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扩展有限元法的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 被引量:20
1
作者 曲占庆 李小龙 +4 位作者 李建雄 郭天魁 田克寒 张伟 田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1,共9页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 通过ABAQUS扩展有限元法(XFEM)建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的储层模型,以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为损伤机制,模拟分析单径向井、垂向多径向井、水平多径向井情况下的裂缝形态,并通过大型真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在多径向井压裂裂缝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对径向钻孔的布孔方案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压裂时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是压裂裂缝沿径向井定向扩展的根本原因,其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垂向多径向井可有效强化压裂裂缝的定向扩展效果,且具备降低起裂压力的能力;水平多径向井在远井带形成沿各径向井独立扩展的主裂缝,近井带形成沟通相邻两径向井的次级裂缝,两者协同可有效提高泄油面积、降低近井带油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干扰应力场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法
下载PDF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单径向井压裂裂缝扩展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小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6,共9页
径向井压裂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径向井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仍待研究。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建立扩展有限元(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型,利用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判断裂缝的起裂与扩... 径向井压裂技术已应用于多个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而径向井对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仍待研究。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建立扩展有限元(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XFEM)模型,利用最大主应力准则、最大能量释放率准则判断裂缝的起裂与扩展,量化分析了不同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最后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数模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压裂液通过径向井壁向地层渗滤形成了沿径向井分布的诱导应力场,在一定范围内,径向井产生的诱导应力可实现主裂缝沿径向井方向定向扩展,有效引导距离可达40 m;水平地应力差、储层厚度的增大均会大幅降低径向井引导裂缝定向扩展的能力;径向井方位角的增大会显著增大起裂压力。研究成果对现场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井压裂 诱导应力场 干扰应力场 定向扩展 扩展有限元
下载PDF
径向孔眼辅助压裂裂缝形态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小龙 肖雯 +3 位作者 李建雄 刘耀华 张伟 郭天魁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4,共7页
为研究不同径向孔眼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判断裂缝起裂位置并预测裂缝扩展形态,最后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验证数模结果。结果表明:在径向孔眼内水力加压会改变原... 为研究不同径向孔眼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基于地层流-固耦合方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利用最大拉应力准则判断裂缝起裂位置并预测裂缝扩展形态,最后通过大型真三维物模实验验证数模结果。结果表明:在径向孔眼内水力加压会改变原始地应力分布并形成干扰应力场;裂缝面由孔眼起裂并以缝高增长的方式扩展,当缝高增长超出干扰应力场后受水平地应力差影响转向;当同一水平面孔眼数量大于4时,干扰应力场即可互相连结成新的应力场;当以x、y轴均对称方式钻孔会形成形态复杂的多裂缝。径向孔眼对压裂裂缝具有引导能力,多径向孔眼具备构造复杂多裂缝的能力,利用径向孔眼对压裂裂缝的影响特性可有效提高传统压裂技术的改造效果,提高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 径向孔眼 裂缝形态 地应力 干扰应力场
下载PDF
考虑轮轴过盈配合的地铁车轮踏面制动温度场和应力场研究
4
作者 孙小娟 李扬辉 +2 位作者 江连运 柴轲 倪超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9-628,共10页
【目的】地铁车轮受力复杂,不仅受轮轨耦合力和轮-轴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的影响,还受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载荷的影响。【方法】以某单S型辐板地铁车轮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地铁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轮轴过盈配合对车轮在... 【目的】地铁车轮受力复杂,不仅受轮轨耦合力和轮-轴过盈配合产生的接触压力的影响,还受制动过程中产生的热载荷的影响。【方法】以某单S型辐板地铁车轮为研究对象,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地铁车轮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轮轴过盈配合对车轮在直线工况下机械应力分布的影响。建立了道岔工况下车轮踏面制动时的热-力耦合模型,采用直接耦合法研究了车轮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研究了不同磨耗量下车轮的机械应力和热-机耦合应力对车轮结构强度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制动时热载荷主要影响靠近踏面的结构部分,靠近轮毂部分受轮轴过盈配合影响大;新车轮与磨耗到限车轮辐板处的耦合应力最大相差69.3 MPa;车轮直径在820~840 mm区间内耦合应力比较稳定,浮动只有9.1 MPa.【结论】该研究为地铁车轮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对地铁车轮的维护工作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轮 热力耦合 过盈配合 磨耗车轮 温度场 应力场
下载PDF
江南古陆东北缘盖层叠加褶皱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秀其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8,共14页
江南古陆东北缘古生代—早中生代盖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属性逐渐被认识,但该区是否存在叠加褶皱及其叠加样式如何则未见报道。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江南古陆东北缘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褶皱构造。通过对区内叠加褶皱特征和应力场恢复研究,... 江南古陆东北缘古生代—早中生代盖层中发育的褶皱构造属性逐渐被认识,但该区是否存在叠加褶皱及其叠加样式如何则未见报道。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江南古陆东北缘发育加里东期、印支期褶皱构造。通过对区内叠加褶皱特征和应力场恢复研究,并应用构造解析和赤平投影法研究叠加褶皱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显示盖层发育3期区域性叠加褶皱变形:区内早期遭受SN向挤压,形成加里东晚期近EW向褶皱(第一期褶皱);其后遭受SE—NW向挤压,形成印支早期NE向或NNE向褶皱(第二期褶皱);晚期遭受NE—SW向挤压,形成印支晚期—燕山早期近SN向或NNW向褶皱(第三期褶皱)。区域叠加褶皱主要有横跨和斜跨叠加褶皱,发育多样干涉样式。结果表明:第二期褶皱斜跨第一期褶皱,形成了区内基本构造格局。深入研究叠加褶皱构造特征和变形演化史,对区内构造格架重建和地质找矿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地质 叠加褶皱 赤平投影 区域尺度 干涉样式 应力场 构造序列 江南古陆
下载PDF
小井距压裂防窜机理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志锋 李建斌 +3 位作者 张楠林 任登峰 彭芬 刘豇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3-600,共8页
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井距小,压裂易窜,造成裂缝相互干扰,严重影响压裂效果,然而邻井压窜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扩展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了储层原地应力场及有效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SH,Sh)大小、方向的变化范围,分析了子井人工裂缝在扰动... 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井距小,压裂易窜,造成裂缝相互干扰,严重影响压裂效果,然而邻井压窜机理尚不明确。基于扩展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了储层原地应力场及有效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SH,Sh)大小、方向的变化范围,分析了子井人工裂缝在扰动应力场中的延伸机理及压窜机理,并据此提出了小井距防窜压裂工艺。结果表明:母井压裂过程中,储层SH,Sh的方向均发生变化,SH,Sh值均减小,且SH值减小幅度更大;母井生产过程中,储层SH,Sh方向的变化范围减小,SH,Sh值变化幅度小;半缝长与压裂液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与压裂液黏度呈负相关关系;储层动用面积与半缝长呈正相关关系。基于该结果,进行了B井现场施工,改造后日产气53.64×104 m3,约是改造前的3.77倍,压裂施工增产效果显著。该研究对于致密砂岩气藏的压窜机理研究、防窜工艺参数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气藏 小井距 裂缝干扰 应力场
下载PDF
圆锥配合的非均匀预应力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地球 钱宇强 《金属矿山》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55,共2页
针对圆锥配合计算常用的拉美公式计算误差大的问题 ,采用有限元混合法进行了分析计算 。
关键词 圆锥过盈配合 非无效应力场 有限元混合法
下载PDF
带坯快速铸轧机铸轧辊辊套与辊芯应力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钱宇强 《冶金设备》 2004年第5期35-38,共4页
主要分析了铸轧辊的受力状况。铸轧辊在铝及铝合金板坯铸轧过程中既起冷却作用 ,又起压力加工作用 ,其受力状况极其复杂 ,通过对其受力分析 ,应用数值计算 (有限元法FEM)算出铸轧辊的应力分布 ,对铸轧辊辊套与辊芯配合联结的过盈量大小... 主要分析了铸轧辊的受力状况。铸轧辊在铝及铝合金板坯铸轧过程中既起冷却作用 ,又起压力加工作用 ,其受力状况极其复杂 ,通过对其受力分析 ,应用数值计算 (有限元法FEM)算出铸轧辊的应力分布 ,对铸轧辊辊套与辊芯配合联结的过盈量大小提供参考标准 ,求出最优点 ,即能满足铸轧中所需的最小结合力 ,又满足最佳应力状态 ,使其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 ,延长寿命 ,轧制出合格产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轧辊 过盈量 疲劳应力 应力场 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