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中的利益代表机制研究——以社会公共利益与国家利益为分析工具 被引量:29
1
作者 吴惟予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46,共18页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涉及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两种利益在理论和立法实践上既具一定可分性,同时也相互交织、存在耦合。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全国试行阶段,应当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利益代表主体是以国务院授权的省...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涉及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两种利益在理论和立法实践上既具一定可分性,同时也相互交织、存在耦合。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已经进入全国试行阶段,应当明确生态环境损害的利益代表主体是以国务院授权的省、市人民政府为主,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和其他法定机关为辅的模式。而政府作为此领域的主要利益代表是基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以及其不可替代的"元治理"角色。在利益代表机制的具体建构上,须健全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民事磋商与诉讼救济渠道,引入社会组织与检察机关以补充、监督的角色定位参与其中,并合理设计相关机制间的程序性衔接,妥善处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已有公益诉讼等相关制度之间的功能重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利益代表 国家利益 社会公共利益 国家所有权
原文传递
论全球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长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16,共6页
 全球化如一把"双刃剑",它既使人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更广泛、更深入,又使人类之间的鸿沟更深广,矛盾更复杂。由于全球化时代仍然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安全都受到来自别的国家尤其是...  全球化如一把"双刃剑",它既使人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更广泛、更深入,又使人类之间的鸿沟更深广,矛盾更复杂。由于全球化时代仍然存在国家利益的冲突,同时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安全都受到来自别的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爱国主义意识,加强对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全球化时代需要理性的爱国主义,即要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战略的眼光理性地处理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一切从国家和民族的大局着眼。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必须要注意在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等方面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利益 中国 国家安全 传统文化
下载PDF
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与形成机制探究——兼论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与政府角色定位 被引量:17
3
作者 冯果 万江 《当代法学》 2004年第3期89-97,共9页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分立是异常清晰的 ,国家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 ,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主要促成者。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首要的是须为国家颁布的法律所确认并建立现实可行的维...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分立是异常清晰的 ,国家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代表 ,政府是社会整体利益的主要促成者。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首要的是须为国家颁布的法律所确认并建立现实可行的维护机制。而建立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机制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国家的民主商议立法机制下制定经济法。经济法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法 ,社会整体利益的整合形成的第一步就体现在经济法的立法过程中。而在经济法的立法过程中 ,政府与国家的分立尤显重要 ,因为经济法是由建立在民主代议制基础上的立法机构制定并颁布的国家法律 ,其规范的内容是政府介入经济的行为 ,在“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如何约束政府行为构建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利益博弈的均衡状态是经济法立法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整体利益 政府与国家 利益博弈 均衡状态
原文传递
“多元一体”:中国民族利益协调论纲 被引量:15
4
作者 常开霞 贺金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多元一体"理论是对我国民族结构的理论升华,也为我国民族利益的协调提供了理论支点。多元一体首先是民族利益协调的现实起点;"多元一体"连接点是民族利益结构;"多元一体"的张力则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利益... "多元一体"理论是对我国民族结构的理论升华,也为我国民族利益的协调提供了理论支点。多元一体首先是民族利益协调的现实起点;"多元一体"连接点是民族利益结构;"多元一体"的张力则是客观存在的民族利益协调的要求;民族利益协调的实质是使多元民族认同一体国家;而"多元一体"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利益协调发展。民族发展的核心是协调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一体 民族结构 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协调
原文传递
市场准入条件下国民待遇原则的理解与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郑海东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0-57,共8页
如何准确地理解与运用国民待遇原则 ,是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地减轻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放压力 ,保护民族产业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国民待遇原则的概念作了整理后 ,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推出“市场准入”等概念的真正意图 ;并在参考日本的经验、... 如何准确地理解与运用国民待遇原则 ,是关系到我国能否有效地减轻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放压力 ,保护民族产业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对国民待遇原则的概念作了整理后 ,进一步揭示了美国推出“市场准入”等概念的真正意图 ;并在参考日本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就如何利用国民待遇原则来维护国家利益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准入 国民待遇原则 国家利益 国家经济安全 运用
下载PDF
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民族学视野中的阿富汗国家重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泓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30,共10页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的视角探讨阿富汗重建问题。通过考察阿富汗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所依存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表现形式和内涵、两者间的悖逆关系与产生动因及其影响,分析了阿富汗重建可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阐释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的视角探讨阿富汗重建问题。通过考察阿富汗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所依存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表现形式和内涵、两者间的悖逆关系与产生动因及其影响,分析了阿富汗重建可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阐释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民族主义是决定民族国家行为的源动力,国家利益是民族主义的动因;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利益的建构作用通过各民族应对共同的非安全因素而组建的联盟或联合得以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国家利益 国家重建
原文传递
中国的身份认同与南海国家利益的认知 被引量:10
7
作者 聂文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55,共17页
近年来,随着南海地区紧张局势的不断升温,如何界定中国南海国家利益的问题愈发显得重要。身份认同的研究路径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框架。身份认同是一国对"我是谁"的认知,这一认同影响了国家行为体的战略界定,并... 近年来,随着南海地区紧张局势的不断升温,如何界定中国南海国家利益的问题愈发显得重要。身份认同的研究路径为分析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研究框架。身份认同是一国对"我是谁"的认知,这一认同影响了国家行为体的战略界定,并进而影响一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利益认知。目前,关于中国的身份认同存在"普通国家"与"体系大国"的双重认知,导致在国内产生有关中国南海国家利益的不同认知,同时,国际社会倾向于通过崛起国的身份来解读中国在南海的战略目标。未来中国崛起国的身份认同一旦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将会导致南海政策的重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问题 身份认同 国家利益 崛起国
原文传递
公共利益:法治国家的社会基础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德宾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4,50,共4页
公共利益是在法治国家和尊重人权的前提下提出的命题,在我国必须把公共利益从国家利益中区别开来,这样才能保证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限制并克服政府权力行为可能产生的寻租心和盈利性。公共利益是法治国家的社会根基。
关键词 公共利益 国家利益 私人利益 法律的社会治理
下载PDF
战时特殊利益空间中的国家、基层与民众——从抗日战争时期兵役推行侧面切入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廷湘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9,共10页
抗战时期,中国国内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体系,但原有利益空间的基本结构依然存在,国家、基层和民众仍为国内利益空间中的三大结构。作为社会存在,这三大利益结构之间的差异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因此,在抗战役政推行中,三大利益结构之间... 抗战时期,中国国内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体系,但原有利益空间的基本结构依然存在,国家、基层和民众仍为国内利益空间中的三大结构。作为社会存在,这三大利益结构之间的差异并未发生本质上的改变,因此,在抗战役政推行中,三大利益结构之间始终存在利益博弈,产生了众多复杂的纠纷,内耗了抗战力量。但此类博弈在本质上主要属于具有自在性的社会问题,必须从社会问题的视角加以讨论,才有可能逼近其真相,认识其存在与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家利益 基层 民众
下载PDF
消费与社会责任:一个关于利益与道德的二元对立困境及其出路探究
10
作者 吴金海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3,共10页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 现代消费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利益与道德之间的二元对立困境,反映了现代消费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对消费的一种经济主义偏见。消费是涉及商品化和去商品化过程的复杂社会活动,始终是利益与道德的结合体。企业、消费者和国家作为消费道德性的三大来源,在社会责任消费的形成与发展中发挥着各自相应的作用。西方社会中基于市场原理驱动并聚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互动响应的社会责任消费发展模式,因其内含自相矛盾的一面而容易被“商业主义”收编而事与愿违。基于此,关注国家在推动社会责任消费中的作用,对于具有“强国家”传统的我国而言,不失为值得期待的另一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责任消费 消费社会 利益 道德 国家
下载PDF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建:基于“身份政治”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陆广济 《边界与海洋研究》 2021年第2期94-112,共19页
身份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由特定时期的东亚体系文化、双方互动文化、单位文化共同塑造的。自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敌人、利益攸关者、战略同盟、合作伙伴四种角色身份的转变,对双方利益的形成... 身份在中国-东盟关系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由特定时期的东亚体系文化、双方互动文化、单位文化共同塑造的。自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东盟关系经历了敌人、利益攸关者、战略同盟、合作伙伴四种角色身份的转变,对双方利益的形成和交往方式的改变产生影响。目前,中国-东盟关系存在身份困境,表现为现有角色身份的局限和集体身份的缺失。而中国倡导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正是一种集体身份的塑造,其形成受到三个层面的合作文化的影响和四个因素的制约,对推动双方务实合作往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身份 国家利益
下载PDF
浅谈公共权力起源的两种论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科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9-81,共3页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历史上公共权力起源的两次论证来呈现公共权力的两种起源图式。逻辑上对公共权力进行系统的说明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西方政治学说史上的论证要归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前者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历史上公共权力起源的两次论证来呈现公共权力的两种起源图式。逻辑上对公共权力进行系统的说明可以上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而西方政治学说史上的论证要归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前者的论证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 认为人天生具有社会和政治属性,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行使是为了公共利益,是从整体的幸福为出发点;后者则认为人是个人式的,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行使是为了个人利益,公共权力是在契约的基础上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 公民社会 社会契约 公共利益 自然状态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家理论的历史逻辑与代表议题
13
作者 亓为康 《海派经济学》 2022年第1期87-102,共16页
国家理论一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早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非常重视国家问题,将国家经济发展作为理论研究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国家理论一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问题。在经济思想史上,早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非常重视国家问题,将国家经济发展作为理论研究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政策指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将国家作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并对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消亡进行了科学的规律性探索。但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界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界都没有对国家这一学术议题进行充分讨论,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家理论才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形成了“一体三翼”的研究格局,即“国家主体性”、“国家起点”、“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主体性 国家起点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原文传递
中国艺术的后现代状况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海棠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3-125,共3页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被嫁接到中国的视觉艺术中。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处于多种可能时,许多画家自觉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市场,于是趣味取代了艺术家精神创造者的位置,提供给艺术家一个俗人的标准,一个消费与被消费者的角色与机会,但后... 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被嫁接到中国的视觉艺术中。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处于多种可能时,许多画家自觉不自觉地将眼光投向市场,于是趣味取代了艺术家精神创造者的位置,提供给艺术家一个俗人的标准,一个消费与被消费者的角色与机会,但后现代主义的增生原则,真正体现了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艺术 后现代主义 视觉艺术 增生原则 多样性 丰富性
下载PDF
国家赔偿中信赖利益保护的失范与规制--以“授益性行政赔偿案件”为切入镜像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焕芳 董美霞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124-134,179,180,共13页
信赖利益保护对合理协调法安定性带来的行政风险与权利救济之间的张力,举足轻重。能否将信赖利益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如何认定与恰当适用,均系国家赔偿案件的疑难问题。文章通过检视实务,探寻授益行为信赖保护的多层理论空间,为信赖利益... 信赖利益保护对合理协调法安定性带来的行政风险与权利救济之间的张力,举足轻重。能否将信赖利益纳入国家赔偿范围、如何认定与恰当适用,均系国家赔偿案件的疑难问题。文章通过检视实务,探寻授益行为信赖保护的多层理论空间,为信赖利益保护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多维度透视授益性行政赔偿案件,并依据法经济学中利益平衡原则与比例原则分别确定赔偿方式与赔偿标准,探寻国家赔偿领域内对不平等主体间利益受损予以信赖保护的空间与限度,以维护法的安定性与实质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赖利益 国家赔偿 法安定性 比例原则
下载PDF
民族利益协调:国家的抉择 被引量:2
16
作者 常开霞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0,共6页
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在民族利益协调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民族利益协调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民族利益协调中国家往往在价值取向、两种主义、效率与公平、民族平等与民族优惠政策中面临诸多两难选择。
关键词 民族利益 国家意志 民族政策
原文传递
法律选择之抉择: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先波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152-162,共11页
法律选择是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特有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弊端,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选择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根据国家利益进行法律选择和根据当事人利益进行法律选择两类。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要求在法... 法律选择是国际私法中解决法律冲突的特有方法。为了克服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弊端,法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法律选择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根据国家利益进行法律选择和根据当事人利益进行法律选择两类。当代国际私法的发展要求在法律适用问题上平衡当事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我国的国际私法立法应顺应这一时代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选择理论 当事人利益 国家利益 中国国际私法立法
下载PDF
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的类型及发生机理探析——基于L开发区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建平 杨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关于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发生原因的解释,以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为主流。本文以L开发区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类型进行了梳理,发现其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征地补偿款标准不合理、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公、村组提留和使用... 关于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发生原因的解释,以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为主流。本文以L开发区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农地非农化中利益冲突类型进行了梳理,发现其冲突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征地补偿款标准不合理、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公、村组提留和使用不合理以及土地违规利用等四个方面。究其根源,一是集体化共有产权设置不利于保护农户利益,二是我国政府治理和村庄治理的结构与功能错位激化了利益矛盾。农地非农化中的利益冲突是产权结构不合理和国家治理机制不健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化解农地非农化利益冲突必须兼顾经济产权变革和国家治理结构调整这两方面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非农化 利益冲突 产权结构 国家治理
下载PDF
合法性视阈下的软实力分析
19
作者 王伟 蒲丽娟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文化、国际制度与国际形象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权力合法化的力量源泉。其中,文化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魂,国际制度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形,国际形象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基。中国架构通向国家权力合法化之路的软实力桥梁应注意协调好... 文化、国际制度与国际形象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权力合法化的力量源泉。其中,文化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魂,国际制度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形,国际形象是国家权力合法化之基。中国架构通向国家权力合法化之路的软实力桥梁应注意协调好三对关系,即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软实力与合法性资源的关系、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实力 权力合法化 国家利益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的国家职能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效东 李松林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61-66,共6页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 国家的首要职能是控制社会冲突。但是,因为国家不是社会契约的结果,而是阶级斗争的结果,因此,国家不免成为在阶级斗争中获胜的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一旦成为为统治阶级谋利益的工具,又不免成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阶级斗争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统治的阶级基础越来越宽广,社会和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当国家成为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的真正代表时,原来意义的国家和政治也就消亡了,社会成为每个人都能实现自由发展的和谐的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 和谐 冲突 国家 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