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学与中国文化整合 被引量:12
1
作者 韩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14,25,共8页
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主要特点是一系列的两极化倾向,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整合就是要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等两重性之间找到一条既可以构建起中国文化的新体系、又能够解决人类文化出路... 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主要特点是一系列的两极化倾向,同时也带来了诸如文化帝国主义、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整合就是要在世界性和民族性等两重性之间找到一条既可以构建起中国文化的新体系、又能够解决人类文化出路问题的基本道路。为此,我们要确立民族文化、儒家和儒者道德人格的三重主体性。中国文化整合的原则是和而不同,途径是中庸之道,思路是以儒为主、兼容诸教,整合多元思想文化,目标是世界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儒学 中国文化整合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导入 被引量:6
2
作者 马慧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81-83,共3页
2013年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承担着教授西方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递中国文化的使命。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基于教学实践就如何将中国文化导入到... 2013年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给大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不仅承担着教授西方文化的责任,也肩负着传递中国文化的使命。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基于教学实践就如何将中国文化导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以赤城县第一中学为例
3
作者 王海秀 王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06-108,共3页
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高中生文化意识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赤城县第一中学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发现该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对此提出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丰... 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高中生文化意识与核心素养的发展。对赤城县第一中学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发现该校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片面、教学方法单一以及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对此提出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丰富课程资源、完善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素养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中国文化融入 现状调查 赤城县第一中学
下载PDF
是“误译”、“误读”,还是主动选择——近代科学文化的传播与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 被引量:8
4
作者 邢兆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39-44,共6页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和近代科学文化输入中国的过程相一致的。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从“中体西用”、“进化论”到“阶级斗争论”,这是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种选择,不是“误译”、“误读”。同时,在这选择过程中丢掉... 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是和近代科学文化输入中国的过程相一致的。近代中国社会思潮从“中体西用”、“进化论”到“阶级斗争论”,这是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一种理解、一种选择,不是“误译”、“误读”。同时,在这选择过程中丢掉的不是伦理学,而是近代科学所确立的科学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体西用 进化论 阶级斗争论 科学理性
下载PDF
中西人文主义异同初探——兼谈传统文化改造的必要性
5
作者 龙怀珠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8-51,共4页
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都立足于“以人为本” ,但其内涵和外延均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中国文化在其早期就显示出非宗教性的品格特征———浓厚的人文精神。所以 ,由中西文化所形成的中西人格取向、道德... 中国的人文精神和西方的人文精神都立足于“以人为本” ,但其内涵和外延均有较大的差异。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中国文化在其早期就显示出非宗教性的品格特征———浓厚的人文精神。所以 ,由中西文化所形成的中西人格取向、道德价值观迥然不同。历史赋予我们当代人的使命是通过改造传统文化来发展现代化 ,而不是用现代化来嫁接传统文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精神 人文主义 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交融
下载PDF
“梁启超式的输入”的真意义——兼论中西史学文化的接轨与融合 被引量:6
6
作者 宋学勤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4-122,共9页
20世纪初,中国学人受西学影响很大,尤其在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建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以致被称为"梁启超式的输入"。这个概念的始作俑者是梁本人。但如果我们把梁启超的自谦当作它的真实含义的话,无疑会曲解这个概念,也不能对... 20世纪初,中国学人受西学影响很大,尤其在梁启超的新史学理论建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以致被称为"梁启超式的输入"。这个概念的始作俑者是梁本人。但如果我们把梁启超的自谦当作它的真实含义的话,无疑会曲解这个概念,也不能对梁启超输入西学的贡献给予中肯的评价。其实,"梁启超式的输入"是基于中国视角而且伴随着浓重的中国情结进行的,他的思考始终围绕着中国,始终是从中国的问题出发,在理解、消化中西史学各自精义的基础上,加以融会创新,进而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当前,要做到学术文化的独立和中国化发展,"梁启超式的输入"应具有文化标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式的输入” 中西史学 文化融合
原文传递
从元代诗文描写看中华服饰文化交融——以质孙服、满池娇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日娜 姚昶宇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3年第6期136-145,M0008,M0009,共12页
随着“以诗为日用”的文学观念在元代文坛上兴起,元代诗文具有了史料价值。元朝“华夷混一”的格局使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华服饰文化在多民族服饰文化汇聚交融中得到极大的丰富。本文立足于元代诗文的服饰描写... 随着“以诗为日用”的文学观念在元代文坛上兴起,元代诗文具有了史料价值。元朝“华夷混一”的格局使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华服饰文化在多民族服饰文化汇聚交融中得到极大的丰富。本文立足于元代诗文的服饰描写,选取“质孙服”“满池娇”这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元代服饰文化元素,通过考察其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与不同民族服饰间的交流借鉴与吸收融汇,论证元朝时期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诗文 质孙服 满池娇 中华服饰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
原文传递
开平碉楼屋顶形式设计手法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立明 于莉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2期220-223,共4页
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艺术特征。该文使用图示语言分析开平碉楼屋顶的形式与风格特征,探讨开平碉楼建筑所蕴涵的中西交融设计手法。
关键词 开平碉楼 屋顶形式 中西交融 图示语言
下载PDF
解读近代天津中西文化交融的建筑语汇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苗 师宽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5-40,共6页
近代天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本土与西方风格相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特征,也因此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建筑风貌。文章对天津近代所产生的丰富建筑案例资源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元素符号,即建筑语汇,并与当代设... 近代天津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本土与西方风格相结合的独特建筑风格特征,也因此成就了今日的天津建筑风貌。文章对天津近代所产生的丰富建筑案例资源进行归纳、整合,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特征的元素符号,即建筑语汇,并与当代设计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总结近代天津的建筑语汇在经过近一个世纪时间的锤炼后,是如何与当代设计实现转译和相互融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天津 中西文化交融 建筑文化 建筑语汇 解读
下载PDF
林损“撷新扩故”融汇中西文化观及现实意义
10
作者 周普杰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57-61,共5页
林损酷爱传统国学,是一个立足传统且有独立担当的学者,在中西文化纷争中独辟蹊径,主张“撷新扩故”中西学术应该兼而采之。传承永嘉先贤思想,提倡注重实际功用的“事功”说,践行经世致用,在新旧文化之争中主张保存国粹,强调中华文明的... 林损酷爱传统国学,是一个立足传统且有独立担当的学者,在中西文化纷争中独辟蹊径,主张“撷新扩故”中西学术应该兼而采之。传承永嘉先贤思想,提倡注重实际功用的“事功”说,践行经世致用,在新旧文化之争中主张保存国粹,强调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要靠本身的重塑和再造。这对我们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撷新扩故 融汇中西 现实意义
下载PDF
商标的翻译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骅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97-99,共3页
通过对诸多商标汉语译名、英语译名的个例分析,提出在进行产品商标翻译时应遵循的4条基本翻译原则:信息传递原则、审美接受原则、感情色彩原则和文化尊重原则。
关键词 商标 文化内涵 翻译原则 中西文化融合
下载PDF
中西融合视野下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化阐释与动态重构
12
作者 熊建闽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5-89,共5页
林语堂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化书写,展现出一个让西方世界广为接受的中国文化形象。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林语堂通过三个策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即日常生活审美精神的策略化萃取、经典文化形象的浪漫式形塑和文... 林语堂以其对日常生活的审美观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化书写,展现出一个让西方世界广为接受的中国文化形象。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林语堂通过三个策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即日常生活审美精神的策略化萃取、经典文化形象的浪漫式形塑和文学人物性格的理想化构建。林语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诠释与重构,唤醒西方读者的文化认同意识,实现东西方文化视野的融合,为当下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中西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 阐释与重构
下载PDF
闻一多新诗中的民族化建构思想研究
13
作者 张文莉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强调中西艺术的融会贯通,这是闻一多的一贯主张。闻一多认为,只有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的新诗,因此,在他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始终把新诗的民族性建构作为旨归并长期躬耕于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民族历史与文... 强调中西艺术的融会贯通,这是闻一多的一贯主张。闻一多认为,只有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个中国人,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的新诗,因此,在他短暂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始终把新诗的民族性建构作为旨归并长期躬耕于此,他的诗歌表现了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关注,对祖国的热爱与对祖国命运的忧虑,对人民命运的同情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在内在精神方面呈现出显著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交融 借鉴 继承 民族化建构 民族性 民族历史 生存 命运
下载PDF
聚焦新时代主题 拓展学术研究新格局
14
作者 陈其泰 张爱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5,108,共6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时代主题下,亟须大力拓展学术研究的新格局,拿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更充分地展现中华文明多方位的光辉成就,阐释其深邃智慧和创造活力,以此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时代主题下,亟须大力拓展学术研究的新格局,拿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更充分地展现中华文明多方位的光辉成就,阐释其深邃智慧和创造活力,以此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事业向前推进的逻辑根由和力量源泉。在本文总结的“五大纲目”中,首先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何以能互相契合的哲理依据;再从唯物主义思想资料、辩证发展的观点、反抗压迫的精神与同情民众苦难的情怀、大同理想四项,提炼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主性、科学性精华之所在。“五大纲目”提纲挈领,互相构成有机联系,既具有突出的继承性,又凸显创造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贯通 唯物主义思想资料 辩证发展的观点 反抗压迫的精神 大同理想
下载PDF
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观念”变革:严复的探究与推进
15
作者 沙邱怀 杨卫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4-19,F0003,共7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严复依托源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验科学方法论,立足中西文化宏观比较,揭橥“力、智、德”并重、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倡导“西学格致”、变化士民“心习”;突破“中体西用”、实现中西汇通等应...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严复依托源于西方的社会进化论和经验科学方法论,立足中西文化宏观比较,揭橥“力、智、德”并重、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倡导“西学格致”、变化士民“心习”;突破“中体西用”、实现中西汇通等应对思量,赋予“教育救国”理念深层蕴涵,彰显教育变迁的时代气息,助推中国教育近代化迈向“观念”变革的新阶段。尽管他的探究似有避重就轻之嫌,但瑕不掩瑜。其中,“三育”模式奠定的人的质量规格的近代化因子;注重科学方法训练与科学精神陶冶;不论新旧、不问中西,汲取精华冶为一炉等主张,对于当今教育改革仍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三育”救国 中西汇通 中国教育近代化 “观念”变革
下载PDF
中西结合综合干预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李娅娜 王启明 谭璐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6期3049-3053,共5页
目的评估中西结合综合干预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假性近视儿童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4例,干预组58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居家眼部强... 目的评估中西结合综合干预儿童假性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长春市儿童医院医联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查的假性近视儿童1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54例,干预组58例),对照组儿童采用居家眼部强化护理,包括眼保健操穴位按摩,户外活动,规范用眼卫生;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西结合的综合干预治疗,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视力。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4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4.48%,干预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28,P<0.05)。根据儿童视力不同,分为视力4.4~4.5,4.6~4.7及4.8~4.9组,发现在视力4.6~4.7组中,干预组较对照组视力提升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视力4.4~4.5组和视力4.8~4.9组中,因患儿例数较少,两组视力提升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及父母近视情况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居家眼部强化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西结合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假性近视儿童视疲劳,提升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结合 儿童 假性近视 视疲劳
原文传递
新时期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成研究
17
作者 张昕昉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1期107-110,共4页
中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在我国高校国画教学中,国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画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从国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国画教育的现状,... 中国画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色彩与文化底蕴。在我国高校国画教学中,国画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画教学的高效开展。本文从国画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高校国画教育的现状,对高校国画教学多元化模式的构成展开了分析与论述,希望能为国画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教学 中西结合 教学互动
下载PDF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探析--中国近现代设计教育先行者研究系列
18
作者 吴卫 李志贤 《景德镇陶瓷》 2023年第2期73-77,共5页
周国桢不仅为我国陶瓷艺术与陶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对周国桢的陶瓷艺术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当代陶瓷艺术设... 周国桢不仅为我国陶瓷艺术与陶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的陶瓷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调研,对周国桢的陶瓷艺术作品风格和创作手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以期对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创作提供指导性作用,并比较分析其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作品,从中总结出周国桢陶瓷艺术创作中的三个特征:“中西融合,树立鲜明的陶艺风格”“栩栩如生,独树一帜的动物雕塑”“打破常规,创新独特的陶艺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国桢 陶瓷艺术作品 动物雕塑 中西融合 陶瓷艺术手法
下载PDF
中西文化融汇语境下的中国写意油画审美内涵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袁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对活跃在中国画坛的油画家进行的写意油画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从"写"和"意"两方面结合目前油画家的创作与实践,分析了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审美内涵,揭示了中国写意油画强调意境的主观构建和极富想象力的... 对活跃在中国画坛的油画家进行的写意油画创作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跟踪研究,从"写"和"意"两方面结合目前油画家的创作与实践,分析了中国写意油画的独特审美内涵,揭示了中国写意油画强调意境的主观构建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特质,并提出中国油画家在系统学习和研究西方油画技法的同时,把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趣、表现技法引入自身的油画创作,可以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写意油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融汇 写意 审美内涵
下载PDF
唐蕃关系视野下的中央官学教育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屹 周润年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历时长久,意义深远。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为吐蕃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另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强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促进吐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 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历时长久,意义深远。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为吐蕃培养了一大批有用之才。另一方面,唐朝中央官学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强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促进吐蕃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并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演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中央官学 汉藏文化融合 多元一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