达5-10×105时以终浓度50nmol/L的PS-341作用4小时,用逆转录... 为了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bortezomib,velcade)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用含10%FBS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11例MM患者MSC,细胞数达5-10×105时以终浓度50nmol/L的PS-341作用4小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L-6、IL-1β、SCF细胞因子表达。结果表明:PS-341作用后MM病人MSC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显著下降,IL-6、IL-1β、SC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其显著性检验结果分别为P<0.05、P<0.01、P<0.05,其中IL-1β尤为明显;难治复发组与缓解组比较,IL-1β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完全缓解(CR)组IL-1β表达受抑制更明显,IL-6、SCF两组间表达无明显差异;PS-341治疗的1例患者MSC在PS-341作用后IL-1β未见表达;IL-1β的表达与否对IL-6、SCF的表达无影响。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下调MM患者MSC IL-6、IL-1β、SCF细胞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 多发性骨髓瘤 间充质干细胞 白介素-6 白介素-1Β 干细胞因子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兴亮 周京国 +1 位作者 唐中 张均 《华西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7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及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112例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7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及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s-CRP和IL-6水平。结果:112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2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78±8.32)mg/Lvs(1.09±0.39)mg/L,P<0.01],[(17.02±7.72)vs(6.42±2.67)ng/L,P<0.01]。糖尿病组中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hs-CRP[(14.11±7.45)mg/L]和IL-6[(19.51±8.01)ng/L]水平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有血清hs-CRP[(2.34±1.45)]和IL-6[(12.01±5.65)]水平(P<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693,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微血管病变者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者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质 白细胞介素-6 非胰岛素依赖型 微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胰岛细胞
下载PDF
血清vWF、IL-6、CRP与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庆五 忻鼎广 +1 位作者 林洁 张明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von Willebrand因子(vW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的关联性。方法检测各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vWF、IL-6、CRP、尿白蛋白和血压,研究各期患者检查指标之间的关... 目的探讨von Willebrand因子(vW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与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的关联性。方法检测各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vWF、IL-6、CRP、尿白蛋白和血压,研究各期患者检查指标之间的关联及差异。结果随着糖尿病的发展,所有检测指标的均值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糖尿病患者Glu的升高和CRP之间相关系数(r)为0.491,尿白蛋白异常组血vWF、IL-6也增高;肾功能不全组vWF升高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虽然HbA1c与尿白蛋白的r值为0.413,具有相关性,但HbA1c×血压(收缩)与尿白蛋白的r值为0.469,其关联性更强。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多种炎症标志物也随之上升,支持了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观点。临床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时,应同时加强对患者炎症反应的控制,以减缓血管的病理变化。IL-6、CRP、特别是vWF可作为糖尿病血管病变控制是否有效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Von WILLEBRAND因子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韦海珠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体外反搏组每天给予45min体外反搏,3个疗程6周。分...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血清IL-6及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机制。方法将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反搏治疗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体外反搏组每天给予45min体外反搏,3个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体外反搏组治疗后血清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6及CRP水平均无明显降低。结论体外反搏可降低冠心病患者IL-6及CRP,可能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反搏 冠心病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晓举 李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4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脑梗死灶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3天内(急性期)和治疗后21天(恢复期)时血清hs-CRP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IL-6水平,同时选取与观察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CNF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均进行CT/MRI检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hs-CRP、IL-6水平急性期与恢复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梗死体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及IL-6对判断脑梗死范围大小、病情变化及预后神经功能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预后
下载PDF
血脉通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志祥 钱高潮 张琪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4-6,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AS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血... 目的观察血脉通颗粒对动脉粥样硬化(AS)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po E基因敲除(apo E-/-)小鼠,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AS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血脉通组和对照组,每组11只。血脉通组给予血脉通颗粒3.808 mg/(g·d)灌胃,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处死,眼眶静脉丛采血。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TLR4 mRNA,流式细胞术测算单核细胞表面TLR4平均荧光强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浆IL-6和TNF-α。结果血脉通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22±0.07,TLR4荧光强度为25.45±8.30,血浆IL-6、TNF-α水平分别为(10.86±4.41)、(36.94±9.46)pg/mL;对照组分别为34.04±7.31、0.31±0.09及(18.24±8.21)、(52.82±13.78)pg/mL;两组比较,P均<0.05。小鼠血浆IL-6、TNF-α水平与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4.86、0.509,P均<0.05)。结论血脉通颗粒可降低AS小鼠单核细胞TLR4表达和血浆IL-6、TNF-α水平,这可能是其抑制血管炎症、治疗AS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脉通颗粒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小鼠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燕 于景云 张凤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血管病变组55例,非血管病变组43例)及40名健康对照的hs-CRP...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在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血管病变组55例,非血管病变组43例)及40名健康对照的hs-CRP、IL-6、GSB、TC、TC/HDL-C、TC/LDL-C进行测定。结果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hs-CRP、IL-6比40名健康对照明显升高(P<0.001),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组(A组)hs-CRP、IL-6比2型糖尿病非合并血管病变组(B组)明显升高(P<0.001),且与GSB、TC、TC/HDL-C、TC/LDL-C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L-6参与诱导肝急性时相蛋白(CRP)的合成,并共同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2型糖尿病 血管病变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IL-2、IL-6、IL-10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余能伟 刘洁 +3 位作者 李晓佳 董巍 杨友松 孙红斌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0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IL-2、IL-6和IL-10含量,为深入研究细胞免疫与PD的关系及从炎症角度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PD组血清及CSF中IL-2、IL-6和IL-10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IL-2、IL-6和IL-10含量,为深入研究细胞免疫与PD的关系及从炎症角度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PD组血清及CSF中IL-2、IL-6和IL-10的含量,并与对照组(同期体检健康者)比较。结果:PD组血清IL-2、IL-6和IL-10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PD组CSF中IL-6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新发PD患者、服左旋多巴制剂及服非左旋多巴制剂组PD患者血清及CSF中IL-2、IL-6、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血清及CSF中IL-2、IL-6、IL-10含量与年龄、病程、Webster评分、Hoehn-Yahr分级分期、UPDRS-Ⅱ和UPDRS-Ⅲ评分间均无相关性。结论:①PD患者存在血清及CSF中IL-2、IL-6和IL-10水平的改变,PD发病与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有关;②PD细胞免疫状态的改变不能归因于外源性多巴胺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细胞免疫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原文传递
大气颗粒物急性暴露对C57BL/6小鼠肺脏病理改变和气道上皮细胞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强 董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大气颗粒物(PM)急性暴露下C57BL/6小鼠肺脏的病理改变和气道上皮细胞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M实验组,每组10只:PM实验组连续2 d经气管滴... 目的:探讨大气颗粒物(PM)急性暴露下C57BL/6小鼠肺脏的病理改变和气道上皮细胞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分泌的分子机制。方法:选取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PM实验组,每组10只:PM实验组连续2 d经气管滴注PM悬浮液,建立PM短期暴露的小鼠模型;空白对照组连续2 d经气管滴注PBS。获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和PAS染色以评估组织病理变化;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测IL-6和IL-8的表达。建立PM刺激人气道上皮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200 mg/L的PM刺激BEAS-2B细胞,于3、6、12和24 h时点检测IL-6和IL-8的mRNA表达;25、50、100、200和400 mg/L的PM刺激BEAS-2B细胞24 h,检测IL-6和IL-8蛋白的分泌;200 mg/L的PM刺激BESA-2B细胞5、10和15 min,检测PI3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预先给予5μmol/L PI3K抑制剂LY294002干预0.5 h,再用200 mg/L的PM刺激BESA-2B细胞15 min,检测PI3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在体内动物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M组小鼠气道周围可见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细胞变厚,BALF中IL-6和IL-8显著升高(P<0.01)。在体外细胞模型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M刺激可引起BEAS-2B细胞中IL-6和IL-8的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P<0.01),同时能显著提高PI3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P<0.01),PI3K抑制剂LY294002能部分逆转PM诱导的PI3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P<0.05),同时显著逆转PM诱导的IL-6和IL-8蛋白分泌(P<0.01)。结论:本研究的动物实验揭示了PM急性暴露下C57BL/6小鼠肺脏以气道炎症为主的病理改变,体外细胞实验揭示PI3K信号通路介导了PM诱导的气道上皮细胞IL-6和IL-8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支气管上皮细胞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PI3K信号通路
下载PDF
热应激反应对IL-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钢 江伟 +1 位作者 王学敏 杭燕南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11期891-893,912,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 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 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 6份 ,其中 1份作为对照组 ,其余 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 6共同孵育 ,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 6组... 目的观察体外诱导热应激反应对IL 6所致中性粒细胞凋亡障碍的影响。方法将 14例健康人的中性粒细胞分成 6份 ,其中 1份作为对照组 ,其余 5份应用热休克或氯化镉诱导热应激反应后与培养液或IL 6共同孵育 ,分为热休克组、氯化镉组、IL 6组、IL 6 +热休克组及IL 6 +氯化镉组。各组于热应激反应诱导后 3、2 0h分别测定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 (HSP70 )的表达及凋亡率。结果热休克与氯化镉均可诱导热应激反应 ,细胞内HSP70表达增加 ;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 ,IL 6导致中性粒细胞凋亡抑制 ,IL 6不影响热应激反应对中性粒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论热应激反应促进凋亡并可逆转IL 6对其凋亡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反应 IL-6 中性粒细胞 细胞凋亡 中性粒细胞热休克蛋白
下载PDF
迷迭香酸早期干预对创伤后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及海马IL-1β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怡环 吴迪 +4 位作者 陈冠婕 彭正午 王化宁 王莹 谭庆荣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早期干预对增强型单次延长应激(enhanced single prolonged stress,ESPS)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 目的 探讨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早期干预对增强型单次延长应激(enhanced single prolonged stress,ESPS)模型大鼠行为和海马白介素-1β (IL-1β)、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RA低剂量组(Control+RA (L)),RA高剂量组(Control+RA (H)),模型组(ESPS),模型+RA低剂量组(ESPS+RA(L))和模型+RA高剂量组(ESPS+RA(H)),每组8只.采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大鼠行为表现,并且在行为实验完成后处死大鼠,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 (1)旷场实验:ESPS组大鼠进入中央区次数[(7.63±5.32)次]和中央区的探索时间百分比[(14.88±7.35)%]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分别为(18.13±10.15)次,(26.68±10.06)%]和ESPS+RA (H)组[分别为(16.88±8.81)次,(25.08±8.5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以及ESPS组和ESPS+RA(L)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Control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37.38±8.24)%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17.63±4.74)%相比,ESPS组有显著降低[分别为(21.92±6.82)%,(10.01±3.82)%],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ESPS组比较,ESPS+RA(H)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3.72±9.49)%,(16.99±4.28)%]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SPS组和ESPS+RA(L)之间及Control+RA(L)、Control+RA(H)组与Control组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ELISA结果显示:ESPS组大鼠海马中IL-1β和IL-6的含量[(4.91±0.77)pg/mg,(38.31±9.44) pg/mg]高于Control组[(3.14 ±0.96) pg/mg,(27.15±8.03) pg/mg]和E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酸 创伤后应激障碍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