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上盖多塔楼隔震与减振设计研究 被引量:30
1
作者 周颖 陈鹏 +1 位作者 陆道渊 王经雨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4-89,共6页
考虑到转换层刚度突变对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利影响以及地铁振动带来的舒适度问题,采用厚肉橡胶支座对上海莘庄地铁上盖多塔结构进行了层间隔震设计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采用刚性转换层结构方案和隔震层转换方案进行了计算。通过... 考虑到转换层刚度突变对结构地震响应的不利影响以及地铁振动带来的舒适度问题,采用厚肉橡胶支座对上海莘庄地铁上盖多塔结构进行了层间隔震设计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方法,分别对采用刚性转换层结构方案和隔震层转换方案进行了计算。通过设防地震作用下刚性方案和隔震方案的结构响应对比,验证了隔震效果。通过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层转换方案支座最大位移和拉应力验算,验证了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并根据相关规定,验算了结构抗风和微振动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经过合理的设计,采用厚肉橡胶支座的隔震既能达到普通橡胶支座隔震相同的效果,又没有结构的倾覆摇摆问题,为上盖塔楼结构的抗震与减振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盖多塔结构 转换层 厚肉橡胶支座 层间隔震 减振
下载PDF
机场航站楼结构隔震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束伟农 朱忠义 +1 位作者 卜龙瑰 张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12,共8页
隔震技术是建筑抗震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隔震技术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也逐渐从传统的'抗震'设计逐渐向'减震'、'隔震'设计方向发展。结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海口... 隔震技术是建筑抗震领域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之一,近年来隔震技术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建筑结构设计也逐渐从传统的'抗震'设计逐渐向'减震'、'隔震'设计方向发展。结合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航站楼、海口美兰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工程,分别介绍了基础隔震、跨层隔震、层间隔震的设计及应用情况,较好地解决了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索出的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结构 隔震设计 基础隔震 跨层隔震 层间隔震 组合隔震
原文传递
地铁上盖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范重 崔俊伟 +4 位作者 薛浩淳 杨开 高嵩 王金金 吴徽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7-88,共12页
为了深入研究地铁上盖结构隔震效果,建立了大底盘-多塔楼双自由简化模型,考察质量比和周期比对结构动力特性以及对塔楼和底盘地震作用的影响规律。采用ETABS软件建立了地铁上盖精细模型,研究塔楼高度、塔楼数量、隔震层刚度及粘滞阻尼... 为了深入研究地铁上盖结构隔震效果,建立了大底盘-多塔楼双自由简化模型,考察质量比和周期比对结构动力特性以及对塔楼和底盘地震作用的影响规律。采用ETABS软件建立了地铁上盖精细模型,研究塔楼高度、塔楼数量、隔震层刚度及粘滞阻尼器等对结构动力特性、塔楼和底盘减震效果的影响。双自由度简化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隔震塔楼与大底盘常见的周期比范围内,塔楼的剪重比与塔楼质量关系不大,大底盘的剪重比随着塔楼质量增大略有减小。大底盘-多塔楼隔震结构精细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惯性力沿塔楼高度分布均匀,建筑高度对地震作用影响很小,大底盘的地震作用随塔楼高度增大总体上略有增大。随着塔楼数量增加,塔楼的减震效果略有下降,大底盘的地震作用小于非隔震结构。隔震层刚度增大时,塔楼地震作用增大,大底盘地震作用减小。隔震设置粘滞阻尼器后,地震力沿塔楼高度的分布规律发生明显改变,塔楼底部的地震作用减小,顶部的地震作用显著放大;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有效降低大底盘的地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上盖 层间隔震 简化模型 有限元分析 隔震效果
下载PDF
高层装配式层间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及破坏失效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卫杰彬 谭平 +1 位作者 匡珍 周福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71-176,共6页
本文在同时考虑隔震层及其上、下部结构非线性的基础上,对一高层装配式层间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研究其不同地震波输入下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探讨高层装配式层间隔震结构在超大地震下... 本文在同时考虑隔震层及其上、下部结构非线性的基础上,对一高层装配式层间隔震结构进行了动力弹塑性分析。通过分析结构地震响应,研究其不同地震波输入下的抗震性能。并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探讨高层装配式层间隔震结构在超大地震下的损伤机理和失效破坏模式,为高层层间隔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高层结构 层间隔震 弹塑性分析 破坏失效 增量动力分析
下载PDF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的隔震减震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吴曼林 谭平 +3 位作者 唐述桥 殷伟希 王昊 周福霖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83-89,共7页
基于大底盘多塔楼的集中质量模型,考虑了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体系隔震机理的差异,推导了大底盘多塔楼层间隔震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运动方程,并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参数分析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大底盘多塔楼层间隔震结构其隔震层参数对隔... 基于大底盘多塔楼的集中质量模型,考虑了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体系隔震机理的差异,推导了大底盘多塔楼层间隔震结构计算简化模型的运动方程,并对某实际工程进行了参数分析和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大底盘多塔楼层间隔震结构其隔震层参数对隔震效果影响显著,当隔震层刚度减小时,有利于上部结构剪力控制,但可能增加大平台层间剪力;增大隔震层阻尼对下部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而对于上部塔楼则存在阻尼最优值.针对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提出3种隔震减震策略,文章采用5条地震波对某实际工程结构进行了3个方案计算仿真分析,并比较了3种隔震方案的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
下载PDF
不同土性地基考虑SSI效应的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陈启冬 许立英 +1 位作者 刘阳 吴应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2期149-154,214,共7页
为探究不同土性地基的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影响机理与动力响应规律,选取一个典型层间隔震结构,对其简化并制作缩尺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分别在硬土、软土这两种地基上单向输入4条地震波来研究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土体具... 为探究不同土性地基的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影响机理与动力响应规律,选取一个典型层间隔震结构,对其简化并制作缩尺模型,采用振动台试验的方法,分别在硬土、软土这两种地基上单向输入4条地震波来研究模型的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土体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随着地基土由硬变软,隔震结构周期延长倍数降低。隔震结构在硬土地基上能发挥较好的减震效果,而软土地基上减震效果明显减弱。软土地基上塔楼的动力响应较硬土地基增大,塔楼容易成为薄弱部位,其抗震设计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I效应 层间隔震 硬土地基 软土地基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建筑设计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解琳琳 王心宇 +3 位作者 李爱群 苗启松 閤东东 孙海林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9-48,共10页
层间隔震技术是提升地铁上盖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为识别影响该类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控制因素,从而指导该类结构的精细设计,依托一大底盘-双塔楼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工程案例,考虑了3种塔楼方案和4种隔震层方案,设计了12个分析案例。... 层间隔震技术是提升地铁上盖结构抗震性能的有效措施。为识别影响该类结构关键设计指标的控制因素,从而指导该类结构的精细设计,依托一大底盘-双塔楼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工程案例,考虑了3种塔楼方案和4种隔震层方案,设计了12个分析案例。基于精细模型分析了塔楼、隔震层和大底盘相对刚度比和隔震层屈重比对9个关键设计指标的影响规律,包括塔楼和大底盘的中震减震系数、大震最大层间位移角和楼面绝对加速度,以及隔震层的大震位移、极大面压和极小面压,识别了影响各设计指标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对于塔楼,减震系数和楼面最大绝对加速度的控制因素是隔震层刚度和屈重比,减小两者可以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增大塔楼刚度也会存在一定的控制效果,但相对有限;增大塔楼刚度和减小隔震层刚度及屈重比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塔楼最大层间位移角,当两者达到一定程度后控制效果均趋于稳定。对于大底盘,塔楼和隔震层对其设计指标影响相对较小。对于隔震层,隔震层刚度及屈重比是大震隔震层位移的主要控制因素,其减小会显著增大该位移;塔楼刚度是极大面压的控制性因素,刚度的增大会带来重力的增大,从而带来极大面压的增大;增大塔楼刚度和减小隔震层刚度均可显著控制支座中的拉应力,其中塔楼刚度的增大效果更为突出。该研究的相关成果可为地铁上盖层间隔震建筑的抗震性能控制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地铁上盖 刚度比 屈重比 关键设计指标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层间隔震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冼志彬 谭平 +3 位作者 郑文智 陈华霆 刘彦辉 杨奎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53,共13页
为了提升层间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shape memory alloy friction pendulumn bearing,SMAFP),并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旗帜形滞回特性给出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及其层间隔震结构参数优化方法。以形状记忆合金和传统摩擦... 为了提升层间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shape memory alloy friction pendulumn bearing,SMAFP),并基于形状记忆合金旗帜形滞回特性给出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及其层间隔震结构参数优化方法。以形状记忆合金和传统摩擦摆支座的理论模型为基础推导得到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模型的理论模型,并通过OpenSees平台建立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数值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型可靠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大底盘单塔层间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以所提出的SMAFP层间隔震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对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中形状记忆合金装置的屈服力进行优化,并基于最优屈服力进一步研究该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及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层间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基于韧性性能的参数优化方法可有效得到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的最优参数;采用最优参数的形状记忆合金摩擦摆层间隔震结构复位性能显著提升,可有效减小支座峰值位移、支座残余位移,同时可有效控制结构柱底剪力、顶层绝对加速度、层间位移增量;支座峰值位移减幅达11.4%,支座残余位移减幅达48.5%,结构柱底峰值剪力、顶层峰值绝对加速度增幅均控制在10.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摩擦摆支座 形状记忆合金 优化设计 数值建模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近断层地震动对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韩淼 张文会 朱爱东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与常规地震不同的特性,对隔震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一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38条近断层地震记录,计算了隔震层设置在1层、4层、7层时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间隔震结... 近断层地震动有着与常规地震不同的特性,对隔震结构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对一栋8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输入138条近断层地震记录,计算了隔震层设置在1层、4层、7层时的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之间的相关性,比选出与不同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相关性强,且能表征地震破坏作用的地震动参数,为层间隔震结构设计选用近断层地震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层间隔震 动力响应 相关系数
下载PDF
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考虑SSI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旺旺 刘德稳 +3 位作者 赵洁 陈李昊 刘阳 万锋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1,共10页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 实际地震具有多维特性,只考虑水平向作用往往不够真实全面,而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不同于普通地震动,具有周期长、持时长、低频成份丰富等特征,对周期较大的隔震类结构会产生不利影响,在考虑SSI效应(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SSI)中尤为复杂,需深入探讨。基于此,建立大底盘层间隔震结构,在三维地震动激励下,探讨普通地震与远场长周期地震对层间隔震结构的不同影响,并分析考虑SSI效应对结构的不同程度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地震下,远场长周期对层间隔震结构产生的地震响应远大于普通地震;考虑SSI效应时,随着土体变软,结构响应增大;针对传统水平隔震支座,在三维远场长周期地震下出现层间位移角和支座位移超限问题,设置三维隔震支座,解决了超限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其隔减震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水平隔震支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三维地震动 远场长周期 SSI效应 隔震支座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基于长周期地震动考虑软夹层地基的复合层间隔震结构试验研究
11
作者 方泓杰 董昕珺 +2 位作者 许立英 施建日 吴应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2,50,共11页
长周期地震动易使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强烈,对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后可能更为不利。因此,对刚性、软弱夹层地基上一大底盘单塔楼缩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探究软夹层地基上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 长周期地震动易使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强烈,对于软弱地基上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后可能更为不利。因此,对刚性、软弱夹层地基上一大底盘单塔楼缩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探究软夹层地基上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和减震性能的影响。针对可能出现的隔震层位移超限情况,提出在隔震层增设粘滞阻尼器形成复合隔震体系,并分析其减震和限位作用。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刚性地基增大,但采用隔震技术延长的周期倍数降低;SSI效应可能增大或减小隔震层上部塔楼的加速度响应,对下部底盘起放大作用;考虑SSI效应后长周期地震动下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较普通地震动更为强烈,减震效果变差,特别是近场脉冲地震动下隔震层位移超限,体系失效破坏;复合隔震结构可以有效控制隔震层位移,降低底盘的加速度和剪力响应,提高体系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SSI效应 软夹层地基 层间隔震 复合隔震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钢模块-框架复合建筑隔震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佳妮 陈志华 +1 位作者 余玉洁 刘佳迪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4-189,共6页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是建筑实现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针对钢结构的模块-框架复合建筑结构,对天津市静海白领宿舍公寓进行了详细的基础隔震设计,并将其抗震性能与未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旨在确定隔震是否适合模...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结构形式,是建筑实现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针对钢结构的模块-框架复合建筑结构,对天津市静海白领宿舍公寓进行了详细的基础隔震设计,并将其抗震性能与未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对比,旨在确定隔震是否适合模块结构并且找到适合模块建筑的隔震方式。比较发现:将基础隔震设计运用在此结构形式上,结构表现出良好的隔震效果;此外,为比较隔震性能的优劣,同时在该结构上进行了层间隔震的设计。比较发现:对于钢模块-框架复合结构,基础隔震的效果更好。最后对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Pushover分析计算,由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及状态,发现其抗震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建筑 基础隔震 层间隔震
原文传递
场地条件对层间隔震体系失效概率影响分析
13
作者 刘小换 余尚 《低温建筑技术》 2023年第6期16-19,共4页
地震波产生后经过建筑物地面场地土的过滤然后作用于建筑物,不同场地条件下场地土的过滤器特征参数不同,引起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小也有所差别,为研究层间隔震体系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失效概率,文中以1栋8度设防烈度区的框剪层间隔震结构为... 地震波产生后经过建筑物地面场地土的过滤然后作用于建筑物,不同场地条件下场地土的过滤器特征参数不同,引起结构的地震响应大小也有所差别,为研究层间隔震体系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失效概率,文中以1栋8度设防烈度区的框剪层间隔震结构为例,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虚拟激励法,分析不同场地条件下层间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和失效概率。结果表明在1层柱顶设置隔震支座后,结构的自振周期明显延长,场地土条件越好,隔震效果越好,对上部结构的减震效果也越好,结构失效概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场地条件 虚拟激励法 随机地震响应 失效概率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下软夹层地基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14
作者 吴应雄 陈劲杨 +2 位作者 方泓杰 施建日 许立英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56,共12页
长周期地震动易使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后隔震结构可能更不利。为探究长周期地震动下软弱夹层地基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性能的影响,开展刚性、软夹层地基上大底盘单塔楼层间隔震结... 长周期地震动易使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后隔震结构可能更不利。为探究长周期地震动下软弱夹层地基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性能的影响,开展刚性、软夹层地基上大底盘单塔楼层间隔震结构的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后结构的自振周期较刚性地基增大,但采用隔震技术后延长的周期倍数降低;软夹层地基对输入地震动具有明显放大和滤波效应,与地震动的峰值和频谱特性相关;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以放大作用为主,对下部底盘和隔震层的影响较大;考虑SSI效应后长周期地震动下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较普通地震动更为强烈,减震效果变差,特别是近场脉冲地震动下隔震层位移超限,体系发生失效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层间隔震 SSI效应 软夹层地基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近断层地震下层间隔震结构楼层反应谱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淼 许浒 +1 位作者 杜红凯 孟令帅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49,共8页
近断层地震动富含长周期、大峰值的速度脉冲的特性,而目前对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非结构构件动力响应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一个5层钢框架结构进行非隔震与层间隔震振动台试验和ABAQUS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1)结构设置隔震层,能明显降低屋面... 近断层地震动富含长周期、大峰值的速度脉冲的特性,而目前对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非结构构件动力响应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一个5层钢框架结构进行非隔震与层间隔震振动台试验和ABAQUS有限元模拟,研究表明:(1)结构设置隔震层,能明显降低屋面楼层加速度反应βac谱谱值,谱值随着隔震层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增大了屋面楼层位移反应βd谱谱值,随着隔震层设置位置的升高,谱值大幅度减小.(2)与抗震和隔震结构的自振周期有相近脉冲周期的地震波能明显增大屋面楼层位移反应βd谱和屋面楼层加速度反应βac谱谱值;非隔震与隔震结构屋面楼层加速度反应βac谱和楼层位移反应βd谱主要峰值周期与主体结构基本自振周期接近.(3)近断层地震波与结构周期比值越近,断层距越小,有脉冲作用,屋面楼层加速度反应βac谱和楼层位移反应βd谱谱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振动台试验 层间隔震 楼层反应谱 周期
原文传递
考虑地基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隔震结构的SSI效应可靠性分析
16
作者 方泓杰 刘禹彤 +1 位作者 张丰宇 吴应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80-1389,共10页
土体弹性模量的空间变异性不仅影响输入地震波的特性,考虑SSI效应后还会增加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随机性,影响结构的可靠度。为探究土体弹性模量的空间变异性对隔震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将随机场模拟技术与有限元分析结合,实现基于蒙... 土体弹性模量的空间变异性不仅影响输入地震波的特性,考虑SSI效应后还会增加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随机性,影响结构的可靠度。为探究土体弹性模量的空间变异性对隔震结构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将随机场模拟技术与有限元分析结合,实现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动力“非侵入”随机有限元计算。以典型大底盘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为例,进行确定性与随机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构相关响应参数,并使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判定响应参数的最优边际分布。结果表明: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后,不均匀软土对低频率地震波幅值的放大效应比均质软土更加明显,傅氏谱的峰值增大约14.2%,且谱值分布整体向低频集中;确定性分析低估了SSI效应对隔震结构隔震层加速度的放大作用及隔震层以上楼层的位移响应;经AIC准则检验,使用正态或对数正态分布描述数据的分布并不总是可靠的,需判定最优的拟合边际分布,从而为结构隔震提供更加合理的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SSI效应 地基空间变异性 随机有限元法
下载PDF
SSI效应对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响应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德稳 杨帆 +3 位作者 徐靖然 李芷昂 杨宇彤 刘阳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32-238,共7页
层间隔震结构是在基础隔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结构,以往的层间隔震研究多基于刚性地基假定,忽略了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SSI),为此,基于离散弹簧模型,建立了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结构简化5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方程,利用MATLAB,采用Newmar... 层间隔震结构是在基础隔震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结构,以往的层间隔震研究多基于刚性地基假定,忽略了土与结构的相互作用(SSI),为此,基于离散弹簧模型,建立了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结构简化5自由度体系的动力方程,利用MATLAB,采用Newmark法对层间隔震结构在远断层和近断层两种地震波作用下进行了考虑SSI效应与不考虑SSI效应的地震响应分析对比,研究SSI效应对不同隔震层阻尼比和不同隔震周期结构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远场地震作用下SSI效应对结构的影响比近场地震作用下大;SSI效应基本不影响隔震层阻尼比和隔震层周期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变化趋势;远断层地震作用下,随着土体剪切波速的增加,层间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减小,SSI效应对隔震层位移影响较小;近断层地震作用下,随土体剪切波速增加,层间隔震结构下部结构加速度增加,上部结构加速度及基底剪力减小,SSI效应对隔震层位移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 SSI 地震响应 近断层 远断层
原文传递
地铁上盖建筑楼层侧向刚度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春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0-36,共7页
地铁上盖建筑底部多为大柱网、大层高的轨道交通基地,上部为小开间、小层高的住宅或办公楼,易在底部楼层形成刚度薄弱层。总结了此类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对部分国内已建、在建地铁上盖建筑的结构体系、转换形式进行了统计,对因底部楼层刚... 地铁上盖建筑底部多为大柱网、大层高的轨道交通基地,上部为小开间、小层高的住宅或办公楼,易在底部楼层形成刚度薄弱层。总结了此类建筑结构设计特点,对部分国内已建、在建地铁上盖建筑的结构体系、转换形式进行了统计,对因底部楼层刚度比不足而采取的措施进行统计与分类;在此基础上对平台上下层层刚度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和建议。提出了楼层侧向刚度计算时应竖向分区段采用不同计算方法。在对底部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影响因素的分析基础上,对不同增加底层与上一层层间侧向刚度比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结果表明,增加1层顶梁截面宽度或高度的措施基本无效;对1层柱加强的相关措施效果明显,其中1层柱上下两端加腋加强措施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上盖建筑 侧向刚度比 竖向不规则 车辆段 层间隔震
原文传递
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层间隔震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
19
作者 侯钢领 赵灿 +4 位作者 王晓东 孙海 郑罡 陈耀东 沈峰 《核动力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1,共6页
针对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的结构特点,建立了结构参数优化模型,通过修改屏蔽厂房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构建了该屏蔽厂房的层间隔震新型结构。与传统屏蔽厂房结构、基础隔震结构等模型比较,表明了本新型结构的减震机理不同,并验证了... 针对AP1000核电机组屏蔽厂房的结构特点,建立了结构参数优化模型,通过修改屏蔽厂房各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构建了该屏蔽厂房的层间隔震新型结构。与传统屏蔽厂房结构、基础隔震结构等模型比较,表明了本新型结构的减震机理不同,并验证了本新型结构具有显著的减震效果、稳定的抗震鲁棒性和良好的场地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1000核电机组 屏蔽厂房 调频质量阻尼(TMD) 层间隔震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土-结构相互作用对层间隔震结构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尚荣 谭平 +2 位作者 杜永峰 包超 周福霖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46-252,共7页
基于集总参数SR(Sway-Rocking)模型,建立层间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得到简化模型动力特性参数表达式,进而通过对结构反应传递函数和方差进行分析,讨论波速参数和结构高宽比对体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SS... 基于集总参数SR(Sway-Rocking)模型,建立层间隔震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简化分析模型,推导得到简化模型动力特性参数表达式,进而通过对结构反应传递函数和方差进行分析,讨论波速参数和结构高宽比对体系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SSI效应的层间隔震结构,延长了体系周期,同时,也放大了各子结构位移反应,而对上、下部子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影响不同,其影响程度主要与场地剪切波速和体系高宽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间隔震结构 土-结构相互作用 集总参数模型 动力特性 传递函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