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学科比较视域下智慧教育的概念模型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革平 刘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1,共7页
智慧究竟是什么,不同学科立足自身的学科传统和研究范式给出了不同的回应。跨学科视角下,智慧的意涵包括高阶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认知世界和德行养成目标、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对智慧教育的定义主要有... 智慧究竟是什么,不同学科立足自身的学科传统和研究范式给出了不同的回应。跨学科视角下,智慧的意涵包括高阶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目标、认知世界和德行养成目标、智能技术赋能教学和学习的目标。当前教育技术领域对智慧教育的定义主要有教育要素的视角、学习分析的视角、技术促进教育的视角、转型变革的视角和自主学习的视角五种。如何将学科交叉视角下的智慧意涵作为智慧教育的中心目标,并从整合视角提出智慧教育的概念及其模型,有助于丰富智慧教育的理论成果。研究从跨学科和整合视角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概念,并构建了智慧教育的概念模型。该概念模型以跨学科视角下的智慧意涵作为培养“人的智慧”的要求和目的,强调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并通过智能技术对学习环境和过程的创设、管理、实施和评价等的赋能,以便更好地支持、促进、协同和联通人的智慧培养,同时促进高质量教学服务供给和教学管理的高效决策,最终促进教育系统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 智慧教育 概念框架 跨学科比较
下载PDF
交叉学科:概念比较中的内涵阐释与价值取向
2
作者 汪福俊 陆苏华 洪林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学科是大学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知识的运动形成了很多的学科词汇,丰富着学科谱系,也孕育着新的学科。交叉学科作为传统学科间交互作用的出现,代表着学科的张力,与其他学科概念之间存在着混用现象。本文以概念为契机,通过不同学科概... 学科是大学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知识的运动形成了很多的学科词汇,丰富着学科谱系,也孕育着新的学科。交叉学科作为传统学科间交互作用的出现,代表着学科的张力,与其他学科概念之间存在着混用现象。本文以概念为契机,通过不同学科概念的比较,厘清交叉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以此上升为学科范式,并为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清晰的概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学科 超学科 学科会聚 概念比较
下载PDF
越界与融通——论比较文学跨学科对话的途径与话语的通约性 被引量:5
3
作者 何云波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98,共10页
人类各种艺术、各学科之间,具有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而在人类知识进化的过程中,它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不同学科之间概念范畴、话语规则、精神架构的清理,在不同学科话语... 人类各种艺术、各学科之间,具有一种同源共生的关系,而在人类知识进化的过程中,它们逐渐拥有了自己独立的领域。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如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不同学科之间概念范畴、话语规则、精神架构的清理,在不同学科话语的相互阐发中,寻求话语的通约,便成为需要我们努力探索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比较 话语 通约
原文传递
“文化的涵养”抑或“思维的训练”?——基于上海与新加坡数学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比较分析
4
作者 董光楠 吴刚平 《基础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71,共14页
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研制日益受到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视。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整合类型与意义指向三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沪教版和新加坡DM版初中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沪教版的跨学科内容强调... 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研制日益受到全球教育领域的重视。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编排方式、整合类型与意义指向三个维度出发,对我国沪教版和新加坡DM版初中数学教科书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沪教版的跨学科内容强调数学与历史的融合,同时注重知识的引入与理解,DM版则知识面更广、难度更深,关注知识的输出与应用;两者均以跨学科整合类型为主,DM版超学科整合内容比例较高,强调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沪教版关注文化的涵养,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DM版则关注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反思创新能力、学习信心与自主学习能力。最后,围绕“量”“质”“评”“学”四个方面提出跨学科内容设计的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沪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跨学科内容的编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 初中数学 教科书比较 上海 新加坡
下载PDF
增值视角下的医科学生发展--基于全国学生调查数据的学科间比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红斌 郭建如 王维民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在医教协同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发展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基于高等教育学生发展的增值视角,利用全国代表性的54398份学生调查数据对医科学生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医科学生学业成就整... 在医教协同的新时代,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发展成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集中体现。基于高等教育学生发展的增值视角,利用全国代表性的54398份学生调查数据对医科学生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医科学生学业成就整体偏低,即相比其他学科,院校期间医科学生能力增值相对较少;医科学生在学生发展上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专业能力增值上显著更多,临床医学类专业和非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存在一定差异,且明显受入学动机的影响;医科学生在学业成就上存在明显的年级特征,其增值在大三年级最为明显,且女性、农村、第一志愿录取的医科学生学业成就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比较 增值评价 学生发展 学业成就 医学教育
下载PDF
数学有核概念集的划分
6
作者 于环赤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61,共6页
数学核心概念和科学核心概念在认识和理解上具有一致性。数学核心概念不必具有重构性。数学核心概念的横向划分融合了数学思想与实践。有核概念集的划分,易取为自上而下:先在知识应用范围内明确核心实践,再在核心实践中搜寻核心领域(跨... 数学核心概念和科学核心概念在认识和理解上具有一致性。数学核心概念不必具有重构性。数学核心概念的横向划分融合了数学思想与实践。有核概念集的划分,易取为自上而下:先在知识应用范围内明确核心实践,再在核心实践中搜寻核心领域(跨领域概念),在跨领域概念下辐射出核心概念及其子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核心概念 数学教学 有核概念集 划分
下载PDF
近年来(2015~2016年)延安文学研究的进展与趋势
7
作者 王俊虎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9-86,共8页
近年来(2015~2016年)的延安文学研究涉及到延安文学的命名、当下价值、文化解读、创作主体、重要文学现象、《讲话》文本研究、文艺奖励机制、理论资源等各个方面,从方法论上有跨学科、平行比较、文献查阅和实证研究等方法,为延安文学... 近年来(2015~2016年)的延安文学研究涉及到延安文学的命名、当下价值、文化解读、创作主体、重要文学现象、《讲话》文本研究、文艺奖励机制、理论资源等各个方面,从方法论上有跨学科、平行比较、文献查阅和实证研究等方法,为延安文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范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延安文学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增长空间。但在整体思维与外部研究上,宏观审视延安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古代文学的承传与变异、延安文学体制建构与陕北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延安时期党对于知识分子的"有机化"改造、延安文学的文化价值、"延安道路"及其现代性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学 研究述评 跨学科 比较 历史场域 文学史
下载PDF
中美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的研究
8
作者 冯用军 郭锐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研究从方法到体系的提升和重构。从四个维度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有助于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跨学科研究 高等教育 视角 方法 国际比较
下载PDF
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波 张帆 +4 位作者 江时学 丁隆 信强 盛文忠 袁勋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56,共30页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关系、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及美日俄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经验等角度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学构建的立足、立意与区域案例做出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应探索跨通融导向的学科建设,改善非通用语种师资结构,对标国家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改革评价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故事”作为知识生产和话语操作场域,介入区域国别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知识共同体,助推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式沉浸;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层面存在学术积淀、学术理论、学术定位、学者禀赋、学生追求、学术成果、学风、学位点(学位授权点)、学会支撑、学术评价(体系)这十大要素;中国的特色区域国别学需要围绕理论体系、语言训练、田野调查、研究覆盖面等方面开展建设。在国际经验比较方面,专家认为,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实力雄厚,并基于战略、学术和资本的三重驱动,在知识生产创新性、人才培养系统性、学科建设体系化、决策资政机制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为迎合“政治正确”和“金主需求”而急功近利等问题;日本的区域国别研究历史悠久且积淀深厚,其研究范式独具特色,这在理论和方法层面给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的区域国别研究即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也强调其跨学科研究范式,研究的范畴与方法也在向主学科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学 自主知识体系 交叉学科建设 国际比较 方法论
原文传递
中美对比视角下高校促进跨学科研究的教师聘任制度剖析
10
作者 曹原 易鸣 方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
目的本文聚焦中美世界一流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对不同聘用及评价制度的积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为我国高校如何优化创新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交叉学科建设提出建议参考。方法本文聚焦中美代表性高校为促... 目的本文聚焦中美世界一流高校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教师聘任制度研究,对不同聘用及评价制度的积极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剖析,为我国高校如何优化创新教师聘任制度,促进交叉学科建设提出建议参考。方法本文聚焦中美代表性高校为促进跨学科研究发展所采取的新型教师聘任制度,采用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对不同的制度进行梳理和剖析。结果基于"新观念-(人工)选择—稳定化"制度变迁广义角度来看,目前我国跨学科联合聘任的实施已经历了"新观念产生"阶段,但目前仍处于"制度体系确立及稳定化"的变迁阶段,从事跨学科研究工作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完善,在考核评估和晋升压力、资金资源保障、教师归属感及行政管理成本等方面仍存在突出问题。结论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我国高校应重点破除成果利益分配的藩篱,促进跨学科人才评价机制的完善;视需求选择多种灵活聘任制度,构建跨学科人力资源良性流动生态;完善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加强跨学科文化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跨学科 教师聘任制度 中美对比
原文传递
中日海洋跨学科教育的基本比较与借鉴——以中国海洋大学与东京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勇 张晓敏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第9期27-33,共7页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把海洋跨学科教育作为海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支撑点,以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综合型人才。在比较两国海洋跨学科教育的实施因由与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为例,概析了两国海洋跨学科教育行... 近年来,中日两国都把海洋跨学科教育作为海洋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支撑点,以培养高素质的海洋综合型人才。在比较两国海洋跨学科教育的实施因由与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以中国海洋大学与日本东京大学为例,概析了两国海洋跨学科教育行动方式、路径选择与实施的典型项目,总结并提出我国海洋跨学科教育应向日本的借鉴之处和具体的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高等教育 海洋跨学科教育 中日 比较
下载PDF
中、英、美本科空间设计类课程比较:跨学科实践表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妍华 《设计》 2020年第17期93-96,共4页
文章首先对比中、英、美三国大学本科建筑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的结构与设置差异,从中发现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跨学科的基本素质。根据世界范围内各学校对建筑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官方描述,结合目前中国对本科... 文章首先对比中、英、美三国大学本科建筑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的结构与设置差异,从中发现中国环境设计专业具有跨学科的基本素质。根据世界范围内各学校对建筑学、景观建筑与环境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官方描述,结合目前中国对本科跨学科的现有研究,文章建议跨学科机制在课程设置中的具体实践需被进一步讨论。因此,通过对比9个空间设计类课程案例,归纳各国及各案例课程特点及其在应对跨学科机制时的具体表现。尤其对清华美院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演变进行分析,提出环境设计专业虽然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但这种独特性未能在中国空间设计相关专业中充分体现,这可以成为下一步本科环境设计教育研究的具体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设计类课程 跨学科 环境设计 本科课程比较 环境设计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