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城市化的时空耦合协调发展评价——以环渤海地区城市为例 被引量:310
1
作者 刘浩 张毅 郑文升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05-1817,共13页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 处于城市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土地集约利用的利用强度、利用形式与利用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可有效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作用机制,本文构建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将其分为拮抗、磨合和协调三大阶段9类状态,最后利用ArcGIS9.2对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空间聚类分析,并以环渤海地区27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究期间内环渤海地区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多处于磨合阶段,没有拮抗阶段,且交互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优化;基于其相对发展状态,环渤海地区城市多处于同步发展状态,滞后发展状态与超前发展状态较少,呈稳定的梭形形态;基于空间聚类系数,城市耦合协调发展度呈先集聚后随机分布,没有空间强极化效应,高值集聚地域为京津冀圈,低值集聚地域则为辽东半岛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耦合机制 时空协调度 环渤海地区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 被引量:151
2
作者 彭冲 陈乐一 韩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05-2020,共16页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 提升城镇土地利用效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内容。在准确识别新型城镇化影响土地集约利用的机理基础上,运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了2006-2011年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化特征,并揭示两变量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总体上两变量呈平稳上升态势且地区间差距趋于收敛。2东、中、西内部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特征各异,且东部、西部省际差距和三大地带间的差距均分别是两变量总体差距的主要成因;空间演化趋势表明,两变量表现出显著的地理集聚现象和增量集聚特征,且空间格局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和集聚演化趋势的同步性;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呈现出"三纵两横"的地理特征,而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布则呈自东向内陆地区的梯度集聚之势。3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且呈递增之势,无论全国层面还是分地区层面,新型城镇化对土地集约利用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时空演变 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 空间SAR模型
原文传递
新型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例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秀 姚玲玲 +1 位作者 李阳 陈晓红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3-180,共8页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 以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8、2011和2014年为评价时点,采用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筛选指标的方法,建立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性及其时空分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各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大多滞后于新型城镇化质量,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差异显著;(2)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均处在颉颃耦合阶段,以中等强度耦合为主,高强度耦合城市渐少;(3)新型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效益协调度相对较高的城市呈典型"T"型地域分布特征,与优质协调存在一定差距,但呈不断优化态势;(4)城市间的协调性呈弱相似属性随机分布状态,集聚状态趋好但远不及最佳规模效应;协调性的次热点区数增加,冷点区数减少,冷热点演变渐趋稳定,热点区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性 探索性空间分析 黑龙江省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的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仿真模拟 被引量:40
4
作者 熊鹰 陈云 +1 位作者 李静芝 阎晓静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62-577,共16页
土地集约利用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综合状态,是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反馈关系回路以及指标变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低土地集约利用度、中等土地... 土地集约利用反映了土地利用的综合状态,是协调土地供需平衡的重要指标。运用系统动力学(SD)构建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反馈关系回路以及指标变量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用地供需系统模型,仿真模拟低土地集约利用度、中等土地集约利用度、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三种不同状态条件下,2016-2030年区域的建设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供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区用地规模仍处于扩张状态,城市建设用地数量增长速度总体较快。但三种发展状态下用地增长规模、速度存有差异;(2)在低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规模及供地数量大,易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高集约度模式下,建设用地供给紧缩,用地规模增长缓慢,总规模偏小,不利于城镇化的良性发展;中等集约度模式则在用地规模和供给量上均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能体现现代城市发展理念;(3)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保持在15%~21%之间,其中低集约度模式下比例逐年上升,中等和高集约度模式下呈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之势;居住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例维持在27%~35%之间,其中低集约度和中等集约度模式用地占比呈下降趋势,高集约度模式比例总体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通过对三种发展模式的设定,确定了不同指标在三种模式下的变化趋势,可为土地供需决策优化、城市建设规划及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建设用地供需 仿真模拟 系统动力学(SD) 长株潭城市群
原文传递
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玉双 葛京凤 +1 位作者 梁彦庆 刘雅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8-242,249,共6页
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特征,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河北省11个市2001—201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来看,系统逐渐从颉颃期、磨合期向协... 基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特征,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对河北省11个市2001—2010年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进行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从耦合协调度的时序特征来看,系统逐渐从颉颃期、磨合期向协调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趋于同步发展;从空间特征来看,耦合协调度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的特征,东部沿海城市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北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较低,中部地区发展平稳。随着时间的推进耦合协调关系逐渐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度 河北省
下载PDF
交通路网的空间外溢性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赵哲 曾晨 程轶皎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4-183,共10页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交通路网的复杂网络特性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量化城市群各县域单元间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交通路网的外溢性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县域尺度上,京津冀城市群土地集约度存在明显空间差异... 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基于交通路网的复杂网络特性构建空间计量模型,量化城市群各县域单元间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交通路网的外溢性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在县域尺度上,京津冀城市群土地集约度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呈“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且2010—2015年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城市群道路的总体建设规模扩大,道路复杂网络平均度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增加,紧密度下降,路网密度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城市群的交通路网对提高城市群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产生积极的空间外溢影响,但2010—2015年该影响程度显著降低。以交通路网作为空间影响的介质,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土地集约利用也存在着显著影响和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建议在强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打破行政边界对交通路网的建设束缚,从而综合提高京津冀城市群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路网 空间外溢 土地集约利用 京津冀城市群 复杂网络模型 通达性 一体化协同发展
原文传递
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平光 李松 +2 位作者 郭路明 刘晨 綦群高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8-1695,共8页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 基于耦合机制,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和相对发展度评价模型,利用Arc GIS10和SPSS21进行了新疆16个城市2005年以及2012年两者耦合协调发展度和相对发展度时空分析。结果发现:(1)7年来,新疆地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参数指标随时间在不断增加,新疆地区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且有上升趋势,另一类城市如石河子、哈密、阿勒泰等土地集约水平有较大程度提高,第三类城市如阿图什、喀什、和田等集约水平不高,但略有提升。(2)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城市化进程交互作用,相互促进,但两者并非同步发展;新疆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发展度是动态变化的,两系统间耦合关系随着时间变化而逐渐劣化。(3)通过耦合协调性分析发现,大部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关系不相匹配而且呈现地域性特征,且与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空间响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化 耦合协调 新疆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雅杰 林海燕 《地理信息世界》 2017年第3期6-10,18,共6页
基于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测度,然后构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采用ArcGIS10.2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城市的城市化和城市土... 基于城市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测度,然后构建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的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采用ArcGIS10.2进行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个城市的城市化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都在逐年优化,协调水平较好,城市发展呈现上升态势;两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空间差异显著,呈现出片状分区集聚的特征。北部耦合协调度高,处于协调期,南部呈东西分化状态,其中西部衢州、丽水两市处于拮抗期,东部城市大都处于磨合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 浙江省
下载PDF
Analog simulation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in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based on land intensive use 被引量:4
9
作者 XIONG Ying CHEN Yun +2 位作者 PENG Fen LI Jingzhi YAN Xiaoji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8期1346-1362,共17页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harmon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The system dynamics(SD)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feedback loop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up... Urban land intensive use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in harmon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The system dynamics(SD)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the feedback loop betwee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supply and demand and index variable function.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built a supply and demand system dynamic model of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for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This model can simulate the change trends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construction land, industrial land, and residential land in 2016–2030 by three scenarios of low, medium, and high intensity m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of urban agglomeration is expanding, with a rapid increase rate for the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The scale and speed of land use based on the three intensity modes existed differences. The large scale and supply of construction land in the low intensity mode caused easily the waste of land resources. In high intensity mode, the scale and supply of construction land were reduced agains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the medium intensity mode, the scale and supply of land use adapted to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lected the concept of modern urban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industrial land in construction land ranged from 15% to 21%, which increased year by year in the low intensity mode, and decreased slowly and stabilized in medium and high intensity modes. The proportion of residential land in construction land ranged from 27% to 35%, which decreased in the low and the medium intensity modes, and maintained a high level in the higher intensity mode.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decision-making optimization of land supply and demand, urban planning, and land supply-side re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ve urban land use land supply and demand simulation MODEL system dynamic MODEL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
原文传递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探讨--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白 付梅臣 苑守兵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08年第3期227-230,共4页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够反映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区高于旧区、中... 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能够反映各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为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依据。以唐山市乐亭县为例,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内区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新区高于旧区、中心区高于城市边缘区的集约特性,区域间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巨大,城市土地利用的重点应放在已建成区土地的挖潜改造上,走内涵集约式发展道路,最大程度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多因素综合评价 城市总体规划 乐亭县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行业调查数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海雯 贾俊青 +2 位作者 李北辰 董永平 哈斯尔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6,共8页
为科学评价城市功能区的土地适宜性、精准评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整合行业调查数据和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信息,建立指标体系;以土地为本底进行量化和融合,评估城市功能区划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判... 为科学评价城市功能区的土地适宜性、精准评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区,整合行业调查数据和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信息,建立指标体系;以土地为本底进行量化和融合,评估城市功能区划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判别分析显示,93.0%的功能区有共同多元数量特征,表明功能定位和土地用途适宜。采用阴影面积占比、植被面积占比、影像主成分等遥感因子,碳储量、建筑密度、居住功能区地价、商业功能区地价等调查数据,建立高精度多元回归模型,推算容积率,可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定量评估。研究表明,基于遥感和行业调查数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估方法可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遥感 容积率
下载PDF
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旭晖 吴佳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2期12-13,16,共3页
集约利用土地是我国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对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相关文献进行研读的基础上,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指出了我国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壮金 周艳梅 周兴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否提高,有赖于其驱动力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因素可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选取耕地总量、地均GDP、GDP增长速度等13项驱动力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否提高,有赖于其驱动力是否发挥作用以及其发挥作用的程度,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因素可分为内部驱动力和外部驱动力。选取耕地总量、地均GDP、GDP增长速度等13项驱动力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驱动力的研究表明,耕地总量、综合容积率、地均从业人数、第三产业占GDP比例、城镇化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推动该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高的主要驱动力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力因素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下载PDF
河北省廊坊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7128-7131,共4页
运用集约度模型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廊坊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廊坊市土地利用正逐步向较集约状态转变,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政府的有效作为是推进廊坊市土地集约利用度加强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多因素综合评价 廊坊市
下载PDF
基于协调度模型的经济快速发展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鸣浩 《广东土地科学》 2011年第5期14-21,共8页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区域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发生显著变化,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区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驱动机制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协调度模型原理,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进行了研究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协调...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使区域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发生显著变化,探索土地集约利用特别是经济快速发展区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驱动机制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协调度模型原理,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进行了研究区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驱动机制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城镇土地集约度为0.3389,属于基本集约利用方式;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协调度为0.1307,处于严重失调状态;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度为0.2546,属于中度失调衰退经济驱动类型;各镇街城镇土地集约度、协调度、协调发展度和集约度协调发展驱动机制空间分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经济快速发展区 土地集约利用
下载PDF
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文彬 高敏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23期136-139,共4页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何集约化利用有限的城镇土地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主要成分分析法... 近年来,随着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耕地被占用,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如何集约化利用有限的城镇土地资源,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主要成分分析法对新疆近6 a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借助ArcG IS软件,分析新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格局;从城市非农业人口、投入、产出与用地增长弹性3个方面分析城市土地总体集约利用发展趋势,最后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GIS 综合评价 新疆
下载PDF
城市控规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研究
17
作者 吴佳 邓旭晖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2期4-5,27,共3页
该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衔接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两规在指标控制上衔接最为密切的城市控规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并从城市控规视角指出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城市控规 影响机制
下载PDF
乡村“低影响”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宁波慈溪市徐福村为例
18
作者 尹依 周璟璟 华晨 《建筑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44-45,共2页
乡村"低影响"开发是环境导向型的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是经济导向型的利用,实现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节约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级加... 乡村"低影响"开发是环境导向型的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是经济导向型的利用,实现两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实现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节约集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通过德尔菲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多级加权求和、容量耦合模型,初探构建一套含28个指标的乡村"低影响"开发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度指标体系,并以宁波慈溪市徐福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D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苗 陈银蓉 周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9-175,共7页
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不仅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更对城市和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特点和评价方法,采用文献法、模型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D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武... 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不仅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更对城市和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的特点和评价方法,采用文献法、模型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DSR模型的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武汉市为实证研究区域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武汉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得益于武汉市政府采取了正确且有力的响应措施;武汉市DSR系统协调度与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存在DSR系统驱动力相对不足以及响应的大幅提高制约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水平的问题,需合理改善和投入响应系统和驱动力系统的相关指标。研究结论:DSR模型能够成功运用于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为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提供了概念模型,避免了指标归属模糊问题,并能够有效分析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低碳集约利用 DSR模型 层次分析法 武汉市
下载PDF
基于GIS和BP神经网络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分析——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
20
作者 鲍振洪 李朝奎 王利东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0年第3期54-60,共7页
在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定量评价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湘潭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7年湘潭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集约程度还不够高,仍需继续... 在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BP神经网络构建定量评价模型,并结合GIS技术对湘潭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时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7年湘潭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集约程度还不够高,仍需继续挖掘城市内部潜力;湘潭市各地区土地利用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发展不平衡,韶山市城镇土地集约度最低,湘乡市和湘潭县次之,湘潭市区最高;产生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BP神经网络 湘潭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