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0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及其超越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虎涛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5,共6页
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集体主义的分歧源于社会理论中的能动性与结构问题。方法论个体主义体现了一个极端,即强调行为主体而不是社会结构,是一种试图仅用个体相关的方式处理社会结构、制度和其他总体现象的方式。方法论集体主义体现了... 方法论个体主义和方法论集体主义的分歧源于社会理论中的能动性与结构问题。方法论个体主义体现了一个极端,即强调行为主体而不是社会结构,是一种试图仅用个体相关的方式处理社会结构、制度和其他总体现象的方式。方法论集体主义体现了另一个极端,强调整体结构而不是个体,认为所有个体倾向或行为能够也应当从社会的、结构的、文化的或者制度的现象中得到解释。这两个极端都有其缺陷:个体主义否定结构影响,不承认多层次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质"层级,集体主义对改变个体的过程和机制也未给予充分的关注。而对这两者的超越与综合则包括了结构化理论、批判实在论、凡勃伦制度主义、奥地利传统的互动主义以及基于现代系统论的系统主义等。结构化理论和批判实在论试图从实体层次上分离能动性与结构,凡勃伦制度主义和互动主义试图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能动性与结构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系统主义则采用系统论的思考方式,强调不同层级和不同网络中的循环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凡勃伦制度主义 互动主义 系统主义
原文传递
边民跨境婚姻:走向结构论和互动论相融合的研究取向 被引量:5
2
作者 周宏 保跃平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4,共7页
边民跨境婚姻是中越边境地区社会生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偏向于在结构论视野和框架内展开讨论,而在互动论看来,边民跨境婚姻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产物,也是"边民"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日常生活实践。因而,在边... 边民跨境婚姻是中越边境地区社会生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研究偏向于在结构论视野和框架内展开讨论,而在互动论看来,边民跨境婚姻不仅仅是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的产物,也是"边民"基于地方性知识的日常生活实践。因而,在边民跨境婚姻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以村落共同体(社区)为载体,以婚姻本身为主线,通过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考察两种话语系统背后的生活逻辑和行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民跨境婚姻 结构论 互动论
下载PDF
“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韦敏 危月球 +1 位作者 张丽珍 叶丽君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水平、疾病... 目的探讨“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在老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8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知信行水平、疾病应对方式、血气分析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知信行水平、老年应对问卷(WOCS)、老年人自我护理量表(SASE)、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知信行水平得分,老年应对问卷(WOCS)中面对、淡化、探索维度得分,SAS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WOCS中幻想、逃避维度及SGRQ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互动论”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可改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疾病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论 健康教育 老年患者 呼吸衰竭
下载PDF
伊卡洛斯重返苍穹:幼儿与社会机器人的具身互动
4
作者 高奇扬 魏佳锋 +1 位作者 董达 陈巍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7-84,共8页
人机互动时代涌现的互动主义主张以互动者之间的具身互动来理解社会认知,以实现不同人称视角的转换以及对互动过程动态性的强调。该理论阐发了在生命2.0阶段幼儿与社会机器人在言语、凝视、手势等方面发生多模态具身互动的可能性。而在... 人机互动时代涌现的互动主义主张以互动者之间的具身互动来理解社会认知,以实现不同人称视角的转换以及对互动过程动态性的强调。该理论阐发了在生命2.0阶段幼儿与社会机器人在言语、凝视、手势等方面发生多模态具身互动的可能性。而在生命3.0阶段,幼儿可借助增强现实、人工芯片与脑机接口等技术而初步拥有机器身体,社会机器人也将拥有自动升级软硬件系统的能力。两者作为一种人-机具身二元体在互动中协同发展,既有可能为学前教育提供新型教学互动模式,同时也存在诸多伦理风险。如何规避“伊卡洛斯之翼”悲剧重演,助力上述人-机具身二元体“重返苍穹”,需要人工智能、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神经科学、材料科学等不同研究领域的深度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互动主义 社会机器人 生命3.0 具身二元体
原文传递
Some Personal Comment About Behaviorist Approach
5
作者 Jia Junmin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66-68,72,共4页
How an articulated mammal learn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a mystery for many years to language researchers. Languag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different ways to explain this problem. Yet all of them are not perfect... How an articulated mammal learn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been a mystery for many years to language researchers. Language scholars have put forward different ways to explain this problem. Yet all of them are not perfect. Each of these theories has contributed both quantitively and qualitively to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language learning. However,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doesn’t happen in a vaccum. It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In vast rural areas in China, practically speaking, behaviorist approach fits in with the writer’s own experience. Some weaknesses of this approach are also discussed. Therefore what is important is to adapt, not to adopt blind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HAVIORISM NATIVISM COGNITIVISM interactionism Inadequacies TEACHER talk optimum conditions
下载PDF
E·P·汤普森的文化史观探讨——以《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曦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3-59,共7页
汤普森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从总体性、多元素和互动论的角度,深入"一整条生活之道"和大众文化政治中重构1780-1832年间的英格兰工人阶级形成史。他认为,工人阶级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涉及工人日常生活总体... 汤普森试图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从总体性、多元素和互动论的角度,深入"一整条生活之道"和大众文化政治中重构1780-1832年间的英格兰工人阶级形成史。他认为,工人阶级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且是涉及工人日常生活总体的文化概念。只有一个工人主动选择成为阶级中的一员,他的身份才算建构完成,而完成的标志则是他抛弃了封建家长制的保护和约束,走向自主和独立,培养民主和社会化性格。在汤普森看来,在工业发达的今天,我们还没有完全摆脱封建家长制文化的制约,因此,早期英格兰工人阶级仍然是激励我们的同路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制 总体性 一整条生活之道 互动论 文化政治
下载PDF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on Recasts:A Critical Review in Response to an Ongoing Debate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承松 胡光伟 张军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4年第4期411-429,539,共20页
This paper reviews important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on recasts in response to a recent debate between Goo and Mackey (2013) and Lyster and Ranta (2013) in the journ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b... This paper reviews important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on recasts in response to a recent debate between Goo and Mackey (2013) and Lyster and Ranta (2013) in the journal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t begins by clarifying the definition of recasts and then examines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featuring prominently in the debate, including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on recasts, mixed findings about their effectivenes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methodological concerns in effectiveness research.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marcate common ground and disagreement that are emerging in this debate and, based on a synthesis and critique of previous empirical studies, to identify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It also explore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of recasts research for English-as-a-foreign-language contex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ASTS corrective feedback interactionis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原文传递
简论管理中的互动原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锏埼 屈锡华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互动原理是社会学用来解释社会现象的一个重要理论,管理作为一项特殊的社会活动也存在着互动原理。本文通过对管理中互动原理的研究和互动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互动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互动原理 管理
下载PDF
心灵如何被感知:从松果体到镜像神经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登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文章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开始,探讨了松果体在身心交互中的重要地位,并分心理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三个阶段,描述了心理学回答"心灵如何被感知"的两条途径:心灵内省与行为反映。最后,文章特别描述了新近发现的镜像神经元... 文章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开始,探讨了松果体在身心交互中的重要地位,并分心理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三个阶段,描述了心理学回答"心灵如何被感知"的两条途径:心灵内省与行为反映。最后,文章特别描述了新近发现的镜像神经元,认为它可能是当代心理学体系内的"笛卡尔式松果体",是沟通身体活动与心理状态、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的桥梁。未来,镜像神经元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可能与松果体在笛卡尔体系内的地位一样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灵 身体 笛卡尔 身心交感论 松果体 镜像神经元
下载PDF
莫比乌斯综合征的社交障碍:互动主义解释
10
作者 张引 李月 +1 位作者 孙骏媛 陈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45-48,80,共5页
莫比乌斯综合征患者的面无表情会带来严重的社交障碍。以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视角讨论莫比乌斯综合征所面临的社交障碍及原因。从互动主义两种类型假设给予解释:强互动主义和温和互动主义。强互动主义强调身体的动作耦合是与他人连... 莫比乌斯综合征患者的面无表情会带来严重的社交障碍。以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视角讨论莫比乌斯综合征所面临的社交障碍及原因。从互动主义两种类型假设给予解释:强互动主义和温和互动主义。强互动主义强调身体的动作耦合是与他人连接的关键,患者由于表情和动作障碍导致社会互动障碍。温和互动主义则认为高层次认知过程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表情和动作障碍的缺失,即通过不同的感官通道(听觉、触觉等)从另一种非视觉的身体耦合处理中受益。建议为患者寻找多元化的社交互动模式,有助于莫比乌斯综合征患者更好地完成社会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比乌斯综合征 互动主义 情绪障碍 补偿训练
下载PDF
互动论视域下社交体育的内涵与价值研究
11
作者 林杰铭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第35期186-189,共4页
该文力图以互动论为理论视角,总结概括社交体育的内涵,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社交体育的价值。研究结论如下:(1)社交体育的内涵包括身体的在场、强调合作性、弱化竞争性和对抗性;(2)社交体育微观层面的价值有情感性价值的建立、情感联... 该文力图以互动论为理论视角,总结概括社交体育的内涵,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析社交体育的价值。研究结论如下:(1)社交体育的内涵包括身体的在场、强调合作性、弱化竞争性和对抗性;(2)社交体育微观层面的价值有情感性价值的建立、情感联结、工具性价值的达成,以及社会交换与角色扮演;宏观层面的价值为调整社会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论 社交体育 情感联结 社会交换 角色扮演
下载PDF
“规范性”的形而上学疑难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松青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28,共7页
“自然”与“规范”之辨是自古希腊以来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如果说自然领域的研究正逐渐云开雾散,那么规范性领域可以说依旧迷雾重重。比如,规范性领域是独立于自然科学世界之外的还是可以还原为自然科学所描述的世界,我们如何解释规... “自然”与“规范”之辨是自古希腊以来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如果说自然领域的研究正逐渐云开雾散,那么规范性领域可以说依旧迷雾重重。比如,规范性领域是独立于自然科学世界之外的还是可以还原为自然科学所描述的世界,我们如何解释规范性领域与自然领域之间的形而上学关联?非自然主义者主张规范性领域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又不得不承认规范性与自然或科学世界的必然关联,因而陷入了规范性的形而上学疑难之中。在非自然主义的解释路径中,不论是内涵对等论证、本质主义论证还是基础解释,实质上都采取了一种类似于还原的路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疑难。文章将从非自然主义的立场出发,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解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性 非自然主义 随附性 交互论
原文传递
An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3
作者 Ping He 《Sociology Study》 2012年第5期376-385,共10页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interactionist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that interactionist theory could be applied in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following qu...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studies of interactionist theory and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that interactionist theory could be applied in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re proposed: (1) What is interactionist theory?; (2) How can we improv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faculty?; and (3) How can we improv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domestic students? According to these questions, literature review was conducted to explain interactionist theory, and the possibility that interactionist theory can be applied in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was discussed in two aspects: (1)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faculty when teaching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and (2) enhanc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domestic students when teaching internationalized curricu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onist theory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interaction
下载PDF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晓青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95-97,共3页
交际性互动理论及任务型教学法是二语习得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重要理论及方法。文章重点致力于交际性互动理论及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并初步地探讨该理论及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 交际性互动理论 任务型教学法 二语习得 高职高专
下载PDF
Longtime Couples Tell Their Story: An Integrated Constructivist View of Marital Relationships
15
作者 Li Shaozhuan 《Psychology Research》 2021年第7期309-321,共13页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longtime couples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ir marital relationships into later time of their liv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social exchanged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wa...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how longtime couples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ir marital relationships into later time of their liv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of social exchanged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was adopted to understand how longtime couples develop,organize,and adjust their experience of marriage via active exchange and interactions.Participants were five Caucasian heterosexual couples who have been married for more than 18 years.A narrative interview was conducted on each couple separately.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tell a story of how their marriages started and developed in time jointly.Four major processes emerged from the current study displayed how longtime couples proactively engage in managing their life together as a union.The current study revealed a series of exploratory results concerning how individuals in marital relationships communicate and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marit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It also identified an interesting point of view concerning how couples actively manage their negative experiences regarding critical transitioning life events related to their marriage.This adds evidence to understand and predict marital outcomes from a micro-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Implications about couples and family counseling from a social-constructive approach,as well as the probability of synthesizing a social-constructivist family framework with a systemic family framework,are thus prov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time couples MARITAL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social exchange theory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下载PDF
波普尔的心灵哲学遗产:对交互主义二元论的捍卫
16
作者 刘牧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6-32,共7页
波普尔通过"宏大归谬"论证了心理状态及心灵对象的实在性,并同时回应了不同版本的物理主义。该论证的实质在于诉诸自然选择理论与物理主义心灵观的不相容,从而捍卫一种独特的交互主义二元论。尽管这一工作在当时物理主义的浪... 波普尔通过"宏大归谬"论证了心理状态及心灵对象的实在性,并同时回应了不同版本的物理主义。该论证的实质在于诉诸自然选择理论与物理主义心灵观的不相容,从而捍卫一种独特的交互主义二元论。尽管这一工作在当时物理主义的浪潮中遭遇了冷落,但仍然被视为在20世纪中对二元论最具分量的辩护之一。随着近年来在物理主义之外的另类选项声势渐起,这一富有前瞻性的工作也理应得到更细致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主义 二元论 波普尔 物理主义
原文传递
人类本位的共生时代——对全球化的生存论解读
17
作者 王永强 陈延秋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50-53,共4页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势已现实地展现于我们当今的时代生活,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趋同性,尽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中心与边缘、强权与落后的矛盾,但这是前进中历史的必然,可以通过人类的协同发展、对话和沟通等形式加...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种趋势已现实地展现于我们当今的时代生活,凸显了人类生存的趋同性,尽管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还存在中心与边缘、强权与落后的矛盾,但这是前进中历史的必然,可以通过人类的协同发展、对话和沟通等形式加以化解。如今,全球化作为人类的历史选择,已经显现它自身强劲的发展动力。当今时代,不加入WTO则丧失发展的机遇。人类已经进入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的生存表明人类正在实现个体化的超越,每个人的生存必须以他人的生存为前提,共生共容是全球化的时代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解放 类本质 互动性 共生共容
下载PDF
交际法的语言社会化价值
18
作者 陈耀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9-122,共4页
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认知与交际二者互动。在交际功能中,相互触发、相互作用。交际法的互动观突出强调交际的枢纽作用,正是交际驱动了语言社会化的过程。交际驱动了个体的语言社会化,而语言社会化又会加速全面的社会化,包括认知、道德、... 交际能力的发展需要认知与交际二者互动。在交际功能中,相互触发、相互作用。交际法的互动观突出强调交际的枢纽作用,正是交际驱动了语言社会化的过程。交际驱动了个体的语言社会化,而语言社会化又会加速全面的社会化,包括认知、道德、情感、社会技能等的发展。在交际中发展语言能力,由此也实现充分社会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法 互动论 语言社会化 社会认知发展理论
下载PDF
教育定位与大学教师社会责任——涂又光先生三个领域思想解读
19
作者 李文兵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8-32,共5页
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是在人类社会,讨论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套用决定论。政治、经济和教育各归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而不同的领域又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错位的现象,... 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关系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是在人类社会,讨论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时不能套用决定论。政治、经济和教育各归属于不同的社会领域,而不同的领域又有着不同的游戏规则。在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错位的现象,教育定位不明确在理论上是个大问题,在实践中会出大问题。定位于文化领域的大学及其大学教师,应该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社会良心和人类基本价值的维护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定论 互动论 三个领域的理论 定位 错位
下载PDF
信任促进两人层次知识转移的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7
20
作者 高祥宇 卫民堂 李伟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4-400,共7页
近来,如何促进知识在组织中、组织间有效地转移,已成为众多经理人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过去的文献都是从信任如何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促使... 近来,如何促进知识在组织中、组织间有效地转移,已成为众多经理人和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过去的文献都是从信任如何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知识转移的角度来研究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本文提出,信任对知识转移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促使人们更愿意参与知识转移,还在于能够使知识转移活动对于参与双方来说变得更容易。进一步,本文运用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从信任对知识转移双方互动过程的影响的角度入手,论述了信任能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使知识转移变得更容易:(1)使知识转移双方沟通加深;(2)促使提供方划清自己的知识领域;(3)促进双方积极的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知识转移 符号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