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力学在运动控制与协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3
- 1
-
-
作者
刘宇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
-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2-73,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1210)
上海市科委计划项目(08490512700)
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资助计划
-
文摘
介绍了生物力学与运动控制有关的术语、研究技术以及原理,并对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人体运动不仅受到主动的肌肉力矩的影响,也受到重力矩、接触力矩以及由运动产生的惯性力矩的影响,通过肢体运动的动力学可以对这些控制人体运动的力矩分量进行量化分析,据此,探讨人体运动如何受到主动力矩和被动力矩的影响,特别是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环节间的相互作用现象,根据这一方法获得的结果也可推估运动的神经控制机制。肌肉收缩可以直接作用产生肢体运动,肢体运动又随之引起被动的反作用力矩反过来影响运动,在运动控制与发展过程中,神经肌肉系统就是通过对肌肉收缩力矩的调节与控制,达到对外力矩(外在环境)和被动的、由运动引起的(motion-dependent)惯性力矩的平衡与适应,进而完成或发展出一个有效率和协调的肢体动作。
-
关键词
运动控制
肢体动力学
关节肌肉力矩
惯性力矩
-
Keywords
neuromotor control
limb dynamics
muscle torque
interactive torque
-
分类号
G804.6
[文化科学—运动人体科学]
-
-
题名短跑运动中下肢环节间互动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金磊
刘宇
魏书涛
钟运建
李庆
-
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技能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
清华大学
-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93-201,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2105)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浦江人才计划
+1 种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理科课题(05ZZ42)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T0901)
-
文摘
目的从动作控制角度出发,探讨运动控制对提高短跑运动成绩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可能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名国家级优秀短跑运动员(最好成绩:10.27s~10.80s),利用8台红外高速摄像系统(采样频率300Hz)与测力台系统(1200Hz)同步记录受试者在短跑最大速度阶段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地面反作用力资料。根据逆动力学理论建立下肢多环节互动动力学模型,对短跑一个步幅的各种力矩进行量化分析。结果短跑支撑阶段地面反作用力矩是下肢各关节处的主要被动力矩,它在着地初期对膝关节产生一个较大的伸膝作用,腿后肌为抵抗此力矩的作用容易造成损伤。腾空阶段惯性力矩的作用非常明显,其最大值出现在摆动末期,腿后肌在被拉至最长的同时还需承受较大的惯性力矩负荷。结论支撑前期与摆动末期均有可能造成腿后肌损伤,腿后肌的肌力与损伤是限制短跑成绩提高的一项主要因素。
-
关键词
短跑
运动生物力学
逆向动力学
关节互动力矩
-
Keywords
Sprint running
Sport biomechanics
Inverse dynamics
interactive joint torque
-
分类号
R318.01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
-
题名基于嵌合转矩法的虚拟同步机多回路保结构稳定分析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周一辰
李沙
李永刚
覃露
孙浩潮
武健伟
-
机构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
出处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33-749,共17页
-
基金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E2020502067)。
-
文摘
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系统结构复杂、耦合性强,传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无法分析系统内部各交互回路间的相互作用机理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嵌合转矩法的多回路保结构稳定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模块化建模思想及模块重构建立了VSG并网的多回路交互保结构模型;其次,基于嵌合转矩法建立各交互回路间的回路阻尼转矩,形成分析-结构联通对应关系;然后,详细分析多回路系统中关键回路和关键参数的精确溯源方法,对VSG系统内各环节间的阻尼竞争及互激等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以VSG控制下的单机无穷大系统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VSG控制系统中电压控制环和电流控制环的直轴分量和交轴分量存在交互影响。其交互回路间阻尼转矩的恶性竞争以及负向激励导致了系统机电振荡模式失稳。该方法在捕捉系统失稳机制的基础上,还能为实际参数配置优化提供借鉴基础,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交互回路
嵌合转矩法
精确溯源
机电振荡
竞争与互激
-
Keywords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interactive loop
chimeric torque method
accurate traceability
electromechanical oscillation
competition and mutual excitation
-
分类号
TM721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对磨牙正锁合的矫治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 4
-
-
作者
余成香
白俊华
袁利英
-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2Z期4-5,共2页
-
文摘
目的评价2种方法矫治磨牙正锁合中下颌舌倾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择患者24例28对磨牙正锁合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上下磨牙交互牵引方法,观察组采用方丝转矩方法,从治疗时间长短与下颌磨牙舌倾的角度改变多少来比较2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方丝转矩的方法矫治磨牙正锁合的效果优于上下磨牙交互牵引的效果,不依赖于患者。结论持续有效的力系统更有利于正锁合的矫治。
-
关键词
正锁合磨牙
交互牵引
方丝转矩
矫治
-
Keywords
Locked molars
interactive drawing method
Faug silk torque method
Orthodontic treatment
-
分类号
R783.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