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热药附子调节心血管作用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炜炜 王朋倩 +2 位作者 戴丽 隋峰 霍海如 《中南药学》 CAS 2017年第5期615-619,共5页
已有研究证明温里药在强心、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休克、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心血管相关病症方面疗效确切。近年来研究者对辛热药附子及其活性成分基于上述病证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查阅... 已有研究证明温里药在强心、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抗休克、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血液循环等心血管相关病症方面疗效确切。近年来研究者对辛热药附子及其活性成分基于上述病证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相关中外文献,对该药及其成分治疗心血管相关疾病的研究概况进行系统综述,为后续相关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和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药理作用 温里药 附子 辛热药性
下载PDF
4种温里药对兔回肠平滑肌张力及Ca^(2+)-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庆芳 陈艳芬 +5 位作者 杨全 杨超燕 唐春萍 明露 黎洁玲 陶曙红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439-443,共5页
目的探讨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4种温里药对家兔体外回肠平滑肌张力及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水煎液对正常肠肌和氯化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 目的探讨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4种温里药对家兔体外回肠平滑肌张力及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BL-420E+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水煎液对正常肠肌和氯化乙酰胆碱(ACh)、氯化钡(BaCl_2)、磷酸组胺(His)所致体外肠肌收缩及对ACh诱导兔回肠平滑肌内钙释放和外钙收缩的影响,测量给药前1 min内和给药后3 min内的平均张力,并根据平均张力值计算抑制率。用定磷法测定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含药血清对肠平滑肌细胞膜上Ca^(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高浓度组均能显著抑制正常情况下体外肠收缩(P<0.05或P<0.01);各味药低、中、高浓度组对ACh、His及BaCl_2所引起的体外肠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均P<0.01),抑制率与药物终浓度呈一定量效关系;对ACh诱导的依内钙性收缩和依外钙性收缩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正常对照组和高良姜、肉桂、吴茱萸、干姜高浓度组肠平滑肌Ca2+-ATPase活性分别为(0.384±0.070),(0.302±0.016),(0.307±0.016),(0.296±0.016),(0.313±0.003)U·mg-1(均P<0.01)。结论温里药可能通过减少细胞内钙释放,减少细胞外钙经由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内流,同时抑制平滑肌Ca2+-ATPase活性,从而降低细胞内[Ca2+],舒张肠平滑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里药 高良姜 肉桂 吴茱萸 干姜 回肠 Ca2+-ATPase活性
下载PDF
香药“一带一路”溯源、资源开发及功效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迪 郝妍妍 +2 位作者 陈旭阳 李建银 张军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557-2572,共16页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 香药是古代"丝绸之路"交流发展逐渐传入中国的传统药物,补充并丰富了我国药用资源。为积极倡导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进我国外来香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大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人群健康用药,通过查阅大量文献,梳理了香药的"一带一路"溯源及目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从中医功效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并总结常用代表性香药的香味物质基础、功效及临床用途;并提出香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策略,以促进其在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增强民族医药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药 药用资源 功效 民族药 一带一路 解表药 化湿药 理气药 开窍药 活血药 温里药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的维吾尔医药治疗骨伤科用药规律研究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陆庆旺 周红海 +3 位作者 田君明 陆延 李东阳 陈龙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5996-6004,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维吾尔族医药治疗骨伤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医学》以及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及方药,采用Of... 目的通过研究维吾尔族医药治疗骨伤科的用药规律,为中医药防治骨伤科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华本草·维吾尔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维医学》以及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数据来源,选取符合标准的文献及方药,采用Office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4、IBM SPSS Statistic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筛选验方(含单方)209条,其中内服方120条,外用方89条,涉及342味药物及骨伤科常见痹证关节疼痛、肌痹、腰痛(痹)3种疾病。内服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小茴香、玫瑰花、干姜、秋水仙、肉桂、荜茇、胡椒、番泻叶、芹菜子;外用药常见的高频药物有秋水仙、除虫菊根、玫瑰花、巴旦杏仁、洋甘菊、荜茇、芸香、芦荟、石菖蒲。内服药及外用药均以温性药为主,药味均为辛、甘、苦,内服药物多数归脾、胃、肝、肾经,外用药多数归肺、肝、大肠经。在聚类分析中,内服和外用药均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内服药以温里药、理气药为主,常配伍清热药、祛风湿药;外用药以清热药、祛风湿药、理气药为主。结论维医药治疗骨伤科常见痹证多用辛温、甘温、苦温药物,常选用温里药、理气药、清热药、祛风湿药,以促进致病体液成熟并清除痹证的黏液质体液,体现了维医药的致病体液成熟和致病体液排泻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医药 骨伤科痹证 数据挖掘 温里药 理气药 清热药 祛风湿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