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叶狼尾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被引量:14
1
作者 魏进莉 李丽芳 于学斌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以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Rubrum’)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节间为外植体材料,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6-BA 1.0 mg·L^(-1)+IBA 0.5 mg·L^(-1)为较适宜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 以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Rubrum’)的茎尖或带腋芽的节间为外植体材料,进行了组培快繁技术的实验研究,建立了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以MS+6-BA 1.0 mg·L^(-1)+IBA 0.5 mg·L^(-1)为较适宜的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培养基;以MS+6-BA 1.5 mg·L^(-1)+NAA 0.1 mg·L^(-1)+IBA 0.5 mg·L^(-1)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增殖系数达6.5;以1/2MS+NAA 0.5 mg·L^(-1)+IBA 0.5 mg·L^(-1)为最佳生根培养基,生根率100%;将生根组培苗移栽炼苗,30 d后成活率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紫叶狼尾草 节间 丛生芽 组织培养
原文传递
红叶石楠愈伤组织的诱导 被引量:5
2
作者 侯大强 柴明良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2,共3页
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光暗处理对红叶石楠品种“红罗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A和BA不同配比的MS培养基上,均能从叶柄、叶片和节间诱导出愈伤组织;综合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松脆性,以叶柄和叶片在添... 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光暗处理对红叶石楠品种“红罗宾”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A和BA不同配比的MS培养基上,均能从叶柄、叶片和节间诱导出愈伤组织;综合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松脆性,以叶柄和叶片在添加NAA0.1mg/L和BA0.5mg/L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最佳。叶柄和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能维持松脆状;节间发生的愈伤组织易转变为水渍状。暗培养可以抑制色素的产生从而有利于获得松脆的愈伤组织;春季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高于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叶片 叶柄 节间 愈伤组织
下载PDF
A rice mutant displaying a heterochronically elongated internode carries a 100 kb deletion 被引量:1
3
作者 Mika Hayashi-Tsugane Masahiko Maekawa +3 位作者 Qian Qian Hirokazu Kobayashi Shigeru Iida Kazuo Tsugan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23-128,共6页
We have isolated a recessive rice mutant, designated as indeterminate growth (ing), which displays creeping and apparent heterochronic phenotypes in the vegetative period with lanky and winding culms. Rough mapping ... We have isolated a recessive rice mutant, designated as indeterminate growth (ing), which displays creeping and apparent heterochronic phenotypes in the vegetative period with lanky and winding culms. Rough mapping and subsequent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revealed that the ing mutant carries a large dele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a 103 kb region in the Nipponbare genome, containing nine annotated genes on chromosome 3. Of these annotated genes, the SLR1 gene encoding a DELLA protein is the only one that is well characterized in its function, and its null mutation, which is caused by a single base deletion in the middle of the intronless SLR1 gene, confers a slender phenotype that bears close resemblance to the ing mutant phenotype. The primary cause of the ing mutant phenotype is the deletion of the SLR1 gene, and the ing mutant appears to be the first characterized mutant having the entire SLR1 sequence deleted. Our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deleted region of 103 kb does not contain an indispensable gene, whose dysfunction must result in a lethal phen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terochronic Elongated intemode Large deletion Map-based cloning Rice genome
原文传递
组成型表达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提高转基因马铃薯抗旱耐盐碱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秀华 王冬冬 +3 位作者 李先平 李倩 朱延明 陈勤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32,共8页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组成型表达来源于野生大豆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GsSAMS)基因,获得PCR及RT-PCR阳性的转基因马铃薯。应用SAS和DPS数据处理软件对7个转基... 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无菌苗茎段为外植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组成型表达来源于野生大豆的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denosyl-L-Methionine Synthetase,GsSAMS)基因,获得PCR及RT-PCR阳性的转基因马铃薯。应用SAS和DPS数据处理软件对7个转基因株系与未转化株系分别经干旱、盐、碱胁迫及无胁迫后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保水率、相对电导率等形态及生理指标与产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M22、SM4、SM33、SM13等4个马铃薯转基因株系具有较高的抗逆性,无论是逆境还是正常条件下栽培,产量均比未转基因植株有所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种处理后马铃薯叶绿素含量、株高、相对电导率、相对保水率与产量具有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茎段 遗传转化 胁迫 生理指标 产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甘蔗茎节总糖和还原糖含量 被引量:131
5
作者 王俊刚 张树珍 +3 位作者 杨本鹏 陈萍 吴转娣 胡军喻 《甘蔗糖业》 2008年第5期45-49,共5页
对DNS法测定甘蔗茎秆总糖和还原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检测波长510nm,显色剂用量0.8mL,显色时间7min,显色液放置时间20min以上,能够获得好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 甘蔗茎节 DNS 还原糖 总糖 测定
下载PDF
乙烯利对甘蔗成熟和未成熟节间的催熟增糖效应 被引量:13
6
作者 姚瑞亮 李杨瑞 杨丽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9-94,共6页
分析了乙烯利施用后3个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早熟)、桂糖11号(早中熟)和桂糖15号(中熟)节间4(未成熟节间)和节间8(成熟节间)蔗糖分累积的动态变化,对乙烯利催熟效应及增糖机制进行了探讨。乙烯利对甘蔗蔗糖分的影... 分析了乙烯利施用后3个甘蔗品种,新台糖16号(早熟)、桂糖11号(早中熟)和桂糖15号(中熟)节间4(未成熟节间)和节间8(成熟节间)蔗糖分累积的动态变化,对乙烯利催熟效应及增糖机制进行了探讨。乙烯利对甘蔗蔗糖分的影响因品种和节间而异,乙烯利显著提高未成熟节间的甘蔗蔗糖分,但对成熟甘蔗和(或)成熟节间的甘蔗蔗糖分影响不大。乙烯利能显著降低蔗汁还原糖分,而且对3个品种的成熟和未成熟节间都有影响,但以对未成熟节间的影响效应较大。乙烯利能显著提高纯度较低的未成熟品种或节间的蔗汁重力纯度。乙烯利的这些催熟效应在整个试验期都持续表现,而且是在不抑制甘蔗继续生长的条件下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甘蔗 促熟效应 糖分含量
下载PDF
水稻穗伸出度的遗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梁康迳 王乃元 杨仁崔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80-385,共6页
分析了2个不同来源水稻高秆隐性种质的6个杂交组合F_1,F_2,BF_1以及相应亲本的穗伸出度.结果表明,穗伸出度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和一些修饰基因所控制,F_2分离世代相关分析表明,穗伸出度与株高、穗长、第1节间长、第2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 分析了2个不同来源水稻高秆隐性种质的6个杂交组合F_1,F_2,BF_1以及相应亲本的穗伸出度.结果表明,穗伸出度受1对隐性主效基因和一些修饰基因所控制,F_2分离世代相关分析表明,穗伸出度与株高、穗长、第1节间长、第2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4节间长、第5节间长的相关不显著.与第3节间长的相关在不同种质杂交的组合中表现不一致.通过连续回交和选择,已将粳型长节间种质的eui隐性基因导人籼型保持系中,转育不包颈籼型不育系的育种工作正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伸出度 EUI基因 育种
下载PDF
矢竹地下茎转录组测序及节间生长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魏强 丁雨龙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2-48,共7页
【目的】揭示竹子地下茎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矢竹含不同发育阶段节的地下茎转录组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qRT-PCR对节间生长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共获得了11 976条平均长度为1 008 bp... 【目的】揭示竹子地下茎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对矢竹含不同发育阶段节的地下茎转录组图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qRT-PCR对节间生长相关基因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共获得了11 976条平均长度为1 008 bp的单基因簇(unigenes)。NCBI注释显示,63.8%的单基因簇具有注释结果,其中16 254条unigenes被注释到137个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代谢通路中。Map Man分析共获得了1 864个转录因子及603个激素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单基因簇。在功能基因方面,共获得564个与细胞壁构建相关的代谢基因,其中92个与木质素合成相关。此外,对9个与赤霉素、细胞壁合成及细胞骨架组织相关的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它们在节间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结果显示:细胞壁、细胞骨架下游功能相关基因在矢竹地下茎节间快速生长阶段表达最高;而赤霉素合成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则在节间伸长起始阶段最高。【结论】矢竹地下茎生长发育受到从各类激素、转录因子到其下游功能基因等组成的复杂分子网络的协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竹 转录组 基因表达 赤霉素 细胞壁 节间生长 高生长
原文传递
乙烯利不同施用方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戚艺军 耿延琢 +9 位作者 罗松彪 刘政群 丁翔 张二朋 王利民 杨焰华 齐伟 佘宁安 史文娟 王浩波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6-423,共8页
采用乙烯利对玉米进行涂叶试验和顶冠层喷雾试验,以每个处理的节间长度相对于对照的降低百分率衡量各主要节间的短缩程度。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正在伸长的节间或其以上节间具有累加的抑制伸长效应和级联效应。在n片展开叶期对顶冠层喷药,... 采用乙烯利对玉米进行涂叶试验和顶冠层喷雾试验,以每个处理的节间长度相对于对照的降低百分率衡量各主要节间的短缩程度。结果表明,乙烯利对正在伸长的节间或其以上节间具有累加的抑制伸长效应和级联效应。在n片展开叶期对顶冠层喷药,伸长受抑制节间为从第n-2节开始的以上若干节间,尤以第n-1~n+4个节间伸长最易受到抑制,且通常以第n或第n-1个节间短缩程度最大;伴随节位的递升,大体上,自第n+4节以上的各个节间长度的降幅明显减小,但对雄穗节间例外。对于浚单20,叶龄指数为55到70之间是最佳施药期,可以显著提高抗倒伏能力;合理用量应以能够获得不低于对照95%的穗粒数和叶面积作为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利 玉米 展开叶 节间伸长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水分胁迫后玉米茎节变化与产量和抗旱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亮 孙宝成 +5 位作者 刘成 唐怀君 王天宇 黎裕 石云素 宋燕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干旱胁迫下茎节的生长变化及茎节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玉米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节的节间长与节间干重进行调查;获得中度干旱胁迫... 【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因素,研究干旱胁迫下茎节的生长变化及茎节与玉米产量的关系,为玉米抗旱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控制浇水的方法,对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各节的节间长与节间干重进行调查;获得中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单株产量数据,对玉米各节间变化与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干旱胁迫下玉米株高与生物量的减少主要由于前7节节间长与节间干重的减少。在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节间长与节间干重受到明显抑制,且各节间的营养生长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分析发现严重干旱胁迫下第一节间长、第二节间长、第三节间长、第四节间长与中度干旱胁迫下单株粒重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严重干旱胁迫下第一节间干重、第二节间干重与中度干旱胁迫下单株粒重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干旱胁迫下玉米前期节的营养生长对后期节的生长存在持续的影响。严重干旱胁迫下玉米前四节的节间长与前二节的节间干重可以作为评价玉米抗旱性的参考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节间长度 节间干重
下载PDF
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被引量:7
11
作者 汤永禄 杨武云 +4 位作者 吴元奇 曾云超 李朝苏 邹裕春 陈放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3期159-168,共10页
通过硬粒小麦(2n=4x=28,AB基因组)与节节麦(2n=2x=14,D基因组)杂交而成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成为拓展小麦遗传基础和利用野生资源重要基因改良栽培小麦的重要桥梁和手段。利用一个分蘖力强、高抗条锈病并含1.5+10HMW-GS的人工... 通过硬粒小麦(2n=4x=28,AB基因组)与节节麦(2n=2x=14,D基因组)杂交而成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已成为拓展小麦遗传基础和利用野生资源重要基因改良栽培小麦的重要桥梁和手段。利用一个分蘖力强、高抗条锈病并含1.5+10HMW-GS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材料CD780(P1)与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但丧失条锈病抗性的小麦品种川育12(P2)杂交,构建131个重组近交系(RILs)(F8)。2005—2006年,将RILs群体分别种植于四川省平原和川中丘陵两个生态点,研究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穗数(SPM)、生物产量(BW)、籽粒生产率(GPR)、生物生产率(BPR)和籽粒产量(GY)5个性状,群体均值均超过双亲,而分蘖力(TPP)、穗粒数(GPS)、千粒重(TKW)、全生育期(DTM)和收获指数(HI)等农艺性状,群体均值处于双亲之间;(2)SPM、GPS、GPM、HI、GPR和BPR等性状与GY成显著正相关,而DTH、DTM与GY成极显著负相关,TKW与GY的相关系数近于零;TPP、RSSP、BW和PH等性状与GY间的相关性,在两个生态点之间存在明显区别。(3)131个RILs株系中有15个株系的GY显著高于栽培小麦亲本P2,增幅13.6%-27.4%;对高产株系的农艺特性及增产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 RIL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多效唑在秋季新疆厚皮甜瓜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文献 林天杰 +1 位作者 顾海峰 金春英 《中国瓜菜》 CAS 2006年第4期9-11,共3页
高温易造成幼苗徒长是新疆厚皮甜瓜秋季栽培中经常必须面对的问题,试验通过新疆厚皮甜瓜秋季栽培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尝试通过化学控制培育壮苗,为生产提供参考。试验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于厚皮甜瓜子叶展平期喷施,结果表明:150~2... 高温易造成幼苗徒长是新疆厚皮甜瓜秋季栽培中经常必须面对的问题,试验通过新疆厚皮甜瓜秋季栽培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尝试通过化学控制培育壮苗,为生产提供参考。试验以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于厚皮甜瓜子叶展平期喷施,结果表明:150~250mg/L的处理对幼苗基部第1、第2节节间长度控制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能有效控制幼苗徒长;对雌花开放有一定的延迟作用,对产量及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厚皮甜瓜 秋季栽培 多效唑 节间长度
下载PDF
水稻第5节间长度与出穗促进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志新 王美欢 +2 位作者 徐超飞 李华军 李晓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872-1876,共5页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 出穗促进率和株高变化是反映水稻品种光温生态响应的重要指标。能否在育种阶段采用相对容易识别的性状来判断水稻品种的生态响应能力,对广适性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12个水稻亲本聚合杂交后代选出的36个高代稳定自交系及其亲本共48份材料,在湖北荆州作中稻以及在广州作早稻和晚稻,研究不同生态条件下株高及各组成成分变化与出穗促进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第5节间长度是株高成分中最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部分,其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与出穗促进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早稻和中稻、中稻和晚稻、早稻和晚稻3种情况下,第5节间长度变化和出穗促进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2和0.49,均达极显著水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43和0.36,也都达极显著水平。说明第5节间长度容易受光温条件的影响,是生态响应变化的重要指标,越是敏感的材料响应越大,适应性越差。因此,不同环境条件下第5节间长度可用作判断水稻品种对光温条件的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出穗促进率 第5节间长度变化 相关性 广适性
下载PDF
少穗竹种质秆形结构建模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红 冯云 +6 位作者 覃道春 岳祥华 周建梅 廉超 徐振国 孙立方 郭起荣 《世界竹藤通讯》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通过对少穗竹的胸径、竹高、枝下高、节间长等秆形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竹胸径与竹高具有显著相关性,最佳拟合方程为H=0.1373D+2.1639(R=0.976),H=0.4401D0.7726(R=0.979);立竹胸径与枝下高相关性系数不高;尖削度最佳拟合方程... 通过对少穗竹的胸径、竹高、枝下高、节间长等秆形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立竹胸径与竹高具有显著相关性,最佳拟合方程为H=0.1373D+2.1639(R=0.976),H=0.4401D0.7726(R=0.979);立竹胸径与枝下高相关性系数不高;尖削度最佳拟合方程为Y=0.0011X3-0.0246X2+0.0399X+1.0266(R=0.997);节间长随高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大节间长出现在第9~11节处,节长与节间的最佳拟合方程为Y=0.006X3-0.3997X2+6.7965X+9.1536(R=0.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穗竹 秆形结构 节间长 尖削度 建模
下载PDF
半矮生型桃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筛选和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鲁振华 李钰婷 +3 位作者 王志强 牛良 崔国朝 王玉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3-952,共10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为克隆该半矮生性状的基因提供依据,采用cDNA-AFLP分析方法对半矮生型桃节间"生长跃变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差异的转录衍生片段(TDFs)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功能... 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控节间长度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及为克隆该半矮生性状的基因提供依据,采用cDNA-AFLP分析方法对半矮生型桃节间"生长跃变期"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筛选,并对差异的转录衍生片段(TDFs)进行回收、克隆、测序、功能注释及qRT-PCR验证。采用256对引物,共产生9021个TDFs,有明显差异的TDFs共899个,成功回收到497个TDFs,254条序列与已知基因高度相似。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到信号转导、生长发育、转录调控、蛋白质代谢、防御和物质与能量代谢等。选取其中26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表明26个基因的qRT-PCR表达丰度分析与cDNA-AFLP结果一致。分离到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脱落酸、细胞周期等调控途径中生长调控相关的候选基因,可为阐明节间生长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矮生型 CDNA-AFLP 差异表达基因 节间长度 功能注释
原文传递
香石竹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宛淑艳 包秀凤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117,共4页
以中花散枝香石竹"红芭芭拉"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对香石竹的诱芽萌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切取部位的诱导芽萌动率从高至低排序为: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不带腋芽的茎段;当培养基为MS+6-... 以中花散枝香石竹"红芭芭拉"的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不同培养基对香石竹的诱芽萌动、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植体切取部位的诱导芽萌动率从高至低排序为: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不带腋芽的茎段;当培养基为MS+6-BA 1.0mg/L时,对香石竹带腋芽的茎段芽萌动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1.0mg/L+NAA 0.2mg/L时,继代增殖长芽的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为1/2MS+6-BA 0.2mg/L+NAA 0.5mg/L时,诱导不定根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石竹 顶芽 带腋芽的茎段 不带腋芽的茎段
下载PDF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辉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4-228,共5页
以水稻培矮64S作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长选3S幼穗各发育时期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数量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选3S在幼穗分化的二核期至始花期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 以水稻培矮64S作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长选3S幼穗各发育时期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数量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选3S在幼穗分化的二核期至始花期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二核期及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穗颈节间的细胞个数和平均长度两者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但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长选3S穗颈节间薄壁细胞增加3759个,细胞平均长度为72.9μm,培矮64S增加3134个,细胞平均长度为38μm,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核不育水稻 隐性长穗颈基因 穗颈节间
下载PDF
不同节间伸长期水稻长穗颈基因对内源激素含量的调节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淑琴 李培富 马宏玮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8年第1期233-238,共6页
为探索长穗颈基因促进水稻上部节间伸长的生理机制,以分别携有长穗颈基因eui1、eui2和野生型基因Eui的水稻协青早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测定了在不同节间伸长期不同器官内源GAs、ABA和IA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上节间剧烈伸长前,携... 为探索长穗颈基因促进水稻上部节间伸长的生理机制,以分别携有长穗颈基因eui1、eui2和野生型基因Eui的水稻协青早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测定了在不同节间伸长期不同器官内源GAs、ABA和IA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最上节间剧烈伸长前,携有eui基因的水稻内源GAs含量在不同的器官里都剧烈增加,内源ABA含量在节间里也表现相同的趋势,携有eui基因水稻的GAs与ABA含量的比值显著高于Eui基因的水稻,携有eui2基因水稻的内源激素含量及GAs与ABA含量的比值介于eui1和Eui基因之间。可见eui基因主要是通过在不同器官里产生大量的GAs来促进上部节间的显著伸长,其中eui1基因在促进上部节间伸长方面强于eui2。而IAA促进上部节间伸长方面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穗颈基因 植物激素 节间伸长期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AtAGPS基因转化玉米茎节的研究
19
作者 王舒 王帅 +6 位作者 苏胜忠 吴颖 李世鹏 单晓辉 刘宏魁 韩俊友 原亚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66-1170,共5页
本研究以优良玉米自交系昌7-2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带有胚乳特异性表达启动子RP5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At AGPS的载体p CAMBIA3301-p RP5-At AGPS转入供试玉米材料的茎节中,并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试纸条检测,PCR分子检测以... 本研究以优良玉米自交系昌7-2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带有胚乳特异性表达启动子RP5和淀粉合成关键基因At AGPS的载体p CAMBIA3301-p RP5-At AGPS转入供试玉米材料的茎节中,并对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试纸条检测,PCR分子检测以及Southern blotting分析,证明At AGPS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转化率约为3.5%。本研究建立了一套优良的玉米遗传转化系统,为玉米分子育种摸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 玉米茎节 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AGPS) 遗传转化
原文传递
两优培九穗颈节与穗部性状关系研究
20
作者 周丽华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4期42-44,共3页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两优培九为材料,以9311﹑汕优63及培两优288为对照,研究了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组织解剖特征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目以及维管束面积大于对照...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两优培九为材料,以9311﹑汕优63及培两优288为对照,研究了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组织解剖特征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目以及维管束面积大于对照;穗颈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都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比对照均低.说明两优培九生育后期穗颈输导组织发达和抗衰老能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颈节间 维管束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氯酶 丙二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