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喷射方法柴油机进气甲醇预混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登攀 袁银男 +2 位作者 杜家益 徐毅 季律人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采用欧拉气相方程和拉格朗日液滴方程,考虑液滴破裂、蒸发、碰撞、聚合以及液滴的附壁、液膜剥离壁面和气门关闭挤出液膜等现象,建立了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气门-气缸的进气喷射甲醇仿真模型.对柴油机进气喷射甲醇的醇气混合进行数值模拟,... 采用欧拉气相方程和拉格朗日液滴方程,考虑液滴破裂、蒸发、碰撞、聚合以及液滴的附壁、液膜剥离壁面和气门关闭挤出液膜等现象,建立了柴油机螺旋进气道-气门-气缸的进气喷射甲醇仿真模型.对柴油机进气喷射甲醇的醇气混合进行数值模拟,用于指导双燃料发动机的改造.双燃料发动机的台架试验表明,模型计算的缸内压力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甲醇喷射时刻直接影响本次循环进入气缸的甲醇量,闭阀喷射有利于甲醇在进气过程的雾化混合.在选择甲醇喷射方向时,要以减小甲醇在低温壁面的附壁为原则.甲醇蒸气在气缸里的轴向质量分数分层比径向质量分数分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进气道 喷射 甲醇 混合仿真
下载PDF
进气道喷水对柴油机节能及NO_x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郑祥 牛志刚 +2 位作者 刘伟伟 王丁丁 史伟奇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9-172,193,共5页
在增压柴油机4100QBZL的进气道上加装喷水系统,分析在不同喷水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NOx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进气道喷水对于柴油机的动力性有一定提升,燃油经济性在某些特定工况下有所改善,NOx排放则大幅降低。
关键词 柴油机 进气道 喷水 节能 NOx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the Intake Port Configurations on the Swirl Flow Generated in a Small D.I. Diesel Engine 被引量:3
3
作者 Yungjin Kim Yongtaek Han Kihyung Lee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intake port configuration on the swirl that is generated within a direct injection(D.I.) diesel engine. The in-cylind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known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intake port configuration on the swirl that is generated within a direct injection(D.I.) diesel engine. The in-cylinder flow characteristics are known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uel-air mixing, combustion, and emissions. To clarify how to intensify the swirl flow, a swirl control valve(SCV) and a bypass were selected as design parameters for enhancing the swirl flow. The optimal intake port shape was also chosen as a parameter needed to efficiently generate a high swirl ratio.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a key factor in generating a high swirl ratio was to control the intake airflow direction passing through the intake valve seat. Further, the swirl intensity was influenced by chang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elical and tangential ports, and the swirl flow was changed by the presence of a bypass near the intake valve seat. Additionally, the effect of intake port geometry on the in-cylinder flow field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laser sheet visualiz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a correlation of swirl ratio and mass flow rate.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employing the bypass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ncrease swirl ratio without sacrificing mass flow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ical intake port ISM(impulse swirl meter) swirl ratio intake flow rate 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HSDI(high speed direct injection
原文传递
乙醚助燃对柴油机冷起动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来 陈文 +1 位作者 胥昌懋 张武高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了提高柴油机低温起动速度和平稳性,在减小起动喷油量及增加起动阻力矩条件下,向柴油机进气道内预喷不同量的乙醚,研究乙醚助燃对柴油机起动循环数和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定油量下,进气道预喷少量助燃乙醚对起动循环数... 为了提高柴油机低温起动速度和平稳性,在减小起动喷油量及增加起动阻力矩条件下,向柴油机进气道内预喷不同量的乙醚,研究乙醚助燃对柴油机起动循环数和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标定油量下,进气道预喷少量助燃乙醚对起动循环数没有明显影响,但起动过程最高缸压及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增大;预喷助燃乙醚并减小起动喷油量能有效改善柴油机的起动粗暴性;减少起动喷油量并增加起动阻力矩时,在进气道预喷占起动初始循环油量热值20%的乙醚,能有效加快起动过程,将起动时间提前3~5个循环;进气道预喷乙醚后燃烧放热提前,放热率峰值减小,压力升高率降低,起动燃烧过程更加平稳,但会导致起动过程HC和CO排放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醚 进气道喷射 冷起动 附加阻力矩
下载PDF
甲醇均质混合气F-T柴油引燃对柴油机综合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勇 朱建军 +2 位作者 王晋 刘磊 石晋宏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0-34,共5页
针对进气道喷入甲醇由F-T柴油引燃(HCII)的燃烧方式,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开展了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当循环供油量一致时,标定工况下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与原机(仅燃用柴油)相比都有所下降,最大降幅为8%。转速为2 400r/min的... 针对进气道喷入甲醇由F-T柴油引燃(HCII)的燃烧方式,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开展了发动机性能和排放试验。结果表明,当循环供油量一致时,标定工况下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与原机(仅燃用柴油)相比都有所下降,最大降幅为8%。转速为2 400r/min的负荷特性下燃用4种混合燃料时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低于同工况下仅燃用纯柴油时的压力。在2 400r/min的负荷特性下,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NOx排放显著下降,最高降幅77%,炭烟排放低负荷时升高,高负荷时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中冷柴油机 进气道喷射 甲醇 F-T柴油 引燃
下载PDF
进气道喷射过氧化氢对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益军 高希彦 +1 位作者 唐运榜 张卫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41,共3页
分析了过氧化氢(H2O2)参与柴油机燃烧的过程,对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机理及H2O2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H2O2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在单缸直喷柴油机上采用单点电喷技术向进气道内喷射H2O2,对降低柴油机排放效果进行了... 分析了过氧化氢(H2O2)参与柴油机燃烧的过程,对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机理及H2O2的化学及物理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H2O2影响内燃机燃烧过程的机理模型。在单缸直喷柴油机上采用单点电喷技术向进气道内喷射H2O2,对降低柴油机排放效果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气道内喷射H2O2可显著改善发动机的燃烧,可以同时降低NOx排放和燃油消耗率,且烟度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进气道喷射 柴油机 排放控制
下载PDF
PFI氢内燃机的氢-空气混合特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段俊法 刘福水 孙柏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32,共4页
以1台4缸进气道燃料喷射内燃机为基础,建立了包含进气管道和气缸的氢内燃机进气系统三维仿真模型。提出用混合气不均匀性系数来评价氢-空气混合状况,仿真研究了氢内燃机边界条件下的进气气流运动规律和混合过程,发现氢-空气混合状况主... 以1台4缸进气道燃料喷射内燃机为基础,建立了包含进气管道和气缸的氢内燃机进气系统三维仿真模型。提出用混合气不均匀性系数来评价氢-空气混合状况,仿真研究了氢内燃机边界条件下的进气气流运动规律和混合过程,发现氢-空气混合状况主要取决于气流的搬运作用和扩散面积。探讨了氢气喷射相位和喷射压力对氢-空气混合速度和混合均匀性的影响,并以不均匀性系数为指标优化了PFI氢内燃机不同转速和当量比下的喷射相位与喷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内燃机 进气道燃料喷射 混合气形成 均匀性 喷射相位
下载PDF
进气VVT对低压EGR汽油机油耗影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光攀 陆海峰 +2 位作者 李超 晁岳栋 李理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基于一台带有低压废气再循环(EGR)回路的小排量增压进气道喷射(PFI)发动机,研究了进气正时(VVT)对低压EGR汽油机油耗与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GR率越小,泵气损失越大,EGR率较小时泵气损失随EGR率的变化程度较小,EGR率较大时泵气损失... 基于一台带有低压废气再循环(EGR)回路的小排量增压进气道喷射(PFI)发动机,研究了进气正时(VVT)对低压EGR汽油机油耗与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GR率越小,泵气损失越大,EGR率较小时泵气损失随EGR率的变化程度较小,EGR率较大时泵气损失随EGR率变化程度较大;进气门开启时刻相对于上止点提前或滞后均会使泵气损失减小。在1 850r/min、0.45MPa工况下,进气门在上止点前10°、28°曲轴转角和上止点后24°曲轴转角开启可使泵气损失依次减小2.3%、11.9%和18.8%;进气门开启时刻越提前或迟后,EGR率越大,对应的燃烧持续期和滞燃期越大,燃油消耗率越小;与原机相比(燃油消耗率为294.49g/(kW·h)),综合优化EGR率和进气门开启时刻后(EGR率为10%、进气门开启时刻为上止点后25°曲轴转角)的最佳燃油消耗率为283.44g/(kW·h),可使燃油消耗率提高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VVT 废气再循环 燃烧 PFI汽油机
下载PDF
燃烧系统对汽油早喷压燃燃烧特性影响的模拟
9
作者 李金成 段加全 +3 位作者 宫艳峰 钱丁超 郎茂春 苏岩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5,共10页
以ZR180单缸柴油机为原型,利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CONVERGE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燃烧室形状、进气道形状和喷油器位置对汽油早喷压燃发动机工作状态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流动对汽油早喷压燃工作状态有明显影响,采用切向... 以ZR180单缸柴油机为原型,利用三维流体动力学软件CONVERGE建立仿真模型,研究不同燃烧室形状、进气道形状和喷油器位置对汽油早喷压燃发动机工作状态和燃烧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进气流动对汽油早喷压燃工作状态有明显影响,采用切向进气道的发动机处于过渡态,动力性能降低,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MEP)比螺旋进气道方案降低了13%;采用浅盆型燃烧室,放热率峰值和最大压力升高率峰值分别比ω型燃烧室提高了85%和120%,ω型燃烧室挤压区域的低温环境可能是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之一.使用高面容比的ω型燃烧室,可提高缸内温度分层以拓展负荷,但IMEP降低;汽油早喷压燃燃烧特性对喷油器位置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形状 进气道形状 喷油器位置 汽油早喷压燃
下载PDF
进气系统稳态流模拟和低流阻进气道的研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绍重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89-96,共8页
本文叙述了进气系统稳态流模拟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计算方法,使用该方法为6110柴油机研制了低流阻强涡流的进气道,分析了6110柴油机进气道出口结构的改进要素。通过上述模拟试验分析,确定了较好的改进结构。
关键词 进气系统 稳态流试验 柴油机
原文传递
开阀喷射对PFI发动机PN排放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刘卫昌 杨殿钊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57,共5页
进气道喷射汽油发动机喷射模式分为开阀喷射(Open Valve Injection,OVI)和闭阀喷射,而OVI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降低发动机排放的颗粒数量(Particle Number,PN)。阐述了OVI技术改善PN排放的原理与OVI系统的开发流程,提出了一种OVI系统的控... 进气道喷射汽油发动机喷射模式分为开阀喷射(Open Valve Injection,OVI)和闭阀喷射,而OVI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降低发动机排放的颗粒数量(Particle Number,PN)。阐述了OVI技术改善PN排放的原理与OVI系统的开发流程,提出了一种OVI系统的控制逻辑和标定方法,研究了喷射时刻对PN排放特性的影响,试验验证了该控制逻辑下的OVI技术在改善PN排放方面的有效性与OVI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喷射 汽油机 开阀喷射 颗粒 喷射时刻
下载PDF
增压直喷汽油机进气歧管喷水技术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亚东 吴天宝 +2 位作者 李雪松 徐宏昌 许敏 《现代车用动力》 2020年第3期1-6,19,共7页
针对1台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低速全负荷工况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利用自行搭建的供水系统向发动机进气歧管内喷入一定压力的水量,通过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抑制爆震强度,最终探究了进气歧管喷水技术对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进气... 针对1台增压直喷汽油机在低速全负荷工况进行了台架试验,并利用自行搭建的供水系统向发动机进气歧管内喷入一定压力的水量,通过降低缸内燃烧温度抑制爆震强度,最终探究了进气歧管喷水技术对改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的潜力。结果表明:进气歧管喷水的最佳喷水时刻位于进气门打开前后一小段区间内,此时喷水使得同一爆震强度的点火角提前、燃烧相位改善、燃烧持续期延长、排温降低、有效燃油消耗率减小、颗粒物数量(PN)与NOx的排放降低,并且在20%~80%喷水比例范围内,喷水量越大上述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直喷汽油机 爆震抑制 进气歧管喷水
下载PDF
进气道喷水对高强化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强 朱建军 +3 位作者 孙文军 项玉霞 卫超强 米一铭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7-33,共7页
针对高转速和大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粗暴燃烧、热负荷过高的问题,在一台高强化单缸柴油机上加装进气道辅助喷水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了进气道喷水对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维热力学模型和三维全气道模型,在独立进气道水喷射系... 针对高转速和大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粗暴燃烧、热负荷过高的问题,在一台高强化单缸柴油机上加装进气道辅助喷水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研究了进气道喷水对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一维热力学模型和三维全气道模型,在独立进气道水喷射系统的高强化单缸柴油机上进行试验,对比不同喷水压力和水油比对缸内氧气浓度、燃烧压力、燃烧温度和NOx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水压力为1 MPa、水油比为0.6时,缸内最高燃烧温度降低34.2 K,NOx生成量减少24.6%。进气道喷水可明显降低缸内燃烧温度,在优化排放的同时有效改善了高强化柴油机热负荷过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喷水 高强化柴油机 燃烧过程 排放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