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志英
李勤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5,共6页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徙
跨界民族
族际关系
民族认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戏文化扩展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凡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地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表征和丰富的内涵,在屯堡地区的扩展过程中,充当了民族团结重要使者的角色。现代化在促进地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关注并处理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屯堡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戏文化
民族关系
现代化
变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居住格局看黔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晓萍
王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从居住格局这一视角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我们发现:今天在安顺屯堡地区,居住格局隔离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依然很高,但并没有导致屯军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不融洽。居住格局的变迁...
从居住格局这一视角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我们发现:今天在安顺屯堡地区,居住格局隔离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依然很高,但并没有导致屯军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不融洽。居住格局的变迁,进一步促进了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屯堡地区各民族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屯堡人
居住格局
民族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浩
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0-128,共29页
川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因不断移民而形成的多民族融合地区,而移民活动、民族交流活动和川黔古盐道亦有着重要关联。川黔古盐道沿线地区民族间通过频繁的商贸和移民活动不断交流融合。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往来密切,互通婚姻。各种语言、...
川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因不断移民而形成的多民族融合地区,而移民活动、民族交流活动和川黔古盐道亦有着重要关联。川黔古盐道沿线地区民族间通过频繁的商贸和移民活动不断交流融合。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往来密切,互通婚姻。各种语言、风俗习惯不断碰撞和交流,以此促使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状况发生系列改变,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关系和特征。古盐道场镇的形成、发展,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但曾因交通闭塞,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较少。随盐道沿线场镇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交往逐渐增多。同时,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更是增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民族间的和平交往与共同繁荣。本文拟搜集与整理川黔古盐道上民族分布、民族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相关资料,总结各民族和谐相处、民族融合的成功经验,为当今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益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盐古道
民族分布
民族关系
民族交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60年来贵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吉昌
刘勇
李俊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平和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和贵州解放之后,在贵州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平和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和贵州解放之后,在贵州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特点愈发突出。在未来的发展上,贵州民族关系既有挑战,又具有十分乐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60年
民族关系
发展
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木为媒: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交往中的木刻
6
作者
王海兵
王挺
《史志学刊》
2023年第2期44-53,共10页
刻木为信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显著的历史文化现象。西南少数民族木刻按照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契约型、通信型和占卜型三种。各种类型的木刻在不同方面维系着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诚信与规约是木刻的本质特征。西南...
刻木为信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显著的历史文化现象。西南少数民族木刻按照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契约型、通信型和占卜型三种。各种类型的木刻在不同方面维系着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诚信与规约是木刻的本质特征。西南少数民族一般通过盟誓或神灵祈祷仪式,以确保木刻效能的发挥。木刻也在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木刻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传统社会结构相匹配。近代以来,随着国家力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延伸和强化以及族际交往的频繁和社会组织的重构,汉文书契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木刻习俗逐渐隐退于历史长河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木刻
社会交往
族际关系
诚信与规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
7
作者
胡安琪
代帆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基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
本文基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在族群关系上,印度尼西亚华人与本土族群的隔阂仍然存在,本土族群对华人的政治效忠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过,经过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多年来的积极改善,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将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整体而言,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较强的求知欲。此外,是否有到过中国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华裔
新生代
族群认同
族群关系
对华认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
8
作者
杨顺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8,共4页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不仅取得伟大成就,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认真总结建党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不仅取得伟大成就,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认真总结建党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促进党的民族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理论创新
历史经验
重大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
被引量:
8
1
作者
高志英
李勤
机构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研究中心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0-85,共6页
基金
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边疆民族心理
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西南地区分课题>(08JZD0023-3)中期成果之一
文摘
傈僳族在中国、缅甸、泰国、印度等国跨界分布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历史上寻找经济资源与区域内民族关系紧张双重因素导致的。长期以来傈僳族先民在区域政治格局中的关系和地位,对其民族认同感在历史上的演变产生着重要影响。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促使其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和强化,民族认同感越来越强烈。傈僳族大规模迁徙缅甸等国之后,其民族认同感也经历了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当地族际关系影响下,不断重新调适,并呈现出与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之下的民族意识有一定差异的缅甸傈僳族的民族认同感。
关键词
迁徙
跨界民族
族际关系
民族认同
Keywords
migration
trans-border
ethnic
people
interethnic
relation
ethnic
or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戏文化扩展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凡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图书馆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2-66,共5页
文摘
地戏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化表征和丰富的内涵,在屯堡地区的扩展过程中,充当了民族团结重要使者的角色。现代化在促进地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关注并处理好这些问题,有利于屯堡地区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关键词
地戏文化
民族关系
现代化
变迁
Keywords
Dixi
culture
interethnic
relation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分类号
G05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居住格局看黔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被引量:
1
3
作者
吴晓萍
王锴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基金
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现代化背景下贵州高原屯堡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演变研究"(编号:08BSH010)
文摘
从居住格局这一视角分析贵州省安顺地区"屯堡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在当代的演变情况。我们发现:今天在安顺屯堡地区,居住格局隔离程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依然很高,但并没有导致屯军后裔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不融洽。居住格局的变迁,进一步促进了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屯堡地区各民族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
屯堡人
居住格局
民族关系
Keywords
Tunpu
people
residence
pattern
interethnic
relation
分类号
C915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被引量:
6
4
作者
李浩
黎弘毅
机构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0-128,共29页
文摘
川黔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因不断移民而形成的多民族融合地区,而移民活动、民族交流活动和川黔古盐道亦有着重要关联。川黔古盐道沿线地区民族间通过频繁的商贸和移民活动不断交流融合。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往来密切,互通婚姻。各种语言、风俗习惯不断碰撞和交流,以此促使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状况发生系列改变,形成了多样性的民族关系和特征。古盐道场镇的形成、发展,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但曾因交通闭塞,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较少。随盐道沿线场镇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交往逐渐增多。同时,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更是增强了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民族间的和平交往与共同繁荣。本文拟搜集与整理川黔古盐道上民族分布、民族交流与民族融合的相关资料,总结各民族和谐相处、民族融合的成功经验,为当今进一步巩固发展良好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提供有益启迪。
关键词
川盐古道
民族分布
民族关系
民族交流
Keywords
Ancient
Sichuan-Guizhou
Salt
Transport
Routes
ethnic
distribution
interethnic
relation
s
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60年来贵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及趋势
被引量:
3
5
作者
刘吉昌
刘勇
李俊伟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部课题项目"西部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研究"子课题成果之一
文摘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众多的世居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碰撞与融合,形成了平和的民族关系。新中国成立和贵州解放之后,在贵州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上,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逐渐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特点愈发突出。在未来的发展上,贵州民族关系既有挑战,又具有十分乐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贵州
60年
民族关系
发展
趋势
Keywords
Guizhou
six
decades
interethnic
relation
s
future
trend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木为媒: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交往中的木刻
6
作者
王海兵
王挺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史志学刊》
2023年第2期44-53,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时期藏彝走廊中华符号的多民族共享研究”(21BMZ007)
北方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项目“明清时期藏彝走廊地区中华文化统一性研究”(2022JDYJ05)。
文摘
刻木为信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中显著的历史文化现象。西南少数民族木刻按照其功能大致可分为契约型、通信型和占卜型三种。各种类型的木刻在不同方面维系着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诚信与规约是木刻的本质特征。西南少数民族一般通过盟誓或神灵祈祷仪式,以确保木刻效能的发挥。木刻也在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往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木刻与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形态和传统社会结构相匹配。近代以来,随着国家力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延伸和强化以及族际交往的频繁和社会组织的重构,汉文书契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交往的重要方式,木刻习俗逐渐隐退于历史长河之中。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
木刻
社会交往
族际关系
诚信与规约
Keywords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Woodcarving
Social
communication
interethnic
relation
s
Honesty
and
stipulation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
7
作者
胡安琪
代帆
机构
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东南亚纵横》
2016年第4期75-80,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东南亚华裔新生代的认同及对华态度与认知>(项目号:13YJCZH024)
国务院侨办委托课题<印尼华人在推动中印(尼)人文交流中的作用研究>(GQBY2014015)阶段性成果
文摘
本文基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在族群关系上,印度尼西亚华人与本土族群的隔阂仍然存在,本土族群对华人的政治效忠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过,经过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多年来的积极改善,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将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整体而言,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较强的求知欲。此外,是否有到过中国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华裔
新生代
族群认同
族群关系
对华认知
Keywords
Chinese
Indonesians
Young
Generation
Ethnic
Identity
interethnic
relation
s
Attitudes
perception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
8
作者
杨顺清
机构
贵州民族学院马列部
出处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5-8,共4页
文摘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以来,党的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工作不仅取得伟大成就,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认真总结建党以来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创新历史经验,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促进党的民族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理论创新
历史经验
重大意义
Keywords
Innovation
of
theories
regarding
interethnic
relation
s
historical
experience
significance
分类号
C957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族际关系对中缅北界傈僳族的跨界迁徙与民族认同的影响
高志英
李勤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地戏文化扩展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陈凡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居住格局看黔中屯堡人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
吴晓萍
王锴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川黔古盐道与西南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李浩
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60年来贵州民族关系的发展及趋势
刘吉昌
刘勇
李俊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木为媒: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交往中的木刻
王海兵
王挺
《史志学刊》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
胡安琪
代帆
《东南亚纵横》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创新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意义
杨顺清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