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海洋油气质点受力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全稳 陈景山 沈守文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8-275,共8页
从平面入手 ,讨论了地球球面质点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并推得球面质点所受各力的表达式 ,讨论了各力的函数关系及其变化性质 ,对有关各力进行比较归类 ,指出了各力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各力在大气、海洋、油气、板块等... 从平面入手 ,讨论了地球球面质点在绕太阳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并推得球面质点所受各力的表达式 ,讨论了各力的函数关系及其变化性质 ,对有关各力进行比较归类 ,指出了各力的适应性及存在问题。展望了各力在大气、海洋、油气、板块等运动研究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点 受力分析 地球 太阳 大气 海洋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无限地基相互作用力时域求解的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 被引量:9
2
作者 尹训强 李建波 林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6,共7页
无限地基相互作用力时域求解的精度及效率是面向实际工程结构动力分析的关键问题。基于阻尼抽取法模拟地基无限域动力特性的思想,从数值实现中的误差源出发,提出了一种施加较大附加人工阻尼再分步依次移频抽取的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并... 无限地基相互作用力时域求解的精度及效率是面向实际工程结构动力分析的关键问题。基于阻尼抽取法模拟地基无限域动力特性的思想,从数值实现中的误差源出发,提出了一种施加较大附加人工阻尼再分步依次移频抽取的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并给出了具体实现公式。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反射波波动能量及抽取人工高阻尼的影响,提高了算法的精度,降低了人工高阻尼与地基区域大小的相互制约性,并能适应地基有限区域表面几何结构复杂多变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最后,通过对典型三维半无限空间问题的动力反应分析,将计算结果与精确解,阻尼抽取法模型和粘弹性人工边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度和计算效率,并对不规则地基有限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其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限地基 相互作用力 时域数值算法 阻尼溶剂逐步抽取法 基础工程
原文传递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胶体颗粒相互作用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金子嵩 宋云鹏 +1 位作者 张金凤 吴森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胶体颗粒絮凝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同环境条件下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絮凝起着重要作用。采用聚苯乙烯胶体颗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测量不同电解质溶液中颗粒间相互作用... 胶体颗粒絮凝是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同环境条件下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对絮凝起着重要作用。采用聚苯乙烯胶体颗粒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测量不同电解质溶液中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验值和扩展的胶体稳定性(XDLVO)理论值吻合。液相环境中测量聚苯乙烯胶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技术为测量具有复杂形状的胶体颗粒间相互作用力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聚苯乙烯颗粒 相互作用力 XDLVO理论
下载PDF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舒钧 刘清侠 任嗣利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24年第1期18-27,共10页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是浮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泡尺寸、接近速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物润湿性、润湿膜的稳定性和诱导时间等。本文综述了浮选中气泡-颗粒间三种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及现代测... 气泡-颗粒间相互作用行为是浮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气泡-颗粒相互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气泡尺寸、接近速度、表面活性剂类型、矿物润湿性、润湿膜的稳定性和诱导时间等。本文综述了浮选中气泡-颗粒间三种典型的相互作用力及现代测量技术与应用,介绍了几种传统的和新型的测力技术及作用行为可视化手段,及其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气泡与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主要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力和疏水力,这些力决定着矿物颗粒能否顺利黏附于气泡表面。亲水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由经典的DLVO理论描述,疏水颗粒与气泡相互作用由扩展的DLVO理论解释。原子力显微镜(AFM)、表面力仪(SFA)和诱导时间仪已被广泛用于测量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及诱导时间,为气泡与颗粒的黏附提供重要数据信息。集成薄膜排水装置(ITFDA)可看作诱导时间仪与AFM的结合体,动态相互作用力仪(DIFA)由诱导时间仪与改进的表面力仪组合形成。如今,集成薄膜力仪(ITLFFA)能在液体中测量气泡和颗粒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力、变形及时空薄膜厚度,实现在较高接近速度下模拟动态排水过程,这种表征更符合实际的浮选过程。气泡-颗粒的相互作用行为的研究从过去的静态已逐渐转变为更符合实际的动态研究,在复杂液体环境中测试气泡与颗粒相互作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矿物浮选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力 表面力仪 原子力显微镜 诱导时间仪 集成薄膜力仪
下载PDF
离子特异性效应对紫色土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研究
5
作者 宋孝帅 丁武泉 +1 位作者 刘新敏 李廷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2-298,共7页
土壤孔隙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迁移及水土保持有着关键作用,不同离子条件下土壤颗粒相互作用控制着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而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结构对土壤孔隙状况起重要影响。紫色土是三峡库区代表性土壤之一,探究离子特异性效应下颗粒的相互作... 土壤孔隙对土壤水分和养分迁移及水土保持有着关键作用,不同离子条件下土壤颗粒相互作用控制着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而土壤团聚体形成和结构对土壤孔隙状况起重要影响。紫色土是三峡库区代表性土壤之一,探究离子特异性效应下颗粒的相互作用对紫色土孔隙状况的影响,对三峡库区水土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工业CT扫描技术和联合测定法分别对不同类型离子条件下的土壤孔隙状况和颗粒表面电荷性质进行测定,并分析其形成土壤孔隙特征差异原因。结果表明,(1)当浓度为0.01 mol·L^(−1)时,Cs^(+)体系下土壤孔隙的数量分别是Li^(+)、Na^(+)和K^(+)体系下的2.90、2.23和1.44倍,其中,Li^(+)、Na^(+)、K^(+)和Cs^(+)体系下>1 mm孔隙数量分别占0.33%、1.06%、1.57%和1.88%;同时,Cs^(+)体系下土壤最大孔隙的直径分别是Li^(+)、Na^(+)、K^(+)体系下的1.97、1.81、1.30倍。(2)当浓度为0.01 mol·L^(−1)时,Li^(+)、Na^(+)、K^(+)、Cs^(+)体系土体中>1 mm土壤孔隙体积占所有孔隙比例分别为22.7%、40.1%、56.5%、59.9%,并且,Cs^(+)体系下土体中>1 mm土壤孔隙体积分别为Li^(+)、Na^(+)、K^(+)体系的13.70、5.22、2.70倍;同时,土壤孔隙度在Li^(+)、Na^(+)、K^(+)、Cs^(+)体系下分别为1.36%、2.06%、2.84%、7.22%。(3)在测定孔隙相同离子浓度条件下,Li^(+)、Na^(+)、K^(+)、Cs^(+)体系中紫色土颗粒表面电位分别为−210.34、−198.63、−186.29、−175.57 mV,绝对值表现为Li^(+)>Na^(+)>K^(+)>Cs^(+),进一步计算发现,在相同颗粒间距离3 nm时,Li^(+)、Na^(+)、K^(+)、Cs^(+)体系下颗粒间净作用力分别为4.68、3.90、2.32、−0.15 atm,同样表现为Li^(+)>Na^(+)>K^(+)>Cs^(+)。该研究表明Li^(+)、Na^(+)、K^(+)、Cs^(+)通过改变紫色土表面电荷性质,进而引起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土壤的孔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孔隙 相互作用力 CT扫描 离子特异性效应 联合测定法 紫色土
下载PDF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电解质溶液中白云母与二氧化硅间的相互作用力(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蒋昊 谢珍 +2 位作者 刘国蓉 俞亚文 张丁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13年第6期1783-1788,共6页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氧化硅胶体探针(直径,5μm)与白云母表面之间在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力。试验考察了平衡时间、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对白云母/二氧化硅之间相互...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二氧化硅胶体探针(直径,5μm)与白云母表面之间在电解质溶液环境下的相互作用力。试验考察了平衡时间、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对白云母/二氧化硅之间相互作用力及粘附力都产生显著的影响。在低电解质浓度和高的溶液pH值条件下,观察到一个很强的长程排斥力;而在高电解质浓度和低pH值条件下,两表面之间产生一个弱的长程吸引力。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相互作用力从强的排斥力变化到强的吸引力。当溶液pH值在5.8~10.2时,相互作用是单调的排斥力;当溶液pH值降低至3.4时,在距离22~32nm处出现一个弱的吸引力。在低浓度或低pH值下,白云母与二氧化硅之间的粘附力比较大,随着电解质浓度和溶液pH值的增加,粘附力不断减小,最后相对稳定。运用经典DLVO理论对相互作用力进行理论计算,与实验曲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力 原子力显微镜 白云母 胶体探针 DLVO
下载PDF
离子界面反应对土壤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
7
作者 宋孝帅 何家洪 +1 位作者 丁武泉 刘新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价态离子对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性质、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变化规律,阐明离子界面颗粒的相互作用对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工业CT扫描技术,对不同价态离子条件下的土壤孔隙状况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土壤孔隙特征... [目的]分析不同价态离子对土壤颗粒表面电荷性质、颗粒间净作用力的变化规律,阐明离子界面颗粒的相互作用对孔隙状况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工业CT扫描技术,对不同价态离子条件下的土壤孔隙状况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土壤孔隙特征差异。[结果]①Mg^(2+)体系下土体中孔隙数量远大于Na^(+)体系孔隙数量,为其1.43倍,其中,>1 mm孔隙数量分别占1.43%,1.06%。②Mg^(2+),Na^(+)体系土体中>1 mm土壤孔隙体积占所有孔隙体积比例分别为50.4%,40.2%;而且,Mg^(2+)体系下土体中>1 mm土壤孔隙体积是Na^(+)体系的1.42倍,Na^(+),Mg^(2+)体系土体中土壤孔隙度分别为2.06%,2.35%。③随着Na^(+),Mg^(2+)浓度升高,紫色土的表面电位分别从-391.7 mV降至-96.7 mV,从-167.3 mV降至-67.0 mV。在相同浓度下,紫色土表面电位(绝对值)表现为Na^(+)大于Mg^(2+)。④随着Na^(+),Mg^(2+)浓度的升高,土壤颗粒间净作用力呈减小规律,在同一浓度下,Mg^(2+)体系下紫色土颗粒间静电斥力小于Na^(+)体系,同时,在Na^(+),Mg^(2+)体系下,紫色土胶体颗粒间表现为净引力的临界浓度值分别为0.1 mol/L,0.005 mol/L。[结论]Na^(+),Mg^(2+)通过改变紫色土颗粒表面电荷性质,进而引起土壤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土壤的孔隙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孔隙 相互作用力 CT扫描 离子界面反应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AFM)在细菌生物被膜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杨闪闪 黄巧云 蔡鹏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99-1410,共12页
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一项重要的表面可视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皮牛级力灵敏度、免标记、可在溶液环境下工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被膜的研究。AFM不仅可以在近生理环境下对生物被膜表面超微形貌进行可视化表征,同... 原子力显微镜(AFM)作为一项重要的表面可视化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纳米级的空间分辨率、皮牛级力灵敏度、免标记、可在溶液环境下工作)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被膜的研究。AFM不仅可以在近生理环境下对生物被膜表面超微形貌进行可视化表征,同时还可以通过纳米压痕对生物被膜的机械特性(弹性和粘性)进行定量测量,利用AFM单细胞和单分子力谱技术可以获得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细胞-基底以及细胞-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生物被膜的实时原位系统研究提供了可行性。本文简述了AFM的基本操作原理,综述了近年来AFM用于生物被膜表面超微结构成像、机械特性测量以及相互作用力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AFM在生物被膜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细菌生物被膜 超微形貌 机械特性 相互作用力
原文传递
用微观作用力解析无机离子对腐殖酸的膜污染行为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紫文 王磊 +3 位作者 苗瑞 冯玲 王旭东 吕永涛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31-536,共6页
基于Na+、Ca2+离子在天然水体中的普遍存在及对超滤膜有机污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离子条件下腐殖酸(HA)对PVDF超滤膜污染行为的影响机理。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自制的膜材料及污染物探针定量测定了不同离子条件下PVDF-HA及... 基于Na+、Ca2+离子在天然水体中的普遍存在及对超滤膜有机污染行为的影响,本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离子条件下腐殖酸(HA)对PVDF超滤膜污染行为的影响机理。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自制的膜材料及污染物探针定量测定了不同离子条件下PVDF-HA及HA-H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进行了相应的膜污染实验及定量研究腐殖酸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VDF-HA及HA-HA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膜污染速率及污染幅度呈正相关关系。一价Na+离子通过电荷屏蔽可降低HA表面的带电量,对HA膜污染行为及PVDF-HA及HA-HA之间作用力的影响并不明显。二价Ca2+离子通过电荷中和作用大幅度降低了HA表面的有效带电量,使得PVDF-HA及HA-HA之间的粘附力增大,加剧了膜污染速率。而过多的Ca2+离子会加剧HA之间的聚合,降低了HA进入膜孔内的机率,虽然会短暂的增加腐殖酸的去除效率但无法从根本减轻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条件 腐殖酸 膜污染 作用力
原文传递
Review on the deformable drop/bubble interaction-AFM study
10
作者 王玮 靳航 +3 位作者 马梦宇 常洪莉 于志鹏 宫敬 《Science Foundation in China》 CAS 2017年第4期64-80,共17页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surfactants depend on the film drainage and coalescence behavior between dispersed drops in a system.The combination of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action f...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emulsions stabilized by surfactants depend on the film drainage and coalescence behavior between dispersed drops in a system.The combination of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interaction forces between soft matters by AFM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film drainage process by the SRYL model help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droplets in the emulsion system.In this review,novel experimental designs and recent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thodologies for solving interaction forces,interfacial deformation and drop coalescence are presented,which show the advantage of using AFM as a tool for probing colloidal interactions.The effects of hydrodynamic forces,both DLVO and non-DLVO forces,on the emulsion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are discussed.In addition,an outlook is presented to discus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lm drainage Drop coalescence AFM interaction forces Hydrodynamic forces Interfacial deformation
原文传递
PPS填充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国一 方丽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7,共4页
通过冷压烧结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填充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共聚物(TFE-PPVE)复合材料。考察了PPS的填充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PPS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 通过冷压烧结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填充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共聚物(TFE-PPVE)复合材料。考察了PPS的填充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PPS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和拉伸断面形貌,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发现,随着PPS填充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明显提高。与PTFE相比,TFE-PPVE由于引入少量的侧基PPVE降低了结晶规整性,其耐磨损性提高,且增强了与PPS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氟乙烯-全氟丙基乙烯基醚共聚物 聚四氟乙烯 聚苯硫醚 摩擦磨损 相互作用力
下载PDF
捕收剂作用下疏水化矿粒间的作用力
12
作者 韦大为 丘继存 《有色金属》 CSCD 1991年第1期31-36,共6页
根据有关物理化学常数,以黑钨矿疏水性团聚试验为基础,计算和分析疏水化矿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提出在捕收剂作用下微细矿粒发生疏水性团聚时,在各种作用力之中捕收剂烃链间的疏水缔合能和烃链间的范德华引力能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疏水性团聚 作用力 黑钨矿
下载PDF
柔性轮轨下轮轨波磨综合作用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宋志坤 侯银庆 +3 位作者 胡晓依 张浩然 李强 成棣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3-40,共8页
运用ANSYS联合SIMPACK建立基于柔性轮轨下的某型高速动车组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选取典型的车轮谐波磨耗(20阶,幅值0.01~0.03mm)及钢轨波磨(波长120~150mm,幅值0.01~0.04mm)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分析4种模型在不同磨耗下的振动特性... 运用ANSYS联合SIMPACK建立基于柔性轮轨下的某型高速动车组的车辆-轨道耦合振动模型,选取典型的车轮谐波磨耗(20阶,幅值0.01~0.03mm)及钢轨波磨(波长120~150mm,幅值0.01~0.04mm)进行综合分析,对比分析4种模型在不同磨耗下的振动特性。结果表明:模态共振导致柔性体振动幅值大于刚性体振动幅值,而远离模态共振时,柔性体产生的振动幅值小于刚性体振动幅值;考虑轮轨柔性状态时,轮轨非均匀磨耗综合作用产生的轮轨力大于单独考虑轮对或钢轨磨耗时产生的轮轨力;轮轨非均匀磨耗综合作用下产生的轮轨力、轮轨振动加速度随幅值增大而增大,与速度、钢轨波磨波长呈非线性关系;轮轨非均匀磨耗综合作用下,轮对振动加速度及轮轨垂向力呈周期性包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谐波磨耗 柔性轮轨 轮轨作用力 振动加速度 包络现象
下载PDF
藏医五源学说与现代物理学认识物质本质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0
14
作者 文成当智 尕玛措尼 +2 位作者 斗周才让 周加太 仁青东主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83-1485,共3页
根据古籍记载有关藏医五源学、世界起源、五源形成六味等藏医基础理论对物质本质的认识与现代物理学所统一的"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是如何作用于物质方面进行宏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比较,发现藏医五源学与4种基本相互作... 根据古籍记载有关藏医五源学、世界起源、五源形成六味等藏医基础理论对物质本质的认识与现代物理学所统一的"自然界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是如何作用于物质方面进行宏观和微观不同层次的比较,发现藏医五源学与4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对物质的形成、衍变等方面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且在微观上两者的子层面具有很多相似之处,故笔者认为这对量化藏医五源或探讨夸克之六味等方面可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现代物理学 五源 基本相互作用力
原文传递
舰船在波浪中补给的运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谢楠 姜滨 +2 位作者 李平 龚三 周德才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10-520,共11页
本文介绍舰船在波浪中补给时的运动响应理论计算方法,运用三维势流理论计算两船的水动力相互作用和波浪扰动力。根据两船的相对运动进行两船补给时的相碰概率预报。预报结果与水池船模试验进行了初步验证,吻合较好。
关键词 舰船补给 运动响应 波浪 三维势流理论
下载PDF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ing of Heavy Goods Vehicle-Rail Interaction
16
作者 Lili Liu Jianhua Liu Jihong Zuo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4年第7期1715-1722,共8页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SIMPACK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80 wagon line-couple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ith 73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reasonablene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vehicle-track coupling dynamics, SIMPACK multi-body dynamics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a C80 wagon line-coupled multi-body dynamics model with 73 degrees of freedom. And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line-coupled dynamics model is verified by using the maximum residual acceleration, the nonlinear critical speed of the wag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vehicle line coupling dynamics model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vehicle line coupling dynamics mode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hicle-Rail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Wheel-Rail interaction forces
下载PDF
行走过程中人体下肢受力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军 李建喜 +2 位作者 夏钰坤 何旺骁 王丽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140,共7页
为了准确、简便地对人体行走过程中下肢的受力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人体下肢力学模型:将人体的上半部分简化成固结至臀部的重物,将大腿、小腿和足部简化成3个刚杆,将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简化成铰接点,将肌肉作用力简化成4对作用... 为了准确、简便地对人体行走过程中下肢的受力进行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人体下肢力学模型:将人体的上半部分简化成固结至臀部的重物,将大腿、小腿和足部简化成3个刚杆,将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简化成铰接点,将肌肉作用力简化成4对作用在刚杆上的未知力。针对该模型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能够对足部和小腿的运动受力进行完整的描述。通过高速摄像机和足底测力台获取受试者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并使用APAS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用于对动力学方程的求解,由此获得了下肢的受力状态。利用表面肌电仪测量了人体行走时的下肢肌肉电位,利用肌肉电位与肌肉力同时增大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下肢膝关节与踝关节的受力情况,具有较高的生物逼真度,可望为人体下肢运动机理的研究和下肢运动装备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关节力 踝关节 膝关节 力学模型
下载PDF
考虑人机作用力的康复训练机器人各运动轴最优轨迹跟踪预测控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平 孙桐 孙尧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5-1080,共6页
针对人机作用力影响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跟踪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目的是利用系统的位置输出估计人机作用力.同时,为了抑制人机作用力并避免运动中产生较大的跟踪误差而影响康复者安全,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并得到了机... 针对人机作用力影响康复训练机器人的跟踪性能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目的是利用系统的位置输出估计人机作用力.同时,为了抑制人机作用力并避免运动中产生较大的跟踪误差而影响康复者安全,设计了非线性控制器,并得到了机器人各运动轴系统模型.进一步,结合预测控制同时约束了系统轨迹跟踪误差和速度跟踪误差,并实现了各运动轴的最优轨迹跟踪.通过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和实验研究,表明文中提出人机作用力观测和控制器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机器人 人机作用力观测 最优跟踪预测控制 跟踪误差约束
下载PDF
方腔内Cu/Al_2O_3水混合纳米流体自然对流的格子Boltzmann模拟 被引量:5
19
作者 齐聪 何光艳 +1 位作者 李意民 何玉荣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4-332,共9页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较高的导热介质,广泛应用于各个传热领域.鉴于纳米颗粒导热系数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纳米流体.为了研究混合纳米流体颗粒间相互作用机理和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基础上,利用多尺度... 纳米流体作为一种较高的导热介质,广泛应用于各个传热领域.鉴于纳米颗粒导热系数和成本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纳米流体.为了研究混合纳米流体颗粒间相互作用机理和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在考虑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基础上,利用多尺度技术推导了纳米流体流场和温度场的格子Boltzmann方程,通过耦合流动和温度场的演化方程,建立了Cu/Al2O3水混合纳米流体的格子Boltzmann模型,研究了混合纳米流体颗粒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和纳米颗粒在腔体内的分布.发现在颗粒间相互作用力中,布朗力远远大于其他作用力,温差驱动力和布朗力对纳米颗粒的分布影响最大.分析了纳米颗粒组分、瑞利数对自然对流换热的影响,对比了混合纳米流体(Cu/Al2O3-水)与单一金属颗粒纳米流体(Al2O3-水)的自然对流换热特性,发现混合纳米流体具有更强的换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纳米流体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格子BOLTZMANN模型 自然对流
原文传递
超滤膜材料对SiO_2-有机物膜污染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公政 王磊 +2 位作者 王珮 李兴飞 苗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11-1515,共5页
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2种超滤膜,针对SiO_2–牛血清蛋白(BSA)及SiO_2–腐殖酸(HA)2种无机–有机混合污染物,通过单种及混合污染物过滤实验,结合各污染物与膜之间作用力的测定,考察膜材料对SiO_2–有机混合污染... 选用聚偏氟乙烯(PVDF)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2种超滤膜,针对SiO_2–牛血清蛋白(BSA)及SiO_2–腐殖酸(HA)2种无机–有机混合污染物,通过单种及混合污染物过滤实验,结合各污染物与膜之间作用力的测定,考察膜材料对SiO_2–有机混合污染物膜污染行为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与单种有机污染物HA或BSA相比,SiO_2–HA/BSA混合污染物对PVDF及EVOH超滤膜的污染会出现加剧和减缓2种相反的现象.结合作用力结果发现:当膜–SiO_2之间的作用力大于膜–有机污染物之间作用力时,与单种有机污染物相比,SiO_2的存在会加剧膜污染;相反,当膜–SiO_2之间作用力小于膜–有机污染物之间作用力时,SiO_2的存在会有效减缓膜污染.上述结果说明膜材料是控制无机–有机混合污染物膜污染行为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材料 SiO2-有机共存 混合污染 微观作用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