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章梅 张仲海 +4 位作者 夏天 王宗仁 孙凯 徐重明 于文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66例脾虚患者血清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改良噻唑蓝法对66例脾虚患者血清sICAM1和白细胞介素15(IL15)及单核细胞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进行检测。结果:脾虚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升高,IL15分泌减少,ADCC功能下降,表现为免疫功能低下,经过四君子汤治疗后,上述指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四君子汤 SICAM-1 IL-15 ADCC
下载PDF
柴芍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凌颖 陈劲松 +1 位作者 曹丽鹏 冯志松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西医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柴芍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15例。另以同期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 目的探讨中药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本院住院治疗的SAP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西医常规治疗组和加用柴芍承气汤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15例。另以同期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于入院时及治疗3、5、7d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5)、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F)的含量,观察患者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死亡情况。结果入院时两个治疗组SAP患者血清IL-6、IL-15、MIF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上述指标呈下降趋势,以中西医结合组下降明显,并于治疗7d时达谷值,且与西医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ng/L):246.34±86.65比724.88±110.89,IL-15(ng/L):158.81±50.63比403.04±134.83,MIF(ng/L):121.90±29.48比240.60±67.36,均P〈0.05]。中西医结合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西医组显著缩短[腹痛缓解时间(h):95.87±32.56比149.33±35.89,腹胀缓解时间(h):137.07±41.67比191.87±32.08,腹部压痛缓解时间(h):128.93±40.60比189.73±33.31,肠鸣音恢复时间(h):88.53±31.71比128.00±30.92,均P〈0.05]。西医组死亡2例,中西医结合组无死亡,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中药柴芍承气汤结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SAP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6、IL-15和MIF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重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5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 柴芍承气汤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对氟尿嘧啶致腹泻小鼠模型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玉凤 张碧严 +1 位作者 赖芸 陈子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氟尿嘧啶致腹泻小鼠模型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其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氟尿嘧啶(40 mg·kg-1)连续6 d,建立小鼠腹泻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蒙脱石散1.17 g&#... 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对氟尿嘧啶致腹泻小鼠模型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揭示其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氟尿嘧啶(40 mg·kg-1)连续6 d,建立小鼠腹泻模型。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蒙脱石散1.17 g·kg-1),半夏泻心汤高、中、低剂量组(2.5,1.25,0.625 g·kg-1),造模前给药2 d,连续给药11 d。观察小鼠每日活动状况、进食量、体重、腹泻变化情况,检测胸腺、脾脏质量,取回肠组织做病理切片,采用ELISA法测定小肠中免疫球蛋白A(Ig A)、血管活性肠肽(VIP)、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化疗后腹泻加重,体重、胸腺及脾脏指数减小,肠道Ig A,VIP的含量降低,而IL-15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半夏泻心汤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氟尿嘧啶造成的小鼠体重降低、胸腺、脾脏指数减小,降低腹泻发生率,同时增加肠道Ig A,VIP的含量,减少IL-15的含量(P<0.05或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能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可能与其调节肠黏膜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 化疗相关性腹泻 肠道免疫 免疫球蛋白A 血管活性肠肽 白细胞介素15
原文传递
荨麻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IL-15,IL-21,IgE检测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润祥 朱慧兰 +5 位作者 梁碧华 龚业青 肖常青 李嘉彦 李仰琪 张锡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21,IgE变化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用ELIS... 目的探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清白细胞介素(IL)-15,IL-21,IgE变化与荨麻疹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荨麻疹(AU)、慢性荨麻疹(CU)患者和健康献血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B细胞、NK细胞的构成比,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5,IL-21,IgE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关系。结果 AU患者的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U患者CD4+/CD8+比值、NK细胞高于对照组,而CD8+低于对照组(P<0.05),AU和CU组血清IL-15,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IgE相反(P<0.05);AU患者的CD8+T细胞高于CU患者,CD4+/CD8+比值低于CU患者(P<0.01),余未见明显区别。CU患者的CD3+,CD8+T细胞与症状评分呈负相关,B细胞与症状评分、病程呈正相关,IgE与IL-21均呈负相关;而AU患者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AU,CU患者存在血清IL-15,IL-21和IgE水平的异常,CU患者还存在外周血T,B,NK淋巴细胞亚型的异常。这些异常可能是荨麻疹发病因素之一,其相互作用还可能引起CU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21 淋巴细胞亚群 发病机制 荨麻疹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3、白细胞介素-15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6
5
作者 姜晶 陆彪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1639-1641,共3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IL-10、IL-13、IL-15、CRP水平变化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5月确诊为HSP的住院患儿40例作为HSP急性期组研究对象,40例患儿经正规治疗2周左右,在...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IL-10、IL-13、IL-15、CRP水平变化及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5月确诊为HSP的住院患儿40例作为HSP急性期组研究对象,40例患儿经正规治疗2周左右,在皮疹、腹痛、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后作为缓解期组研究对象。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SP患儿急性期与缓解期血清IL-10、IL-13、IL-15水平,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选取门诊同期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10、IL-13、IL-15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0.05);缓解期组血清仅IL-1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L-10、IL-15及CRP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2.HSP患儿急性期血清IL-10、IL-13、IL-15和CRP各项指标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HSP患儿存在IL-10、IL-13、IL-15及CRP的分泌紊乱,其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其中IL-10和IL-13可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 15 C反应蛋白 儿童
原文传递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0和15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宇 卢明芹 +3 位作者 李骥 董培红 叶好好 陈永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3,共2页
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其异常分泌和生成能引起机体许多病理性紊乱,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我... 重型肝炎肝细胞损伤的病理机制与机体的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是一类由免疫活性细胞产生的小分子多肽或蛋白质,其异常分泌和生成能引起机体许多病理性紊乱,细胞因子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愈来愈被重视,我们应用ELISA法检测了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10及IL-15水平,探讨它们在重型肝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重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5
原文传递
IL-2、IL-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赟 韩卫宁 +2 位作者 贾卫 曹云新 金伯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目的 探讨IL 2和IL 15对NK细胞亚群表型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双色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 ,比较IL 2和IL 15对新鲜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NK细胞及经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活化的NK细胞表型的调节作用 ;用 4h51 Cr释放实验检测IL 2和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PBMC培养中 ,当IL 2或IL 15最终为5 0U mL时 ,能明显上调PBMC中CD5 6 +NK细胞的比例 ,且IL 15对CD5 6 bright亚群增殖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在MLC中 ,当IL 2或IL 15为 5 0U mL时 ,能够促进MLC活化的NK细胞比率的增加 ,NK细胞亚群由CD5 6 dim为主转变成CD5 6 bright为主 ,此诱导作用IL 2强于IL 15。IL 2和IL 15都能上调PBMC和MLC中NK细胞杀伤水平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在PBMC中 ,当IL 15为5 0U mL时 ,IL 15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强于IL 2 ;而在MLC中当IL 2为 5 0U mL时 ,对NK细胞杀伤水平的促进作用高于IL 15。在PBMC中 ,同时加入 5 0U mL的IL 15和IL 2 ,NK细胞杀伤率高于单独加入IL 15或IL 2。结论 IL 15促进PBMC中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强于IL 2 ,而IL 2促进同种异体抗原诱导的活化NK细胞向CD5 6 bright亚群分化和杀伤水平则高于IL 15。这种反应格局的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5 NK细胞 表型 细胞毒
下载PDF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血清中IL-2、IL-15及TNF-α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柳颐龄 金玉 +1 位作者 刘欣琪 秦仲达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IL-2I、L-15和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作用。方法留取50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4 d)患儿血清标本,留取同期21例正常儿童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 目的研究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中IL-2I、L-15和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中的作用。方法留取50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4 d)患儿血清标本,留取同期21例正常儿童的血清作为正常对照。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2I、L-15及TNF-α的含量。结果50例急性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血清IL-2I、L-15及TNF-α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或P<0.005)。其中,IL-2含量与采血当日的大便量呈负相关(r=-0.286,P<0.05);呕吐组与未呕吐组比较IL-15含量明显降低(P<0.05);重型组与轻型组,发热组与未发热组比较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TNF-α含量与腹泻次数呈正相关(r=0.373,P<0.01)。结论细胞因子IL-2、IL-15和TNF-α在轮状病毒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且与临床症状及病情轻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IL-2 IL-15 TNF-Α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白介素(IL)-10、IL-15和IL-18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林志航 张国伟 庄权权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9-671,共3页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清白介素(IL)-10、IL-15及IL-18的影响。方法用信封法将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血清白介素(IL)-10、IL-15及IL-18的影响。方法用信封法将5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1,4,7 d,检测2组患者IL-10、IL-15及IL-18水平,并评价2组C反应蛋白(CRP)、血尿淀粉酶、腹痛缓解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1周时,治疗组患者的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尿淀粉酶接近正常;腹痛缓解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 d,2组患者IL-10、IL-15及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4,7 d,治疗组患者血清IL-15、IL-18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0.01);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IL-15、IL-18分泌,上调IL-10水平,对SAP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15 白介素-18 血必净注射液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对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2、IL-10和IL-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卢明芹 李骥 +2 位作者 郑宇 叶好好 陈永平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305,共3页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白细胞介素 15 (IL 15 )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 5 9例 ,采...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白细胞介素 15 (IL 15 )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血浆置换技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 5 9例 ,采用ELISA法于每次治疗前后检测TNF α、IL 2、IL 10、IL 15水平 ,并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 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IL 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ALSS治疗后TNF α水平明显下降 ,而IL 2、IL 10则呈上升趋势 ,治疗前后IL 15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ALSS治疗能降低重型肝炎患者TNF α含量 ,并升高IL 2和IL 10水平 ,从而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 ,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肝炎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5
原文传递
IL-15通过ERK1/2信号途径对NK细胞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8
11
作者 梁淑娟 孙汭 +3 位作者 魏海明 孙安源 张建华 田志刚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 阐明IL 15在NK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方法 直接免疫荧光证实NK 92细胞膜表面表达IL 15Rα链 ,制备NK 92细胞的全细胞提取物进行Westernblot检测IL 15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MTT方法评价IL 15对NK细胞增殖和... 目的 阐明IL 15在NK细胞功能调节中的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的活化。方法 直接免疫荧光证实NK 92细胞膜表面表达IL 15Rα链 ,制备NK 92细胞的全细胞提取物进行Westernblot检测IL 15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 ,MTT方法评价IL 15对NK细胞增殖和细胞毒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 NK 92细胞表面存在IL 15Rα链的表达 ,构成IL 15与NK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在IL 2依赖性NK细胞系NK 92中 ,较低剂量的IL 15 (2 5~ 10 0U/ml)可以完全替代IL 2以维持NK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对NK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显示IL 15迅速活化ERK1/ 2 (extracellularregulatedkinase 1and2 )信号途径 ,而其它信号分子 (STAT1、STAT3、STAT6、P38MAPK、PI 3K、NF κB)并不被IL 15活化 ,提示ERK1/ 2是IL 15调节NK细胞功能中重要的信号分子。结论 IL 15对NK细胞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 ,IL 15通过ERK1/ 2信号途径完成对NK细胞活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5 自然杀伤细胞 白细胞介素15 信号转导通路 ERK1/2 免疫学
原文传递
热休克反应和热休克转录因子1对LPS诱导的TNF-α和IL-1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华莉 刘瑛 +2 位作者 王秋鹏 邓恭华 肖献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热休克反应 (HSR)以及热休克转录因子 1(HSF1)对LPS诱导的TNF α和IL 15表达的影响。【方法】用 2 0 0ng/mlLPS处理热休克或未热休克的小鼠RAW 2 6 4 .7巨噬细胞 ,抽提细胞的总RNA进行RT PCR实验 ,观察TNF α和IL 15mRNA表... 【目的】观察热休克反应 (HSR)以及热休克转录因子 1(HSF1)对LPS诱导的TNF α和IL 15表达的影响。【方法】用 2 0 0ng/mlLPS处理热休克或未热休克的小鼠RAW 2 6 4 .7巨噬细胞 ,抽提细胞的总RNA进行RT PCR实验 ,观察TNF α和IL 15mRNA表达的情况 ;采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经腹腔内注射LPS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 ,抽提HSF1基因敲除小鼠 (HSF1-/ -)和野生型小鼠 (HSF1+ / + )肺组织的总RNA进行RT PCR实验 ,观察TNF α和IL 15mRNA表达的情况。用TESS分析IL 15的启动子 ,寻找热休克元件(Heatshockelement,HSE)。【结果】小鼠RAW 2 6 4 .7巨噬细胞受LPS刺激后 ,TNF α和IL 15mRNA的水平明显增加 ,而热休克抑制了LPS诱导的TNF α和IL 15mRNA的表达 ;腹腔注射LPS后 ,HSF1-/ -小鼠和HSF1+ / + 小鼠的肺组织中TNF α和IL 15mRNA的水平明显增加 ,HSF1-/ -小鼠的肺组织中TNF α和IL 15mRNA水平的增加明显高于HSF1+ / + 小鼠。经TESS软件分析发现IL 15的启动子区含有 2个HSE。【结论】HSR、HSF1抑制了LPS诱导的TNF α和IL 15的表达 ;HSF1可能通过与IL 15启动子区的HSE结合抑制LPS诱导的IL 15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反应 热休克转录因子1 LPS诱导 TNF-Α IL-15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5 内毒素血症
下载PDF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伊立替康所致迟发性腹泻模型血清IL-15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文明 李平 张蕾 《安徽医药》 CAS 2008年第7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模型小鼠血清IL-15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腹腔注射伊立替康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在腹腔注射伊立替康前1d,分别按剂...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半夏泻心汤对伊立替康致迟发性腹泻模型小鼠血清IL-15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腹腔注射伊立替康制备迟发性腹泻模型,正常组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在腹腔注射伊立替康前1d,分别按剂量灌胃中药,qd,连续用药7 d,同时模型组和正常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观察腹泻情况,第8天测定血清IL-15的含量。结果中药高、中、低剂量组腹泻指数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中药高、中剂量组血清IL-15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而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预防伊立替康迟发性腹泻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IL-15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迟发性腹泻 中药 白细胞介素-15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HSP70、IL-15、HMGB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赵琪 关炳星 +2 位作者 马骏 付素珍 李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4期2745-2749,共5页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白介素-15(Interleukin-15,IL-15)、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1,HMGB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用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治疗,研究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连续血液净化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淀粉酶(amylase,AMY)、HSP70、IL-15、HMGB1水平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b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BUN、Scr、AMY、APACHEⅡ评分、血清HSP70、IL-15、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以上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辅助血液净化有利于重症胰腺炎患者病情恢复,减轻临床症状,降低HSP70、IL-15和HMGB1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连续血液净化 乌司他丁 生长抑素 热休克蛋白70 白介素-15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原文传递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IL-15、IL-18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军芳 夏永祥 张瑞生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0期913-914,共2页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5、I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RA患者,以20例骨关节炎(OA)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5、IL-18的水平,并测定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结...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IL-15、IL-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RA患者,以20例骨关节炎(OA)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5、IL-18的水平,并测定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结果RA患者的血清IL-15、IL-18的含量明显高于OA组及健康体检组,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的含量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5、IL-18在RA患者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阻断IL-15、IL-18的生物活性,为靶向治疗RA患者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18 类风湿因子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5、白细胞介素16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彩东 陈锡莲 +2 位作者 段正军 刘学梅 吴斌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ASC组),健康对照者84例(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5、IL-16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数据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C组和CHB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均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和CHB组IL-15、IL-1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中HBV DNA高载量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较HBV DNA低载量组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HBV DNA高载量者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显著低于HBV DNA低载量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HBV DNA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516,P<0.05),CD8+表达水平与IL-16呈正相关(r=0.665,P<0.05)。ASC组外周血CD3+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HBV感染者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IL-15、IL-16可能导致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T淋巴细胞亚群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16
下载PDF
乙型肝炎不同白介素细胞因子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苏智军 庄建良 +3 位作者 郭如意 邱晓东 明德松 林琪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1-188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002年5月至2004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科10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0、IL-13、IL-15水平。结果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L-10、IL-13... 目的探讨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在乙型肝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002年5月至2004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感染科10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0、IL-13、IL-15水平。结果慢性肝炎中度患者血清IL-10、IL-13显著高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及正常对照组(P<0.01)。IL-15值比较,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重型肝炎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5/IL-10、IL-15/IL-13比值,慢性重型肝炎、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明显高于慢性肝炎中度及正常对照组(P均<0.01)。慢性重型肝炎死亡组IL-15值及IL-15/IL-10、IL-15/IL-13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好转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通过联合检测血清IL-10、IL-13、IL-15值及IL-15/IL-10、IL-15/IL-13比值,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患者Th1/Th2细胞激活状态,有助于不同临床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白介素-10 白介素-13 白介素-15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沈世忠 杨忠民 +3 位作者 蔡佳盈 孙凌云 胡义阳 王捷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878-1881,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IgA肾病患者视为试验组,用雷公藤多苷1 mg·kg^(-1)·d^(-1),分3次口服,治疗6个月。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酶...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IgA肾病患者视为试验组,用雷公藤多苷1 mg·kg^(-1)·d^(-1),分3次口服,治疗6个月。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分析患者临床疗效,测定2组研究对象血脂及24h尿蛋白沉淀定量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达90.00%(36/40例)。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15、IL-18水平分别为(79.47±7.46),(344.14±21.49)ng·L^(-1);(61.91±4.88),(95.70±6.78)n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IL-15、IL-18水平分别为(61.76±6.98),(94.49±8.73)ng·L^(-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53.00±10.33),(101.30±7.67)per·μL^(-1);(1.99±0.17),(0.48±0.04)g·d^(-1)。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尿红细胞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103.16±7.54)per·μL^(-1),(0.51±0.04)g·d^(-1)。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用于IgA肾病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的IL-15、IL-18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IGA肾病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IL-10、IL-13、IL-15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晶 陆彪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血清,其中19例为有肾损害组,21例为无肾损害组;同时取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血清,其中19例为有肾损害组,21例为无肾损害组;同时取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IL-10、IL-13、IL-15的含量。结果 HSP患儿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HSP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肾损害组IgA含量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IL-10、IL-13、IL-15与IgA明显相关。结论 HSP存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0、IL-13、IL-15及IgA与HSP、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紫癜性肾炎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15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对G-CSF动员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增殖和抗肿瘤活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澜 刘铁强 +2 位作者 刘志青 刘广贤 艾辉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50-354,共5页
本研究探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对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体外增殖和抗瘤活性的影响,评价IL-21及相关细胞因子组合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可行性。应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体外培养G-PBMNC,用CCK-8法进行细... 本研究探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对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PBMNC)体外增殖和抗瘤活性的影响,评价IL-21及相关细胞因子组合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的可行性。应用IL-21单独或联合IL-15/IL-2体外培养G-PBMNC,用CCK-8法进行细胞增殖分析;以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靶细胞,用CFSE/PI流式双染法检测其对肿瘤的杀伤作用;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免疫细胞表型。结果显示:培养72小时后单独IL-21因子组对靶细胞杀伤活性与IL-2结果相近;当效靶比为25∶1时IL21+IL15/IL21+IL15+IL2组与IL21+IL2组相比杀伤能力有显著增强(p<0.05);效靶比50∶1时,细胞因子联合应用组均显著高于细胞因子单独应用组(p<0.05),以IL21+IL15+IL2诱导效果最佳。复苏冻存的G-PBMNC处理结果与新鲜的G-PBMNC结果基本一致。细胞因子组和对照组相比CD3、CD4和CD8抗原表达有所增加,以IL21+IL15组的CD4、CD3-56+和CD3+56+抗原表达增加最为显著(p<0.05)。结论:IL-21可增强G-PBMNC的体外杀伤活性,联合IL-15可更显著提高G-PBMNC的抗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白细胞介素15 白细胞介素2 动员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