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子错位散斑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秦玉文 王金起 张福根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25-731,共7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错位散斑实现电子干涉的可行性,推导了摄象机光靶接收的错位散斑的光强表达式,分析了电子干涉条纹的可见度,提出并实现了电子错位散斑技术的三种方法,即实时法,双曝光法和实时时间差法。获得了位移梯度等值条纹的电...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错位散斑实现电子干涉的可行性,推导了摄象机光靶接收的错位散斑的光强表达式,分析了电子干涉条纹的可见度,提出并实现了电子错位散斑技术的三种方法,即实时法,双曝光法和实时时间差法。获得了位移梯度等值条纹的电子干涉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位 散斑 电子干涉 位移 梯度
下载PDF
泥沙粒度组成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费良军 王锦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5-112,共8页
通过室内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和4种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试验,研究不同泥沙粒度组成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的影响;建立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量、单向交汇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不同泥沙粒... 通过室内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和4种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试验,研究不同泥沙粒度组成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的影响;建立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量、单向交汇时间、湿润锋运移距离与不同泥沙粒度组成的关系;提出不同泥沙粒度组成下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自由面和交汇面湿润锋运移距离模型;并揭示不同泥沙粒度组成下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相对相同条件下清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的减渗特性。结果表明,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的累积入渗量随着物理性粘粒含量d0.01(粒径小于0.01 mm的颗粒含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入渗系数K随着d0.01的增大而减小,入渗指数α随着d0.01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入渗时间内,随着物理性粘粒含量d0.01的增大,自由面和交汇面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逐渐减小,减渗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粒度组成 浑水膜孔灌 单向交汇 交汇时间 减渗特性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机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文超 彭其渊 陈芋宏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随机干扰的分布规律和累积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偏离图,描述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延误的变化机理。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冗余时间的分布规律与利用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恢复图,描述了冗余时间... 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随机干扰的分布规律和累积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偏离图,描述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延误的变化机理。分析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过程中冗余时间的分布规律与利用过程,采用运行计划的状态恢复图,描述了冗余时间对延误时间的吸收过程。根据运行干扰作用过程与冗余时间利用过程,研究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的产生机理,建立了随机干扰和冗余时间共同作用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状态的递推过程。运用易语言开发了运行干扰-冗余时间-冲突仿真程序,当干扰概率分别为50%和30%,冗余时间比例分别为15%和10%时,仿真了4种工况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冲突的产生机理。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干扰会导致运行冲突的产生,冗余时间可以吸收延误时间并减小运行冲突个数;随机干扰越小,运行冲突个数越少,当随机干扰概率减小20%时,冲突个数减小17.3%;延误时间越大,可利用的冗余时间越大,当冗余时间比例增大5%时,冲突吸收系数增大6.5%;冗余时间对小干扰概率与小干扰总量下的运行冲突吸收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列车 运行冲突 运行干扰 冗余时间 状态转移 递推过程 冲突吸收
原文传递
多层合采砂岩稠油油藏层间干扰动态表征及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许家峰 张金庆 +2 位作者 程林松 安桂荣 耿站立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4,共7页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 为了获得经济产油量,海上大部分油田采取了多层合采的开发方式,但由于储层平面及纵向的非均质,多层合采时层间干扰、注入水突进、储量动用程度低等层间矛盾会逐渐凸现。基于层间干扰测试全过程,从干扰的阶段性及动态特征出发,重新定义了层间干扰系数;建立了水驱砂岩稠油油藏多层合采层间动态干扰数学模型,揭示了渗透率、地下原油黏度、启动压力梯度等主控因素对层间干扰的影响规律,并针对不同主控因素提出了细分层系调整策略与时机。对海上油田细分层系的实施提出了建议,即通过细分注水有效缓解纵向矛盾,但须进一步提高3段以上细分注水工艺水平,使注水管理达到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稠油油藏 层间干扰 主控因素 数学模型 调整时机 细分注水
下载PDF
高重频激光干扰制导武器建模与仿真评估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帅 刘志国 +1 位作者 王仕成 赵乾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5-130,共6页
为有效评估高重频对抗制导武器的效果,研究干扰频率、波门宽度、编码方式和干扰时机等因素对激光高重频干扰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导引头抗干扰关键技术和高重频干扰机理,建立了码型识别模型、波门设置模型和高重频干扰模型;而后... 为有效评估高重频对抗制导武器的效果,研究干扰频率、波门宽度、编码方式和干扰时机等因素对激光高重频干扰效果的影响,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导引头抗干扰关键技术和高重频干扰机理,建立了码型识别模型、波门设置模型和高重频干扰模型;而后,设计了弹道仿真流程,基于过重力补偿比例制导导弹弹道仿真平台,评估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重频干扰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干扰频率和波门宽度对高重频干扰效果的影响较大,频率越高、波门宽度越大干扰效果越好;LFSR状态码对高重频干扰的抗干扰性能比二间隔码好;且在干扰频率达到100 k Hz时,高重频对波门宽度为20μs的二变间隔码的干扰效率能达到100%,脱靶量达到510.4 m;而干扰时机对干扰效果影响较小。文中的研究成果可为高重频干扰装备研制和战术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重频 干扰建模 弹道仿真 时间波门 激光编码
下载PDF
水声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的分布式压缩感知估计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跃海 伍飞云 童峰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9-528,共10页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采用多个阵元进行多发多收空间复用信道可在极其有限的通信带宽下实现高速水声通信,但由于同时存在通道间干扰和多径干扰,水声MIMO信道估计变得困难。提出利用MIMO水声信道多径稀疏结构存在的相关性,在经典联合稀...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采用多个阵元进行多发多收空间复用信道可在极其有限的通信带宽下实现高速水声通信,但由于同时存在通道间干扰和多径干扰,水声MIMO信道估计变得困难。提出利用MIMO水声信道多径稀疏结构存在的相关性,在经典联合稀疏模型的基础上对MIMO观测矩阵进行重组,从而建立基于分布式压缩感知的单载波水声MIMO通信信道联合稀疏模型;同时,针对信道响应中具有相同多径位置的稀疏部分和特有稀疏部分设计区分性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联合重构,进一步抑制通道间干扰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海上实验进行本方法有效性的验证,实现16 kbps的MIMO水声通信。通过算法推导、仿真和实验可得到结论:利用MIMO水声信道多径相关性进行分布式压缩感知估计可提高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输入多输出 水声通信 信道信息 水声信道 观测矩阵 匹配追踪 估计性能 训练序列 单载波 模型简化
下载PDF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波束干扰下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司闯 李鹏 +1 位作者 史传胜 葛旗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0,共8页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通信服务.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星上资源利用率较低,并且星地距离较远,业务传输过程中存在较大时延.为了提高星上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在有波束干扰的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针对有严格时延要... 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能够为移动用户提供全球范围的通信服务.然而,由于条件限制,星上资源利用率较低,并且星地距离较远,业务传输过程中存在较大时延.为了提高星上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在有波束干扰的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中,针对有严格时延要求的卫星通信业务,提出了一种新的下行链路资源分配算法,增加了业务时延限制和最大干扰功率限制两种约束条件,满足各点波束的最大业务时延要求以及对地面网络通信的干扰影响.本文同时考虑了各点波束的相互干扰对系统容量的影响,以最大化满足点波束业务需求量为优化目标,利用拉格朗日对偶理论和次梯度下降法得到最优资源分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噪声功率谱密度相同的信道条件下,与现有的几种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可满足每个点波束的时延要求,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同时提高了系统的总传输速率,降低了点波束业务需求与所分配通信资源之间的差值,最大化满足用户通信业务需求;在噪声功率谱密度不同的信道条件下,本文提出的算法仍保持较好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多波束 波束干扰 资源优化 时延 干扰功率
下载PD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of Adjacent Satellite Interference Based on Sparseness 被引量:10
8
作者 Chengjie Li Lidong Zhu Zhongqiang Luo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The problem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of adjacent satellite interferenc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Density Clustering algorithm(DC-algorithm)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 The problem of underdetermined blind source separation of adjacent satellite interferenc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Density Clustering algorithm(DC-algorithm) presented in this article is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methods. Sparseness representation has been applied in underdetermined blind signal source separation. However, some difficulties have not been considered, such as the number of sources is unknown or the mixed matrix is ill-conditioned.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number of the mixed signals,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 is employed to segment received mixtures. Then, we formulate the blind source signal as cluster problem. Furthermore, we construct Cost Function Pair and Decision Coordinate System by using density clustering.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verify the novel method based on several simulations. We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on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real signal transmission, which demonstrates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jacent satellite interference 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Decision Coordinate System real signal transmission
下载PDF
基于支护干涉的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韩森 王卫军 +1 位作者 董恩远 彭刚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43-753,共11页
为控制巷道围岩塑性区的蝶形扩展,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对巷道埋深及围岩强度对塑性区形态和范围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研究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时机对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的影响。研究表明,巷道埋深及围岩本身的强度对塑性区的形态和范围... 为控制巷道围岩塑性区的蝶形扩展,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对巷道埋深及围岩强度对塑性区形态和范围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研究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时机对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的影响。研究表明,巷道埋深及围岩本身的强度对塑性区的形态和范围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巷道埋深的增加和围岩强度的减小,巷道围岩塑性区半径相应增大,蝶形塑性区蝶叶扩展越加明显。巷道围岩蝶形塑性区是可以通过现有支护手段进行控制的,巷道开掘后,选择合适的支护时机,通过支护、注浆等方式提高巷道浅层围岩强度,对巷道施加较大支护阻力,并对可能出现蝶叶扩展的巷道部位进行加强支护,可有效抑制塑性区蝶形扩展。研究为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和重大动力灾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围岩 蝶形塑性区 支护干涉 巷道埋深 围岩强度 支护时机
原文传递
利用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算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涵 朱磊基 +2 位作者 施玉松 邢涛 王营冠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147,共7页
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由于符号间干扰(ISI)的存在,利用循环前缀(CP)的最大似然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同步算法性能较差.首先,通过改善循环前缀"集相关"特性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定时度量函数.利用无符号间干扰区间... 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由于符号间干扰(ISI)的存在,利用循环前缀(CP)的最大似然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同步算法性能较差.首先,通过改善循环前缀"集相关"特性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定时度量函数.利用无符号间干扰区间内的采样点,对相隔OFDM符号长度的两个数据块进行相关运算.其次,提出新的检测函数,在由定时度量函数最大值和循环前缀长度确定的区间内,搜索检测函数的最大值,得到定时偏移估计值,完成定时同步.仿真结果表明,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算法定时偏移估计值期望更接近理想值,均方差更小,复杂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性衰落 符号间干扰 循环前缀 正交频分复用 集相关 定时同步
下载PDF
Joint AVO inversion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with Bayesian interference 被引量:6
11
作者 Zong Zhao-Yun Yin Xing-Yao Li Kun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16年第4期631-640,737,738,共12页
Amplitude variations with offset or incident angle (AVO/AVA) inversion are typically combine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Bayesian inference or deterministic inversion. We propose a joint elastic inversion met... Amplitude variations with offset or incident angle (AVO/AVA) inversion are typically combined with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Bayesian inference or deterministic inversion. We propose a joint elastic inversion method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based on Bayesian inversion theory to improve the resolution of the estimated P- and S-wave velocities and density. We initially construct the objective function using Bayesian inference by combining seismic data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We use Cauchy and Gaussian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density functions to obtain the prior information for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likelihood function, respectively. We estimate the elastic parameters by solving the initial objective function with added model constraints to improve the inversion robustness. The results of the synthetic data suggest that the frequency spectra of th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wider than those obtained with conventional elastic inversion in the time domai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inversion approach offers stronger antinoising compared to the inversion approach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urthermore, results from synthetic examples with added Gaussian noise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From the real data, we infer that more model parameter details can be reproduced with the proposed joint elastic inver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O inversion Bayesian interferenc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 elastic parameters
下载PDF
自贡地区深部卤层水文地质参数确定及卤水资源计算与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世贵 徐文銁 吕端甫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63-75,共13页
本文在分析、论证自贡地区主要储卤构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非稳定流理论,来用矩形开采强度法,集中开采圆形面积井解析法、集中井群干扰解析法,对有着千余年采卤历史的老矿区的卤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剩余可采储量进行了计算... 本文在分析、论证自贡地区主要储卤构造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非稳定流理论,来用矩形开采强度法,集中开采圆形面积井解析法、集中井群干扰解析法,对有着千余年采卤历史的老矿区的卤层水文地质参数和剩余可采储量进行了计算,为盐、化工业生产规划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降深 产卤量 卤水资源 水文地质参数 剩余可采储量 自贡地区 储卤构造
下载PDF
监控系统瓦斯浓度伪数据识别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芳 屈世甲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146,150,共4页
提出了目前监控系统中经常遇到的3种伪数据类型,对由于电磁干扰所造成的系统"冒大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这种电磁干扰所造成的伪数据的识别方法和模型。同时给出了一种结合瓦斯传感器浓度序列和相应采煤机开停传感器... 提出了目前监控系统中经常遇到的3种伪数据类型,对由于电磁干扰所造成的系统"冒大数"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这种电磁干扰所造成的伪数据的识别方法和模型。同时给出了一种结合瓦斯传感器浓度序列和相应采煤机开停传感器状态共同确立模型报警上限值的方法,对已经识别到的瓦斯浓度伪数据,提出了采用改进的移动平均线方法来补偿瓦斯浓度数据序列,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控系统 电磁干扰 瓦斯浓度序列 巡检时间 报警上限
原文传递
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文 曹琳 王锦辉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27-633,共7页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 为了了解含沙率对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特性影响情况,对比分析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分析了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参数、湿润锋运移参数与含沙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模型、自由面和交汇面湿润锋运移模型;揭示出不同含沙率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同一条件下清水的减渗特性及其影响规律.由所得结果发现,浑水含沙率与单位膜孔面积累积入渗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入渗系数与含沙率也存在同样的关系,入渗指数与含沙率的相关性为正相关;交汇时间随含沙率逐渐增大而逐渐增加;在同一入渗时间内,随浑水含沙率增大,自由面和交汇面的垂直和水平湿润锋运移距离都不断减小;各种含沙率条件下的浑水膜孔灌单向交汇入渗与相同条件下的清水对比,减渗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含沙率增大的过程中,减渗率也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水膜孔灌 单向交汇 交汇时间 减渗特性 入渗试验
下载PDF
激光干涉绝对重力仪数据采集与处理的时间优化方法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旸 吴琼 +1 位作者 滕云田 黄家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0-136,共7页
激光干涉绝对重力仪作为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中的典型测量仪器,单次测量的常规流程一般是电机驱动、数据采集、重力加速度绝对值计算和结果的显示与存储。这种顺序控制过程中,存在耗时长、结果输出时间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 激光干涉绝对重力仪作为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中的典型测量仪器,单次测量的常规流程一般是电机驱动、数据采集、重力加速度绝对值计算和结果的显示与存储。这种顺序控制过程中,存在耗时长、结果输出时间误差较大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时间优化方法,通过建立数据采集前电机驱动与采集后数据处理两个过程时间复用机制的时间优化模型,对顺序控制方式中的各步骤进行优化与重新配置,实现缩短常规测量的测量时长,减少结果输出时间误差的目的。实测结果表明,时间优化方法将单次测量时间从原来的34.3±0.3 s,精确控制为22 s,误差5 ms,大幅提高测量效率的同时实现了单次测量时间的精准控制,也增加了与同类观测数据的融合分析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干涉 绝对重力测量 时间优化
下载PDF
基于自干涉驱动技术的超声波飞行时间测量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雪峰 唐祯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39-1443,共5页
超声波飞行时间测量极易受到噪声的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针对这一难点,利用幅值、相位调节技术驱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自干涉发射波形,通过相位检测预判接收信号到达时间,结合双阈值拟合算法计算飞行时间。该系统以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采... 超声波飞行时间测量极易受到噪声的干扰而影响检测精度。针对这一难点,利用幅值、相位调节技术驱动超声波换能器产生自干涉发射波形,通过相位检测预判接收信号到达时间,结合双阈值拟合算法计算飞行时间。该系统以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采用CPLD完成高精度数字相位检测。与传统的超声波飞行时间阈值检测方法相比,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抑制噪声干扰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自干涉 数值拟合 飞行时间
下载PDF
利用CDMA信号为照射源的雷达目标探测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华树钢 王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1,共5页
针对基于CDMA蜂窝网信号的外辐射源系统,提出一种利用多个基站发射的信号对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案。该方案根据直达干扰分量的多普勒频移为零,而目标发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非零以及基站信号序列自相关函数的特点,采用对消方法滤除各个基站... 针对基于CDMA蜂窝网信号的外辐射源系统,提出一种利用多个基站发射的信号对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案。该方案根据直达干扰分量的多普勒频移为零,而目标发射信号的多普勒频移非零以及基站信号序列自相关函数的特点,采用对消方法滤除各个基站多径分量的干扰;再根据基站之间除导频信道外其它信道可以认为是完全无关的这一特点,实现基站与回波时延的匹配,完成对定位参数的估计。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对消 匹配 波达时间 目标探测
下载PDF
卫星导航干扰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扬骏 李广云 吕志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2年第6期13-18,共6页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于社会生活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卫星导航安全也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因具有较大危害性和高度隐蔽性,逐渐成为影响卫星导航应用的严重威胁,也...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应用于社会生活及军事领域的各个方面,卫星导航安全也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因具有较大危害性和高度隐蔽性,逐渐成为影响卫星导航应用的严重威胁,也成为干扰技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GNSS欺骗器的发展、信号欺骗方法和轨迹欺骗方法3个方面对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对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骗干扰 信号欺骗 轨迹欺骗 时间欺骗 卫星导航 卫星导航安全
下载PDF
并行机器中基于干扰时间的间歇实时任务分区DM调度
19
作者 刘洪标 宋程昊 +3 位作者 王婷煜 姜菁菁 乔磊 杨孟飞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306-5318,共13页
间歇实时任务的分区DM(deadline-monotonic)调度是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针对约束截止期间歇任务,提出一种具有更高处理器利用率的多核分区调度算法PDM-FFD(partitioned deadline-monotonic first-fit decrease).在PDM-FFD中,首先将任务... 间歇实时任务的分区DM(deadline-monotonic)调度是一个经典的研究问题,针对约束截止期间歇任务,提出一种具有更高处理器利用率的多核分区调度算法PDM-FFD(partitioned deadline-monotonic first-fit decrease).在PDM-FFD中,首先将任务按照其相对截止期以非递减顺序进行排序,然后采用first-fit策略选择处理器核分配任务,且在各处理器核上采用DM调度策略进行任务调度.最后通过对任务干扰时间的分析,得出一种更为紧凑的可调度性判定方法,并通过该可调度性方法来判定任务的可调度性.证明PDM-FFD的加速因子为3-(3Δ+1)/(m+Δ),时间复杂度为O(n^(2))+O(nm),其中Δ=_(Στj∈τ)C_(j)×u_(j)/D_(max),τ_(j)为任务集τ中的任务,C_(j)为该任务最差执行时间,u_(j)为该任务利用率,D_(max)为τ中的最大相对截止期,n为τ的任务数,m为处理器核数.该加速因子严格小于3-1/m,优于已有多核分区调度算法FBB-FFD.实验表明,PDM-FFD算法在4核处理器上的处理器利用率比其他算法提高了18.5%,且PDM-FFD的性能优势随着处理器核数、任务集利用率和任务数的增加而进一步扩大.由于PDM-FFD算法具有高性能特性,因此该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资源受限的航天器、自动驾驶汽车、工业机器人等典型实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实时任务 分区DM(deadline-monotonic)调度 干扰时间 加速因子 资源受限
下载PDF
高速铁路交流干扰下埋地管道交直流参数动态波动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乐 杜艳霞 梁毅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77,共9页
对三条高速铁路附近埋地管道的交直流参数进行了长时间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动态交流干扰下,管道交流干扰参数呈脉冲式波动特征,管道交直流参数的波动与高铁运行情况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阴极保护的有效... 对三条高速铁路附近埋地管道的交直流参数进行了长时间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速铁路动态交流干扰下,管道交流干扰参数呈脉冲式波动特征,管道交直流参数的波动与高铁运行情况具有良好的同步性,阴极保护的有效性降低;管道的交流干扰状况与高铁牵引供电方式密切相关,与AT供电方式相比,直接供电方式高铁附近管道的交流干扰周期较长,单个周期内干扰时间也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交流干扰 干扰周期 干扰时长 干扰间隔 通电电位 断电电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