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杞多糖对人单核细胞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甘璐 张声华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 探讨枸杞多糖 LBP- X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 2 (IL- 2 )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L- 2和 TNF- α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 : 在加入 5~ 40... 目的 : 探讨枸杞多糖 LBP- X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 2 (IL- 2 )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IL- 2和 TNF- α基因表达的水平。结果 : 在加入 5~ 40 mg/L LBP- X培养适当时间后 ,LBP- X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人 PBMC、IL- 2和 TNF- α基因表达水平。结论 :  LBP- X可通过调节 IL- 2和TNF- α基因的表达而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白细胞介素-2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秀霞 温进坤 韩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2-293,共2页
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强效促分裂原,为了探讨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否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及粘附蛋白合成有关,本文以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Northern 印... 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是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强效促分裂原,为了探讨其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否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及粘附蛋白合成有关,本文以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Northern 印迹及基质金属蛋白酶- 2 活性酶图分析方法动态观察白细胞介素- 1β、肿瘤坏死因子- 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2 及骨桥蛋白的影响。结果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 α均可显著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 2 及骨桥蛋白的基因表达,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两种细胞因子刺激12 h 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 及骨桥蛋白mRNA表达活性最高,分别达到对照细胞的3 倍左右和10 倍以上。对细胞培养基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进行酶图分析的结果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1β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12 及24 h 时,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明胶的活性约为对照细胞培养基的2 倍和1.5 倍。提示这类细胞因子可同时在多位点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发挥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IL-1Β 肿瘤坏死因子 MMP-2
下载PDF
Comprehensive mutation screening for 10 genes in Chinese patients suffering very early 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被引量:22
3
作者 Yuan Xiao Xin-Qiong Wang +6 位作者 Yi Yu Yan Guo Xu Xu Ling Gong Tong Zhou Xiao-Qin Li Chun-Di X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24期5578-5588,共11页
AIM: To perform sequencing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VEO-IB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basis for VEO-IBD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3 Chinese pedia... AIM: To perform sequencing analysis in patients with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VEO-IBD) to determine the genetic basis for VEO-IBD in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3 Chinese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VEO-IBD were diagnosed from May 2012 and August 2014. The relevant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n DNA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from patients was extracted.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based on an Illumina-Miseq platform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exons in the coding regions of 10 candidate genes: IL-10, IL-10RA, IL-10RB, NOD2, FUT2, IL23R, GPR35, GPR65, TNFSF15, and ADAM30. The Sanger sequencing was used to verify the variations detected in NGS. RESULTS: Out of the 13 pediatric patients, ten were diagnosed with Crohn's disease, and three diagnosed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Mutations in IL-10RA and IL-10RB were detected in five patients. There were four patients who ha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ssociated with IBD. Two patients had IL-10RA and FUT2 polymorphisms, and two patients had IL-10RB and FUT2 polymorphisms. Gene variations were not found in the rest four patients. Children with mutations had lower percentile body weight ( 1.0% vs 27.5%, P = 0.002) and hemoglobin ( 87.4 g/L vs 108.5 g/L, P = 0.040) when compared with children without mutations. Although the age of onset was earlier, height was shorter, and the response to treatment was poorer in the mutatio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se factors between groups. CONCLUSION: IL-10RA and IL-10RB mutations are common in Chinese children with VEO-IBD. Patients with mutations have an earlier disease onset, lower body weight and hemoglobin, and poor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NOD2 gene FUT2 gene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对树突状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黎飞 曹雪涛 +4 位作者 田野苹 章卫平 张明徽 黄欣 于益芝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用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2,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c cells, DC)后,DC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及DC体内免疫后,小鼠体内主要脏器中IL-2表... 目的:观察用白细胞介素 2(interleukin-2,IL-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c cells, DC)后,DC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变化及DC体内免疫后,小鼠体内主要脏器中IL-2表达情况。探讨其对抗原提呈微环境的改善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EIJSA方法检测DC培养上清和小鼠血清及脏器中IL-2的含量,用RT-PCR方法检测DC中IL-2,IFN-γ,IL-12,GM-CSF,IL-4,IL-10,TNF-α,IL-1-β,MIP-1β,MCP-1,RANTES和IP10等的表达,用FACS分析DC表面IL-2受体的变化。结果:经IL-2基因修饰后,DC除了分泌高水平的IL-2外,尚能分泌一定水平的IFN-γ和IL-12,其表面表达的IL-2Rα密度增加。RT-PCR分析表明其表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用IL-2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血清和脏器中能检测到高水平的IL-2。结论:IL-2基因修饰DC,能促进DC表达IL-2受体,并以自分泌形式分泌高水平的ILZ,优化其抗原提呈的微环境,提示可增强DC的抗原提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基因修饰 IL-2 肿瘤 免疫疗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间接体内转基因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丽 郭万首 +1 位作者 潘林 吴东海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284-287,i002,共5页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I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试验性兔骨关节炎,探讨IL-IRa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①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左膝关节部分滑膜切除,分离并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②用携带标记基因或I... 目的通过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IL-I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试验性兔骨关节炎,探讨IL-IRa对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①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3组,左膝关节部分滑膜切除,分离并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②用携带标记基因或IL-IRa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分别转染从第2组或第3组兔膝关节分离出来的滑膜细胞.③兔右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横断术(ACLT)建立骨关节炎模型.④把自体滑膜细胞回输第1组兔右膝关节腔内,再把转染标记基因或IL-IRa基因的自体滑膜细胞回输第2组或第3组兔右膝关节腔内.⑤2、4周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关节液中IL-IRa水平.⑥TUNEL末端荧光标记法测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发生率.结果第3组兔膝关节液中IL-IRa水平,在基因转入关节腔后第2周时为(20.6±1.8)ng/ml,第4周时为(4.82±0.52)ng/ml;而2、4周时,第1、2组中IL-IRa水平均极低.第3组软骨细胞凋亡被抑制,仅有18%发生细胞凋亡,而在第2组关节软骨细胞近40%发生细胞凋亡,正常对照组中只有2%~5%的软骨细胞发生凋亡.结论本试验证明关节腔内注入体外转染IL-1Ra基因的自体滑膜细胞,即IL-1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能使关节腔局部IL-1Ra水平明显升高,使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 IL-IRa 转基因疗法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细胞凋亡 抑制作用 OA
原文传递
鸡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闫若潜 谢彩华 +3 位作者 吴志明 张志凌 刘光辉 刘梅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94-604,共11页
【目的】研究高效广谱鸡基因工程重组复合抗病毒制剂以对鸡的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治。【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将鸡α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 alpha,ChIFN-α)与鸡... 【目的】研究高效广谱鸡基因工程重组复合抗病毒制剂以对鸡的病毒性疾病进行防治。【方法】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将鸡α干扰素(chicken interferon alpha,ChIFN-α)与鸡白细胞介素2(chicken interleukin-2,ChIL-2)基因构建成ChIFN-α-linker-ChIL-2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将嵌合基因亚克隆入pQE-30表达载体中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尿素变性、低浓度蛋白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ChIFN-α-linker-ChIL-2)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细胞上抑制水泡性口炎病毒(VS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增殖活性。采用ChIL-2ELISA试验方法检测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与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活性。分别测定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SPF鸡胚上对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H9N2亚型病毒(AIV H9N2)的抑制活性以测定其在鸡胚内抗病毒活性。分别测定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对NDV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以测定其在鸡体内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并克隆了ChIFN-α-linker-ChIL-2嵌合基因。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分子量大小约35.9kD,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6%以上。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CEF细胞上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其抗VSV和IBDV活性明显高于单一rChIFN-α的抗病毒活性;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可以和抗Ch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IFN-α活性单位为200IU的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SPF鸡胚内可明显降低NDV和AIV H9N2所引起的鸡胚死亡和胚体出血,并能显著延长鸡胚存活时间,但过高剂量的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抑制鸡胚死亡和出血能力有所下降。合适剂量的rChIFN-α-l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活性和免疫增强活性。【结论】rChIFN-α-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α干扰素 鸡白细胞介素2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增强白血病抗原冲击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华 曹雪涛 +4 位作者 朱学军 张明徽 袁正隆 于益芝 章卫平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573-576,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denovirus mediated IL 2 gene modification can improve antitumor immunity of the tumor antigen pulsed dendritic cells(DC) in vivo. Methods DC were generated from bone marrow, then, pu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adenovirus mediated IL 2 gene modification can improve antitumor immunity of the tumor antigen pulsed dendritic cells(DC) in vivo. Methods DC were generated from bone marrow, then, pulsed with FBL 3 erythroleukemia cell lysates and transfected with IL 2 gene simultaneously. IL 2 secretion and T cell stimulating activity of the DC were detected. The number and cell subsets of draining lymph nodes, cytotoxic lymphocyte(CTL) activity ,and the increase of protective effect for the mice s.c vaccinated with DC were observed. Results IL 2 gene modified, antigen pulsed DC could secrete high level of IL 2 in vitro, stimulate proliferation of syngeneic T cells markedly. DC vaccine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draining lymph node and induce CTL activity, which directed to FBL 3, more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DC vaccination, the survival time of the mice challenged with wild type FBL 3 cells were prolonged. Conclusi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could be induced more potently by vaccination with IL 2 gene modified, antigen pulsed 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2 基因治疗 T细胞
原文传递
藏猪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荣 李惠 +6 位作者 武梅 王丽焕 丁晓涛 李平 李波 余庆 刘世贵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共3页
将藏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伴刀豆球蛋白 A(Con A)的刺激下体外培养 70 h后 ,提取激活淋巴细胞总 RNA,应用RT- PCR技术扩增出藏猪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 2 c DNA (TPIL - 2 ) ,克隆到 p MD- 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 ,克隆的TPIL- 2 c ... 将藏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伴刀豆球蛋白 A(Con A)的刺激下体外培养 70 h后 ,提取激活淋巴细胞总 RNA,应用RT- PCR技术扩增出藏猪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 - 2 c DNA (TPIL - 2 ) ,克隆到 p MD- T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 ,克隆的TPIL- 2 c DNA全长为 5 0 3个碱基 ,开放阅读框 (ORF)为 4 6 5个碱基 ,编码 15 4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 17.4 kd,等电点为 5 .38;疏水氨基酸 4 0 .3% ,亲水氨基酸 37.0 % ,碱性氨基酸 11% ,酸性氨基酸 11.7%。此 c DNA与报道猪的 IL - 2同源性为 10 0 % ,证实克隆到了藏猪白细胞介素 - 2基因 c 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猪 白细胞介素-2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免疫系统
下载PDF
鸡IL-2全基因和去信号肽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12
9
作者 龚婷 杨孝朴 +3 位作者 李银聚 张春杰 吴庭才 程相朝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4,40,共5页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介素-2(ChIL-2)c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3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经诱导的卢氏鸡胚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429 bp的ChIL-2全长基因cDNA和363 bp去除信号肽的ChIL-2基因cDNA.将ChIL-2全长和去信号肽的基因cDNA分别克隆到原核... 根据已发表的鸡白介素-2(ChIL-2)cDNA编码基因序列设计3条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经诱导的卢氏鸡胚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出429 bp的ChIL-2全长基因cDNA和363 bp去除信号肽的ChIL-2基因cDNA.将ChIL-2全长和去信号肽的基因cDNA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8a-IL-2和pET28a-△SIL-2,并分别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在22 ku和18 ku处有2条清晰的蛋白带,相同条件下pET28a-△SIL-2表达量较高.RNAstructure软件分析表明,pET28a-IL-2的mRNA5′端序列形成了复杂且较为稳定的二级结构,不利于翻译的起始,证明信号肽序列的存在对ChIL-2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白介素 IL-2基因 信号肽 原核表达 MRNA二级结构
下载PDF
IL-2基因修饰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吕彦恩 曹雪涛 +2 位作者 于益芝 弥静 雷虹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44-847,共4页
目的:了解IL2基因修饰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的增殖和杀伤活性,探索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及被动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新途径。方法:用昆明种小鼠的脾细胞体外诱导CTL,用腺病毒载体转染IL2基因,观察其体外增殖活性和杀... 目的:了解IL2基因修饰的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sCTL)的增殖和杀伤活性,探索细胞因子基因疗法及被动免疫治疗脑胶质瘤的新途径。方法:用昆明种小鼠的脾细胞体外诱导CTL,用腺病毒载体转染IL2基因,观察其体外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再用G422小鼠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建立肺转移瘤模型,36h后经过继回输,2周后计数肺的肿瘤结节,观察IL2基因转染的CTL对实验性肺转移瘤的治疗作用。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在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为100时,转染率达96.8%,IL2基因修饰的CTL增殖活性、IL2的分泌(248u)和体外杀伤活性36.4%明显增强,对实验性肺转移瘤的治疗作用都显著增强,肺转移结节数28显著减少(P<0.01)。结论:IL-2基因转染的CTL过继回输,可直接杀伤和诱导激活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使体内抗肿瘤效果显著增强,有效抑制实验性肺转移瘤的生长,为胶质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基因转染 细胞毒T淋巴细胞 胶质瘤
下载PDF
猪α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融合表达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闫若潜 吴志明 +3 位作者 张志凌 盛敏 刘光辉 赵明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5,共8页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 为了研究高效广谱的猪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作者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PCR,SOE-PCR)方法通过一基因柔性接头(linker)(G4S)3将猪α干扰素(Porcine interferon alpha,PoIFN-α)与猪白细胞介素2(Porcine interleukin-2,PoIL-2)成熟肽基因连接,构建成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并克隆入pGEM-T Easy载体,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亚克隆入pQE-30表达载体进行原核表达。通过尿素变性、复性液复性、PBS溶液透析等步骤对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rPoIFN-α-linker-PoIL-2)进行纯化。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的PoIFN-α在不同细胞系上对不同病毒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MTT法和PoIL-2 ELISA试验方法检测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中PoIL-2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并克隆PoIFN-α-linker-PoIL-2嵌合基因。嵌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36.7 ku,蛋白经纯化后纯度在96%以上。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在细胞上具有与单一rPoIFN-α蛋白相近的抑制病毒增殖活性,其中在PK-15细胞上抗VSV的活性单位为1.891×104I U.mL-1,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高致病性PRRSV增殖的活性单位为905 U.mL-1;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与单一rPoIL-2蛋白对照相近的生物学活性,可明显促进CTLL-2细胞的增殖,并可与抗PoIL-2单抗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这表明rPoIFN-α-linker-PoIL-2蛋白具有rPoIFN-α和rPoIL-2蛋白双重的生物学活性,为基因工程抗病毒制剂的开发以及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病毒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Α干扰素 猪白细胞介素2 重叠延伸PCR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下载PDF
突变型人重组IL-2的研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忠国 刘东升 张智清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72-175,共4页
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含有3个半胱氨酸(Cys),其中第58位和第105位Cys形成二硫键,第125位Cys的巯基游离。应用PCR和定点突变技术将编码125位Cys的密码子突变成编码丙氨酸(Ala)的密码子,将此突变基因(hIL—2a)受控于P_RP_... 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含有3个半胱氨酸(Cys),其中第58位和第105位Cys形成二硫键,第125位Cys的巯基游离。应用PCR和定点突变技术将编码125位Cys的密码子突变成编码丙氨酸(Ala)的密码子,将此突变基因(hIL—2a)受控于P_RP_L串联启动子和人工合成SD序列,在E.coli中获得高效表达,用凝胶过滤法分离表达产物获得新型白细胞介素2[rIL—2(125-Ala)],其比活性达1×10~7IU/mg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CF 基因表达 白细胞介素2 研制
原文传递
脾内转染白细胞介素12与白细胞介素2融合基因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家和 范瑞芳 +5 位作者 钱其军 尤天庚 薛惠斌 苏长青 曹惠芳 吴孟超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40-743,共4页
目的 观察脾内直接注射携带白细胞介素 12与白细胞介素 2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IL 12 )和人白细胞介素 2 (hIL 2 )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CIL12EIL2PN ,转... 目的 观察脾内直接注射携带白细胞介素 12与白细胞介素 2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株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携带小鼠白细胞介素 12 (mIL 12 )和人白细胞介素 2 (hIL 2 )融合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GCIL12EIL2PN ,转染包装细胞PA317,于不同时间对接种肝癌大鼠模型进行脾内注射 (1× 10 7细胞 /只 )治疗 ,观察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大鼠的免疫功能变化、毒性反应。结果 IL 12 IL 2融合基因治疗组中 ,肝癌细胞株CBRH3接种大鼠肝脏后第 1、3、5、7天进行治疗的大鼠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 5 3 3d± 3 7d、4 9 3d± 4 2d、31 0d± 2 1d及 2 4 3d±1 4d ,IL 2基因治疗组分别为 2 5 0d± 2 5d、2 3 5d± 2 0d、18 3d± 2 4d及 12 0d± 1 8d(P <0 0 0 1) ,IL 12基因治疗组分别为 39 0d± 4 8d、32 0d± 3 9d、2 3 0d± 2 5d及 19 4d± 2 1d(P <0 0 0 1)。第 1天和第 3天治疗组长期存活率 (≥ 6 0d)为 30 % ,治疗后 2个月血清mIL 12及hIL 2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后肝癌组织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明显增多。结论 脾内直接注射携带mIL 12和hIL 2融合基因的逆转录包装细胞株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早期治疗优于晚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内转染白细胞介素12 白细胞介素2 融合基因 治疗 肝癌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的胞嘧啶脱氨酶自杀基因联合IL-2基因疗法的肿瘤治疗作用及免疫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鞠佃文 曹雪涛 +4 位作者 王宝梅 万涛 陶群 陈国友 章卫平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IL-2基因联合转移,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理。方法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IL-2的重组腺病毒AdIL-2和表... 目的以腺病毒作为载体,将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与小鼠IL-2基因联合转移,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免疫机理。方法小鼠皮下接种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后3天,肿瘤局部注射表达IL-2的重组腺病毒AdIL-2和表达CD的重组腺病毒AdCD,然后连续10天给予5-氟胞嘧啶(5-Fc)300mg/kg进行治疗。结果联合治疗组荷瘤小鼠皮下肿瘤结节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小鼠存活期明显长于AdIL-2、AdCD/5-Fc、AdlacZ/5-Fc或PBS组。经联合治疗后,小鼠脾细胞的NK活性和CTL杀伤活性明显增强;肿瘤瘤体内CD4、CD8细胞浸润增加;肿瘤细胞表达H-2Kb和B7-1分子明显增加。结论联合应用自杀基因和IL-2基因治疗,一方面可以明显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机体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增加机体的抗肿瘤作用,是肿瘤基因治疗中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基因治疗 腺病毒 IL-2 自杀基因
原文传递
rIL-2、TNF-α、IFN-γ与抗CD3-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的协同细胞毒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楼美清 卢亦成 +5 位作者 王文仲 沈茜 黄强 朱诚 杨仕民 陆丽英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24-726,共3页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 r IL-2、TNF-α、IFN-γ对抗 CD3 -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协同作用 ,进一步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 :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SHG-4 4为靶细胞 ,健康人或胶质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 r IL-2、TNF-α、IFN-γ对抗 CD3 -抗胶质瘤双特异性抗体 (双抗 )的协同作用 ,进一步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方法 :以人脑胶质瘤细胞株 SHG-4 4为靶细胞 ,健康人或胶质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为效应细胞 ,以 1 8h3 H-Td R掺入释放法测定细胞毒活性 ,采用单比实验和联合作用等对比分析方法 ,分析各细胞因子 ( r IL-2、TNF-α、IFN-γ)对双抗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结果 :r IL-2、TNF-α、IFN-γ均可协同提高双抗对人脑胶质瘤的细胞毒作用 ( P<0 .0 5)。来源于恶性胶质瘤患者的效应细胞活性较正常人低 ,r IL-2与双抗可协同增强其活性。结论 :细胞因子 r IL -2、TNF-α、IFN-γ可协同提高双抗对效应细胞的活化 ,充分激活效应细胞 ,增强抗肿瘤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神经胶质瘤 细胞毒性 RIL-2 TNF-Α IFN-Γ 干扰素Ⅱ型 基因治疗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IL-2基因疗法的建立及其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全兴 曹雪涛 +3 位作者 章卫平 王建莉 徐志工 叶天星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0-24,共5页
用反相蒸发技术制备出包裹有IL-2DNA的脂质体,将其直接注射至小鼠腹腔中,经10d后发现,腹腔细胞体外培养的上清中含有较高水平的IL-2,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脾细胞体外增殖、脾细胞NK活性及体外... 用反相蒸发技术制备出包裹有IL-2DNA的脂质体,将其直接注射至小鼠腹腔中,经10d后发现,腹腔细胞体外培养的上清中含有较高水平的IL-2,腹腔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脾细胞体外增殖、脾细胞NK活性及体外诱导的LAK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经脂质体转染IL-2基因的脾脏细胞具有较高的内源性LAK活性。这表明,脂质体能将目的基因经腹腔途径直接转染体内细胞,表达出基因产物──IL-2。这种靶细胞表达的基因产物可作用于体内免疫系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结果为细胞因子的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白细胞介素2 基因治疗 NK活性 LAK活性
下载PDF
犬白细胞介素-7基因对犬细小病毒DNA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孙岩 仲飞 +7 位作者 李秀锦 王幸兴 王璐 贾启恒 韩冬梅 李振 张峰 潘红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58-2066,共9页
【目的】白介素-7是动物体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促进B细胞、T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在协同其它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犬细小病毒VP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分析了犬白介素-7(cIL-7)基因的免疫增强作... 【目的】白介素-7是动物体一种重要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促进B细胞、T细胞的形成和发育,在协同其它细胞因子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利用犬细小病毒VP2 DNA疫苗,在小鼠体内分析了犬白介素-7(cIL-7)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犬脾淋巴细胞中扩增cIL-7基因,然后将cIL-7基因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中,分别构建成与Myc/His标签融合和非融合的cIL-7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pcDNA-cIL7/MH和pcDNA-cIL7。由磷酸钙介导将pcDNA-cIL7/MH质粒转染HEK 293T细胞使其进行瞬时表达,以Western-blot检测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否介导cIL-7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用已构建的VP2表达载体pcDNA-CD5-VP2与pcDNA-cIL7载体共免疫小鼠,并设pcDNA-CD5-VP2单免疫小鼠和pcDNA-cIL7单免疫小鼠作为对照。免疫后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并通过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免疫后35 d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γ-干扰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本试验扩增的cIL-7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犬的序列完全一致。构建的表达载体能够介导cIL-7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进行分泌表达。动物免疫试验结果显示,cIL-7与VP2共免疫组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效价分别极显著和显著高于VP2单免疫组(P<0.01和P<0.05);共免疫组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VP2单免疫组(P<0.05)。【结论】cIL-7基因可增强小鼠对VP2 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IL-7 细小病毒 VP2基因 DNA疫苗
下载PDF
白介素-2基因增强胞嘧啶脱氨酶基因的抗结肠癌效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历宗 华一兵 +4 位作者 吴文溪 许德华 丁强 刘新垣 王国梁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411-41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白介素(IL)-2基因与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对结肠癌的治疗效应。方法分别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AdCEACD转导EC-CD基因;AdCMVIL-2转导人IL-2基因。分别在体外、内(Balb/cnu/nu裸鼠)研究EC-CD基因联合人IL-2基因对L...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白介素(IL)-2基因与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CD)对结肠癌的治疗效应。方法分别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AdCEACD转导EC-CD基因;AdCMVIL-2转导人IL-2基因。分别在体外、内(Balb/cnu/nu裸鼠)研究EC-CD基因联合人IL-2基因对LOVO细胞肿瘤的治疗作用。结果LOVO细胞受AdCMVIL-2感染后,细胞生长有比较明显的抑制。AdCEACD/氟胞嘧啶(5-FC)联合AdCMVIL-2可增强对LOVO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0.001),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0.000),联合治疗的效果与单用AdCMVCD/5-FC接近(P=0.815)。结论联合IL-2基因可明显增强EC-CD基因抗肿瘤效应,且可弥补靶向性载体治疗效率较差的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VO细胞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 CD基因 结肠癌 联合 IL-2基因 基因增强 Balb/c 重组腺病毒载体 细胞生长
原文传递
Growth inhibition of interleukin-2 receptor gene-transduce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o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大风 谢幸 +2 位作者 吕卫国 陈怀增 程蓓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3期79-83,109,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interleukin 2 receptor (IL 2R) gene transduce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o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Methods Interleukin 2 (IL 2) and IL 2R genes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interleukin 2 receptor (IL 2R) gene transduced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 (PBLs) o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Methods Interleukin 2 (IL 2) and IL 2R genes were transfected into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 line 3AO and PBLs, respectively, using the same Fugene vector Twenty four hours later transfected and nontransfected PBLs were cocultured with transfected and nontransfected 3AO for 48 hours Cytotoxity of PBLs on 3AO was detected by the MTT assay 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IL 2 transduced 3AO and IL 2R transduced PBLs remained unchanged 3AO cells could be transfected with the IL 2 gene and expressed IL 2 mRNA, and PBLs could be transfected with the IL 2R gene and expressed IL 2R mRNA IL 2 transduced 3AO cells enhanced their response to the cytotoxity of PBLs Furthermore, growth inhibition of PBLs to 3AO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IL 2R was transfected into PBLs and when the IL 2 gene was transfected into 3AO cells and the two were combined Conclusions IL 2R gene transduced PBLs are able to enhance their cytotoxity on IL 2 gene transduced ovarian cancer cells This method may be a new way to investigate IL 2 gene therapy for ovarian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neoplasm · lymphocyte · interleukin 2 · interleukin 2 receptor · gene therapy
原文传递
鸡白细胞介素-6-2嵌合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表达产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书阳 谢彩华 +7 位作者 闫若潜 吴志明 赵明军 赵雪丽 刘梅芬 杨晓璐 张代宝 张林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4-980,共7页
为研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 为研制具有鸡白细胞介素-6、2(ChIL-6,ChIL-2)协同免疫增强作用的鸡基因工程复合免疫增强剂,采用重叠延伸PCR(SOE-PCR)方法将ChIL-6和ChIL-2基因构建成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对嵌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采用自行创新的专利纯化方法对表达的rChIL-6-linker-ChIL-2蛋白(重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活性,采用MTS法检测重组融合蛋白体外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ChIL-6-linker-ChIL-2嵌合基因及其重组表达质粒rpQE-30-ChIL-6-linker-ChIL-2,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40ku,纯化后的纯度在96%以上。该重组融合蛋白可分别与抗ChIL-6、抗ChIL-2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并具有显著的促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其活性优于任一重组蛋白对照。本研究结果初步证明了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对鸡免疫细胞的增殖作用方面与rChIL-6和rChIL-2蛋白的作用相似,为进一步研究rChIL-6-linker-ChIL-2蛋白在鸡体内的活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基因 白细胞介素-2基因 嵌合基因 融合表达 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