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特征及驱动因素——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高菠阳 李俊玮 刘红光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3-109,共7页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N区域间产业转移情况进行定量研究。对区域间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量、转移路径进行测算,分析投资、消费、出口三因素对产业转移的驱动效应,并通过直接转移和间接转移的对比研究将产业转移类型区划分为综合增长型、优化调整型、适当保留型和综合转出型四种类型,根据实证研究对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分为宏观国际形势、国内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地区产业政策、市场核心因子等四个方面,为定量化研究产业转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为深入分析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路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电子信息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亚雄 刘宇 李继峰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间贸易系数的估算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和具体步骤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并研制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使其很难具备比较完整、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区域间贸易系数的估算模型,对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研制方法和具体步骤做了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并研制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使其很难具备比较完整、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基础,这决定了它的研制工作必须将调查统计数据与科学推算方法密切结合。在模型研制当中,我们结合国家统计局全国投入产出调查中反映各省间流入、流出的调查数据和运输量统计等基础数据,采用典型调查和非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同时利用各省表的信息,并以全国表作为总量控制,进行平衡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投入产出 贸易系数 非竞争型 列系数
下载PDF
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配置及省际贸易时空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董小刚 +5 位作者 钟耀 崔家宝 王风初 陈洁 张小芳 曹建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2,共7页
为促进陕西省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基于虚拟水理论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典型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用水系数、虚拟水量以及该省与全国其他各省... 为促进陕西省及黄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基于虚拟水理论及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典型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5年和2017年陕西省三次产业用水系数、虚拟水量以及该省与全国其他各省份间的虚拟水贸易量,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探究了影响陕西省虚拟水量变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陕西省虚拟水产业间的配置特征,建立陕西省与其他省份的虚拟水贸易网络。结果表明:(1)陕西省第一产业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均大于第二、第三产业的,但随着时间推移三次产业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都呈减小趋势,说明该省用水效率不断提高。(2)第一、第二产业是陕西省虚拟水供给的主要产业,农业机械总动力、人口、城镇化率、粮食产量、钢铁产量、建筑业总产值等是影响该省第一、第二产业虚拟水供给的主要因素。(3)陕西省70%以上的虚拟水供本省使用,输向外省份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东部沿海及京津冀地区,且以第一产业输出为主;该省虚拟水输入量的90%以上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主要输入来源为我国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经济相对较发达省份。(4)省际虚拟水贸易中,陕西省长期保持净输入状态;与实际水资源拥有量相比,四川、辽宁、吉林等省份与陕西省的虚拟水净贸易不合理。陕西省应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省际贸易网络,促进虚拟水和实体水的时空匹配程度,这对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水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虚拟水贸易 产业结构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产业特性、区域异质性与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丽娟 吴振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51-58,共8页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 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和上游度模型,构建国内价值链分工地位、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指数,系统刻画1997-2007年我国国内价值链分工形态,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国内价值链的产业和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总体尚未形成严格的东中西梯次分布的价值链空间格局,产业属性决定国内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分工地位,产业国有比重越高越有助于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产业资本劳动比提升嵌入位置却恶化分工地位,产业规模对分工地位没有显著影响;区域FDI导致价值链低端锁定和增值能力弱化,区域创新投入强化产业直接价值增值、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显著提升价值链嵌入位置,但二者与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关系均不显著。优化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成本、选择差异化的区域产业升级路径是构建国内价值链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价值链 分工地位 区域间投入产出表 产业特性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与经济关联的完全碳排放强度重新测度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堃 姜明栋 王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08-316,共9页
尽管已有研究在测度完全碳排放强度时已经考虑了省际间的碳排放关联,但由于忽视经济关联,可能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基于该问题,同时考虑区域间碳排放与经济的双重关联,使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重新测度2010和2015年中国省际完全碳排... 尽管已有研究在测度完全碳排放强度时已经考虑了省际间的碳排放关联,但由于忽视经济关联,可能导致测算结果出现偏差。基于该问题,同时考虑区域间碳排放与经济的双重关联,使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重新测度2010和2015年中国省际完全碳排放强度,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碳减排成效显著,各地区完全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26.25%;从空间分布看,2010和2015年,完全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地区分别为山西和内蒙古,最低的地区均为北京;但是,从对外带动强度看,内蒙古不仅低于北京,也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直接碳排放强度和按照传统方法测算的完全碳排放强度相比,考虑碳排放与经济双重关联的完全碳排放强度测算和使用,不但可以避免隐含碳问题对强度测度的干扰,同时能够实现碳排放控制从属地范围向属地行为约束的转变,有助于实现全国整体的碳排放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碳排放强度 碳排放关联 经济关联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后向关联影响研究
6
作者 杨丽娇 王信歌 蒋新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8-204,226,共8页
以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Mixed IRIO Model)为基础,利用官方产业生产指标及湖北省城市出行强度估算疫情初期湖北省行业经济损失,并将其作为冲击变量,设置两种情景研究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后向关联影响。主要研究结... 以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Mixed IRIO Model)为基础,利用官方产业生产指标及湖北省城市出行强度估算疫情初期湖北省行业经济损失,并将其作为冲击变量,设置两种情景研究疫情初期湖北省应急响应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后向关联影响。主要研究结论:①从产业关联角度分析,湖北省生产停滞对其他省份的后向关联效应,主要集中在基础性能源行业和流通服务行业。其中,与制造业损失关联较强的行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煤炭采选产品”及“金属矿采选产品”;与居民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损失关联较强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及“金融”。②从地域关联角度分析,山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辽宁等省份与湖北省产业后向关联度较强,经济依存度较高,受湖北省应急响应产能下降的间接波及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应急响应 后向关联效应 损失评估 混合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