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of line-of-sight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from GPS data using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被引量:23
1
作者 ZHANG BaoCheng OU JiKun +1 位作者 YUAN YunBin LI ZiShen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1919-1928,共10页
Here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line-of-sight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from GPS data using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The PPP-derived ionospheric observables(PIOs) have identical form with their counterpart... Here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extracting line-of-sight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from GPS data using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The PPP-derived ionospheric observables(PIOs) have identical form with their counterparts obtained from leveling the geometry-free GPS carrier-phase to code(leveling ionospheric observables,LIOs),and are affected by the satellite and receiver inter-frequency biases(IFBs).Based on the co-location experiments,the effects of extracting error arising from the observational noise and multipath on the PIOs and the LIOs are comparatively assessed,and the considerably reduced effects ranging from 70% to 75% on the PIOs with respect to the LIOs can be verified in our case.In addition,based on 26 consecutive days' GPS observations from two 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 sites(COCO,DAEJ) during disturbed ionosphere period,the extracted PIOs and LIOs are respectively used as the input of single-layer ionospheric model to retrieve daily satellite IFBs station-by-station.The minor extracting errors underlying the PIOs in contrast to the LIOs can also be proven by reducing day-to-day scatter and improving between-receiver consistency in the retrieved satellite IFBs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of-sight ionospheric observables 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 inter-frequency bias(IFB) extracting error
原文传递
单站多参数GLONASS码频间偏差估计及其对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志强 王解先 段兵兵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9,共10页
在分析传统GPS/GLONASS组合PPP数学模型中忽略GLONASS码IFB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组合PPP与码IFB估计算法。将"频间偏差"与"系统时差"参数进行合并,通过引入多个独立的"时频偏差"... 在分析传统GPS/GLONASS组合PPP数学模型中忽略GLONASS码IFB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多参数"的组合PPP与码IFB估计算法。将"频间偏差"与"系统时差"参数进行合并,通过引入多个独立的"时频偏差"参数对组合PPP中的GLONASS码IFB进行函数模型补偿,同时可实现基于单个测站观测数据的码IFB精确估计。对配备6种GNSS品牌接收机的30个IGS站实测数据进行GLONASS码IFB估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牌接收机不同频率通道的GLONASS码IFB可达数米,且表现出与频率的明显相关性,但难以通过简单函数建模为其提供精确的先验改正值;相同品牌接收机的GLONASS码IFB整体上具有相似的特性,而在个别测站会表现出异常特征;即使接收机类型、固件版本及天线类型完全相同的测站,GLONASS码IFB值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新算法能实现对GLONASS码IFB的有效补偿,明显加快组合PPP的收敛速度。虽然引入多个附加参数会导致函数模型自由度减小,但对定位精度的影响有限,与传统"单参数"法进行组合PPP的定位精度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GLONASS 精密单点定位 系统时差 频间偏差 时频偏差
下载PDF
顾及码频间偏差的GPS/GLONASS实时卫星钟差估计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志强 岳东杰 +1 位作者 王虎 郑德华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09-1215,共7页
在进行GPS/GLONASS联合卫星钟差估计时,GLONASS码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因卫星频率间的差异而无法被测站接收机钟差参数吸收,其一部分将进入GLONASS卫星钟差估值中。通过引入多个"时频偏差"参数(inter-system an... 在进行GPS/GLONASS联合卫星钟差估计时,GLONASS码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因卫星频率间的差异而无法被测站接收机钟差参数吸收,其一部分将进入GLONASS卫星钟差估值中。通过引入多个"时频偏差"参数(inter-system and inter-frequency bias,ISFB)及附加基准约束对测站GLONASS码IFB进行函数模型补偿,实现其与待估卫星钟差参数的有效分离,并对所估计实时卫星钟差和实时精度单点定位(real-tim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T-PPP)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卫星钟差估计观测方程中忽略码IFB,会明显降低GLONASS卫星钟差估值精度;新方法能有效避免码IFB对卫星钟差估值的影响,所获得GPS、GLONASS卫星钟差与ESA(European Space Agency)事后精密钟差产品偏差平均均方根值分别小于0.2ns、0.3ns。利用实时估计卫星钟差进行静态RT-PPP,当观测时段长为2h时,GPS单系统、GPS/GLONASS组合系统的3D定位精度优于10cm,GLONASS单系统3D定位精度约为15cm;三种模式24h单天解的3D定位精度均优于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卫星钟差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频间偏差 时频偏差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of the 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for the satellites of PRN25 and PRN01 被引量:10
4
作者 LI HaoJun ZHOU XuHua +1 位作者 WU Bin WANG JieXian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2186-2193,共8页
We present two efficient approaches,namely the epoch-differenced(ED) and satellite-and epoch-differenced(SDED) approaches,for the estimation of IFCBs of the two Block IIF satellites.For the analysis,data from 18 stati... We present two efficient approaches,namely the epoch-differenced(ED) and satellite-and epoch-differenced(SDED) approaches,for the estimation of IFCBs of the two Block IIF satellites.For the analysis,data from 18 stations from the IGS network spanning 96 d is processed.Results show that the IFCBs of PRN25 and PRN01 exhibit periodical signal of one orbit revolution with a magnitude up to 18 cm.The periodical variation of the IFCBs is modeled by a sinusoidal function of the included angle between the sun,earth and the satellite.The presented model enables a consistent use of L1/L2 clock products in L1/L5-based positioning.The algorithm i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GPSS software at SHAO(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is used to monitor the IFCB variation in near real-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ple-frequency signals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原文传递
多模多频GNSS-IR水位反演中的频间偏差分析及改正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笑蕾 何秀凤 +2 位作者 宋敏峰 陈殊 牛紫瑾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28-2338,共11页
准确的水位监测对于水资源调控、水灾监控及气候气象研究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发展,一种GNSS干涉遥感水位反演技术被提出。目前,GNSS-IR水位反演中主要有3类误差:高度变化误差、高度角弯曲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 准确的水位监测对于水资源调控、水灾监控及气候气象研究十分重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不断发展,一种GNSS干涉遥感水位反演技术被提出。目前,GNSS-IR水位反演中主要有3类误差:高度变化误差、高度角弯曲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相关的改正方法也被陆续提出。本文研究了4个GNSS跟踪站(HKQT、SW50、SW51和SW52)的多模多频反演结果,发现除了已经发现的3类误差外,还存在一种明显的频间偏差。现有研究对于GNSS-IR频间偏差的研究很少,尚未达成将其归为GNSS-IR误差源的共识。为了进一步挖掘频间偏差的特性、加深对该误差的认识,本文计算了不同信号的有效高度(reflector height,RH),发现不同频率信号的RH反演值间存在差距;将该差距与波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该差距与信号波长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95%)。该偏差量级在分米级,表现出了明显的频间偏差系统特性。针对发现的频间偏差及其相关特性,本文提出了相关的误差改正方法,结果表明:顾及频间偏差的改正结果比未顾及频间偏差的反演结果的均方根误差高1.5~12 cm。同时,改正后的融合反演值的精度较未改正的独立信号的反演值提高了30%~80%;精度的提高得益于多模多频信号提供的大量冗余数据以及对各类误差(包括系统误差、粗差和随机误差)的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IR 水位反演 频间偏差 误差改正
下载PDF
长基线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及实验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安向东 陈华 +2 位作者 姜卫平 肖玉钢 赵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0-698,共9页
格洛纳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接收机在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会产生频间偏差,阻碍了GLONASS长基线模糊度固定,限制了其定位定轨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全... 格洛纳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LONASS)采用了频分多址技术,接收机在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会产生频间偏差,阻碍了GLONASS长基线模糊度固定,限制了其定位定轨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全球电离层格网产品,根据频间偏差率的变化范围,采用搜索的方法和线性模型去除相位频间偏差对宽窄巷模糊度的影响,实现了GLONASS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利用平均基线长度为763 km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服务站实验网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连续30 d内,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最高为95.4%,最低为88.8%,平均为93.45%;模糊度固定后,北(north, N)、东(east, E)、高(up, U)各分量重复性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E分量重复性和RMSE值分别改善了20%和14%,改善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NASS 长基线 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 频间偏差 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原文传递
BDS/GPS/GLONASS中距离RTK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扬 任思思 +1 位作者 李帅 纪元月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S01期125-128,共4页
针对中距离RTK基准站与流动站大气延迟误差相关性迅速降低,导致多系统多频全模糊度解算成功率有限、Ratio值过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大气误差的BDS/GPS/GLONASS多频实时动态定位算法,将电离层延迟误差、相对对流层延迟误差和GLONAS... 针对中距离RTK基准站与流动站大气延迟误差相关性迅速降低,导致多系统多频全模糊度解算成功率有限、Ratio值过低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估计大气误差的BDS/GPS/GLONASS多频实时动态定位算法,将电离层延迟误差、相对对流层延迟误差和GLONASS频间偏差作为参数估计,采用部分模糊度策略,设置与观测时长有关的连续锁定历元数阈值和模糊度解算截止高度角解算一段22.4 km基线,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估计GLONASS频间偏差保证了GLONASS单系统RTK结果的精度,三系统联合定位增加了滤波估计参数个数,但保证了卫星几何构型,提升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NASS 频间偏差 电离层延迟 对流层延迟
下载PDF
顾及频率间偏差的GPS/GLONASS卫星钟差实时估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涛 李国鹏 +3 位作者 刘站科 张庆涛 陈小英 刘一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63,共5页
GPS/GLONASS卫星钟差联合估计过程中,由于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区分卫星信号,因而会产生频率间偏差(IFB)[1]。本文在GPS/GLONASS卫星定轨过程中的IFB参数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IFB参数,实现顾及频率间偏差的GPS/GLONASS卫星钟差... GPS/GLONASS卫星钟差联合估计过程中,由于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技术区分卫星信号,因而会产生频率间偏差(IFB)[1]。本文在GPS/GLONASS卫星定轨过程中的IFB参数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IFB参数,实现顾及频率间偏差的GPS/GLONASS卫星钟差实时估计。同时,为解决实时估计中待估参数过多导致的实时性较弱等问题,基于非差伪距观测值和历元间差分相位观测值改进实时估计数学模型,实现多系统卫星钟差的联合快速估计。结果表明:GPS/GLONASS联合估计时需引入IFB参数并优化其估计策略,采用MGEX和iGMAS跟踪站的实测数据进行实时钟差解算,快速估计方法可实现1.6 s逐历元快速、高精度估计,与GBM提供的最终精密卫星钟差相比,GPS卫星钟差实时精度约为0.210 ns,GLONASS卫星约为0.29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GLONASS 实时卫星钟差 频率间偏差 快速估计
下载PDF
IFB不确定性对双频码载分歧监测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康凯 王志鹏 +1 位作者 方堃 朱衍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63-2472,共10页
码载分歧(CCD)监测器是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引入的完好性监测器之一,用于监测码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之间的不一致性。双频平滑技术的引入改变了CCD监测器的检验统计量等参数,进而影响了监测性能。针对双频GBAS中存在的频间偏差(... 码载分歧(CCD)监测器是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GBAS)引入的完好性监测器之一,用于监测码伪距与载波相位观测值之间的不一致性。双频平滑技术的引入改变了CCD监测器的检验统计量等参数,进而影响了监测性能。针对双频GBAS中存在的频间偏差(IFB),基于北斗双频观测数据,分析IFB不确定性对于双频码载分歧监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IFB不确定性的影响下,监测器的阈值增大了26.1%,导致其在发生CCD故障情况下的漏检率显著增大,最小可检测故障值增大了26.9%,监测器的灵敏度降低;最坏情况下系统完好性损失概率从低于10^(-14)增大到接近10^(-8),同时机载端为满足漏检率性能安全要求所引入的延迟值更大,导致CCD监测器的故障响应变慢,双频GBAS的完好性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间偏差 码载分歧 地基增强系统 双频监测器 完好性
下载PDF
联合MGEX和iGMAS观测网多模GNSS数据确定地球自转参数
10
作者 徐天河 李佳净 于素梅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地球自转参数是卫星精密定轨、高精度深空导航与定位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给出了联合MGEX和iGMAS观测网多模GNSS数据确定极移和日长变化等地球自转参数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在随机模型方面,为合理确定不同卫星系统如GPS、GLON... 地球自转参数是卫星精密定轨、高精度深空导航与定位等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数据。本文给出了联合MGEX和iGMAS观测网多模GNSS数据确定极移和日长变化等地球自转参数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在随机模型方面,为合理确定不同卫星系统如GPS、GLONASS和BDS观测数据问的权比,给出了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权比调节方法。在函数模型方面,充分顾及与测站相关的系统间偏差ISB和与频率相关的频间偏差IFB影响,通过设定附加参数予以估计,并分析了这两类参数的估计精度和稳定性。利用2014年12月份MGEX和iGMAS观测网的GPS/GLONASS/BDS数据,进行了地球自转参数确定的初步试验。计算结果表明:联合MGEX和iGMAS观测网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ERP的确定精度。iGMAS数据的加入在极移X分量上提高约13%,极移Y分量上提高约7.5%,日长变化的精度提高约9.8%。利用方差分量估计可合理确定不同导航系统观测数据的权比,较按等权处理模式获得的地球自转参数结果精度和可靠性更高。BDS、GPS、GLONASS间存在系统偏差,其大小因测站和频率而异,总体变化较为平稳,稳定度在分米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参数 MGEX iGMAS 极移 日长 系统间偏差 频率间偏差
下载PDF
固定模糊度的GLONASS卫星超快速轨道确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小雪 戴小蕾 +3 位作者 刘杨 楼益栋 刘万科 吴迪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32-1940,共9页
GLONASS采用的频分多址技术使得接收机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存在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导致GLONASS模糊度难以固定,是造成GLONASS轨道精度低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际GNSS服... GLONASS采用的频分多址技术使得接收机接收不同卫星信号时存在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导致GLONASS模糊度难以固定,是造成GLONASS轨道精度低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际GNSS服务(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IGS)分析中心仅有欧洲定轨中心(centre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CODE)提供GLONASS的固定解轨道。基于适用于长基线的GLONASS模糊度固定方法,采用区间搜索法确定频间相位偏差(inter-frequency phase bias,IFPB)斜率,修正IFPB对双差模糊度的影响,从而实现GLONASS无电离层组合模糊度固定,获得固定解的超快速轨道。利用全球均匀分布的测站对该方法在GLONASS超快速轨道解算中的效果进行验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一个月内不同基线的IFPB斜率在时域上均非常稳定,所有基线IFPB斜率平均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D)为0.38 mm;改正IFPB后GLONASS卫星模糊度固定成功率随基线长度增加而下降,固定成功率最高为95%,最低为88%,平均为94%;模糊度固定后,超快速轨道与CODE产品比较,计算部分精度提升26.8%,3~6 h预报轨道精度提升18%;内符合计算部分轨道精度提升20%,3~6 h预报轨道精度提升13%;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残差检核结果也显示模糊度固定后SLR残差有所减小,说明该方法可以有效进行GLONASS模糊度固定并提升超快速轨道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ONASS 频间偏差 模糊度固定 精密定轨 超快速轨道
原文传递
Kalman滤波估算电离层延迟的一种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伟峰 倪育德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3-278,共6页
频间偏差(Inter Frequency Bias,IFB)通常会给电离层延迟的解算带来误差.目前从电离层延迟中消除频间偏差的方法是基于GPS双频观测数据建立垂直电离层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实时估算电离层模型系数和频间偏差.然而滤波过程中的测量噪声协... 频间偏差(Inter Frequency Bias,IFB)通常会给电离层延迟的解算带来误差.目前从电离层延迟中消除频间偏差的方法是基于GPS双频观测数据建立垂直电离层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实时估算电离层模型系数和频间偏差.然而滤波过程中的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没有考虑系统观测量之间的相关性,这会导致滤波模型不准确,进而影响最后求解的电离层延迟的准确性.本文选取了美国19个参考站的GPS双频观测数据,利用卡尔曼滤波实时估算电离层模型系数以及频间偏差.在滤波过程中,通过将先验频间偏差的估计方差引入测量噪声方差,实现对测量噪声协方差矩阵的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得到的卫星频间偏差与欧洲定轨中心(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CODE)得到的频间偏差更接近.将优化后的电离层延迟代入伪距解算,得到的位置误差的标准差在东向和天顶向分别下降了12.5%和15.4%,天顶向误差平均值下降了17.6%,定位精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延迟 频间偏差 卡尔曼滤波 定位精度
下载PDF
Impact of receiver inter-frequency bias residual uncertainty on dual-frequency GBAS integrity 被引量:1
13
作者 Kai KANG Kun FANG +3 位作者 Yanbo ZHU Yuan LIU Zhipeng WANG Qiang LI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349-362,共14页
Dual-Frequency 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can be affected by receiver Inter-Frequency Bias(IFB)when Ionosphere-Free(Ifree)smoothing is applied.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posed GBAS Approach Service Type F(... Dual-Frequency Ground-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GBAS)can be affected by receiver Inter-Frequency Bias(IFB)when Ionosphere-Free(Ifree)smoothing is applied.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roposed GBAS Approach Service Type F(GAST-F),the IFB in the Ifree smoothed pseudorange can be corrected.However,IFB residual uncertainty still exists,which may threaten the integrity of the system.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algorithm for the airborne protection level considering the residual uncertainty of IFBs to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dual-frequency GBAS.The IFB residual uncertainty multiplied by a frequency factor is included in the Ifree protection level together with the uncertainty of other error sources.To verify the proposed protection level algorithm,we calculate the IFB residual uncertainties of ground reference receivers and user receiver based on BDS B1I and B3I dual-frequency observation data and carry out a test at the Dongying Airport GBAS st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Ifree protection level with IFB residual uncertainty is 1.48 times the current protection level on average.The probability of Misleading Information(MI)during the test is reduced from 3.2×10^(-4)to the required value.It is proven that the proposed protection level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tegrity risk brought by IFB residual uncertainty and protect the integrity of dual-frequency GB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BAS INTEGRITY inter-frequency bias Ionosphere-free smoothing Vertical protection level
原文传递
估计北斗卫星钟差频间偏差的一种方法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浩军 李博峰 +1 位作者 王解先 徐天河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6,共7页
针对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现有估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估计方法。该方法不仅顾及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的变化部分也顾及了其常数部分。采用10个观测站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分析了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的特性。在短期内,北斗频间卫星... 针对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现有估计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估计方法。该方法不仅顾及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的变化部分也顾及了其常数部分。采用10个观测站数据,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分析了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的特性。在短期内,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常数部分具有稳定性。对采用新算法计算得到的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进行了模型化,结果表明,每颗卫星对应的频间钟差偏差可以利用10个参数予以高精度表示,对应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当采用第1天的模型参数进行第2天频间卫星钟差偏差值计算时,可实现厘米级结果。基于北斗频间卫星钟差偏差的稳定性与可模型化性,提出了高精度北斗卫星钟差服务策略,为我国高精度北斗卫星钟差服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频信号 精密单点定位 频间钟差偏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下载PDF
多系统双频精密单点定位不同模型下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杰 刘正才 +1 位作者 苏珂 郭佳宾 《全球定位系统》 CSCD 2019年第6期97-103,共7页
通过2018年1月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验(MGEX)的十个测站数据,采用无电离层模型和非差非组合模型,对单系统、双系统和四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PP)进行定位性能分析,定位性能包括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PPP模型定位性能... 通过2018年1月多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实验(MGEX)的十个测站数据,采用无电离层模型和非差非组合模型,对单系统、双系统和四系统精密单点定位(PPP)进行定位性能分析,定位性能包括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两种PPP模型定位性能相当,但优于单频PPP,在E、N和U方向收敛时间缩短20 min左右,定位精度提高1.6 cm左右;联合多系统能够增加卫星数,改善卫星间几何构型,提升PPP的定位性能.对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IFB)采用估计每颗GLONASS卫星的伪距IFB模型和伪距IFB为频率二次多项式模型提升PPP的定位性能,结果表明估计每颗GLONASS卫星的伪距IFB模型要优于伪距IFB为频率二次多项式模型,估计伪距IFB相比忽略伪距IFB在PPP定位性能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型 多系统组合 定位精度 收敛时间 GLONASS伪距频间偏差
下载PDF
GNSS偏差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含宇 宋淑丽 +1 位作者 周伟莉 陈钦明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62,共14页
GNSS信号在卫星发射以及接收机接收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设备时延。设备时延与钟差、模糊度等密切相关,很难将其与它们完全分开。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将设备时延与其相关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相对设备时延。如果能更好地将这些相对设备时延进行... GNSS信号在卫星发射以及接收机接收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设备时延。设备时延与钟差、模糊度等密切相关,很难将其与它们完全分开。通常,根据实际需要将设备时延与其相关参数组合形成不同的相对设备时延。如果能更好地将这些相对设备时延进行分类和区分,对高精度的GNSS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分别介绍了目前基于设备时延提出的几个常用偏差:码间偏差、未校准的相位时延、频间钟差偏差和系统间偏差,详细说明了它们的概念、产生原因、解算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间偏差 未校准的相位时延 频间钟差偏差 系统间偏差
下载PDF
顾及频间钟差的BDS/GPS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庆 高成发 +2 位作者 潘树国 高旺 夏炎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1-636,645,共7页
采用传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频间钟差(IFCB)会对定位结果产生明显的系统性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几何模型的BDS/GPS频间钟差估计方法,并推导了其在三频非组合PPP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184个监测站连... 采用传统精密钟差产品进行多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时,频间钟差(IFCB)会对定位结果产生明显的系统性偏差,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无几何模型的BDS/GPS频间钟差估计方法,并推导了其在三频非组合PPP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全球184个监测站连续7天的数据实验,验证分析了IFCB的时变特性。结果表明:GPS和BDS GEO/IGSO卫星的IFCB周期性明显,BDS的IFCB量级小于GPS,一般不超过3 cm;对于静态PPP,与不改正IFCB相比,IFCB改正后,单GPS点位精度提高83.4%,GPS和BDS GEO/IGSO/MEO卫星的相位验后残差标准差分别减小了75.0%、54.5%、32.1%和19.2%;对于动态PPP,单GPS和BDS/GPS双系统组合的点位精度分别提高59.6%和54.7%。该方法解决了传统钟差产品与多频精密定位的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间钟差 三频 非组合 精密单点定位 北斗/GPS
下载PDF
BDS-2/BDS-3融合三频精密单点定位模型及偏差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少林 岳东杰 +2 位作者 何丽娜 陈健 刘胜男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049-2059,共11页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正联合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BeiDou-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2)在3个或3个以上频率信号上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BeiDou-3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3)正联合北斗二号(区域)卫星导航系统(BeiDou-2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2)在3个或3个以上频率信号上为用户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为深度融合BDS-2和BDS-3三频数据,建立了BDS-2/BDS-3三频无电离层组合和三频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模型,推导了接收机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bias,IFB)和BDS-2与BDS-3时间延迟偏差(time delay bias,TDB)的数学表达式。对PPP定位性能及模型偏差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DS-3能显著增强PPP定位性能,BDS-2/BDS-3融合静态PPP在东、北、天3个方向上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分别为15.8、7.3、22.3 min和1.2、1.0、1.8 cm,动态PPP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分别为27.3、10.3、33.8 min和2.2、1.7、4.4 cm;三频无电离层组合与非组合PPP的收敛性能和定位精度基本相当,且三频观测值对定位性能提升不明显;IFB和TDB均具有较好的天内稳定性,BDS-2和BDS-3信号IFB天内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TD)可分别达到7.9 cm和3.6 cm,而TDB天内STD可达到8.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S-2 BDS-3 三频精密单点定位 接收机频间偏差 时间延迟偏差
原文传递
多模GNSSIFCB产品特点分析及精密单点定位性能评估
19
作者 孔祥豪 方卓 +2 位作者 张兵良 李珊珊 王沂萱 《导航定位与授时》 CSCD 2024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随着多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频间钟偏差(IFCB)问题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基于2023年年积日(DOY)(130~136)澳大利亚地区18个多模实验跟踪网(MGEX)观测数据的无几何无电离层(GFIF)组合,分别估计了北斗卫星导... 随着多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高精度应用需求的日益增长,频间钟偏差(IFCB)问题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基于2023年年积日(DOY)(130~136)澳大利亚地区18个多模实验跟踪网(MGEX)观测数据的无几何无电离层(GFIF)组合,分别估计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IFCB产品。对比分析了BDS-2,BDS-3,Galileo和GPS卫星的IFCB的特点。评估了相位相关的IFCB(PIFCB)误差对GPSBLOCKIIF卫星超宽巷(EWL)未校准相位硬件延迟(UPD)和非组合(UC)三频精密单点定位(PPP)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IFCB误差对Galileo卫星的影响最小,对GPSBLOCKIIF卫星的影响最大;对BDS-3卫星的影响低于BDS-2卫星;不同信号频率对IFCB产品的估计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IFCB产品可以显著提高GPSBLOCKIIF卫星EWLUPD的稳定性和UC三频PPP的定位性能。EWLUPD的平均标准差(STD)从0.064周减小到0.021周,提高了67.2%。UC三频PPP在东(E)、北(N)、天顶(U)三方向分别从4.63cm,3.04cm和8.76cm减小到3.08cm,2.00cm和5.85cm,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高了31.5%,34.2%和33.2%。收敛时间小于20min的比例从66.3%提高到71.8%,提高了5.5%。平均收敛时间从21.13min缩短到17.24min,减少了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间钟偏差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未校准相位硬件延迟 精密单点定位
下载PDF
北斗卫星钟差频间偏差及对定位精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朋 花向红 +1 位作者 赵磊磊 赵不钒 《测绘地理信息》 2019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文献[1]历元间差分方法,通过加权对其进行改进以获得准确值,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实施要点,分析了解算卫星钟差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IFCB)与测站位置的相关性,分析了噪声与高度角的联系,利用部分北斗GEO卫星、IGSO卫星I... 基于文献[1]历元间差分方法,通过加权对其进行改进以获得准确值,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实施要点,分析了解算卫星钟差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IFCB)与测站位置的相关性,分析了噪声与高度角的联系,利用部分北斗GEO卫星、IGSO卫星IFCB良好的天周期性,将前一天数据计算得到的IFCB改正值用于第二天基于B1/B3的北斗精密单点定位,并从定位精度评估其对定位性能的改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IFCB只与时间和卫星相关,而与测站位置无关,可以削弱低高度角带来的噪声影响,从而有效改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卫星 加权的历元间差分 钟差频间偏差估计 精度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